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nfeat.com/blog/2022/06/03/darktime/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

Posted on 2022-06-03

每个人都应该列一份书单,这份书单有你值得反复阅读,再版多次,长年畅销的书。

在过往,我对这些书的关注重点是「改变心智模式」,即「怎样才能成为正确思考的人」,而这一次,尝试使用苏东坡读书的「八面受敌法」,每次做一意求之,我重读的关注重点是「模仿文字模式」,即「怎样才能写出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

换句话来讲就是,之前我关注的是如何正确地思考,现在的重点在于如何正确地写作。

关注「更健康更长久」,源自我切身当下的行动与思考:

  • 行动:成立笨方法实验室,努力在行动上做到健康长久
  • 思考:写下关于健康长久的思考,正在更新《笨方法文化手册》,努力让它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争取自己的文字值得更多人反复阅读。

《暗时间》包含在我的重读书单中。这本书我已读过四次,今年想再读,已经将它放在书桌准备再读的时候,惊喜发现它已经出了第二版。

我手头的是第一版,是在 2011 年出的,重印了 31 次,现在 2022 年,11 年过去了, 终于出来第二版,从原来的 250 页增加到了 360 页,厚度明显增加。

6d64694c6989eb3ea4c3f0bbf4bc0f3.jpg

未来,我将以个人卡片形式连载,记录当下体会,不断增补修订,最终修订成篇。如此写作方式有如之前的「年度关键词」系列。

怎样写出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以下是我重读《暗时间》得出的暂时解答。

01. 求索大问题

《暗时间》第 2 版分为四章,内容构成是学习方法(20%),心理学/思维/心智模式(50%),编程(30%)。如果你将序言和四章的开头都看一遍,其实就不难发现,《暗时间》主要提出一个大问题:怎样才能正确思考与决策,然后按此书的顺序解答是:

故事:第一章《暗时间》,我怎样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去解决问题。

思考:第二章《逃出你的肖申克》,我怎样大量阅读经典科学或学科来解决以下问题:人类是怎样思考的?如何升级心智模式?如何更好地改变?

行动:第三章《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我怎样通过写作与行动来成为可能自我

阅读:第四章《跟波利亚学解题》,我怎样精读波利亚的《如何解题》来解答:怎样才能正确思考与决策?

大问题恒久存在,只要人类继续存在,问题就继续存在,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适应变化世界,暂时适合解释现象的答案。

这里有我关于大问题的思考:https://www.yuque.com/hardwaylab/book/dvlfog

02. 问一堆问题,写一份综述

任何一本书其实都是某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在阅读答案之前,先根据此书提出的问题,自己先回答一遍,之后再查看答案。自己的思考越多,当看到解答之后印象就越深刻。

例如我这一次读《暗时间》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写更健康长久的文字?

同时,「学习一个小领域的时候,时时把最终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综述放在大脑中提醒自己,有助于在阅读和实践中有意无意整理知识的结构、本质和重点,经过整理之后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更不容易忘记,更容易被提取。」

按照这样的视角,其实可以将《暗时间》视为一篇文献综述,引用更多经典案例与实验数据。刘未鹏并非心理学专家,也坦言这本书只是他阅读心理学、认知科学著作以解答「人类是怎样思考决策」等问题的「文献综述」。同时也是他本来作为一名程序员反思自身,思考体会。

「作为程序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能修改自身的程序,而能修改自身的程序的前提就是,首先这个程序必须有法子能够指向自身。」

这就是程序员的计算机思维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在心理学、认知科学领域的积极尝试。

再回头看,本篇文章也是我只是我学习刘未鹏应用一手经典科学成果的思考综述而已,最好的方法,肯定是直接应用一手经典。

此外也可以将问题公开,抛砖引玉,让感兴趣且更有能力的人去解决。

几乎任何知识性的问题,都可以(在网上)迅速搜索或请教到答案。不过,如何在已知知识之外发掘出未知知识,如何解决未知问题,那就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了。数学界流传一个与此有关的笑话:如果你有一个未解决问题,你有两个办法,一,自己解决它。二,让陶哲轩对它感兴趣。

03. 思考并写长久的主题

怎样思考?

