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HR如何做好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桥梁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beisen.com/res/48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HR如何做好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桥梁

2015-10-275239

近期,与某客车企业谈工作,中层管理岗。鉴于品牌、前期沟通HR招聘负责人表现出的专业,自己决定克服距离等问题,先后两次飞往对方所在城市面谈,当然这两次,对方的时间协调等均让自己为之感动,并至今深表感谢。

在两次面试过程中,对方的HRD及相关模块业务总监都表现出十足的诚意以及专业度。加之,对方的接待环节衔接紧密,无瑕疵可挑剔,不由得加认同该企业。随着面试的结束,自己对这份Offer已经觉得不太会是问题。鉴于对方的整体评估等,也就默认了一周后给回复的速度。

一周后招聘负责人先后以非正式和正式方式通知面试已通过,但是职位级别需要领导再确认,与此同时和我谈了薪资的要求,在表示讶异和狐疑的同时,我还是先谈了期望。后续,经过两周多漫长等待,还是未果。自己产生了不太好的的直觉,而这种直觉是从事HR八年来显有失准的东西。因过程中已经推辞拒绝了不少面谈机会,于是礼貌性的问询对方结果,对方回复会催促领导回复。

三天后的周一,接到另个人的电话,整个通话过程不足1分钟,对方告知,“目前可能有调整,您暂时不符合面试岗位”,身为从业者,没有过多问及为什么,因为对方突然换人沟通,已让自己狐疑,而对于自己的“为什么会180度翻转判定”的问题,对方可以说“领导决定”抑或“前期我不知道你们的沟通进度”诸如此类。于是只是礼貌性的问了她为何换人和我反馈,对方答之前的负责人在休假。于是欣然接受,在对方的礼貌祝福里以及说日后适合岗位推荐的话语里,保持良好态度的说了谢谢,然后挂了电话。

以上案例,让自己想了很多,在自己的判断过程、谈薪过程、企业识别过程等等层面,在对方HR作为层面。其实不得不说,面对这个结果,自己有很大的情绪,作为同行业龙头企业,为何他的HR体系在表面的光鲜下是如此的执行推动行为?

对于自身,在初次面试中,对方未将薪酬提及,只是问及某聘网上简历显示数字,自己点头,由于是初次谈,对方未做延展性描述自己也就没有再延伸话题,因为自己一直不是一个特别愿意“讲价”的人,身为同行,自己也大程度的信任对方的薪酬体系及评估判断。在复试结束后的正式沟通反馈中,对方招聘负责人提及,领导需要确认具体职级,先要我明确目前薪酬及期望。在这个沟通之前,自己做了一个企业的了解该企业校友较多,于是也给出一个空间较大的期望值,顺附句,我也想好你们职级确认后综合评估。言外之意,我也希望参考对方的评估。对方招聘负责人也一直是个让自己认同的同行,他说,我先提报再进一步沟通。之后就是他回复的催领导决议,再后来就是换人的一次“歼灭”式反馈。在终反馈后,还是和初的招聘负责人再确认尽管他休假,他表示诧异后帮确认,回复可能是薪酬问题上的出入,而其后续收假会再落实,也明确表示这个case由于他将离职,已经换人跟踪,也就是说,换为终告知我“暂时不适合”的这位同行。

在这个过程里,我反思了自己的谈薪方式,也许太过委婉,不够直接,将太多东西选择柔和方式寄托同行的职业度以及企业薪酬体系上,在明知道面试完定职级是不太正常的情况下,自己不够强势。同时,对于初试和后续陈述薪酬期望问题上的出入,由于自己没有表明出入理由这个层面上也有沟通不对等的原因,于是极可能在对方高管处,有了信任危机。

对于企业,在人员调整中,人员的选拔及工作内容的衔接,是须企业去做功课的,应聘者和企业的信任危机也可能就缘此产生。此次前后不连贯式的沟通,甚至让我质疑了民企的HR是不是就真的无法信任,用人问题上可以用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来形容,太过任性和随性。这个过程里,也许企业的招聘践行者和高管之间有沟通盲区,应聘者和企业之间也有沟通盲区,但是,在后不足1分钟的沟通里,多表达的是什么?我不得不说,我产生了十足的不信任,对方那句客套的“之后如果有适合的岗位,我们...”,在我这里真实的反应是,那时候,我会说句谢谢,再说句对不起。也许这是作为一个应聘者的反应,其次我才是一个HR从业者。或许也因是从业者,在选择和判断里有了加挑剔的思维吧。

不是要黑某企业,也不是要发泄自己已有的情绪,只是在这个环节里,加多的深省了自己,深省了众多同行从业者。一个细小的疏漏,将可能让应聘者无从信任,即便选择,也许就像一场恋爱一样,需要一些时间去弥补这些创伤。作为HR在应聘者面前,柔软的展示,是一门艺术。初和自己保持联络的招聘负责人,也说之后收假再确认,与其说我在等一个对应聘者的回复,不如说,我现在在等一份信任重建,至少,让我再次一如当初般信任对方的人力机制。

HR,作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构建员工与企业信任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任危机,也许就产生于招聘那时,愿,所有HR在这条路上,守住自己职场的“道”,谈好这场特殊的“恋爱”。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