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JavaScript 数据结构与算法1(数组与栈) - 张宁187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nblogs.com/zhangning187/p/sjjg0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学习数据结构的 git 代码地址: https://gitee.com/zhangning187/js-data-structure-study

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原生支持数组类型,因为数组是最简单的内存数据结构。该章节深入学习数组数据结构和它的能力。

1.1 数组添加元素

初始化一个数组

 let numbers = [0, 1, 2, 3, 4, 5, 6];

数组尾部插入元素,只要把值赋给数组中最后一个空位上的元素即可

numbers[numbers.length] = 7;

在 JavaScript 中元素是一个可以修改的对象,如果添加元素他就会动态增长。在别的语言里面要决定数组的大小,如果添加新的元素就要创建一个全新的数组,不能简单地添加所需的元素。

使用 push 添加数组元素

numbers.push(8);
numbers.push(9,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 数组开头插入元素

实现这个需求,要腾出数组里第一个元素的位置,把所有的元素向右移动一位。

Array.prototype.insertFirstIndex = function (value) {
  for (let i = this.length; i >= 0; i--) {
    this[i] = this[i - 1];
  }
  this[0] = value;
};

在 JavaScript 里操作数组有个方法 unshift ,可以直接在数值插入数组的开头,该方法逻辑和 insertFirstPosition 方法得方式是一致的。

1.2 删除元素

1.2.1 从数组末尾删除元素

numbers.pop();

通过 push 和 pop 方法,就能用数组来模拟栈。

1.2.2 从数组开头删除元素

Array.prototype.removeFirst = function () {
  for (let i = 0; i < numbers.length; i++) {
    numbers[i] = numbers[i + 1];
  }
  // 过滤掉最后一个 undefined
  numbers = this.reIndex(this);
  return numbers;
};

Array.prototype.reIndex = function (arr) {
  const newArr = [];
  for (le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typeof arr[i] !== 'undefined') {
      newArr.push(arr[i]);
    }
  }
  return newArr;
};

这里所有的元素都左移了一位,但是长度没有改变,还要主动把数组最后一个元素 undefined 删除掉。

js 操作数组有一个 shift 方法,就是用来删除数组得第一个元素。

通过 shift 和 unshift 方法,我们就能用数组模拟基本的队列数据结构。

在 js 中,还可以使用 delete 运算符删除数组中得元素,例如 delete numbers[0] 。然而位置 0 得值会变成 undefined,等同于 numbers[0] = undefined。因此在操作数组得时候始终要使用 splice、pop、shift 方法来删除数组元素。

这里了解下常用的数据结构:数组,便于后面学习别的数据结构的时候做对比。

在了解了最常用的数据结构--数组之后,我们知道数组可以在任意位置上删除或添加元素。有时候还需要一种能在添加或删除元素时进行更多控制的数据结构。有两种类似于数组的数据结构在添加或删除时更为可控,就是栈和队列

2.1 栈数据结构

栈是一种遵从后进先出(LIFO)原则的有序集合。新添加或待删除的元素都保存在栈的同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叫栈底。在栈里,新元素都靠近栈顶,旧元素都接近栈底。

index.js

// 创建类表示栈
class IndexStack {
  constructor() {
    // 我们需要一种数据结构来保存栈里的元素。可以选择数组来实现。
    this.item = [];
  }
}

实现下面几个栈的方法

  • push(element(s)): 添加一个或几个新元素到栈顶
  • pop(): 移除栈顶元素,同时返回被移除的元素
  • peek(): 返回栈顶的元素,不对栈做任何修改(该方法不会移除栈顶的元素,仅仅返回它)
  • isEmpty(): 栈里面是否有元素
  • clear(): 移除栈里的所有元素
  • size(): 返回栈里的元素个数

2.1.1 向栈里添加元素

使用数组的 push 方法模拟栈添加新元素

 // 栈里面添加元素
  push(element) {
    this.item.push(element);
  }

2.1.2 从栈移除元素

  // 从栈移除元素
  pop() {
    this.items.pop();
  }

2.1.3 查看栈顶元素

  // 查看栈顶元素
  peek() {
    return this.items[this.items.length - 1];
  }

2.1.4 检查栈是否为空

  // 检查栈是否为空
  isEmpty() {
    return this.items.length === 0;
  }

2.1.5 清空栈元素

  // 清空栈元素
  clear() {
    this.items = [];
  }

2.2 创建一个基于 JavaScript 对象的 Stack 类

  2.1 中创建 Stack 类使用数组的方式来存储其元素,在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评估如何操作数据是最高效的。在使用数组时,大部分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时O(n),意思时 我们需要迭代整个数组直到找到要找的那个元素,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迭代数组的所有位置,其中的 n 代表数组的长度。如果数组有更多的元素则所需的时间会更长。另外,数组是元素的一个有序集合,为了保证元素排列有序,它会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