我们还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或者自己经历):苦思冥想一个问题不得要领,某一天在路上走,看到某个东西或听到某句话,然后忽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那个问题解开了(阿基米德是因为躺在浴缸里从而想到浮力原理的吗?)。我敢保证,如果一个人早就把那个问题从脑海里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不再处于兴奋状态了),那么就算线索出现,也是不可能发生顿悟的。我们都知道,带着一个问题(使其在大脑中处于兴奋状态)去寻找答案更可能找到,即便不是有意去寻找,只要问题还在脑子里,任何周围的有可能与它相关的线索都不会被大脑漏掉,因为「问题」和「周围的其他线索」同时的兴奋增大了关联的可能性。如果问题早就被从大脑(意识或者潜意识)中撤下了,即便周围出现提示也不会被捕捉到。

写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永不过时,才能健康长久?

《暗时间》提供了三个参考答案:

很多人感叹跟不上新技术。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抓住不变量。大量的新技术其实只是一层皮,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都是十来年不变的东西。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地「串」起来大大地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我经常做这个事情,这个博客上的文章几乎都是此类文章,例如我始终关注一个主题:学习思维相关的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如何能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判断、决策、学习、记忆和生活,我将这个大的主题分为一些小的主题,例如「逃出你的肖申克」主要是总结思维中的盲点,以及如何避免这些盲点从而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作出更好的判断与决策。「BetterExplained」系列则是按照小主题总结一些思维相关的知识,目的仍然是如何成为更好的独立思考者,对事物进行更理性的判断;这些小主题都归结在「思维改变生活」这个大的主题之下。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算法的探索过程往往蕴含算法的证明过程,理想的算法书应该通过还原算法的探索过程,从而让读者不仅能够自行推导出证明过程,同时还能够具备探索新算法的能力。之所以这么说,皆因为我是个懒人,懒人总梦想学点东西能够实现以下两个目的: 一劳永逸:程序员都知道「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好处,多省事啊。学了就忘,忘了又得学,翻来覆去浪费生命。为什么不能看了一遍就再也不会忘掉呢?到底是教的不好,还是学得不好? 事半功倍:事实上,程序员不仅讲究一次编写到处运行,更讲究「一次编写到处使用」(也就是俗称的「复用」)。如果学一个算法所得到的经验可以到处使用,学一当十,推而广之,时间的利用效率便会大大提高。究竟怎样学习,才能够使得经验的外推效率达到最大呢? 想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尽量从知识树的「根节点」入手,虽然这是一个美梦,例如数学界寻找「根节点」的美梦由来已久……但是,这并不阻止我们去寻找更高层的节点——更具普适性的解题原则和方法。所以,理想的算法书或者算法讲解应该是从最具一般性的思维法则开始,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算法,这个过程应该尽量还原一个」普通人「思考的过程,而不是让人看了之后觉得」这怎么可能想到呢?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长久的写作主题?

由以上可知,《暗时间》主要涉及广义心理学领域,谈及大脑运作机制,关注人的天性与大脑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学习任何知识都要用到的元知识。它是底层知识,恒久不变的知识,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且学习的知识。

所以,什么才是健康长久的写作主题?我的暂时答案是:研究人的认知、行为、情绪、深层动力,大脑的工作原理,并应用实践,成为可能自我。

——我正在写的《个人生产力系统指南》也正是符合这个主题的产品,关注健康长久的生产方式,参考符合大脑的生产空间,营造价值优先的工具理念,以实现当下身心富足,未来健康从容的人生。

04. 回归常识

常识,维基百科定义为:普通社会上智力正常的人皆有或普遍拥有的知识。

多数人不读科普,多数人觉得费时费力从浩繁复杂的科学著作中抽取出那么一点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不值得,所以,他们学习到的常识是从电视新闻、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中获取的。

但事实上,经济越发达,信息越丰富,拥有常识的人群应该会越来大,其常识拥有量也应越来越多。

斯蒂芬·平克写了一本厚厚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来说明整个世界的暴力正在减少,文明正逐渐普及。汉斯·罗斯林的《事实》也用可视化数据证明,这个世界正在变好。

