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邦或将退市,战略决策一错再错,公司疑似被掏空,现有资产处置困难
source link: https://www.sino-manager.com/27890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腾邦或将退市,战略决策一错再错,公司疑似被掏空,现有资产处置困难
*ST腾邦面临退市风险,这导致“腾邦系”破产重整一事变得更加艰难。有债权人表示,腾邦集团、*ST腾邦通过一批背景蹊跷的公司,构成复杂的资金循环,最终导致流出资金去向不明。
近日,*ST腾邦被深交所下发了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原因是公司触及《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0.3.10条第一款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自爆发债务危机3年多来,*ST腾邦大股东、实控人在战略决策上一错再错,待价而沽的心态导致公司错过了纾困窗口期。
有债权人表示,腾邦集团、*ST腾邦通过一批背景蹊跷的公司,构成复杂的资金循环:上市公司的资金通过旗下小贷公司输送给一批壳公司,由后者与集团发生交易。这个循环中,上市公司获得业绩,而集团获得运营资金。在债务爆雷后,上述循环流出的资金去向成谜。
债务、管理、业绩三重压力难解
曾几何时,*ST腾邦也有过辉煌的过往,当年登陆创业板时头顶“机票代理商A股第一股”、“在线商旅A股第一股”等光环,2015年时总市值一度达300亿元。彼时*ST腾邦对标在美股上市的携程,机票代理规模国内份额第二。然而泡沫来得快去得也快,公司在2019年前后猝然爆雷,债务规模高达300亿~350亿元之间。
“其实在去年,我们就觉得腾邦退市是几乎板上钉钉的。”*ST腾邦大股东腾邦集团的一家债权人代表陈先生向《红周刊》记者直言,疫情反复、管理混乱让*ST腾邦的经营始终不见好转,而年报审计非标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此外,“腾邦系”的破产动作进展实在太慢,债务压力迟迟得不到缓解。
“(实控人)钟百胜浪费了不少机会,犯了太多战略性错误。”陈先生认为腾邦暴露风险较早,给自己留下较早解决问题的宝贵时间窗口,“腾邦2018年底债券违约,彼时深圳政府对腾邦的支持力度还很大,市级领导还主持了债权人会议、协调金融机构。但钟百胜似乎秉持着‘待价而沽’的心态,不愿让渡利益,导致各方失去信心。虽然腾邦一度和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地方国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之后就无下文了。”
陈先生进一步表示,彼时深圳地区出现债务问题的大型企业还很少,“腾邦系”一度是规模最大的问题企业,但去年以来,随着以深圳为总部的多家大型房企爆发危机,比如恒大、佳兆业等,直接导致地方纾困压力明显加大。
作为对比,陈先生同样以供应链业务为主业、同样位于深圳、同样有着巨大的融资需求、同样是2018年爆发危机而一度濒临破产的怡亚通(002183.SZ)为例,“据我们了解,怡亚通的董事长、总经理周国辉多次主动去政府部门沟通、寻求援助。”而正是在怡亚通大股东、管理层的全力争取下,其获得了深圳国资纾困,目前已走出困境。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三次向怡亚通注资,入主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工商银行也同意“债转股”,之后公司很快就转危为安。2021年报显示,怡亚通去年录得总营收703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过5亿元,近两年股价也翻番。
因“腾邦系”破产重整工作的一波三折,各方的信心也被逐步消耗殆尽。2021年3月,*ST腾邦终于发布了《申请重整的议案》,东方资产云南分公司也表示有意参与重整。然而到了2021年12月,*ST腾邦却发布公告称,公司自身的重整申请未被法院受理,控股股东腾邦集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也未被法院受理。
对于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一事,地方法院认为,腾邦国际申请破产重整,应当取得证监会出具的无异议函,然而*ST腾邦当时并未能取得证监会的无异议函,且超过预重整期限,导致法院不予受理。