  如果可以直接获取元素,占用较少的内存空间,并且保证所有元素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排列不是更好么。下面使用 JavaScript 语言实现栈数据结构的场景,使用 JavaScript 对象来存储所有的栈元素,保证它们的顺序并且遵循 LIFO 原则。

2.2.1 使用 JavaScript 对象来存储所有的栈元素

class Stack {
  constructor() {
    // 在这个 Stack 类中,使用 count 属性来帮我们记录栈的大小
    // (也能帮我们从数据结构中添加或删除元素)
    this.count = 0;
    this.items = {};
  }
}

2.2.2 向栈中插入元素

该 push 方法只允许我们一次插入一个元素

  push(element) {
    // 在 JavaScript 中对象是一系键值对的集合。
    // 要向栈中添加元素,使用 count 作为 items 对象的键名,插入的元素则是它的值。
    this.items[this.count] = element;
    this.count++;
  }
const stack = new Stack();
stack.push(111);
stack.push(222);
// items = {0: 111, 1: 222}; count = 2;

2.2.3 验证栈是否为空和它的大小

  size() {
    return this.count;
  }

  isEmpty() {
    return this.count === 0;
  }

2.2.4 从栈中弹出元素

  // 从栈中弹出元素
  pop() {
    if (this.isEmpty()) {
      return undefined;
    }
    this.count--;
    const result = this.items[this.count];
    delete this.items[this.count];
    return result;
  }

2.2.5 查看栈顶的值、清空栈

  // 查看栈顶的值
  peek() {
    if (this.isEmpty()) {
      return undefined;
    }
    return this.items[this.count - 1];
  }

  clear() {
    this.items = {};
    this.count = 0;
  }

2.2.6 toString 方法

  toString() {
    if (this.isEmpty()) {
      return '';
    }
    let stackString = `${this.items[0]}`;
    for (let i = 1; i < this.count; i++) {
      stackString += `,${this.items[i]}`;
    }
    return stackString;
  }

以上除了 toString 方法,我们创建的其他方法的复杂度均为 O(1),代表我们直接找到目标元素并对其进行操作(push、pop、peek)。

2.3 保护数据结构内部元素

  在创建公用的数据结构或对象时,我们希望保护内部的元素,只有我们暴露出的方法才能修改内部结构。对于 Stack 类来说,要确保元素只会被添加到栈顶,而不是其他位置。

  2.2 中声明的 Stack 类的 items 和 count 属性并没有得到保护,因为 JavaScript 类就是这样工作的。

const stack = new Stack();
// getOwnPropertyNames 方法返回一个由指定对象的所有自身属性的属性名
// (包括不可枚举属性但不包括Symbol值作为名称的属性)组成的数组
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stack));// 1
console.log(Object.keys(stack));// 2
console.log(stack.items);// 3

  1 和 2 行输出结果为 ['count', 'items']。这表示 count 和 items 属性是公开的,我们可以像 3 行那样直接访问它们。根据这种行为,我们可以对这两个属性赋新的值。

这里使用 ES6 语法创建的 Stack 类。ES6 类是基于原型的,尽管基于原型的类能节省内存空间并在扩展方便优于基于函数的类,但这种方式不能声明私有属性(变量)或方法。这里我们希望 Stack 类的用户只能访问我们在类中暴露的方法。下面学习其他使用 JavaScript 来实现私有属性的方法。

2.3.1 下划线命名约定

一部分开发者喜欢在 JavaScript 中使用下划线命名约定来标记一个属性为私有属性。

// 
class Stack {
  constructor() {
    this._count = 0;
    this._items = {};
  }
}

下划线命名约定就是在属性名称之前加上一个下划线_。不过这种方式只是一种约定,并不能保护数据,而且只能依赖于使用我们代码的开发者所具备的常识。

2.3.2 使用 ES6 的限定作用域 Symbol 实现类

const _items = Symbol('stackItems');

class Stack2 {
  constructor() {
    this.count = 0;
    this[_items] = [];
  }
  push(element) {
    this[_items][this.count] = element;
    this.count++;
  }
}
// 上面这种方法创建了一个假的私有属性,
// 因为 es6 新增的 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 方法能够取到类里面声明的所有 Symbols 属性。
// 以下是 破坏 Stack2 类的示例

const stack2 = new Stack2();
stack2.push(1);
stack2.push(2);
let objectSymbols = 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stack2);
console.log(objectSymbols.length);// 1
console.log(objectSymbols);// [Symbol(stackItems)]
console.log(objectSymbols[0]);// Symbol(stackItems)
stack2[objectSymbols[0]].push(1);
console.log(stack2);