纵览《暗时间》,刘未鹏从头到尾不过在谈常识——他作为一个非心理学专业作者,精读大量泛心理学经典的读后感,其中包括:1)他整体俯瞰整理出的心理学简史;2)对经典理论的个人演绎;3)抽取出对普通人有用的心智模式。

所以,刘未鹏说:

有些人非常喜欢看颠覆常识的研究,媒体在报道这些研究的时候估计也觉得自己标新立异萌萌哒(这个风气大概是 Dan Ariely 和 Malcolm Gladwell 的畅销书带起来的?),大众读者一看哇,觉得心理学家们煞是牛逼,发现了世界的真相,人心的秘密,然而终究,还是证实常识的研究为多,而那些一开始被标榜为「反常识」或者「颠覆常识」的,很多在细细的打量之下会发现「本来就是这样嘛」。在关于「人」的这个宽泛的领域,不要轻易无视常识和直觉。

常识的普及路径,往往也是通过所谓「反常识」普及开来的,使用各种震惊体来吸引眼球,但信息实质仍不过是常识。

心理&社会科学发展常常是这样一个路径:先是有人提出一个新颖的解释模型,于是媒体哗然,什么「breakthrough」,「groundbreaking」之类的赞许之词汹涌而来,然而科学家也是人,所以常常在提出理论模型的时候,步子迈得太大没收住,即一下子把结论推广得太远,觉得模型能够解释一切了。然而利益不相干的新一代研究者却总是想挑战原有的模型来成名立万的(这是好事),于是,接着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这里面有更多的细节、条件(devil’s in the detail),原来的模型的解释力没有那么强,有一些情况并不能被它解释,有一些前提并不满足,等等,这个时候大众媒体常常又开始过犹不及的言必称「颠覆」(中文媒体则言必称「打脸」),而作为读者,基本心理素养则是媒体嚷嚷「突破性」的时候别太激动,嚷嚷「颠覆」的时候也别太沮丧,心理和社会学研究很多都无非是把常识用数据支撑了一番,这里的关键词还是「常识」。

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更多的常识,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普及常识的人。这些常识可能已经有千千万万人总结过了,多重复几次永不为过。

05. 持之以恒,不要过早退出

你会放弃,是因为你的好奇心不足吗?并不是。

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实在难以找一个没有对任何事物或领域产生过兴趣的人,只不过有的人维持兴趣的时间不长,你放弃,是因为你还有其他兴趣。

放弃是因为正面激励不足吗?也不是。

你明知阅读使你增长知识,写作使你思维清晰,创作使你资产增值,但还是无法持续?

事实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并不是因为正面动机不足,而更多的是因为负面(阻碍)动机太足,而导致过早退出。

过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感受到的困难越大,这种恐惧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大。所以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所以,做健康长久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不用天天给自己打鸡血,正面激励的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停止给自己制造困难,然后把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一天做一点,事情做好自然而言。

就像我重读《暗时间》,想要写一篇长评,想要在其中悟出什么做事健康长久的秘密一样,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书读完了,长评也就写完了,该悟出的道理,都已经变成了常识。

06. 读经典汲取养分

笛卡尔:「书中的知识与如此之多的无用之物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卷帙浩繁的书籍中,即便所有知识都能在其中找到,阅读那些书也要耗费比我们的有生之年更长的时间,而且从中选择有用的东西所耗费的精力也要比我们自己发现它们更多。」

当然,现在已经有更科学的好书择选方法,那就是经典,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轻易找到经久不衰,再版多次的,好评如潮的书籍。

但多数人仍畏惧读经典,认为经典晦涩,过时难读,而企图借助他人总结出来的简单直接的抽象经验法则,以为这更省时间。但事实上,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就像考试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一样,我们读经典,是为获取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非只是要答案。

我们人生也必然经历种种未知,面临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与心理学、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存在过的问题必然存在共性。虽然各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但解题方法基本相似,通过阅读经典获取历史的最佳实践,来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

「学啥才是不用天天疲于奔命的追着知识屁股后面跑呢?那自然是越接近第一性原理的内容越好,半衰期越长。拿我本行来说那就是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C语言/汇编,一路往下到电子电路(例如 Charles Petzold 的神作《编码的奥秘》就让人看的废寝忘食)。

