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科大讯飞拿下SemEval 2022三项冠军,多语种语言理解再上新台阶!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industrynews/qAZd2SMl6mOGvxRo.html?uniqueCode=f16RtNQ4zrnxxWQR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妙健康裁员幕后:融资10亿、上市折戟、员工离散的「行业宿命」

“2019年,如果妙健康完成太平洋保险领投的C轮融资(近5亿元人民币)之后,能马上赴美上市,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近日,有业内人士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表示,2021年妙健康在美股上市失败后,引发了一轮内部危机。2021年9月陆续裁员,到了12月,开始加大裁员力度:员工从最高的650人左右回落到如今的250人。

进入今年4月,新一轮裁员又开始。大部分被裁员工无法按照法定的N+1给裁员赔偿,最多多发一个月工资;公司所有高管降薪(总监级别以上,每人税前1万元)、副总裁以上只给交社保完全停薪;部分给供应商付款暂缓支付。

一个曾经融资超过10亿元的企业,如今试图用这些操作缩减开支,为自己续命。

即便是这样,留给妙健康的时间也不多了。对于这家脱胎于三胞集团、6年融了超过10亿、背靠多家险企的健康管理头部企业而言,眼下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2019年,如果能上市...

时间往回拨动三年,那时的妙健康风光无限。

4月拿到5亿元C轮投资后,妙健康已经揽获近10亿元人民币。它的资方背景雄厚:A轮融资由阳光保险旗下阳光融汇资本投资,C轮中则有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

除此之外,妙健康的背后还有中信资本、农银无锡基金、江中中医药基金等资本方,这对于以保险公司为主要付费对象的妙健康而言,至关重要。

在完成C轮融资之前,妙健康还正式涉水保险,收购上海同人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青岛元和通达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开始组建妙保事业部。

8月,“妙保”科技保险平台正式推出,这是一个集产、销、服能力,实现慢病管理+风险保障+就医服务的平台。

这说明,妙健康拿到了保险经纪业务的牌照,可以售卖险企的保险产品。

这一年里,它和碧桂园等房产公司合作,为旗下上万名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与此同时,妙健康开始“做重”,拓展线下场景落地,将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引入中国。

妙健康早年的顺风顺水,离不开它的母体——三胞集团。这个有些年代感的名字,让不少人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电脑。

实际上,三胞集团横跨金融、地产、健康、消费、信息服务领域,独资及控股企业超过100家,尤其大健康领域在海内外都有布局。

2014年收购乐语通讯,原本在乐语孵化的妙健康也被纳入三胞集团的健康版图,2015年7月正式成立新公司独立运营。

2018年,三胞集团旗下仅乐语就覆盖了全国26个省、230多个城市,拥有3000多家线下门店。这使得线下的乐语Brookstone门店成为即是3C零售,又是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还配备电商配送的功能。

妙健康裁员幕后:融资10亿、上市折戟、员工离散的「行业宿命」

乐极必衰。

2018年年中,由于银行资金紧张,许多银行对三胞集团停贷。三胞集团年陷入流动性危机,几度濒临破产。成于杠杆、败于杠杆的创始人袁亚非四处奔走,还主动将3架总价值超过8亿的私人飞机售出还债。

妙健康的独立运营,让它免于陷入集团的财务旋涡。在动脉网的一份榜单中,妙健康的估值从2016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0多亿元。

不过,集团的财务危机,还是为妙健康埋下了祸根。

如果以上帝视角来看,这一年正是妙健康美股上市的绝佳机会。但是,彼时的CEO孔飞认为时机不够成熟,收入不够高,2019年只有2亿多的收入,难以拉高估值。

妙健康裁员幕后:融资10亿、上市折戟、员工离散的「行业宿命」

妙健康CEO 孔飞

实际上,这是孔飞对内部员工的说辞。真正的原因在于,三胞的债务危机,导致妙健康一部分股份被质押。这部分被质押的股份,成为了上市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

