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全民核检时代吹起风口和泡沫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205/431710.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全民核检时代吹起风口和泡沫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2022年05月13日 11:03

截至5月12日,被封在浦东新区家中第52天的小陈,一共做了23次核酸检测以及记不清次数的抗原自测。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小陈表示,他所在的小区是防范区,虽然已经半个月没有新增病例,但被封在家的居民每天依旧要做核酸或抗原检测。

随着新冠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已经成为城市有效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两天后,北京也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提出,要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人员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工作。政策吹风下,不少人猜测,抗原检测是否也会如核酸检测一般开启大爆发模式?但也有人猜测,风越大,是不是意味着酝酿的泡沫就越大?

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经济账

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小陈所在的小区都会通知当天需要做核酸检测还是抗原自测,如果是后者,也要及时在楼组群里上传检测结果。同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上海。5月11日的北京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通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人员要开展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工作。

自5月3日起,北京新冠病毒核酸单样本检测价格由每次24.9元降至19.7元,混合检测价格则由每样本5.9元降至3.4元。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刘鹏为核酸检测支出算了笔账,以北京市2000万常住人口和10混1的比例以及每周一次的频率计算,北京一个月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支出将近3亿元。

而据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的研报估算,如果未来中国所有的一线和二线城市(2021年人口为5.05亿)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每个月常态化核酸的费用上限为1212亿元,约合1.45万亿元/年。不过,至少在成本方面,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防控措施可能要优于定点式、高强度的封控措施。

5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核酸检测常态化的信号更为明确。据了解,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无锡、太原等城市均已推出核酸检测常态化措施。

庞大的需求造就庞大的市场。有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为106亿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8%;2021年中国核酸检测行业规模上升至132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46亿元。

从“跑马圈地”到薄利多销

需求也意味着生意。自打疫情的“黑天鹅”突袭,作为检验新冠病毒的“金标准”,核酸检测项目就踩上风口,一时间,华大基因、之江生物、圣湘生物、迈瑞医疗、金域医学等先后入局。

以华大基因为例,在疫情发生前的2018年,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25.36亿元,同比增长21.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8%。但到了2020年,华大基因的收入达到83.97亿元,同比增长199.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达到20.9亿元,同比增长656.43%。

而在消费层面,2020年最初的核酸检测定价一度高达200元/人份,但此后随着入局企业增多,“跑马圈地”、“随意”开价的时代也随即进入尾声。2021年,华大基因实现营收67.66亿元,同比下降19.42%;净利润为14.62亿元,同比下降30.08%。对于业绩下滑,华大基因也提到,主要是受新冠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全球新冠核酸试剂盒检测单价下降等影响。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发力控价。根据今年4月国家医保局《关于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再次下调,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每人份不高于8元。

据了解,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通常由政府买单,项目的采购方多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进行招标。竞争压力下,企业也改变套路,开始发力薄利多销。

近日,广州交易集团旗下广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采购平台刚刚发布调整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联盟集采部分中选品种价格的相关通知。根据通知,16家企业主动申请降低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抗原检测试剂盒和病毒采样管价格。

其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最低价格降至3.5元,最高降价幅度达57.4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更是降至最低的3.95元;一次性病毒采样管最低价格降至1.11元,最高降幅达73.25%。

核酸检测的风口成了泡沫?在刘鹏看来,核酸检测市场或许并不能够称为风口,因为风口是说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目前这种常态化核酸检测,其实可以以企业的参与量来估算出市场容量的大小,再加上未来的集采必然会进一步压低价格,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也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核酸检测还是抗原检测,其体量已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低,但实际上企业仍旧有利润,所以就要看双方博弈。至于泡沫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机构发展,主要在于疫情发展,如果疫情退去,企业又没有什么其他业务能够发展,自然也就没有前景。

抗原检测会是新蓝海吗

核酸检测热潮还没过,抗原检测热潮又来了。今年3月,新冠抗原检测方案横空出世,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4月29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审查批准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至此,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赵衡表示,一些国内顶级医疗器械公司也去做抗原检测,其实也能够说明这个市场足够大,否则大公司也不会都进入这一市场。根据中泰证券的研报,参考海外发放政策,预计国内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盒市场单月规模有望达177亿-266亿元。如考虑到居民、企业自费购买情况,预计新冠抗原检测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按此计算,一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刘鹏提到,抗原检测最新的集采报价已经进入“2元时代”,后续大规模应用的话,价格肯定会更低。但抗原检测的原理决定其灵敏度是无法与核酸检测相比较的,尤其在目前“动态清零”方针指导下,要尽可能将所有阳性人员找出来,这种要求就意味着抗原检测只能作为核酸检测的一个补充。

在今年3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曾提到,抗原检测不能作为48小时核酸检测的替代。因为抗原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抗原检测阳性情况下,最终也要进行核酸的复核,但是在检测阳性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管控,避免进一步传播风险。

“所以从原理上推测,抗原检测市场的发展要取决于国家防疫政策变化。”刘鹏表示,如果未来病毒毒性变得非常弱,国家要逐步放开,但放开又不等于不管,还是要提供检测手段,这时候不采用“动态清零”策略,那么抗原检测就可能因其价格和使用方便的属性而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所以抗原检测市场能否爆发,并不是由单纯的性能决定,而是由公共卫生政策决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