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苹果手机下探至四千多元,空前低价能否横扫友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news.ittime.com.cn/news/news_56865.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苹果手机下探至四千多元,空前低价能否横扫友商?

锦鲤  2022年06月03日 09:52

坐等手机降价的王琦,抛弃了已经看好的手机,转身投入到了抢购iPhone 13的队伍,特别是赠送充电头、1001元的代金券、分期免息……让王琦终于不再纠结选择哪一款手机,而是直接等待下单。

京东和天猫的活动势均力敌,在京东抢不到的用户,准备蹲守天猫的开卖时间,可以说,不喜欢换手机的年轻人,再一次被点燃了购物热情。价格是手机失去宠爱至关重要的原因,一旦降价,年轻人依旧趋之若鹜。

日前,手机厂商们扎堆发行新机,即使是疫情,也没有耽误各大厂商的更新进度,但年轻人的购买欲望却一直不高。此次,京东和淘宝下场发放iPhone部分机型的巨额优惠券,且不同于去年只有88VIP可以领到大额优惠券,今年的苹果手机券向全体用户发放。

但关注其他手机,以往满2000-200的优惠券却杳无音信,促销活动的力度也不大,让很多消费者大失所望,只能继续观望。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苹果的热度过高,其他品牌避其锋芒,蓄势待发;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缺芯的问题导致厂商成本上涨,货源不足,促销活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618本是各大厂商狂欢的日子,这次却并没有掀起风浪,只有苹果依靠空前低价大杀四方,那么,其他品牌该如何应对?

连苹果都在冲销量,国内厂商还在"堆料"?

苹果的广告现在随处可见,其实这并不正常,要知道以前的iPhone根本不屑于宣传,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其造势。

想当年,iPhone 4问世,可以说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在手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钉子户"iPhone 6的出现,更是将手机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彼时国内的生产厂商正在挣扎,一味地跟风模仿让国产手机饱受诟病。然而自iPhone X问世以来,苹果就开始了"挤牙膏式"更新,iPhone 12的屏幕甚至又回到了直边,很明显,苹果和整个手机市场的发展步调一致,都进入了瓶颈期。

iPhone 13或许就是苹果用来救市的利器,预售价格就比iPhone 12的预售价便宜800元,618更是离谱,直接降价1300元,让网友大跌眼镜。价格战自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618的热度被苹果短暂的调动了起来。要知道此前"618静悄悄"的言论一直层出不穷,即使是李佳琦的"美眉们"也喊不动了,苹果的操作确实是让人猝不及防。

一直关注手机动态的王琦坦言:"现在手机价格都是虚高,没有一款让人满意的手机,现在苹果降价这么多,自然是蹲13了,毕竟其他手机一款也要四五千,感觉根本不值。"

但iPhone 13也让王琦有了一次抢购手机的体验,"原来是这么疯狂的事情,现在每隔十分钟就要点一次,感觉买到的几率十分渺茫。"本来王琦本来准备从小米的几款手机中进行挑选,早在两个月前就在等待此次618的活动,准备入手降价最多的机型。

事与愿违,安卓手机价格幅度变化很小,满减和优惠券更是不知所踪,而苹果手机降价趋势又十分惊人,让很多消费者"叛变",准备入手苹果。连苹果都在冲销量了,国产手机还坐得住?

首先,国产手机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可以说相当惨淡,手机出货量大幅度下滑,此次618活动或许是保住Q2销量的唯一途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报告显示,2022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807.9万部,同比下降34.2%。其中,5G手机1458.5万部,同比下降31.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0.7%。

其次,年轻人近两年对手机失去兴趣的表现尤为明显,且更换周期逐渐变长,打"价格战"是激发年轻人购物欲最直接的方式。调研机构科纳仕报告显示,自2017年中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以来,已连续4年下跌,直到2021年,出货量才微增1%。

最后,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堆料"已然不会被大众买账,"谨小慎微"的更新和逐渐攀升的价格让手机痛失性价比。手机创新俨然触及了目前的天花板,屏幕和摄像头成了各大厂商的研究重点,而芯片的研发却颇受限制,在全球缺芯的大环境下,芯片不仅难求,还出现了颇多的问题。比如,高通发布的骁龙888和骁龙8G1在功耗方面表现都不理想,搭载这两款芯片的手机出现大量烧主板、手机发热的情况,

消费端的购买力不断降低,降价只是缓兵之策,归根究底还是在于技术的创新。即使是苹果,也难逃用户的苛责,何况是执著于"堆料"的国产手机厂商们,不破茧如何成蝶,一味地"割韭菜"很有可能会失去C端用户。

优惠券为黄牛做"嫁衣"?

