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借微粒贷可防止微信号被封?谣言!|微粒贷|微信号_新浪科技_新浪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5-26/doc-imizmscu3404625.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借微粒贷可防止微信号被封?谣言!

广告
dfff-afdcf3f80c312152d9421f8bfc7addfa.jpg

  来源:北京商报

  微信号有避免被封的“免死金牌”?5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一起关于微信号封禁的消息引发热议,有网友分享了“避免微信被封的方法”,称只需要在微粒贷中借款500元,分20期还款,就可以避免微信号被封,最多只会被封24小时,即可再次使用。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早在2020年初,便有关于借微粒贷微信号就不会被封禁的消息传出,彼时传言中还强调“使用这一方法后,不论发布怎样的内容,微信号都不会被封禁”。而传言的逻辑在于,被封号后无法还款,微信为了收回借款就会保证账号可以正常使用。

  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商报记者5月24日也向微信方面进行了求证。据腾讯客服证实,“借钱就能避免微信号被封”属于谣言。同时,腾讯客服提到,若微信账号因违规或其他原因被限制登录,但账户有零钱或者理财通有财产,用户可以使用常用设备登录微信进入“处罚说明页”,在页面下方点击“提取财产”。

1ad2-2ee388fff5b228dc0dc10da2ea155e91.jpg

  在封号后提取资产或还款的相关事宜上,用户可以按照页面提示,根据指引自主开启临时财产入口登录微信,并进行零钱提现、零钱通转出、银行储蓄转出、理财通资产赎回以及微粒贷还款等操作。财产入口开启后,48小时内有效,且仅限于财产提现或还款操作,微信其他社交、支付等功能无法使用。

cd32-8edd20d8e0193a6328bd0ec7d2d3ae17.jpg

  此外,不同于零钱提现或资产赎回等操作可在短期内完成,微粒贷还款可能还涉及到分期等问题。对于部分媒体报道中指出的“48小时内有效即要求用户在48小时内还款”这一问题,财产入口是否可以重复开启等,北京商报记者也向微信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而微粒贷客服则表示,微信无法登录后,微粒贷用户还是可以正常按照借款时选择的期数进行还款。如果因为微信被封禁后无法查看贷款相关信息、进入还款界面,用户则需要联系微粒贷客服,通过转账的方式还款,或在还款内预留足额资金,等待系统自动扣款。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指出,关于微信账号被封停,微信有相关的规定。一是干扰微信正常运营,侵犯其他用户或第三方合法权益,比如发布诈骗等违法信息等;二是违反微信软件使用规范,比如对微信数据进行干扰等。

  “如果触犯上述规定,用一些所谓的办法来避免被封应该是无效的,比如通过微信进行微粒贷借款,实际上是用户向微众银行借款,即使微信账号被封,借贷关系也不会消失,用户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还款。”于百程解释道。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同样强调,社交账号被封禁后,用户资产相关情况不受到损害这一情况合情合理。社交账号的功能是内容的发布,具有信息传播的属性;用户的资产账户则具有金融属性。二者之间相互独立且对应着平台的不同功能,通过一种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另一种不同类的功能并不符合逻辑。

  简单来说,存在借贷关系并非是避免微信号被封的“免死金牌”,如果账号存在违规,也依旧面临封禁局面。而如果账户中还存在资产交易,用户可使用自助入口进行相关操作。而除了微信账号违规遭遇封禁外,在主动申请注销账号的情况下,用户也需要完成账户余额提现、借款结清等操作。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各类支付钱包被大量使用,关于其安全性的探讨也受到广泛关注。此前市场上也有传言称,微信账号被回收后资产不退还,随后遭到微信安全中心辟谣。

广告

  根据微信安全中心介绍,一段时间内没有登录使用、同时也没有财产的微信账号,大概率会进行回收流程。但只要涉及到存在资金交易,包括存有零钱、未完成的交易、设置了自动扣费业务等,账号便不会进入回收流程。而为了防止出现盗号等情况,微信会对长期未使用的账号开启保护,用户通过解封流程后可进行提现等操作。

  “不论是账号封停还是主动注销等情况,用户账户内的正常个人资产确实应该受到保护。但如果账号里资产是违法所得,那有可能被司法机构冻结。”于百程表示。

  苏筱芮指出,滥用社交账号的处理权限将用户资产就地转化成“罚款”或直接不予退还的行为,既没有法律依据,也会侵害到用户的正当权益,显然也不符合事实情况。用户应该提高自身分辨力,避免陷入这样的谣言陷阱。

  同时,苏筱芮提醒,对于此类涉及到贷款、资金等方面的谣言,用户一定要提高警惕性,避免“有心人”利用相关虚假信息实施诈骗活动。如果遇到有资产账号被冻结、封禁的情况,应主动联系官方客服进行处理,不要轻信陌生人提供的所谓“解封渠道”,避免造成自身资金损失。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