拿心理学来说那就是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同样是一路往底层走。怎么学才最高效呢?那自然是通过深层的认知处理加工,把知识完全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网络的一部分,和自己的经验,既有知识,思考过程等等结合成一张千丝万缕无法分割的整体。所以这本书中会有很多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以及这些学习方法背后的原理。」 ——来自:https://weibo.com/1882579600/LrHI4B7S7?pagetype=profilefeed

《暗时间》序言的前两页引用了 13 本经典,并且在后续引用大量经典著作的观点与案例,皆是在前人构筑的正确基础上展开论述,避免自己去做实验记录数据去证明,如果有人反对,直接指引他们去读经典就好了。

所以,以这种方式利用经典,也是最节省时间的。

刘未鹏说:「书中有我的思考,更多的是对我看过的知识的归纳与贯通,这个系列的文章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其中有无数的引用和外链,因为我觉得能在一篇文章归纳的东西实在太少,我更希望通过一篇篇综述式的文章,为读者打开一扇扇窗。」

07. 深度主题阅读

斯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说:一本书中多一个数学公式就会减少一半读者。

《暗时间》的第四章《跟波利亚学解题》出现大量公式,一本谈论心智的书,竟然有 120+ 页内容在谈算法与解题,这个章节占全书内容(全书约 360 页)近三分之一

刘未鹏说:「有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朋友说看到后面 1/3 一脸懵逼了,白花 1/3 钱。」

我也是非计算机专业,我读到第四章也是懵逼,但至于 1/3 钱是否白花了,我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是刘未鹏本的博客被阅读的最多的就是一篇关于贝叶斯方法的科普文章,也就是说,刘未鹏写博客之初,本来是作为一个在小众领域(数学与编程)的写作者而受到欢迎的,后来写了关于思维方法的文章,才进一扩大读者范围。

第二是不需要过分照顾读者。

第三是将第四章看做高手怎样读透一本书的方法,以刘未鹏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写出 120 页内容为例。

刘未鹏将《暗时间》的构成分为「学习方法(20%),心理学/思维/心智模式(50%),编程(30%)」。

但我个人将全书内容这样分类:

  • 1)思维改变生活(个人成长故事)
  • 2)主题阅读示范(泛心理学类)
  • 3)一本书阅读示范(解题类)

第一部分的内容是个人思维方法总结与故事分享,相对显浅,容易明白。

第二与第三部分是主题阅读的读书笔记,其中引述大量书籍与理论,内容多数是书中主题与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如果不是站在读者角度,而是站在创作者「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角度看,我将一二部分视为作者的主题阅读某个领域的示范,我怎样学习作者怎么主题阅读,怎么输出思考内容,所谓六经注我。

第二部分是为什么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作者在泛心理学大量阅读,旁征博引,部分内容做到一本书只提取一句话用于说明观点,引导读者去广泛阅读。

作者在阅读时写下大量读书笔记,总结出两个系列,一个系列是书中的「逃出你的肖申克」,更新 8 篇,另一个是「心智探寻」,还没有放在书中,目前已经更新到 14 篇,如果将心智探寻都加在书中,体量就可能去到600~700 页,那可能就要重新编排,分上下册出版了。

第三部分是以《跟波利亚学解题》这本书为引子的主题阅读,主要内容是刘未鹏在阅读《怎样解题》时,发散出数学、算法、解题的专业领域的思考。你可以在其中看出:高手写读书笔记是这样写的,不仅仅是写一本书的内容,而是书本身内容引发起的思考与当下的答案总结。

同时这个系列的解题思维内容有助于我继续写「实验室与解题」这个议题。

P.S. 本文也算是以《暗时间》为引子的主题阅读吧?

