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fer被毁约,校招季已错过,应届生初入职场的“崩溃时刻”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268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offer被毁约,校招季已错过,应届生初入职场的“崩溃时刻”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6090字)

1小时前 offer被毁约,校招季已错过,应届生初入职场的“崩溃时刻”

来源:壹图网
谁能为他们错过的校招黄金期负责?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连线Insight,作者:周逸斐。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如果没有意外,衣悦在2022年夏天硕士毕业后,将继续留在上海。因为她在历经一轮笔试和四轮面试后,拿到了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offer。

然而,获得工作的兴奋感并没有持续太久。两个月后,衣悦突然接到公司人事部门的电话,希望她提供银行账号,接收公司赔付的半个月薪资违约款。

衣悦被公司“抛弃”了。

几乎在同一时期,全国多地、多家公司做出了相同的决定,与刚入职或准备入职的应届毕业生解约。

面对今夏突然发生在应届生群体的解约潮,大部分学生们措手不及,情绪激烈——因为金三银四的校招黄金期已过。对于他们来说,被毁约失去的不仅是宝贵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时间窗口。

谁能为他们错过的校招黄金期负责?

“市场环境普遍不景气,社招人士都被大量解聘,何况是职场新手的应届毕业生。”一位猎头告诉连线Insight,解约意味着,很多公司不愿再投入更大成本培养应届生。

公司毁约,给这届应届生带来了什么?

“我今年27岁了,临近毕业突然没有了期许已旧的工作,也没有了爱情,我之前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自从被公司解约三方合同后,徐璐闷在屋里一星期了,她没有动力准备新工作的面试。

衣悦“职业规划完全被打乱了”,被毁约后,她突然发现自己不再迷恋互联网大厂,反而更适合体制内。

作为男生的吴奇想法没变,争取找到另一家企业入职,得到一份体面的薪资。“还是要继续搞钱呀,以后结婚肯定要买房,经济压力大。”

这些刚毕业就被解约的应届生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重要转变。

连线Insight和多位经历公司毁约的应届生接触后发现,他(她)们对未来几年的职业期望不再是之前对高薪的渴望,而是变成了“第一份工作能干的时间长一些,希望不要再经历裁员这种事了。”

“稳定”成为这代年轻求职者口中最频繁的话题之一。很多人都不得不与自己的理想告别,对残酷的就业形势让步。

被理想汽车毁约后,我的年薪起点从35万变为10万

吴奇 | 山西某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我是被理想汽车解约的2022届应届生,本计划在理想工作3、4年后能有百万存款。但现在一切职业规划都被打乱了。

因为我本硕均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上学期间,我一直是校学生会主席,社交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极大的锻炼。这让我在整个校招过程中,比其他竞争对手多了明显优势。

另外,我比其他同校师门有优势的一点是,我和一位在阿里工作的师哥关系非常好,他在我研一时,就替我规划好了备战校招计划。所以我研一下半年便开始刷题,并且多刷实习经验。

因此,为了秋招,我的备战时间大概持续了10个月。也就是从研一那年的十月开始,我就开始刷技术题,第二年暑假的7、8月,又快速复习了一遍题库。刷题多,能找个40万年薪的工作,不刷题只能找年薪20万的工作,这就是差距。

即便准备充分,真正到了秋招节点时,我也投了好多家公司的简历后,才收到了几份offer,不过公司都还不错,理想就是其中一家。

其实说实话,理想给我开的薪资并非最高,年薪35万,算是正常薪资偏上的价格段;不过公司实力也并非最好,我当时还收到一家央企的offer。

但过去几年间,“蔚小理”三家新能源车企风光无两,让毕业生、跳槽员工趋之若鹜。

当时HR跟我聊的时候说,不仅理想薪资待遇高,还免费包中、晚两餐,早餐价格也很便宜,并且基本不加班,整体待遇确实是挺诱人的。

我也比较看好自动驾驶行业,所以去年12月,我从8个offer中,选了理想。

与理想、学校签订了三方合约后,我开始专心准备毕业答辩,春招也没有参加。

没想到六个月后,有一天早晨,我刚睁眼,就收到理想的解约邮件,一下把我吓懵了。

我立刻去公司的几个官方大群,看有没有和我相似情况的人,结果发现被理想解约的学生大有人在。大部分人都言辞激烈,甚至有学生直接在群里开骂。也有少部分人觉得庆幸,他们后期拿到了更好的offer,官方解约既能让他们接新单位offer,还能赚2万多的赔偿。

