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爆雷、倒闭、被收购,真人线上陪练“陪”不动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5-30/doc-imizirau5535159.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爆雷、倒闭、被收购,真人线上陪练“陪”不动了

广告
5978-8fff75121c657127295b8a2870cce99e.jpg

  撰文 / 杨俏  编辑 / 田晏林

  一年过去了,遭遇史上最强监管的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状况依旧举步维艰。而其中的细分赛道——在线陪练,似乎遭遇了更惨的困境。

  近日,曾拿过5轮超10亿元融资的在线陪练领域的“独角兽”企业——VIP陪练,被小音咖集团全资收购,引发行业热议。这个曾被资本一手捧出来的“顶流”赛道,如今竟也在劫难逃。

  “在线陪练”是一种依托互联网技术呈现的新兴教育形式,尤其在艺术教育方面应用得最为火热。通常,陪练老师通过网络指导学生乐器学习并及时纠错,与线下真人陪练相比,更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正因如此,这个赛道曾吸引了包括红杉资本中国、梅花创投、真格基金徐小平等顶级机构和投资人的关注。作为在线音乐素质教育的头部企业,VIP陪练的背后也站着蓝驰创投、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等多家知名机构,甚至这家公司还请到了钢琴家郎朗为其代言。

  然而,从去年至今,在线陪练赛道上的多家企业问题频现,前有“柚子练琴”爆雷、“快陪练”倒闭,现有“VIP陪练”被收购,基本宣告该领域“团灭”危机已至。有多位曾经重仓过教育的投资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们已经纷纷逃离在线陪练赛道,开始转型至新能源、企业服务、科技等领域。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都是业内看好的赛道,原有的学科类培训也尝试往素质教育转型。但作为在线素质教育的代表企业,VIP陪练、柚子练琴和快陪练为什么会走到如今的局面?“在线一对一”模式又为何总是难逃无法盈利的魔咒呢?

  负面缠身的“VIP陪练”

  家住上海的刘岚,早在“VIP陪练”成立的第四年,也就是2019年,就给刚上初中的女儿报名了该平台。在她看来,在线陪练并非是想让孩子走向考证之路,只为了该平台上的老师能够为孩子提供指导,纠正练琴时的错误。

  公开资料显示,VIP陪练是由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线上乐器陪练应用软件。该公司专注于6至16岁琴童的练琴问题,创造了“真人一对一在线乐器陪练”的模式。成立初期,VIP陪练接连完成了由金沙江创投投资的前两轮融资。

  但是让刘岚没想到的是,这家频频获得资本青睐的企业,却在她花费1.8万元购买了近300节课之后,被其他公司收购了。更让她气愤的是,5月7日,她接到该平台的销售人员的电话,被告知所剩余的120多节课程即将在5月20日到期,如果没有上完所有剩余课程,将被强制清零。

  2019年6月,刘岚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该公司价值7688元套餐,共110节课程,其中有10节是赠送的。并且在第一期课程还未全部结束的情况下,销售多次劝说续课。2020年3月,刘岚又购买了价值1.1万元的150节课程。

  目前,剩余的120节课,销售想让刘岚尽快用完。但刘岚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当时销售明确告诉我,课程没有使用期限内,如果不想用了,随时可以退款。”现在,女儿正处在中考复习的关键阶段,每天学习时间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再消耗线上课程。

  刘岚并不是孤例。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有关VIP陪练的投诉高达515条,其中大部分用户都提到了课程被强制清零的情况。据刘岚所知,目前VIP陪练正在大规模地对老客户进行清理。

  事实上,对于VIP陪练的管理模式,刘岚一直不满意。在她向《财经天下》周刊提供的App截图中,可以看到该公司平台管理和后台的课程数据比较混乱。平台首页显示剩余课程135节,而个人信息处却显示剩余课程是153节。

  类似的管理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出现过很多。2018年,有消费者在VIP陪练平台花费了2.19万元购买的最高套餐课程,平台当时也承诺课程无有效期。但后来他发现,平台没有提前告知,擅自将其剩余课程的有效期变成了今年的5月份。顾问只解释称,从2021年11月开始,平台对所有课程都变更为了有效期。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在这些问题出现前,VIP陪练早已负面缠身。2021年5月,该公司App曾因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问题被工信部下架。

  小音咖收购完VIP陪练后,情况会变好吗?

  据悉,收购完成后,两家公司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继续发展。但该模式目前也迎来了新的问题。

  一位在微博上维权的兼职老师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从今年2月开始,小音咖公司未给兼职老师发放薪资,导致老师们纷纷罢课,但平台对于停课老师的态度则是无所谓,直接跟家长沟通,更换成全职老师。“但全职老师和销售人员从5月开始已经是半薪了,此前的提成还未结算。”

  集体崩盘?