两天的时间,京东5000-1001的优惠券即将失效,宋乐很是怀疑,"传说中的优惠券是不是真的有?"事实上,苹果降价很是突然,30日凌晨才开始发放,很多人知道消息还是通过热搜,可惜早就为时已晚,官方渠道已经抢不到iPhone 13或者iPhone 13 mini。

黄牛肯定不会错过这次机会,但iPhone 13的溢价并不严重,去年九月份更是开售即破发,甚至有黄牛表示iPhone 13不收,Pro或者Max型号256G或者512G的可加价收购。特别是Pro版本特别吃香,远峰蓝iPhone13 Pro 1TB版本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当时报价15900元,比官方高出两三千。

黄牛想赚苹果的钱反被苹果套路的案例不少见,iPhone 13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垄断式购买架不住苹果一直加货,黄牛为了脱销,不得已只能低价卖出。本来受到供应链短缺、停电、缺芯等问题的影响,黄牛准备炒作iPhone 13系列,但官方下场回应,"并不影响iPhone 13送达时间,可正常下单",让黄牛没有可趁之机。

根据既往的经验推测,618活动结束后的价格肯定会有所降低,但和此次活动价格之间的差价还有几百元的浮动范围,黄牛囤货肯定是有利可图的。双十一的力度比起618来说相对较小,价格变动基本等同于无,黄牛此次拿到的价格可以说是新机未发布之前的最优价格,即使不炒作也必定可以获利,但能否赚的盆满钵满还未可知。

京东此次活动力度被称为史上最优,但难抢的程度也史上之最,但微博网友发现了京东使用"以旧换新"活动可以直接购买iPhone 13。最开始的时候,网友抓住了购机后可以取消换新的bug,让很多消费者钻了空子。但随着漏洞被修复,准备下单的宋乐犹豫了,"以爱回收为中介,让我有点害怕,不如直接京东送货安心。"

事实上,京东此次的优惠券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微博上搜索关键词"618 iPhone 13",不乏出现很多评论,"真的很纠结,我觉得现在手机也可以用,但是又觉得618活动iPhone 13很便宜!"京东基本没有可能,淘宝成了新的战场,王琦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比京东贵50元钱,还不赠送充电头,但是能抢到也不错了。"

和他们同时竞争的,除了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还有黄牛们的抢票机器,如果出货量有限的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恶意哄抢,其实抢到的几率也十分有限。每到苹果上新和大促,相同的事情总会重演,一场属于手机的狂欢正在网络上如火如荼的进行。

618,国货失去战斗力?

不止是iPhone打的小米毫无还手之力,国货品牌似乎都面临着这个困境。国潮风一度风靡消费圈,喝一杯奶茶也要欣赏国潮画风的杯壁,但不知何时,国货正在悄然消失在大众的视野。李佳琦的直播间,大牌们风起云涌,明争暗斗,而新晋国货品牌的身影却寥寥无几,老国货也不见从前的活跃。

新消费退潮,年轻人的消费逐渐趋向于理智和"有度",在调查中显示,近60%的年轻人表示消费时倾向于"只买生活必需品",40%的年轻人选择"少买点,买好点"。对于新事物的尝试欲望大幅度降低,在购买产品时"复购"的几率明显上升。

近日,国潮品牌"安踏"频上热搜,被质疑打色情擦边球,但此次事件持续发酵,不少网友直言"现在的广告就一定要低俗才能获取流量吗"。国潮似乎正在被反噬,被过度吹捧后滤镜逐渐破碎,消费者的理性逐渐回归,国货的处境可以说十分艰难。

事实上,从各方面的数据都可以表明,国货似乎有些后劲不足,新国货品牌亏损、营收下降、关店裁员、融资遇冷的利空资讯,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618可以说是品牌逆袭的最好机会,但却不见下一个"厄瓜多尔粉钻"被一抢而空,大多消费者都在为必需品做足攻略以求买到最低价产品。

比如电视等家电类产品现在正在预售阶段,索尼占据累计榜冠军的宝座,而小米未能拔得头筹,只能屈居第二。据京东家电5月23日—5月29日预售战报显示,ROBOROCK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SONY索尼XR-75X9J游戏电视、SIEMENS西门子610升变频风冷无霜冰箱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趋势单品,预售订单额排名位列前三。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外品牌对国产品牌的冲击力还是很强,国货其实很难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首先在技术上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想要跨过这道鸿沟其实很难,单靠营销很难维持住热度,创新和性价比都至关重要,毕竟就是国货新老品牌的竞争也难逃价格的较量。

618递出了橄榄枝,但是很显然国货品牌不敢抓,随着iPhone 13直降1300元、索尼电视直降1200等优惠力度不断加大,而国产品牌降价500元显然不够看,单硬拼价格,国货或许没有足够的底气。在国内经济的大环境下,国货品牌们的日子本就艰难,负增长的财报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很难有企业敢铤而走险,所以维稳似乎更重要。

毫无疑问,国货品牌们虽然坐立难安,但也很难再放大招。不仅是电子产业,各行各业都尽显疲态,厂商们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消费主义泡沫被打碎,追求"务实"的年轻人显然并不好被拿捏,没有足够的优惠力度,年轻人并不买账。【责任编辑/贾琪】

来源:锦鲤财经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