妙健康内部员工坦言:“如果不是因为这部分股权问题,我们能在2019年拿完C轮融资就直接赴美上市,那如今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管理层和股东一致认为:股权质押的问题可以一边解决,一边让收入再上一个台阶,这样上市后也会有个好的价格。但最终这次股权质押问题没有成为当时优先级最高的问题,让妙健康错过了最好的上市时机。

上市的事情,一直拖到了一年半以后。

2020年底,妙健康拿到金茂资本的一笔投资(官宣近亿元),实际到账时间是来年的3、4月份,资金估计不到1个亿。

但是,这笔钱是一针“强心针”,给妙健康强行续命,正是有了这笔钱,妙健康才能去继续吊着一口气,寻求美股上市的机会。

中国对于公司的上市实行的是审核制,从提交资料到审核再到通过最少也要一两年的时间;而在美国实行的是注册制,只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最短半年能上市成功。

因此,妙健康的预期是最迟2021年9月30日前交表,最迟12月15日之前完成挂牌,赶在美国的圣诞节前完成上市。然而,滴滴美股IPO后的政策监管,让对数据安全更加敏感的医疗健康公司的美股上市计划成了泡影。

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港股的生物医疗板块哀鸿遍野、频频破发,不少公司选择了暂缓发行。所以,即便转战港股,妙健康的胜算也不大。

种种不利条件下,如果妙健康依旧维持650人的团队,妙健康的资金应该难以坚持到2021年年底。

这也是为什么妙健康激进裁员的原因——账上已经没有钱了。

今年3月,一位知情人士向雷峰网表示,“妙健康账面上可能只剩下2000多万元,在所有高管停薪的情况下还能再发半年的工资。如果不是2021年12月进行痛下决心进行裁员,可能都撑不到今年2月份。”

新冠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苦难,以及滴滴事件导致的中国公司赴美通道堵塞,让类似妙健康这样期待以上市作为续命关键的公司断了生路。

股权太分散,谁也不想出头

这个时候应该有人会问,C轮融资时,妙健康有诸多的大股东撑腰。上市失败的危机下,为何妙健康迟迟拿不到外部输血?

这就要说到妙健康根子上的问题——股权过于分散。

上文说到,妙健康最早由三胞集团孵化,后者是妙健康早期的大股东。但是,由于三胞集团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早于妙健康之前就出了财务危机。因此,三胞集团只能把妙健康的股权转给其他股东,导致妙健康没有一个股东持股超过20%。

从企查查上可见,妙健康最大的股东——苏州笠泽瑞领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占股18%,第二大股东——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占股14%,还有包括阳光保险、中信资本、农银国际、江中等6家公司占股6%-12%。

包括CEO孔飞在内的管理团队股份总额还不足10%。

简单做一个参照:拼多多上市时,创始人黄峥在2020年4月的股份比例达到43.3%。相应的,黄峥拥有的投票权达到了88.4%。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看上去,妙健康有七八个爸爸,但每个爸爸都不尽力,也没有拍板的权力。他们不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责任,去出资救妙健康。”

有时候,靠山多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妙健康做错的另一件事情,是没有在风头正盛时,拿到自己的保险牌照。

中国保险业是一个高度管制的行业,牌照资源十分稀缺,门槛非常高。同时,保险业的资本回报率和利润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牌照对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即使是再小的保险公司,也是牛逼的。”

上文提到,妙健康通过收购,获得了一张保险经纪牌照,仅有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许可,保费是直接进入保险公司。因此,妙健康少了那张把保费装进自己腰包的牌照,只能拿保费的佣金。

所以,事后来看,妙健康融到钱后的第一件事,是应该想办法收购一家小型保险公司,拿到一张可以自己制定保险产品的牌照,转型成为保险公司,将“健康管理+保险”的故事讲得更好。

两件事情的拉扯和失误,让妙健康在盈利和烧钱的天平上,慢慢地倒向了后者。

融到的10亿,花在了哪里?