  上面代码说明 stack2[objectSymbols[0]] 是可以得到 _items 的。并且 _items 属性是一个数组,可以进行任意的数组操作,比如从中间删除或添加元素(使用对象进行存储也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操作的是栈,不应该出现这种行为。所以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2.3.3 使用 ES2015 的 WeakMap 实现类

  有一种数据类型可以确保属性是私有的,这就是 WeakMap 。后面会在 第8章深入探讨 Map 这种数据结构,现在只需要知道 WeakMap 可以存储键值对,其中键是对象,值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

// 声明 WeakMap 类型的变量 item3
const items3 = new WeakMap();

class Stack3 {
  constructor() {
    // 这里以 this 为键,把代表栈的数组存入 items
    items3.set(this, []);
  }

  push(element) {
    // 从 WeakMap 中取出值,以 this 为键从 items3 中取值。
    const s = items3.get(this);
    s.push(element);
  }

  pop() {
    const s = items3.get(this);
    const r = s.pop();
    return r;
  }
}

  以上 items3 在 Stack3 类里是真正的私有属性。(利用 weakMap 来实现私有化)采用这种方法,代码的可读性不强,而且在扩展该类时无法继承私有属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3.4 ES 类属性提案

TS 提供了一个给类属性和方法使用的 private 修饰符。然而该修饰符只在编译时有用,在代码转移之后属性同样是公开的。

事实上 JS 不能像其他语言一样声明私有属性和方法。虽然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但无论是在语法还是性能层面,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具体使用哪种方式来处理构造的数据结构,以及其他约束条件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定。

有一个关于 JavaScript 类中增加私有属性的提案。以后可以通过该提案,可以直接在类中声明 js 类属性并进行初始化。

class Stack {
  // 可以通过 # 作为前缀来声明私有属性,这种行为和 WeakMpa 中的私有属性很相似。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
    #count = 0;
  #items = {};
}

2.4 用栈解决问题

  栈的应用非常多。在回溯问题中,可以存储访问过的任务或路径、撤销的操作等。

  下面学习下如何解决十进制转二进制问题,以及任意进制转换的算法。

2.4.1 从十进制到二进制

  通常我们主要使用十进制。在计算机领域二进制非常重要,因为计算机里的所有内容都是用二进制数字表示(0 和 1)。

要把十进制转化成二进制,我们可以将该十进制数除以 2 (二进制是满二进一)并对商进行取整,知道结果是 0 为止。

// 十进制转二进制
function decimalToBinary(decNumber) {
  const remStack = new Stack();
  let number = decNumber;
  // 余数
  let rem;
  let binaryString = '';
  while (number > 0) {
    rem = Math.floor(number % 2);
    remStack.push(rem);
    number = Math.floor(number / 2);
  }
  // 依次出栈
  while (!remStack.isEmpty()){
    binaryString += remStack.pop().toString();
  }
  return binaryString;
}

console.log(decimalToBinary(10));

2.4.2 进制转换算法

  修改上面写的算法使之从十进制能转换为 2-36 的任意进制。

// 十进制转任意进制
function baseConverter(decNumber, base) {
  const remStack = new Stack();
  // 余数为 0-9 加上 A-Z ,A 对应 10 B 对应 11 ,往后依次累加
  const digits = '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let number = decNumber;
  // 余数
  let rem;
  let binaryString = '';

  if (!(base >= 2 && base <= 36)) {
    return '';
  }

  while (number > 0) {
    rem = Math.floor(number % base);
    remStack.push(rem);
    number = Math.floor(number / base);
  }
  // 依次出栈
  while (!remStack.isEmpty()) {
    binaryString += digits[remStack.pop()];
  }
  return binaryString;
}

console.log(baseConverter(12345, 2));
console.log(baseConverter(12345, 8));
console.log(baseConverter(12345, 16));

2.5 小结

本章学习数据结构中栈相关知识点。分别使用了数组和 JavaScript 对象自己实现了栈,还讲解了如何用 push 和 pop 往栈里添加和移除元素。

后面学习队列,它和栈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有个重要区别,队列中的元素不遵循后进先出(LIFO)原则。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