08. 把自己作为实验

培根曾告诫人们不要因为书太多,而停止著书:「思想观点纷纭繁复是匮乏的原因,书籍数量巨大表明的是过剩而不是缺乏。然而,这种过剩不能用不再写书来纠正,而是要写更好的书才有救,正像摩西的铜蛇可以吞食巫师的蛇一样。」

别人写得再好,也不能妨碍自己也去写,因为我写的是我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考但凡比过去长久,就可以写。

刘未鹏的博客最早文章起于 2006 年,此后到 2017 年都有新,即使文章已经出版成书,博客文章也不做删除。正确的观点与例子,不吝惜大幅引用,自己在阅读中产生大量的思考,不厌其烦地书写。

长久书写,所思考的痕迹就有记录,就回顾到过去的学习与成长,发现正确与错误的地方,从而改变自己。

整本《暗时间》都可以视作作者在心智领域的深度思考与实践,他阅读所有经典是材料,自己的思维是工具,阅读就像是做实验,使用自己的思维工具检测书中内容,记录自己的实验成果。从这种角度看,这本书相当于是他的实验成果记录。

某种程度上说,生活就像是一系列不断进行的微实验,我们根据所遭遇的现实形成一些假设(观念),然后根据这些假设行事,而我们的行为进而又会触发周遭的反馈,我们于是根据这些反馈再调整自己的观念,这就是一个不断假设检验的过程。遗憾的是,在这个实验面前,有的人是不合格的科学家,因为在实验里面,首先必须提出可证伪的假设,其次,必须收集两方面的证据,像「我没有数学天分」这种假设,具有这种观念的人根本就不会去收集反面证据,既然没有反面证据,又怎么谈得上推翻呢?这就像一个科学家,盲目地声称一个假设,然后根本连实验都不屑于做就发表了一样。你可能会觉得,拿生活跟科学实验比,具有可比性吗?有。实际上,每个宝宝都是天生的科学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从开始探索环境起就不断地对世界进行着假设检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比你想象得更像科学家,对世界进行着各种猜测与检验,或者说,对于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科学家,只不过有的人比较民科罢了。

我在创建「笨方法实验室」之后,也长久思考「实验」二字,在笨方法文化手册中,以建立自己的实验理解。

  1. 在实验室内,你要使用解题思维,在现实世界,你要用创造思维。
  2. 你在实验室读难书、学写作、研究哲学、写诗歌、写代码、做思想实验、啃最难啃的硬骨头、做困难的事,做「无用」的事、做「笨」的事。
  3. 你用笨方法做事是你在做人生实验,不给自己设限,做压力测试,探索可能的自我。
  4. 你相信,在实验室做的事情,99% 的努力是白费。
  5. 你知道,你终将会经常走出实验室,在现实世界验证你的想法。

09. 爱读怎样的文章,就写怎样的文章

不爱信息噪音,那种人云亦云,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内容,自己要不要写。不要轻易订阅内容,或者不舍得退订,如果一个信息源 7 天内都没有出现什么眼前一亮的信源,那就果断退订。

花更多心思在能写出自己爱读的文章,读透它,模仿它。爱读经典,爱看论证严谨,立论端正的科学类文章,就按照那样的样子去写,即使写得慢,也无所谓。

不为写文章而写,而为思考启发而写,文字是思考的产物,产出要出书的标准来写,这样的思想才更加长久。《暗时间》第 2 版隔了 10+ 年才出,丝毫不影响其文字质量。

刘未鹏在书中总结出好资料的特点,这也是写出健康长久文字的模仿清单:

从问题出发;重点介绍方法背后的理念( rationale ),注重直观解释,而不是方法的技术细节;按照方法被发明的时间流程来介绍(先是遇到了什么什么问题,然后怎样分析,推理,最后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方法)。

坏资料的特点是:上来就讲方法细节,仿佛某方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往往这样写「我们定义… 我们称… 我们进行以下几个步骤……根本不讲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人们最初是因为面对什么问题才想到这个方法的,其间又是怎样才想出了这么个方法的,方法背后的直观思想又是什么。实际上一个方法如果将其最终最简洁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往往丢失掉了绝大多数信息,这个丢掉的信息就是问题解决背后的思维过程。

10. 按写书的标准写作

刘未鹏在微博上说出了他的写作习惯:

读者应该知道我的习惯,就是按写书的标准写博客,这是跟 Joel Spolsky 学的(他的《软件随想录》就是源自他公开的博客文章)。 以完全公开的方式写作有个不可替代的好处,就是早在出版之前就知道读者到底喜不喜欢,还可以基于读者反馈做出修改和迭代,已经过读者检验的文章,出版方也会更有信心。此外,从写作到出版的长跨度同时也反过来迫使我去写半衰期长的内容,要不然还没出厂就过期了。

那么问题来了:何为写书的标准?

