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打造商业思维框架的20个基础理论模型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yunying.org/operate/28038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打造商业思维框架的20个基础理论模型

爱运营 • 2022年5月28日 下午4:29 • 运营

90%的产品都要考虑如果进行商业化,那么在商业化的道路中,我们需要掌握那些知识呢?今天运营成长史就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商业思维中的理论模型框架,希望大家能够用上。

商业模式画布

打造商业思维框架的20个基础理论模型

商业画布就像一个商业模式设计的模板,你只需要理解其中每个关键点的意思后,按照商业画布,逐步理清思路,并且各个要素填写在商业画布上,你的商业模式就变得具体而清晰。商业画布共包含9大核心要素模块:

1.你的用户是哪些人?他们都有什么特征?

2.你可以为你的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3.你通过什么渠道与你的客户接触?

4.你与你的客户将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5.你的赢利点在哪里?

6.你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有哪些?

7.你为此开展的核心活动有哪些?

8.你需要有哪些重要的合作伙伴给予你支持?

9.这套商业模式成本结构是怎样的?

“6W2H法则”,常常被运用到企业战略的决策和制定计划以及对工作的规划与分析。它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同时,对于设定有效的目标、个人行为决策、职业生涯规划等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Which:确定目标、选择对象;

Why:选择原因、发生原因;

What:内容、本质和功能;

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进行工作,什么时间完成;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着手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如何提高效率;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性价比如何?

四象限法则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一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重点:优先解决第一象限

决策矩阵常用于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中,它是表示决策方案与有关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矩阵表式。常用来进行定量决策分析。

决策矩阵是风险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又被称为“决策表”、“益损矩阵”、“益损表”、“风险矩阵”。

决策矩阵评价一系列的选择并为其排序。小组首先设计一些评价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对每个选择进行评价。它属于L型矩阵的一种。

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进行PEST分析需要掌握大量的、充分的相关研究资料,并且对所分析的企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否则,此种分析很难进行下去。经济方面主要内容有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增长率、政府收支、通货膨胀率等。政治方面有政治制度、政府政策、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关法律及法规等。社会方面有人口、价值观念、道德水平等。技术方面有高新技术、工艺技术和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波特五力分析

一种竞争战略分析方法。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基础上,推导出决定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吸引力的五种力量,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行业基本竞争态势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这五种力量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79年创立。

1、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2、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WOT分析的目的在于提供企业在市场中所处地位的分析。

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

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

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

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帕累托分析

帕累托分析法又称ABC分类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对事物进行有区别地进行管理,提高效率。由于帕累托法则一般把对象划分为ABC三类,所以又称ABC分类法。

帕累托法则应用大致可以分五个步骤:

(1) 收集数据,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内容,收集有关数据

(2) 统计汇总

(3) 编制ABC分析表

(4) ABC分析图

(5) 确定重点管理方式

RFM分析

RFM分析是客户关系分析中一种简单实用客户分析方法,他将最近一次消费、消费频率、消费金额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数据分析最好的指标,衡量客户价值和客户创利能力。RFM分析也就是通过这个三个指标对客户进行观察和分类,针对不同的特征的客户进行相应的营销策略。

R——最后交易距离当前天数(Recency)

F——累计交易次数(Frequency)

M——累计交易金额(Monetary)

4p营销理论适用于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视为企业内部环境,pest分析的是企业在外部面对的环境,而4p是针对内部。

产品: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有形与无形的产品,包括实体产品、技术、服务、包装、样式等。

价格: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期限及各种定价方法及技巧。

渠道:从产品生产企业到消费用户所经历的路径。代理商、批发商、商场/零售店。

促销:企业利用各种方法来刺激用户消费。广告、人员销售、折扣等。

产品组合矩阵(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由美国大型商业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首创的一种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

波士顿矩阵是通过“市场引力”以及“企业实力”两个基本因素来分析企业产品结构。其中销售增长率是最主要的反映市场引力的综合指标。市场占有率是决定企业产品结构的内在要素,它直接显示出企业竞争实力。

通过以上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会出现四种不同性质的产品类型,形成不同的产品发展前景:

1、明星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

2、瘦狗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

3、问号产品: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

4、现金牛产品: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

安索夫矩阵

策略管理之父(father of strategic management)安索夫博士(Doctor Ansoff)于1957年提出。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两大基本面向,区别出四种产品/市场组合和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是应用最广泛的营销分析工具之一。

产品/市场方格(Product-Market Strategy)也往往被称作:Ansoff矩阵(Ansoff Matrix)、产品市场扩张方格(Product Market Expansion Grid)、成长矢量矩阵(Growth Vector Matrix)。