另外,腾邦集团因向*ST腾邦收购融易行股权尚未支付的8.2亿元股权转让款,且为融易行对*ST腾邦尚未支付的欠款提供19.83亿元担保。按照原计划,该款项将在腾邦集团的破产重整中予以解决。可就在破产重整不予受理后,上述欠款也一时解决无望,进而对年报扭亏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ST腾邦对深圳法院否决破产重整一事不认可,表示将向省高院起诉,但陈先生却认为,在几经波折后,“腾邦系”的破产重整一事目前已经基本走进死胡同,有实力的潜在战略投资者很难再回来。
《红周刊》在2020年曾报道过,腾邦的债委会由7家机构组成,其中6家为银行债权人,譬如广州农商行、中信银行等。其中,第一大银行系债权人债务敞口约27亿元;广州农商行是第二大债权人,债权规模约20亿元。在非银机构中,恒宇天泽管理的锦绣山河一号(有限合伙)的债权本金25亿元,加上收益近40亿元,涉及投资人数量最多(截至目前,部分银行已把债权转让给了信达资产)。
至于腾邦集团发行的17亿元债券,百年人寿也持有近5亿元。资料显示,百年人寿的股东主要包括大连万达、新光控股、科瑞集团等知名民企,其中,新光控股在2019年申请破产,迄今仍无结果,旗下上市公司*ST新光同样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其他牵扯进腾邦债务泥潭的机构还有:招商证券(也是腾邦债主承销商)、中航信托、华金证券、东莞信托、上海平安阖鼎投资、摩山保理等,牵扯进去的形式主要有债券交易、民间借款、股权质押等。
*ST腾邦或通过壳公司“输血”大股东
“腾邦系”走到今天这一步,从财务角度看,上市公司有大笔资金流向蹊跷。有债权人事后调查,上市公司有大量资金通过子公司融易行转给了不少背景蹊跷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又和腾邦集团产生蹊跷的业务联系。公开信息显示,融易行致力于为商旅、物流、供应链等行业客户提供小贷服务,腾邦集团的业务也涵盖物流、供应链贸易、仓储等领域。
“存在腾邦集团的部分客户、供应商与融易行的部分客户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经核对上述交叉客户为21家第三方公司。”陈先生调查后发现“腾邦系”之间资金往来存在疑点。其以实缴注册资本仅仅为10万元(天眼查数据)的“深圳市立卓尔贸易有限公司”为例,发现在腾邦集团2019年半年报-非经营性往来占款栏目中,立卓尔贸易向腾邦集团拆借了6.2亿元。而另据*ST腾邦此前披露的子公司融易行“发放贷款和垫款评估明细表”,融易行在2018年对立卓尔贸易也曾以“一般综合贷”的名义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
除了立卓尔贸易,腾邦集团财报披露的另一家合作伙伴——深圳市美鑫诺贸易有限公司,在向腾邦集团拆借8亿元资金的同时,也出现在融易行的放贷流向名单上:融易行向美鑫诺分别发放了3次400万元、1次300万元的综合性贷款,总计1500万元。公开信息显示,美鑫诺贸易注册资本800万元,未披露实缴资本、员工规模等信息。
美鑫诺贸易的大股东为许达强。工商信息显示,许还是深圳市佳国通贸易有限公司的股东。据*ST腾邦公告,佳国通贸易也出现在融易行的交易对手名单上,2018年从融易行获得了500万元贷款。但这家公司也疑似为获得资金而成立的壳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佳国通贸易成立于2017年底,实缴资本为零。
此外,深圳市旭利腾贸易有限公司也向腾邦集团拆借了6.6亿元。与上述案例相似,融易行也向旭利腾贸易发放了多笔贷款,总额也高达1500万元。据天眼查数据,旭利腾贸易的资本和经营实力值得怀疑——公司虽然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但实缴资本却为零,而且公司已在2021年11月注销。
让陈先生疑惑的是,上述企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之间复杂的多角关系,导致大量资金流出,而流出的数十亿元资金最终却去向不明。陈先生推测,*ST腾邦的融资拆借给子公司融易行,融易行资金以较高成本、借给腾邦集团的客户和供应商,腾邦集团的客户、供应商再把部分资金倒给腾邦集团。在这个循环下,*ST腾邦获得报表利润,腾邦集团获得营运资金。不过随着腾邦集团2019年陷入债务危机,资金链开始断裂,上述循环已经无法继续,腾邦集团的一些客户和供应商也开始陆续注销。*ST腾邦再把融易行卖给腾邦集团,腾邦集团却不付款,仅财务报表确认应收应付往来款,最终在破产重整过程中、把收购款作为共益债务甩给全体债权人。
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融易行2018年营收4.5亿元,对照在转让融易行公告中披露的《发放贷款和垫款评估明细表》(数据也截至2018年底),融易行合计发放贷款和垫款共26亿元。作为一家小贷公司,这个数据意味着“融易行发放贷款的利息很高,接近20%”。*ST腾邦2018年净利润为1.7亿元,其中全资子公司融易行净利润为1.2亿元。