如果说,妙健康上市失败,可以归咎为股权复杂、接二连三的“黑天鹅事件”。那么,健康管理赛道本身的行业性困局,更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五年前,深圳的一位民营险企大佬曾表示,保险公司的黄金期还有十年。在已经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保险行业发生了什么?

2022年一季度,人保、人寿、平安、太保、新华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24%、-2.75%、1.11%、7.23%、2.36%。 从国家提出保险产品"去理财"的属性之后,保险的种类简化为大病、重疾、医疗、意外四类,"理财+寿险+重疾"的花哨打包式销售套路被堵死;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让续交保费的人变得原来越少。

因此,抛开近年来的控费、信息化升级等"外衣",险企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增加保单收入。

虽然国家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要求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由原来总保费的10%提升到了不得超过20%。

看似国家要求险企需要提高产品中健康管理服务的支出,但老百姓对于健康管理的服务尚未认可。随着保险公司业绩放缓,险企更期待健康管理公司帮自己获客。

因此,不少健康管理公司涌现出来,名义上是要帮助用户进行健康管理、帮助保险公司控费。但是,根本目的在于帮险企多卖保险。

中高收入人群对健康管理的认知或许足够,愿意购买包含健康管理服务的保险产品。但中高端保险用户毕竟是少数,保险公司的广大收入还是来自于三四线城市。

然而,向这类用户兜售“健康管理服务”,远没有一斤鸡蛋、一本日历好使。在基层市场中,跟着保险公司做健康管理的公司都是一个套路,拼到最后就是拼关系链、拼利益链。  

因此,在很多业务中,妙健康能和保险公司合作,渠道的“深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样的商业模式,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需求导向,关系、利益、人情成为了采购的关键因素。

据内部人士透露,2021年,妙健康完成了超过7亿元的营收,但这7亿收入的毛利很低,远不足以自负盈亏。

来帮妙健康算个账:从2019年开始,妙健康的员工人员就没有低于500人,按照平均每人2万的月薪,加上房租社保公积金等,开销就接近1300万。再加上营销、采购等一些必须的运营支出,每个月净支出就超过2000万元,一年下来就是2.4亿元。

从2019年到2021年,仅这三年光人力、办公成本和营销成本就足以烧掉7个亿。再加上2015到2018年的快速扩张期,亏损接近10亿并不是耸人听闻。

当然,妙健康并不是没有不挣钱的业务。

在妙健康服务保险公司的一种业务中,年金业务成了相对比较赚钱的业务类型。所谓年金福利,是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一位保险领域资深的人士透露:“现在国企发福利不能直接发,就找保险公司给员工上一个高额的补充险。员工可以领到商城积分,凭这积分可以在内部线上商城买东西。但是积分不同于工资,不能灵活支取。所以内部商城一台7000块钱的iPhone可以需要价值9000元的积分兑换。那么,经手这种业务的公司会拿着中间2000块钱的差价,先分给保险公司一份,自己留一份。帮助保险公司做这样业务的所谓健康服务公司,远不止妙健康一家。”

不过,这种业务的体量不大:按照2000块钱的人均年金,想做到1个亿的收入需要服务5万个人。放眼全国,有哪个大国企的人员规模有5万人?即便达到这个水平,国企也很难把这一块肥肉让一家公司吃下。

而且,这种生意也只能在监管较松的地方性国企,例如火电站、煤炭医院等百十来人的小单位进行操作。虽然有盈利空间,但是这种业务做起来费劲,也不足为外人道。

健康管理,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其实,早在妙健康成立初期,就有内部高管撰文,指出健康管理这一概念的难以落地。

乐语执行总裁、妙健康早期阶段的设计师赵健曾提到,市场上有很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健康管理产品,但通过用户反馈,其对健康管理的效果并不明显。