AIDMA模型

AIDMA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很成熟的理论模型之一,由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这5个阶段:

A:Attention(引起注意)——花哨的名片、提包上绣着广告词等被经常采用的引起注意的方法

I:Interest (引起兴趣)——一般使用的方法是精制的彩色目录、有关商品的新闻简报加以剪贴。

D:Desire(唤起欲望)——推销茶叶的要随时准备茶具,给顾客沏上一杯香气扑鼻的浓茶,顾客一品茶香体会茶的美味,就会产生购买欲。推销房子的,要带顾客参观房子。餐馆的入口处要陈列色香味具全的精制样品,让顾客倍感商品的魅力,就能唤起他的购买欲。

M:Memory(留下记忆)—— 一位成功的推销员说:“每次我在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时,总是拿着别公司的产品目录,一一加以详细说明比较。因为如果总是说自己的产品有多好多好,顾客对你不相信。反而想多了解一下其他公司的产品,而如果你先提出其他公司的产品,顾客反而会认定你自己的产品。”

A:Action(购买行动)——从引起注意到付诸购买的整个销售过程,推销员必须始终信心十足。过分自信也会引起顾客的反感,以为你在说大话、吹牛皮。从而不信任你的话。

AARRR模型

AARRR模型因其掠夺式的增长方式也被称为海盗模型,是Dave McClure 2007提出的,核心就是AARRR漏斗模型,对应客户生命周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获客和维护客户的原理。

详情:《用户运营从AARRR模型开始(理论模型)

Acquisition [获取]: 用户从不同渠道来到你的产品

Activation [激活]:用户在你的产品.上完成了一个核心任务(并有良好体验)

Retention [存留]:用户回来继续不断的使用你的产品

Revenue [收益]:用户在你的产品.上发生了可使你收益的行为

Referral [推荐]: 用户通过你的产品,推荐引导他人来使用你的产品

SMART模型

SMART这个模型主要应用在任务管理上,更重要的是如何设定一个合理恰当的目标。而复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回顾目标,可以利用SMART来做一个目标,计划,辅助复盘的第一步。复盘也可以用来思考SMART的执行情况,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SMART”是下面这些词汇的首字母的集合:

S——Scale&Structure,指的是行业规模和行业结构;

M——Model of Business,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模式;

A——Assets,指的是资产和资源的分布;

R——Rule&Regulation,指的是行业潜规则和政策监管;

T——Technology,指的是技术。

PDCA模型

PDCA循环法是管理学中用来提升质量的一个通用模型。在工作中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步骤不断的循环进行,使其不断完善,得到解决。

P:目标列示,列示本年审计计划中的重点目标以及可以量化的指标。

D:结果回顾,对照本年审计计划的目标,回顾达成情况。

C:查找不足,对比结果和目标的差异,发现哪些环节存在不足。

A:制定对策,结合已经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制定下年审计计划的目标、思路、行动的策略等。

PM理论(PM theory),研究领导行为模式的理论。日本大阪大学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认为任何一个团体都具有两种机能:

团体目标达成机能P(performance)和团体维持机能M(maintenance)。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执行这两种团体机能。领导者的行为包括P和M因素。这两种因素不同程度的组合,构成领导的不同类型。以P为横坐标,M为纵坐标,并在P和M坐标中点各画一条平行线(P和M各自的常模值),就可以区分出PM、P、M、pm四种领导类型,领导者的P值和M值在坐标上的交点所处的象限即为该领导的领导类型。

GROW模型

GROW模型的关键是帮助我们按照“目标→现状→方案→行动”的顺序,去逐一专注在四个不同方面(就像知行闭环一样),从而把挑战分解成难度较小并可完成的任务。通过逐一有序地集中精力在GROW的每个阶段,就帮助我们增强了信念、热情和专注。

PREP模型

名字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就是最基本的总分总结构,万年百搭。

Point, 先说结论;开门见山地引出你的观点及主题。

Reason, 再讲理由;运用一定的技巧拆解或是找到支撑主观点的理由,理由不要太多,2-3个最佳。因为太多的点并不利于的对方接受到你的信息,而且2-3个理由当中最好有一个重点,放在最开始或者最后一点,加深对方的印象。

Example,拿出例证;为了使你的这些理由能够说服对方,通过一些故事案例来代入效果会更好,可以是热点话题、热门IP的故事,或者自己亲历的事情……避免干巴巴地说教。

Point,重申结论;再次强调你的观点,进行首尾呼应。

TAPS模型

这个模型也比较简单,只是用了4个词的首字母,看到单词就能够很容易的理解。

To be:目标预设的理想

As is:现状是什么

Problem:问题所在

Solution:解决方案是什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运营成长史)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