同时,我又去联系部门领导和HR,部门领导说他了解一下。结果隔了两天以后,他给我发了个消息“我也被解约了”,并且是整个部门全体裁掉。HR直到现在也没给我回复。

现在回顾一下,理想裁应届生早有苗头。若按offer内容,我应该4月来理想总部实习,但HR一直拖着,不让入职。理由是因北京疫情,为了安全考虑,暂缓员工入职。我当时也没多想太多,现在想想,可能当时就在为裁员做准备。

被解约后,心里不难受是假的,对我和导师来说,落差都太大了。当时拿到理想offer后,我导师在整个学院炫耀了一番,现在他也很尴尬。

不过,我也是运气差。我一个高中朋友,今年也拿到了理想offer,同样去北京工作,他却没有被裁。

若按理想开的薪资,即便不涨薪,我5年至少也能赚160万,刨除各类花销,5年后自己最少能有100万的存款。现在解约了,百万存款的目标也灰飞烟灭了。

哪怕理想解约时间提前到4月,大家也不至于这么生气。5月已经接近尾声,今年的应届生再去找新的工作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毕业在即,企业校招通道关闭,被毁约的应届生只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招聘中再去重新找工作。

这段时间,我发动了身边所有关系帮我递简历,并且也在BOSS直聘、脉脉、智联招聘等招聘软件寻找新机会。

目前我收到了几个新offer,但年薪也就10万-20万之间,远不如校招时期给出的薪资待遇优厚。未来同样工作五年,真的是比那位高中朋友少赚很多钱。

即便有好几个offer,我也在继续参加面试,每天大概有2、3场,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

不过说实话,现在面试我都不提前准备了,都是一些中小公司,面试难度比字节跳动、华为等巨头企业简单多了,借助之前的刷题基础和面试经验,我基本都能答上来。

即便毕业前找不到理想工作,我也不会申请延毕,谁知道明年形势会比今年好多少呢?先就业,再择业吧!

被毁约后我重新找到了工作,但我已经想进体制内了

衣悦 | 某上海211院校研究生,国际汉语专业

没想到,我还没进入社会,便在毕业前夕收到来自社会的一记重锤。

5月,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看书,突然接到HR电话和微信好友申请,大概意思是因为公司战略调整原因,我所在的部门被优化了,也包括部分今年尚未入职的校招生。

当时,我收到这个消息,既无可奈何,也很无助。因为我为了这份期许已久的工作,拒了好几份薪资待遇都不错的offer。

之前受家人影响,在我的概念里,互联网大厂是给年轻人提供时代红利、优质机遇的“月光宝盒”。

我有一位在上海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远房姐姐,工作几年便年薪40万。家里长辈每每提到她,言语都流露着自豪和羡慕。所以,我上了大学后,就一直想去大城市生活。

一切选择变得顺理成章。三年前,我终于带着理想和学业目标,从四线城市来到上海。那时觉得自己距离留在超一线城市,只差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就是互联网大厂的offer。

因此,从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始,我除了努力学习专业课,每年暑假都在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专业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提升,希望未来能符合互联网公司的招聘要求。

去年研三的我,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秋招,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考虑自身文科专业问题,在诸多岗位中,我只投递了非技术岗,定的期待月薪是12K。

秋招非常顺利,我收到了好几个offer,但都未达到我的理想标准,综合考虑后,最终都拒了。我准备春招继续战斗。

但我万万没预料到今年的春招岗位,会比秋招少这么多,竞争变得这么激烈。幸好,春招开始前,我一直在整理、更新自己的面试经验文档。

或许是自己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我遇到了一份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岗位,最后一轮面试官对我的表现接连点头时,我就知道这份工作稳了。虽然薪资待遇没有达到预期,但是工作内容自己非常喜欢,就爽快接下了offer。

接下offer之后,恰好赶上上海疫情反弹。因此,从3月到5月,我和朋友一直呆在出租屋里,做做饭、看看书打发无聊的时间。

可我还没等来小区解封的消息,却先接到了解约的通知。

我害怕毕业即失业,毕竟现在五月份了,大平台的企业春招已经接近尾声,事业编制、公务员、教师等差不多也报名结束了。

大概一星期,我的情绪一直调整不过来,那种希望破灭的落差感,别人无法理解。

后来,那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多年的远方姐姐得知我的情况后,主动找过来,和我说了这几年自己的并不开心的工作感受,并告诉我,她已经辞职准备回老家了。我突然反思“自己真的是喜欢大厂?还是为了能和姐姐攀比才对互联网公司一直有执念?”