另一边,美鑫诺、立卓尔等公司向腾邦集团或其子公司通过采购货物等形式,仅支付一部分货款,腾邦集团或子公司在发货后就产生了巨大的应收款(对应2019年半年中披露的数亿元“其他应收款”),腾邦再以这些应收款向保理公司融资。比如摩山保理。据摩山保理当时的母公司法尔胜(000890.SZ)2020年9月披露的信息,腾邦集团子公司腾邦物流集团与摩山保理的业务余额为3.6亿元,到2020年,腾邦物流集团已经违约,摩山保理为此计提减值9000万元。由于踩雷太多,摩山保理被法尔胜在2020年亏本转让了。
此前《红周刊》曾报道过,一家小型保理公司——柏霖商业保理,对腾邦也存在约10多亿元债权。天眼查显示,柏霖保理2016年才正式成立,其股东为两位自然人、注册资本仅1亿元,实缴资金不明。2019年底,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南山分局把柏霖保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最终,腾邦资不抵债、破产,美鑫诺等的巨额欠款则成为加剧财务窟窿的重要原因。另外,证监部门去年的处罚结果也透露:融易行存在出借资金划转后转给腾邦集团、或又转回融易行的循环,而审计机构却未充分揭示和提醒这一风险。
从行业属性上看,陈先生认为,供应链是一个“水很深”的业务。“毛利率其实很低,但通过大量的贸易业务做大规模,再向银行融资。而且业务模式本身也容易‘藏污纳垢’,比如向关联企业倒账、或掏空企业。”
争议大华:审计成本持续走高,会计师屡被罚
既然“腾邦系”泡沫能存在数年,那么券商和相关审计机构是否已提前充分提示风险呢?
2016~2019年,*ST腾邦的审计机构为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大华事务所。巧合的是,2015年前长期担任*ST腾邦独董的刘耀辉恰恰是大华事务所合伙人,在他离职独董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也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转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据Wind显示,大华为*ST腾邦审计了4份年报,审计收入总和近800万元。而且有趣的是,2016~2019年的审计费用逐年递增,从97万元增至177万元,后又递增至220万元、280万元,从侧面反映出审计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逐年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大华为上市公司2016、2017年报都出具了标准意见,而在2018年腾邦爆雷后,大华仍出具了标准意见,只是在2019年报审计时才改为无法表示意见。
“大难临头各自飞”,2021年2月,由于大华不再继续合作,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的关键时刻,变更审计机构为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亚太也对2020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今年2月,*ST腾邦再次变更审计机构为鹏盛会计师事务所。
2021年,深圳证监局公告指出,对大华及旗下会计师胡进科、徐德执行的*ST腾邦2018、2019年报审计项目专项检查后发现,存在风险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函证程序执行不到位、细节测试执行不到位等多项问题。比如胡、徐尽管注意到了存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但在风险评估程序中未审慎评估是否对财务报表构成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程序执行不到位。据此,证监局向大华及签字会计师胡进科、徐德出具了警示函。
《红周刊》还注意到,胡进科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处罚了。今年3月,由于在斯盛能源(832131)2020年报上存在多项问题,深圳证监局再次对大华、胡进科等4位会计师出具了警示函。而且与腾邦项目类似,问题点同样是“未审慎评估货币资金的重大错报风险”、“控制测试执行不到位”……证监局也要求胡进科等签字会计师加强对证券期货相关法规的学习,勤勉尽责履行审计工作义务,并向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
