6

这只猴子,身价涨得比扎克伯格还要快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8151243728832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只猴子,身价涨得比扎克伯格还要快

狐狸君raphael·2022-06-12 04:13
身价暴涨的实验猴背后有什么故事?

(文末照例有一张图总结)

v2_bd6ec94cbc6a4537ba85046b77af8fb3_img_000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分析师

视金钱如路虎的章闰土

去年10月的时候,有个新闻很火,说新药研发一猴难求,实验用猴的身价已经暴涨到10万元/只,引起了我的注意。

今年2月的时候,看了下官宣的中标价,芜湖,食蟹猴已经12.2万元/只了。

v2_a7bd2349f5764d659ed62a32431502b1_img_000

如果从2017年的13,800元/只算起,已经涨了784%,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4.63%

然后最近因为临床前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龙头「昭衍新药」公告收购了「英茂生物」,顺带把2万只实验猴也收入囊中,新闻就又开始在说这个猴价的事儿。

实验猴的身价为什么越来越高?CRO又是啥?为什么和实验猴有关?

今天我就打算来吃瓜,聊聊实验猴

咱们来看看大师兄这身价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v2_74f5488868d841b3b4693027ac488705_img_000

Part 1

🐵 实验猴为什么涨这么猛?

既然是吃瓜,那就开始摸瓜藤了。

翻了下相关的报道,以及一些业内人士的采访,发现这个答案还是因为供需缺口。

先来看下供给端。

1. 存量不多

根据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的介绍,2021年全国两种主要实验猴存栏大概有24万只。

除去不能用于实验和准备拿去出口的,国内存量只有大概3万只

为啥会有不能用于实验的实验猴呢?

因为实验猴的要求还挺严格的,一般是成年的实验猴才可以用于实验,像幼猴、种猴、更年期猴等,就会被剔除在实验队列外。

v2_fcbc3282307e4af39c88ca3add0a0cca_img_000

2.增量也少

这就有个历史故事可以讲讲了,有请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的创始人发言——

v2_c5abbcabc57049a5b8285559ed44de21_img_000

中国实验猴产业里,占比最大的是食蟹猴,占中国实验猴产业总量的80%~85%

这是一种喜欢在海边找螃蟹和贝类吃的猴子,因为体积小,消耗的原料少,能降低成本,所以临床试验多用它。

但食蟹猴不是咱们的本土物种,需要从东南亚引进,咱们本土的话,有猕猴可以用来做实验猴。

以前呢,美国的经济比较发达,医学啥的都走在世界前列,所以美国实验用猴的需求比较多,我们的实验猴当初主要也是用于出口

v2_aeeddc68222d4e00a740acc80b03f03a_img_000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实验猴出口受到影响,猴子面临滞销。

那会儿实验猴是供过于求,于是中国暂停了种猴的进口

后来在2018年底,国家特批了部分猴场的进口申请。

到2020年初,因为新冠疫情爆发,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要求「各地饲养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

进口这部分增量就又断了,到2020年,新增产能约为3~3.5万只/年,下降了1万多只/年。

而且,本身实验猴的培育也并不容易

一只母猴一辈子大概能生8~12只小猴,每年繁殖1~2次,一胎约有1~3只小猴子(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是1只),猴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需要3~5年。

只有指定病原微生物检测阴性、人工饲养的子二代及其后代,才能用来做实验研究。

第一批子二代实验猴最快要8年才能出栏,之后供应才能逐步稳定。

这就使得实验猴很难做到像工业品那样快速量产,引入种源之后会有一段培养期,才能投入使用。

v2_155c082162264699ab7d9e99aad567d5_img_000

然后我们看下需求端。

这些年我们国产创新药临床研究申报数量肉眼可见地上涨。

v2_10af1be5c4094ca3bfe4513016403030_img_000

我们的创新药在上市之前,都要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在人体临床试验之前,是必须要在动物身上作临床前试验的。

一般会选择两种动物来做试验,一种是啮齿类,比如老鼠;另一种是大型动物,比如猴、狗等。

虽然没有规定必须要用猴试验,但由于猴和人同属灵长类,很多机构还是会选它,像生物药里边,就有超过70%会用猴来做临床前试验。

根据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介绍,现在实验猴每年的消耗量在2.5万只左右。

所以供需这么一综合,新增的产能还没长大,存量能用的只有3万只,一年要消耗2.5万只。

v2_592507f61938449ba4b71d2ffa79a7a2_img_000

Part 2

📦 这背后另有隐情?

这个瓜本来吃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突然一份2020年的文件进入了我的视线——

v2_3ba4af391c2142b6ae572621f3f4bedb_img_000
v2_0e39a22d2a4b4288ab84ac8acbe861b4_img_000

养殖企业恶性竞争、还有压价,这不是供过于求才会出现的大家一起抢业务的名场面吗?