刘未鹏已经用写书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了,建议还是阅读《暗时间》来寻求解答吧。

11. 写得慢,不代表不写,也不代表不思考

刘未鹏博客上一篇更新是 2017 年,公众号简介是「可能是全宇宙更新最慢的公号」,但熟知他的读者知道,他一定在思考,他一定会继续更新,且一更新肯定至少是一篇万字长文。能树立这样的认知,且坚定如此,相当不容易。

刘未鹏说:写博客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够坚持做 8 年,那么不管效率和频率多低,最终总能取得一些很可观的收益。而另一个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得足够久,「坚持」就会慢慢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去驱动的事情便成了家常便饭,云淡风轻。

写作并非表演,不需要时刻告诉别人自己在写,直接写就是了。写得慢也不要紧,暂且不公开也要紧,重要是自己一直写,一直在思考。

12. 所有成果都是阶段成果

在写《暗时间》读书笔记过程中,我屡屡拿出第一版对照看,发现第二版的章节思路,内容分配调整显得更加成熟,看得出花了相当大心思继续思考补充内容。

如果没有对比阅读,直接读第二版,是没有办法发现的。如果我不写这系列读书笔记,我也是不会发现的。

同时我也有一个体会:某个领域的问题,即使一个人已经花了超过十年的时间去钻研,得到的答案已经写成了一本书,也别以为这个答案就已经固定完善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这篇文章原来在博客上本来只是一篇内容简单的清单文,但在第二版增加不少个人故事与深刻思考,更显得有血有肉,但当下得出的答案也未够完善,未够清晰。

这是因为我刚好在阅读《创作者》与《纳瓦尔宝典》,这两本书也有类似的讨论,这两位作者思考角度与实践案例显得更好。

写得好不好,总结得不够完善,这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者在持续在思考这件事情,重要的是保持「所有成果都是阶段成果」的输出心态,多数答案是随着人的历练、思考的累积、工具的进化、答案的比较中试探拼凑而成的,未必要一下子就得出完美的答案,就像司马贺所说的那样,这个答案能让自己暂时满意,「只要解决了最醒目的问题并且引入的新问题尚能忍受,就行。」

无论如何,不用急于求成,在一个主题上深入下去思考,总能挖到别人挖不到的角落。你能让一个问题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能够发现新的东西,一般来说,我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我会让他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待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视问题大小而定),利用走路吃饭的时间琢磨(我发现很多我佩服的人也都有这个习惯),有时即便已经想通了写下来了发出去了,大脑仍然还是会在回味问题,还没有把它撤出潜意识,然后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时候忽然又有所新的感悟。

当然你也可以试试把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试图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然后看看能否在整理的过程中走得更远。这往往是可行的。比如这篇文章在我的简记里面原本其实只有三行字(包含大约十来个备忘关键词),而最初在我的大脑里面其实只有一个走路时冒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博客?

如果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回到我写重读《暗时间》的读书笔记,也是尝试在一个新角度逼自己思考出一些新东西出来,即使这些想法可能漏洞百出,但也总比什么不写的好。

现在我是在连载,写出当下的答案,但我完整读完写完这个连载,再回头看写下的文字,必然又会将所有文章整理一遍,得出新的想法。

13. 不需要过分照顾读者

《暗时间》曾收到大部分读者反馈,说最后一部分《跟波利亚学解题》读不懂,但第 2 版依然保留,且书中没有添加更多关于数学的科普解释。

我读此书三四遍,依然感觉全书三分之一是让读者思维在平地轻松行走,三分之一是让读者出点力爬坡,三分之一是让读者艰难爬山。

不需要将读者视为完全小白,不需要解释过多,你写的文字为心中的读者而写。

至于部分读者读不懂书中内容,刘未鹏的建议有三:

