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什么拯救电影院?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2613423895270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个五一,Millay选择的娱乐方式之一,是宅家看经典电影《侏罗纪公园》系列,“我最近关注的只有北美定档6月10日的《侏罗纪世界3》,听说原班人马回归,期待国内能尽早上映。至于最近上线的其他影片,感觉没有去电影院看的必要。”
不只是Millay,资深影迷小圆也很久没去过电影院了,“我已经很久不关注影院上线的新片是什么了,没有什么好片子。我这两年去影院看的30部电影,大部分是在北京电影节时期集中看的。”
Millay和小圆只是众多普通观众及资深影迷的一个缩影,没有“好片”上线,观众去电影院的意愿自然大大降低。
据拓普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全国影院营业率仅有53.5%,这也直接导致原本定档五一上线的影片纷纷撤档,最终留守的新片仅有3部小体量影片,分别是青春片《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亲情片《出拳吧,妈妈》、动画片《坏蛋联盟》,但院线同期没有“大片”的情况下,票房号召力可想一般。
还在营业的影院自然难解“无片之困”,这也直接反馈在了票房上。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bu截止5月3日,五一假期前4天总票房2.66亿元,平均每天的票房几乎跟疫情前的普通周末差不多,而2021年五一档期间5天的总票房则达到了16.73亿元。
为此,院线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填满档期,《一点就到家》、《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等4部影片重映,《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等从春节档选手虽然已经上线视频平台,但依然在影院“陪跑”,进口片《神秘海域》、《新蝙蝠侠》等也延长了放映时间。
从目前的电影大盘来看,五一假期过完后,2022年的总票房也无法达到150亿元,不少电影工作者都寄希望于6月开启的暑期档。
电影行业从业者、影视博主@电影温特表示,现在很多地方的影院即使可以复工也不敢开门,院线方都希望6月的大片《侏罗纪世界3》能尽早引进在国内上线,“影院需要一部大片来‘打响第一枪’,至少要5亿元票房量级以上的影片带动,才有可能唤醒市场。”
但进口片也不是解救市场的“万能药”,此前先后引进的《神秘海域》、《新蝙蝠侠》、《月球陨落》、《神奇动物3》虽然呼声较高,但票房也堪堪破亿,在疫情等多方因素影响下,不仅没有“救市”,也没有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而部分影院即使复工,在无片可放的情况下,每天几百元的票房收益也直接打击了不少影院的信心。
某院线经理表示,虽然本地疫情好转可以复工了,但手下的四五家影城他只敢开一家,“没片子观众不会进影院,开业就是赔钱,直接关门还可以节约水电、人力成本。”
这也是如今电影市场面临的最现实的难题,如何让观众回归电影院?
01 五一没有“档”
“北京影院全部停业了。”原本打算五一假期第一天去看影展的庭庭,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只能在家投屏看老电影了。”庭庭无奈表示。
4月29日,北京电影局宣布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全市电影院暂停电影放映。北京这一重要票仓的“突然失守”,给原本就前途灰暗的电影市场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过往数据可以看出,五一档对电影视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有数据显示,五一档是春节、暑期、国庆之后的第四大票房揽收时段。2021年,五一档扎堆上线了12部新片,直接打破了历年五一档票房、人次、场次三项影史最高纪录。而错失了今年五一档,对出品方和院线而言,无疑损失惨重。
不过,今年五一档的萧条并不令人意外,春节档过后,电影市场就一直处于“低谷”状态。清明节不仅创下了10年来最低票房纪录(2020年除外),清明节过后,工作日的单日票房更是跌破1000万元。原本被视为提振票房信心的黄金档期五一档,8部新片纷纷撤档,仅剩《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出拳吧,妈妈》、《坏蛋联盟》3部新片还在坚守,市场变得冷冷清清。甚至有电影行业从业者直接表示,五一假期还在,但“五一档”却没有了。
不过,对于这几部影片的坚守,电影行业从业者、尤其是院线终端工作人员都持普遍认可的态度。
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认为,影片这时候选择留下来肯定会损失很大一部分票房,颇有壮士断腕的气概,但这份坚守也能收获来自业内( 特别是影院 )和观众的人心。尤其是光线传媒的坚守,很大程度上会在接下来的暑期档获得影院端的投桃报李( 排片 )。 “不过,坚持不撤档也不意味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在董文欣看来,《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延续了光线青春片启用自己签的新人演员的传统,片酬等成本就在可控范围内;而且宣发也是光线自己操作,更是大大降低了市场压力。其次,在五一没有强劲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影片占据假期优势拿下几千万元的票房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疫情导致出游受阻,作为爱情片的刚需受众,情侣在电影院约会就变得更可行一些。
影视博主李宇飞表示,“《出拳吧,妈妈》一方面是为了接近母亲节(5月8日),所以选择了在五一上映;另一方面,这边电影之前在上海电影节上映过,播出后口碑比较一般,趁着今年五一这个没什么竞争的档期,以及后续母亲节加持,也许会获得比预期更好的收益。”
图/《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海报 来源/豆瓣
不过,在更多从业者和观众看来,留下来的《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出拳吧,妈妈》、《坏蛋联盟》3部新片,虽然在全国半数影院无法正常营业的时刻坚守下来,却各有各的局限,难以“挑起大梁”撑住电影大盘。