但这几年食蟹猴的价格确实是在上涨的啊。

v2_0a654d1a6b0e4080beacf822f0669bae_img_000

后来,又在上海林业局一份2021年的回复文件中,发现一些新的端倪。

v2_a08567a8dd5d4543b78e63861451362a_img_000

按照上海林业局的调查,整体来说,实验猴的短缺并不是全面短缺,而是hand the hands,loud the louds。

除了咱们第一部分说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些企业掌握了这部分有限资源,然后捂着没在市场上流通,导致市场上的实验猴短缺,价格上涨。

企业们可能也是出于以备不时之需的考虑,所以才储备着。

v2_31b5a88ae6a448fda46a14883a870878_img_000

不过,咱们国家进口实验猴主要用于种源调控,出口实验猴是直接给美国、日本用于实验,禁止进出口前有约2/3存栏量用于出口。

如果按照「2021年除去不能用于实验和准备拿去出口的,国内存量3万只」简单反推计算一下,不出口之后,国内总的可用实验猴约有9万只(3万只/(1/3)),每年消耗2.5万只,即使出于培育周期长不考虑这两年新增的可用实验猴,存量也还是供过于求的。

这时候疫情还没真正结束,那些呼吁放开实验猴出口的,可能跟出口这部分收入来源被切断有关。

至于进口方面,《2020年实验猴普查请示》指出实验猴早在2018年就达到稳定的规模化养殖种群,现在还在纠结种猴引进的,恐怕和上海林业局提到的部分猴场「杀鸡取卵式」销售有关。

那么问题就来了——

Part 3

💊 这对CRO意味着什么?

先简单科普一下CRO

我们在医药行业经常会听到一个名词,叫CXO,也就是医药外包服务行业。

相当于是一些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医疗机构等把自己的业务外包出去,给这些专门的第三方公司来做。

v2_30e1b6dacc0f4af2b117bcf7cb2d6097_img_000

CXO可以分为CRO、CMO/CDMO、CSO,分别负责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CXO整个行业其实是起源于CRO,最早是美国那边的。

毕竟药物研发越深入,成本高、耗时长、成功率低的痛点就会慢慢突显出来,就更需要像CRO这样靠谱的第三方团队来帮忙。

而有了研发,才能慢慢延伸出来后面的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外包。

v2_8c11ea37ca914bc292a099b217aada4d_img_000

咱们前面有介绍,实验猴主要是用在临床前试验的,所以实验猴价格的变动主要是会影响CRO的。

我们简单推演一下,这对CRO会有啥具体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为了保障实验用猴的数量,一些大型CRO收购了猴场,控制猴场对外供应,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给的紧张。

1.大型CRO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升

实验猴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它的市场价。

手里有猴的大型CRO,会把暂时不领用投入实验的猴子,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生物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CRO,猴价上涨可以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获得收益,增加净利润。

2.非大型CRO营业成本上升

那些手里没猴的CRO,只能用市场流通的实验猴,试验成本会上涨,最终会减少净利润。

甚至有可能出现有价无猴的局面,对于二线CRO来说,不是啥好消息。

手里有相关标的的小伙伴,可以看下收益上升或成本上升对最终净利润的影响幅度有多大,不是很大的话,可以就当个瓜吃了。

v2_d6eec5ed66c648cea74fa0b9d96b56b1_img_000
v2_f21f53c95daf478c8ae434816be6d18e_img_000

最后,非常感谢所有实验动物为人类医药卫生进步作出的贡献。

目前也已经有研究建立模拟人体功能的计算机模型,未来也许能替代实验动物,在模型上做试验。

可能科技普及,才是最终的破局方法吧。

最后照例一张图总结一下——

v2_e767bf06469347ce9bc1a4e53f7af3f9_img_000
v2_6f1397528a684cdcaad8ab2fed27af35_img_000

P.S.之前有个做投资的朋友,居然自己写了个程序给房市画K线。我们讨论了下,我们也理了个框架,尝试用选股的方式来选房子。找天把这个框架分享给大家不晓得你们会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呗。

v2_ecede159a73145d39455b1e9cee8c026_img_000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 风险提示:猴价涨幅超预期;监管出新规调控。

📖 相关阅读:

《创新药是伪命题吗?》

《听说药价要大幅下调?》

本文分析师/章闰土

图片与编辑/狐狸,章闰土

Icon/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创/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华尔街见闻、36氪、新浪财经、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

📚 参考资料/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用食蟹猴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新冠疫苗与药物研发任务紧迫,能立即使用的实验猴却不多了》《天价实验猴,难住CXO》《2020年实验猴普查请示》《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9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实验猴困局和背后的破解之道》《信达证券-CXO系列之CRO行业深度报告:政策引领行业升级,硬实力护航企业勇闯3.0时代》

觉得对你有用的话,帮我点个在看吧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狐狸君raphael”(ID:shuai_investor),作者:很帅的狐狸,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