冷静下来想想,这两年互联网行情并不稳定,一直在裁员。虽然互联网领域会继续发展下去,但今年大规模裁应届生这件事,让我后知后觉这一行业的公司管理模式和制度,并不符合自己的择业标准。

经过半个月的调整,最后,我还是振作起来好好找工作了。毕竟我已经25岁,不想延毕,再多浪费一年时间给家里增添负担了,能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就先就业,在实践过程中再择业也不迟。

但我绝对不会在互联网公司“卷”了。

我根据自己之前的实习情况,确定好了HR这一就业方向,开始从各个渠道投递简历,比如Boss直聘、智联、脉脉、猎聘等等。也会同时关注江浙沪等地知名学校的就业办公众号,例如浙江大学就业办等等,这些学校的资源很丰富,不定期会推出一些待招聘的企业。

有时候投递出去的信息,一直得不到HR的回复,我就会去脉脉,找一些公司的前辈帮忙内推。

最近几周,我收到了几十次面试通知,群面基本都过关了。以往的群面我都很难通过,可能是随着面试次数多了,有经验了,这段时间的通过率反而变高了。

我发现,其实被毁offer的学生还是少数,一些优秀的同学早已经拿了很多offer。现在跟我们竞争的同学,能力差别也不是很大,所以面试的时候绝对不能紧张。

当然也会有一些学历背景很厉害的同学。例如我昨天参加的面试,有一个伦敦大学的候选人,有5份优质实习,自我介绍就震住了不少人。但是一对一问答环节明显紧张了。最后放松状态下的我,拿到第二轮面试的通过通知。

虽然我目前的求职状态已经重回轨道,有些公司已经准备发offer,但待遇、公司规模和薪酬,都无法和之前参加的春招、秋招企业相提并论,让我无法在一线城市有优质的生活质量。

最近,我在准备老家县城的选调生考试,距离考试仅剩一个多月,我白天准备企业面试,晚上熬到凌晨2点看公务员笔试辅导课。

如果我最终考上了公务员,就直接回老家;如果考不上,目前手头接的offer,就是我的保底就业选择。

一个月前被毁约,至今无法摆脱抑郁状态

徐璐 | 天津某院校研究生,国际贸易专业

我以为自己努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可是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既去不了学校答辩,又遇到公司解约,现在我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按照正常节奏,我在今年6月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后,就直接来北京这家公司入职。月薪17k、16薪,对我这种双非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一薪资非常可观。

甚至,我当时接到的这个offer,是同届学生中,拿到offer最早,且薪资最可观的人。为此,我成为导师甚至整个学院赖以自豪的标杆,学校还邀请我参加讲座,给下一届学弟学妹传授求职经验。想想当时,真是风光无限。

但4月,我问了公司HR,需不需要提前来北京实习,对方回复我“不需要”。结果5月中旬,我就被毁约了。本可以评优秀毕业生,也因为没有了工作,彻底泡汤了。

最可气的是,我被公司毁约,居然不给任何赔偿。HR的解释是,当时签三方时,合同没有这一赔偿规定。甚至连转岗的机会,都没有给我。

回想整个求职经历,我与这家公司的渊源,是在 2021年,我在某大厂做实习HR,招聘一个产品线业务人员时,从对方口中了解到这家公司——腰部互联网平台、专注CDN业务,我对这家公司的印象还不错。没想到,这竟然是我厄运的开始。

去年秋招开始后,考虑我自身的双非学历,我没敢重点押注头部互联网公司,而是中型企业。

不过,当时我对自己的简历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有两个互联网大厂的实习经历,去一家中腰部企业没有特别大的难度。

就这样,我奔着自己的工作标准筛选企业时,偶然发现了这家公司也在招聘应届生,并且开放的岗位都符合我的要求,便尝试投了简历过去。

很快,对方HR给了回复,之后不论笔试,还是面试进程,都出乎意料地顺利、迅速,所以我在秋招开启后的一个月,就拿到了offer。

后来,临近春节,天津加强了疫情的防控政策,我从春节返乡后,一直没能回学校,直接在家待着,日常做做饭、遛遛狗。

结果,我在家躺平了5个月后,临近毕业却失业了。那我这三年上的研究生,还有何作用呢?今年27岁的我,还有三年就要30岁了,还有多少机会能在社会上历练?

