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蔚小理”按下暂停键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563612692312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蔚小理”按下暂停键

鞭牛士·2022-05-25 09:48
涨价不代表升值。

销量大跌、裁员、涨价、停产,从开年至今,“蔚小理”逐步退出舒适圈,面对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

据乘联会公布最新零售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28.2万辆,环比大跌,尤其处于第一阵营的“蔚小理”的环比降幅较大,皆超40%。

政府补贴退坡、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的涨价潮及疫情对复工复产的影响都是销量下降的重要原因。4月9日,蔚来宣布停产。

除了芯片供应、续航焦虑、问题率高等挑战,近日,有关理想、小鹏毁约应届生的消息也被曝出。

无论是自身的竞争力、组织架构,还是整个市场环境,“蔚小理”等新势力造车面临新“大考”。

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大跌。

据乘联会公布最新零售数据显示,1-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135.2万辆,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28.2万辆,同比增长78.4%,但环比却大跌36.5%。

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从此前的近10家跌至4家。比亚迪再次蝉联新能源汽车销冠;而南北大众因受到长春与上海的疫情影响表现艰难;零跑、小鹏、哪吒、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均表现不佳,尤其处于第一阵营的“蔚小理”的环比降幅较大,皆超40%。

v2_23171cc5072e48ad8715e572c44043d8_img_000
v2_9d8e4dc4270a4a578a4e4c5b363767d9_img_000

此次销量下降,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潮以及疫情影响。“因为车子不是刚需,疫情之后,很多人都把钱存着推迟买车计划。”新能源汽车从业者祁青告诉鞭牛士。

新能源汽车自去年末以来的涨价潮主要是由于补贴退坡、上游关键原材料价格飙升叠加芯片短缺等多因素扰动的结果。

去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并且,该通知还指出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v2_0679a497173741afa45d7a0a1d440d9a_img_000

因为国内多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包含政府补贴在内,所以政府补贴一旦降低,会直接反映在汽车零售价格上。但整体来看,补贴仍在小幅退坡,且大量车企选择自己承担这部分成本,所以由于补贴退坡导致的涨价效应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也是本轮新能源汽车普遍涨价的原因之一。

4月,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发推文展示了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之一的碳酸锂过去十年的价格变化,并表示锂价格已经达到了“疯狂水平”,如果价格仍得不到缓解,特斯拉可能大规模进军采矿和冶炼行业。

根据基准矿产情报公司的数据,去年锂价上涨幅度甚至超过480%。

v2_de71d3be1f284d0a8dc1d8c948aedd32_img_000

有媒体对此做过计算,用2021年碳酸锂每吨5万元的价格和现在每吨45万元的价格做对比,一块 60 度电池包,仅电池成本就要上涨 14400 元左右,这还仅是碳酸锂一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理想汽车CEO李想也曾在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并调侃“买车还能升值”。

v2_7f93e74958ba425cbb4cdb74d2c08d9d_img_000

受上述因素影响,2021年12月,零跑汽车率先宣布旗下部分车型价格上调8000元,特斯拉宣布将旗下的Model 3后驱版涨价1万元,Model Y入门版车型涨价两万元,2022年随着新的补贴标准开始实施,哪吒、小鹏、广汽诶安、比亚迪、五菱等各大车企纷纷上调售价。

截止4月末,已有20余家车企先后公布了涨价信息。

小鹏p7车主蒋遥感慨“没想到买车也能升值”,去年7月26万提的车,现在同款配置已经需要33万。

v2_08d1ecee8b5345aeb8ab421e7cd4282d_img_000

而受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复工复产难。

“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这个情况也不是我们一家,很多厂商都暂停生产了。”李斌在蔚来汽车APP中表示,受疫情影响,3月中旬蔚来已有零部件断供,靠着库存支持到上周,近期上海、江苏等地的疫情导致更多合作伙伴无法供货,只能暂停生产。

v2_7ed81afa1bbe4cc882366fdce17f40a5_img_000

目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多沿用JIT(Just In Time)生产模式,即零库存模式,和其名字一样,JIT模式的目的就是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在该模式下,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

也就是说,厂商不囤货。而一旦面临如当下的疫情等不可抗因素,上游零部件无法按时供应,车企将面临停产问题。

麦肯锡分析报告指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整车产量约占全国的15%—20%,零部件行业规模约占全国三成。疫情对车企影响非常明显。

根据理想的一季度财报,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95.6亿元,同比增长167.5%,环比减少10%。在研发费用及销售管理费用方面,理想汽车今年第一季度的支出分别为13.7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167%、135.9%,投入不断增加。