  在VIP陪练被收购之前,2020年11月,真人视频一对一乐器陪练公司“柚子练琴”突然宣布破产。柚子练琴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市场环境和经营不善,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出现了现金流断裂、资不抵债,无法持续经营。破产后,该公司也出现了创始人跑路、办公大楼人去楼空、平台用户退费无门的情况。

  更早之前,2018年成立的陪练舞蹈公司“趣练舞”仅运营一年就倒闭了。2019年,音乐在线指导、陪练公司“音悦家”也退出市场。

  这些经营突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在线陪练企业长久以来摆脱不了的亏损“影子”。

  2021年11月30日,在线陪练领域的头部企业“快陪练”发布公告称,因面临巨大生存挑战和经营困境,申请破产清算。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业,主要服务的是4-16岁青少年用户,为其提供钢琴陪练教育服务。在其发展过程中,快陪练曾获得过4轮融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凯叔、小鬼当家创始人宋涛也参与了投资,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前美团COO干嘉伟参与投资之外,更是入职担任快陪练的战略顾问。

  其实在当年9月,提前嗅到危机的快陪练就停止了公司的核心业务“真人陪练业务”,同时以“因各种行业因素”为由,取消了计划中的新一轮融资。天眼查App显示,2021年8月,快陪练创始人、CEO陆文勇退出,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了陆国华。

  这家在线素质教育平台曾宣称在2020年2月实现了持续盈利,现金流为正。随即快陪练加速奔跑,将旗下的服务品类从钢琴拓展至小提琴、古筝等24种乐器,先后推出了“云笛课堂”和“钢琴考级指南”,还与柏斯音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资本无法持续输血的情况下,盈利难题很快摆在了快陪练面前。很快,公司被曝出无法发放工资,以及存在以优惠、赠课、即将涨价等由头,刺激家长购课续费的情况。

  快陪练创始人陆文勇表示,他曾花费三天时间跟高管们开战略会,但结果是残酷的。他们发现,陪练这件事情不赚钱,即使企业想提供优质服务,也为之付出了努力,但“一对一”的师资成本比“一对多”要高得多。

  此外,虽然在线音乐陪练“一对一”的模式满足了大部分家长的需求,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出现,也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2020年11月,快陪练还曾与VIP陪练出现过纠纷,两家企业对簿公堂。事件起因是VIP陪练状告快陪练不正当竞争,称其在网站上使用“VIP陪练”字样,造成市场混淆。

  同年12月,两者因在网页的宣传板式和内容高度相似,VIP陪练又把快陪练告上法庭。最终,快陪练累计赔付7.5万元。

(图/视觉中国)
(图/视觉中国)

  在线素质教育未来在哪?

  这场在线素质教育的风口还得从2015年说起。那时,行业内类似于快陪练、柚子练琴等平台扎堆出现,很快就解决了传统钢琴教育成本高、效率低、难闭环的问题。在外界看来,这种线上教育的方式,极大地解放了家长的陪伴时间。

  艾瑞咨询数据曾显示,中国素质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3年至2019年复合增速为12.4%,2021年增速为31.7%,市场规模达到了5239.2亿元,预计2022年增速达20.5%,市场规模超6300亿元。

  “在欧美有近40%的琴童正在接受陪练服务,日韩则有大约25%的比例,而在中国,接受陪练服务的琴童仅占全国3000万琴童中的4%,这是一个亟待修葺的领域。”VIP陪练创始人葛佳麒曾公开表示。

  这一细分赛道在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下,在线真人陪练成为了互联网与社会音乐教育融合的第一个风口。

  2018年该行业彻底迎来了爆发。快陪练创始人陆文勇也曾表示,“看似简单的线上直播,让老师陪孩子练琴,但公司起步没有上亿资金,可能无法展开。”

(图/视觉中国)
(图/视觉中国)

  教育行业内的投资人张恒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个行业的存在,有一部分是资本的泡沫,资本也在赌,赌在线陪练赛道有可能被互联网改变。

  2018年,VIP陪练连续获得了2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10亿元。为了提高知名度,成为顶流后的VIP陪练还邀请了钢琴家郎朗作为“品牌大使”,并每年投入巨资对其网站平台peilian.com进行推广。2017年至2018年,该公司两年累计广告投入上亿元。

  此外,包括小叶子音乐教育也拿到了数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快陪练也在当年拿到了5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然而,解决了家长、学生痛点的在线陪练的企业,开始遇到更多的麻烦。首当其中的就是商业模式受到市场质疑,这很容易让资本失去持续投入的热情,而一旦资本主动切断“输血”,在线陪练企业的现金流必将吃紧。

广告

  而且,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在线音乐陪练行业,企业也快速进入淘汰期。张恒表示,目前而言,商业模式还并未被验证走通。因为在陪行业还需要资本的投入,一旦政策调整,资本环境改变,企业也会面临各种投放规范。

  他认为,政策影响后,在线素质教育企业的投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投放,数据就没有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限制,包括企业的成本也会增加。”

  如果说,外部环境因素加速了这些主打线上陪练的企业倒下,那么该领域产品的同质化、商业模式没走通也是平台相继被迫退出的关键所在。前期在陪企业陷入了一个注重投放、诱导消费者连续复购的恶性循环,导致费用支出太高,入不敷出。

  一位教育领域的资深投资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些企业前期投放成本高,后期的客户转化率却很低,整体回报率也低。

  在张恒看来,这个行业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要回归到在线陪练行业的本质,企业需要能够自己造血养活自己。他建议,陪练行业前期的获客成本、教师成本还有改善的空间,可以降低前期的成本,提高后期的效率。“以品牌口碑、续报率、转介绍率等降低前端成本,实现规模化盈利。”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