作为出生在河南这一教育大省高强度竞争下的学生,我在研究生前两年,拿到了学校多项竞赛奖项,还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到了研三上学期,我是我们班的唯一一个去北京实习的“逆行者”。

当时其他同学都在学校享受最后的校园时光,我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奔波,一待就是半年。期间换了两家公司实习,搬了三次家,全程没有一个人帮我。男朋友在我来了北京后,也和我分手了。

但是我都坚持过来了。我也不认为我在“卷”别人,在过往的经历里,我只是习惯于快别人一步。

我做的所有的一切,就是毕业后能有个体面的工作。

结果,美好像泡沫一样,出现过又迅速消失,徒留大片空虚。我现在真的没有精气神重振旗鼓找工作了,先毕业了再说吧。一切问题,让时间解决吧。

被新氧解约后,我想延毕了

王蔚 | 河北某校本科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习约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新氧的解约通知。

对于我们校招生来说,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它代表着我们的一个跳板,决定下一家单位的薪资和职级。但现在,我的跳板没有了。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那时正逢秋招黄金期,当身边同学都在为秋招冲刺时,我因为正在实习,没能好好准备,便直接放弃了秋招。

这也是我比较后悔的一点,不该因为所谓的准备不足,而直接放弃秋招。

直到2021年12月,我辞去实习单位的工作,才开始正式准备春招,疯狂刷题。其实,我完全可以通过实习转正拿到offer,但当时思想不像现在这么超前,我们这种专业的人,变通性不那么强,所以我真的走了很多弯路。

而且,我也低估了今年春招的难度,这次春招比秋招难多了。给几十家公司投递简历后,给回复的公司也就一、两家,面试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相反,学校秋招时,不少学生都签到了心仪的工作。

从2月到3月,我投了几百份简历都没有收到一封offer。那段时间很煎熬,每天吃不下饭,处在求着对方公司面试的状态,真的是一点骨气都没有了。

这时,我意识到或许回复率低与公司规模、工作地点有关,当我尝试把工作范围提高到一线城市和中型企业后,面试机会才开始多了起来,逐步进入面试、笔试环节。

我比较幸运,终于在3月和新氧签了三方,算是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据我所知,我是我们学校春招为数不多拿到offer的学生。

其实和新氧签约过程,也不是很顺利。招聘信息显示,岗位最低月薪是15K,但HR经过三轮面试后,告诉我公司最高给到15K,我同意了。结果第二天HR又通知,只能给到14K。

虽然我真的越来越生气,但考虑我是双非院校,工作机会也不是很多,与HR也不能争取到过多条件了,选择再次妥协。最终,新氧给我开了月薪14K、15薪,比自己的期待值稍微低了些。

本以为薪资问题,已经是我对新氧的最终让步,没想到这仅仅是开始。

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当初新氧开放了GO、Java、PHP等多方向的岗位,我选的Java,面试官和HR在面试过程中也只字未提岗位方向。所以我本以为入职后,新氧会按照应聘职位给我安排Java岗位。但事实并非如此。

4月初,我进入公司开始实习时才发现,后端研发岗位大部分都是PHP,少量岗位是GO,Java基本没有。

这时,直属上级和部门主管提出,让我先做PHP岗位的工作。但我依旧想去Java岗位,Java与PHP的发展前景天差地别,Java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好,PHP已经是过去式了。何况我自学了许久的Java课程,就是能够在正式工作岗位派上用途。

最终,领导还是把我安排在了Java岗,由一名老员工带我学习。但还没过一个月,这位老员工便被裁了。

为数不多资深的Java员工走了,我只能自退一步,去其他岗位。

不过,当我向上级领导提出可以转到GO或者PHP岗位时,当晚部门大领导却直接通知我,公司没有那么多时间培养管培生了。而且我擅长的研发方向跟公司不一样,公司已经没有太多时间让我重新学习新岗位内容了。加之公司调岗,让我当天离职。

实话实说,在新氧工作的这段时间,每天出门我都会带着电脑,以防突发工作。但最后却被公司抛弃了。

幸好我留着当时的offer,明确写着公司提前3天通知员工,我又为自己争取了三天的时间,并经过与HR长达一星期的battle,才拿到了半个月的赔偿金,约7000元。

在此加一句忠告,遭到公司单方面解约情况的应届生们,一定要尽力为自己争取赔偿,这是我们应得的。

现在新氧毁约的事情算是得到了解决,但我现在心情还是很受影响。不论给多少赔偿,对于我们应届生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校招,对应届生就是最大的福利,没有之一。校招没了,我们去哪里找工作?

距离毕业仅剩一个月,工作还没下落,我已经产生了延毕的想法。虽然身边人都在劝我延毕的后果,但双非的学历背景,让我无法有足够的信心毕业后,还能找到理想月薪的工作。

希望下届师弟师妹通过我这件事,在签约offer时,能尽量规避陷阱。比较幸运的一件事是,我在北京跟父母一块儿住,没有生存问题,接下来的时间,我准备慢慢找工作。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