  1. 看得不起劲,建议多读几遍;
  2. 涉及术语,建议主动搜索,交叉索引;
  3. 顺序不对,不妨咬咬牙继续读,可能读到后面就懂了。

14. 成为他人的辅助线

辅助线在数学几何中常用于解题,一旦你知道了这条辅助线,那么整个证明就毫无难处,这条辅助线就相当于这道题的神来之笔。

刘未鹏在《暗时间》中这样解读辅助线:

很多关键的证明手法是通用的。那么其实你就是把所有以这个辅助线为关键证明手法的定理的集合的信息量归约为了这条辅助线。如果你进而甚至能够理解了作这条辅助线的思想精髓,那就更牛逼了,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具有一般性,理解了寻找正确的辅助线的思路,你就根本不需要去记得某条特定辅助线的作法,你就把所有以作一条或几条辅助线为证明核心的定理的集合的信息量归约为了这个「寻找辅助线的思路」。

所谓触类旁通者,其实便是因为他擅长去理解解法背后的更具一般性的东西。所以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到美妙的证明和解法总是会去一遍又一遍的去反复揣摩,试图理解想出这个证明的人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有没有什么一般性的方法可循,很多时候,在这样揣摩的过程中,你会理解到更深刻的东西,对问题性质更深刻的认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不仅对于你理解当前这个定理或问题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你解决以后会遇到的表面不同但本质一样的问题。

看一个问题的解法,必然要看解法所诞生的过程,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否则一个解法就只是一个问题的解法,跟背口诀一样。即便记住了也无法推广,即便当时记住了也容易遗忘。

数学解题有辅助线,人生解题有没有辅助线呢?或者说如何成为他人的辅助线?

这是个好问题,我现在还没有答案。

暂且希望,我的这篇笔记成为「怎样写出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这个问题的辅助线吧。

15. 成为健康长久思维的人

没有任何一个人一开始就能写出健康长久的文字,但持续写,总有机会,持续并不代表要日更,也并不代表要全部公开,更不代表写出来东西要比别人深刻独到。

持续写,代表你在持续思考,通过书写来呈现你的思考与总结,并形成习惯,写作本身就变了思考的副产品。

我常在走路和睡前总结所学过的内容,思考遗留的问题,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之后,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就会逐渐浮现在脑海中。然后我会将它书写下来,然而,我往往非常惊讶地发现,当我书写的时候,新的内容仍然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就像我的键盘自己也会思考一样。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

能够把问题长时间停靠在潜意识中是一种技能,能够带来很大的好处,停留得越长你越琢磨得透彻,比别人看到的就越多。

所以,如果你习惯了思考问题,就总会有东西写,先有思考,然后有总结,然后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

成为一个拥有健康长久思维的人,健康长久的文字就会随之而来。

本次重读《暗时间》的目的之一是:

尝试使用苏东坡读书的「八面受敌法」,每次做一意求之,我重读的关注重点是「模仿文字模式」,即「怎样才能写出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

除了目前写出的阶段答案,但更多收获是答案之外。读完一本《暗时间》也并非完全学习到刘未鹏的思维方式与写作方式,写完几篇文章也并非得出了「怎样才能写出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的完整答案。

干脆乘胜追击继续去看《心智探寻》与刘未鹏的全部微博(已离线批量下载),随后拟计划效仿开启一轮泛心理学的主题阅读。∎

免费领取手册.png


本文首发:

  •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1)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1-1171299)
  •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2)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2-1175931)
  •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3)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3-1181012)
  •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4)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4-1186264)
  •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5)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5-1191049)
  • [重读《暗时间》:如何写「更健康更长久」的文字(6) Revue](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6-1195974)

订阅 笨方法实验室内来信: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半。何妨坚苦磨练,从善如流。 本文使用🍅卡片创作法写成,本邮件每周一与周四发送,🍉免费订阅


加入「笨方法学写作」知识星球,这一次彻底学会写作。
  • 1)认知科学解惑:正确理解卡片创作的基本原理;
  • 2)实践养成习惯:循序渐进开始每天写一张卡片;
  • 3)原则善写卡片:掌握运用高手的 10 条认知心法;
  • 4)规范高效创作:模仿组合高手的 10 条行动路径;
uAnjsO.png

© 2022 陈素封 ❖ Powered by Jekyll.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