对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腾邦项目的几位会计师,受访者猜测:“感觉他们是一个团队的。”《红周刊》从某公司2019年债券募集说明书中发现,与*ST腾邦存在业务关系的薛祈明、徐德、刘耀辉、胡进科4人,也都共同参与了该公司2019年发债工作。
除了腾邦,大华、薛祈明、胡进科参与的另一单业务也在近日遭遇重挫:2021年底,大华事务所委派薛祈明、胡进科负责拉夏贝尔2021年审工作,但在今年4月由于期末净资产为负等,*ST拉夏也被终止上市。
“这个团队是不是专门接这种高风险业务?”陈先生对此表示疑问。
作为连接腾邦、大华的关键人物,刘耀辉也在近期被监管层处罚。此前“退市钉子户”*ST新亿聘用深圳堂堂会计师事务所为年审机构,但据证监会调查,堂堂所曾向*ST新亿承诺不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文件存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审计独立性缺失。今年2月,证监会对堂堂会计师事务所做出行政处罚。
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透露,堂堂所在承接业务的过程中,得到了“任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刘耀辉的协助。刘不仅向堂堂所负责人推荐了*ST新亿的年审业务,还指点堂堂所如何回避或处理年报中的难点问题,甚至在经办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后,施压堂堂所负责人要求会计师更改审计意见,以至于该会计师辞职(堂堂所还考虑向刘支付一笔居间费)。证监会调查指出,“刘耀辉团队深度参与*ST新亿2018年和2019年审计报告的复核工作,并直接修订审计报告相关内容”,据此对刘耀辉给予警告+处罚30万元+3年市场禁入。
两位“刘耀辉”是同一人吗?经《红周刊》记者咨询、核实,上述因堂堂所被罚的刘耀辉就是*ST腾邦此前的独董、时任大华合伙人的刘耀辉(据财政部网站最新消息,刘耀辉的注册状态为“已注销”)。
资产处置困难:险资股权流拍,支付牌照可能不保
在腾邦资产中,其还持有一些金融牌照股权。譬如在保险领域,*ST腾邦是前海再保险的股东之一,但这块资产处置却很棘手,两次拍卖都流拍。
前海再保险有着“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再保险公司”的光环,股东除了腾邦外,还包括中国邮政集团、七匹狼等实力雄厚的企业。观察前海再保险最新业绩,“增收不增利”的特征比较明显,去年总营收同比增长约1/4,净利润则从2020年的2.05亿元微增至去年的2.08亿元,利润增幅落后于营收扩张。
腾邦旗下更大的一块金融资产是三方支付牌照——腾付通电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也是市面上POS机的主要厂商之一。在腾邦债台高筑、经营难以为继的背景下,腾付通接替融易行成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营收来源,去年的金融服务营收达17亿元,同比增长322%。
不过,这一支付牌照也可能不保。公开信息显示,因违反支付业务相关规定,存在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等多项问题,腾付通在去年被央行深圳中心支行予以警告+罚没614万元的处罚。而去年年底央行发布的支付公司续展的公告也显示,腾付通未能成功续牌,这一信息被解读为腾付通可能被取消了支付业务资质。事实上,今年4月底一则落款为腾付通公司的公告也显示:公司正清理相关业务、回收POS机,代理商需迁移至其他支付通道。
至于腾邦集团引以为傲的位于深圳福田保税区的物流用地,“当初有股民和债权人寄希望于地块性质变更为住宅用地或办公楼,但难度非常大,事实也确实如此。”可参考的是,按照《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5年)》的规划,福田保税区聚焦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三大重点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保税产业相关的商贸物流、智能无人工厂等高附加值产业,限制与政策导向不符的商业地产项目开发。
而且在民营房企危机、深圳房市去年以来的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上述地块的转让难度也明显提高。
(本文已刊发于5月14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