这一问题的成因是现有的管理健康产品缺少“有效干预”,很多产品在用户的健康管理上仅仅是将数据反馈并呈现给用户,对如何管理健康缺少有效干预,或者在引导用户管理自己健康的过程中缺少"带入感、参与感以及兴趣点",需要用户机械地理解健康数据或逼着用户去管理自己去完成一些"工作"。

这种不够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方式最终导致用户不再管理自己的健康,这是健康管理的一大痛点。

此外,即时反馈的效果不明显,也让用户难以坚持。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个人一天抽三包烟,你告诉他要戒烟。在第一个月里,身体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效果。这种缓慢的即时反馈,让人很难进行自我的健康管理。”

2021年,妙健康集团高级副总裁赵红文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他说到,“未来在健康管理领域,因为个人支付的意愿比较低,商业保险会是最大的市场支付方。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把一部分钱给用户做健康任务。用户每天进行健康任务的打卡,比如喝了8杯水之后可以获得多少积分,最后用积分换钱,最终是靠利益驱动。所以,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健康管理。”

不单单是妙健康,在市面上打着健康管理服务旗号的公司,成效也不明显。

以微医为例,2018年至2020年,微医营收分别为2.55亿、5.06亿、18.32亿,调整前的亏损高达40.52亿元、19.37亿元、19.14亿元。

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微医在招股说明书中写道,在2019年-2020年时收入从5亿达到了10亿美元。这是因为,微医联合香港资本收购辅助生殖服务商Genea。

据新熵报道,从收入增幅来看,2020年微医收入较2019年收入从5.06亿增加到18.32亿,增幅达262.1%。但分开来看,在医疗服务上,微医2020年的整体收入算上了Genea项目,这部分收入为医疗服务贡献了4亿元。

而在健康维护服务上,2019年9月,微医以2.15亿对价收购泰安国泰民安大药房65%股权,同样为其慢病管理服务收入增加3.89亿。

可以看到,依靠自身在健康管理服务上的积累,微医很难做大营收。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微医对外标榜是医疗科技公司,但做的事情和科技没关联。如果把上面所说的这部分收入剥离出去,想通过聆讯难度不小。”

妙健康,不是最后一个失意者

妙健康的滑铁卢,不是孤例。

2021年,共有34家大健康领域的企业赴港上市,互联网医疗领域也有多家。

2021年6月8日,叮当健康完成了2.2亿美元的C轮融资。自2018年至2021年,叮当快药的净亏损则分别为1.03 亿元、2.74亿元、9.20亿元、15.99亿元,亏损逐年递增,至今尚未盈利。

十几天之后,叮当快药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短短6个月后,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失效"。今年3月,叮当健康第二次冲击港股,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为了建立竞争壁垒,叮当快药在招股书提到,要建立"医+检+药+险"商业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势必又会与京东健康、微医等互联网医疗企业进行正面竞争。

圆心科技于2021年10月交表,估值300亿元。2018-2020年及截至2021年8月末,累计亏损达11.44亿元。

圆心科技的营收过于依靠院外综合患者服务,2018年-2020年该业务的营收占比全部超过97%。这意味着,医药几乎占据了圆心科技的大部分营收。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现在不少公司是打着“医院信息化”、“病患社区”的旗号做生意,他们的根本目的是售卖特价药,也就是医院进不了医保集采的院外药。

“从现阶段来看,活得还可以。但是在集采政策下,叠加经济形势下滑,普通用户会慢慢转向医院方。今后给医药做渠道的公司,都会慢慢流失客户。”

202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下行周期,互联网医疗股也未能幸免、遭遇大幅回调。医疗健康领域的生意并不好做。行业本身壁垒高、专业性强、投入周期长、回报慢,除了目前的消费医疗等赛道,似乎看不到太多的曙光。

未来,上市受阻的这些互联网医疗的公司,或许都会遇到妙健康一样的资金困局。妙健康,也不会是这条创业路上的最后一个失意人。

分享更多互联网医疗、医疗AI创业的江湖故事,可以添加本文作者李雨晨,微信Gru1993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