但2022年4月,理想仅交付4167辆,同比下降22.77%,环比暴降62.23%,不仅在新势力中垫底,还被第二梯队品牌零跑、哪吒反超。

而刚刚发布的小鹏一季度财报也凸显了该问题:投入增加,销量下降。

面对日渐增长的投入,各公司开始通过裁员的手段解决问题。因此,继互联网裁员之后,最佳就业方向“新能源”也在一轮轮裁员中落空。

有用户在脉脉爆料称,小鹏开始毁约22年未入职校招生,并劝大家“能跑的赶紧跑吧”。在该话题下,不少网友爆自己被裁经历,并表示“小鹏太坑了”“这公司真的毫无诚信”。“小鹏汽车被曝毁约20余名应届生”登上微博热搜2位。

v2_49fd166f848549b9adf3f1e384e5aaaa_img_000
v2_b26ea0e7334e478eb36907144a13298c_img_000
v2_5d02864c57a7456bae783971a5fbb764_img_000

此前,造车新势力理想也被曝大规模裁员。

根据理想汽车2021年财报,去年理想在研发和销量管理支出分别为32.96亿元和34.9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198.8%和212.1%。对此,理想汽车解释称,主要是由于雇员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能实现员工成本的优化,理想大概率会扭亏为盈,成为“蔚小理”三家中最先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这就不难理解小鹏、理想的裁员举动。

新造车势力已逐步从过去的野蛮扩张阶段向平稳过渡,而当下,降本增效、实现成本优化就成了新能源车企的重要课题。

在如此情形下,纵观整个新造车势力,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梯队主要就是那些头部明星新势力,如蔚来、理想、小鹏;第二梯队则是哪吒、零跑汽车等;第三梯队基本也在被淘汰的边缘了,近日,处于第三梯队的绿驰就因未交付一辆车被取消营业执照。

第二梯队如哪吒、长城等抓住“她经济”,在车型、名字等不断添加女性元素,哪吒汽车的“哪吒V魔女版”内外饰采用粉色系,名字上,比亚迪海豚、五菱宏光MINIEV马卡龙系列、奇瑞QQ冰淇淋系列、萌萌的猫,都试图进一步抓住女性消费者。

伴随着市场发展,“蔚小理”领头的格局在一点点被打破、重组,零跑、哪吒的异军突起,4月销量中,哪吒甚至超越蔚来和理想。

新能源汽车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奔跑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续航焦虑。续航焦虑、充电难等问题,已经劝退了大量消费者。

虽然目前多数车型已经能达到续航500km以上的水平,但跑长途仍不够用。

“普遍问题就是新能源车亏电会比较严重,就是续航虚标”祁青告诉鞭牛士,“一辆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正常情况下,在春夏秋开冷空调的时候,不跑高速,续航基本上电池要打8折;如果是冬天开,可能打到7折,跑高速的话可能打5到6折。”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大型公共充电站、私人慢充充电桩的建设进度,远低于新能源汽车增速,车辆补能体验远不及传统的燃油汽车。蒋遥告诉鞭牛士“充电经常需要排队,且充电过程也需要一段时间”。

这些问题传导在用户身上就变成续航焦虑,“开车的时候总会经常查看剩余电量”新能源车主林木木表示。

第二新能源汽车问题率相对较高,“刚买车的时候经常跑4s店”蒋遥告诉鞭牛士,刚开始经常有一些小问题,比如音箱升不上去、车内有异响等等。并且,蒋遥还表示其所在的车主群也经常有车主吐槽此类问题。

“这些都是少数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最普遍的问题还是车机问题”祁青表示,“目前特斯拉车机是最好的,国产最好的就是小鹏了。”

另外,祁青还表示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保值率差太多了。“目前很多车型看似升值,实则是涨价。”

第三则是新能源车企的芯片供应问题。

新能源汽车是芯片消耗大户。据了解,一款燃油车需要300-500颗芯片,而一款新能源汽车则要用到2000多颗芯片。芯片需求多,但在全球缺芯潮背景下,大量新能源车企在早前宣布暂停生产。

另一方面,动力电芯部分均采购自第三方供应商,极少有车企自建电池工厂,很难保证供应,容易被上游电芯供应商卡脖子。

不过,针对上述问题,车企也在积极应对,比如蔚来企图用“换电”的方式解决续航和充电慢等问题,但“换电”体系的建设和运营耗资巨大。芯片方面,比亚迪打通产业链,实现IGBT芯片自供的同时,还进入多家厂商的供应体系,努力实现自产保供,这也是比亚迪4月销量唱衰的情况下仍实现增长的重要原因。

目前,比亚迪已停产燃油车,重磅押注新能源汽车未来。另一方面,当下国际油价仍处在高位,从成本上来说,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鞭牛士”(ID:bianews8),作者:顾砚,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