其中《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如同其他国产青春片一样,同样有着故事悬浮、充满逻辑漏洞等剧情问题,这种影片一般都属于“情侣约会特供片”,在口碑上并不占据优势。截至5月3日,该片豆瓣评分依旧没有开分,大部分观众的评价也仅仅是比《十年一品温如言》(豆瓣2.7分)好点。
而另一部“空降”的新片,《出拳吧,妈妈》也跟面临《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一样的口碑难题,与其他重磅影片竞争并不占优势。
至于梦工厂的最新动画《坏蛋联盟》,可以说是五一唯一一档阖家欢影片,且在北美上映后获得了烂番茄新鲜度86%,口碑质量有保证,但受限于动画形式,很难有票房爆发力,拓普数据预计这部影片最有可能走出长线优势。
此外,填补市场的《一点就到家》等电影虽然重映,但在很多观众眼里并没有“重映的必要”,因此片方也带有了一丝敷衍意味,电影温特表示,“《一点就到家》甚至没重新做宣传海报,这让院线方都无法在官微官博或影迷群里进行宣传。”
02 线下娱乐竞争“白热化”
作为重要的线下娱乐方式,“逛街吃饭看电影”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年轻人休闲时的首选。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正在分散年轻人的注意力和时间。
曾经爱看电影的小王,也被越来越多的新鲜娱乐方式吸引了。2021年,小王几乎每个月都会朋友或同事玩一次剧本杀或密室逃脱,或者周末直接跟朋友去练舞室学习锻炼,这些丰富的娱乐活动大大分散了她的精力。
“疫情前,逢大档期有新片上映,我必定会去影院看电影;但是疫情过后这两年,印象中我只去影院看了《白蛇2》。”
据拓普数据发布的《2021年影院建设发展报告》分析,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泛文娱行业受到的影响更为剧烈。更加上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活动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作为有吸引力的娱乐方式分流了部分年轻电影观众。
一如现在的互联网APP分别抢夺用户时长、瓜分用户市场的情况,电影院和线下演出等其他娱乐也在争抢用户市场。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也显示,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剧本杀市场规模达到117.4亿元,较2019年增长7.0%,增速有所下滑,2021年、2022年预测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到170.2亿元、238.9亿元,增速高达45.0%、40.4%。
虽然整体市场规模并不算大,但剧本杀玩家却具有年轻化和粘性高的特征。美团《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剧本杀核心消费人群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且63.5%的用户会在两周内消费剧本杀1次及以上,超四成用户的消费频次在一周1次以上。
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上,也能看到关于剧本杀的各种讨论话题或小组,而线上线下双重打本方式也引得很多年轻人尝试。而为了争抢用户,剧本杀门店也通过装修、剧本更快更新或抢夺城限本、“挖”优质DM、打“骨”折以及提高其他配套服务等吸引玩家。
除了剧本杀、密室逃脱、桌游等带有社交属性的游戏外,线下演出也逐渐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而且由于这两年爆火综艺的线上推广,直接让脱口秀、音乐节(乐队)、话剧等小众娱乐方式,逐渐发展出圈。在没有疫情影响演出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愿意选择在下班后或周末,去小剧场看现场演出放松。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消费主力是18-39岁的年轻人,在购票用户中占比达76%。且连续三年的监测数据显示,95后、00后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如在《脱口秀大会4》播出期间,北京、上海等地知名脱口秀厂牌的线下演出,几乎达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
同时,《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也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335.85亿元,虽然还没有恢复疫情前的水平,但相较于上年同比增长27.76%。虽然话剧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演出类型,但小型、沉浸式音乐剧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较2020年已有显著增长;而舞蹈、脱口秀等类别借助综艺节目向线下引流成果显著,票房收入、观众人数都有明显增长。
尽管国内线下演出的收益也不算太高,但2021年全国电影票房也不过470亿元,而疫情前的2019年国产票房最高点也仅保持在了641亿元,且当时电影院的观影人次不足18亿人,增速已大大放缓,随后几年的观影人次也在逐年下降。
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21年全年,影院总出票仅有11.67亿张。而流失的数亿人次,是否有人已经被其他文娱消费吸引走,甚至不再回归也未可知。
图源/艾媒咨询报告 燃财经截图
不过,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剧本杀、线下演出等娱乐方式跟影院并不会产生必然的影响和冲突,每一种娱乐方式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且目前它们的体量对电影暂时构不成威胁。但是,影院这种封闭的环境,在疫情防控政策之下,确实很大程度上会遭遇不利影响。
03 被打破的影院观影习惯
某院线从业人员张先生表示,从3月至今,自己所在的影院已经停业近两个月了,至今还没有恢复营业。在面临影院停业后没有收入,甚至还要倒赔房租的境况下,他不得不从事一些副业保证正常生活开销。
停业等待开门还不是最绝望的,电影温特表示,因为最近没有质量好的片子上映,影院就算开门也无法实现盈利,每天售出的电影票,还不够抵放一场电影的电费。“很多影院宁愿选择不开门,或者只在五一放假期间营业几天,五一结束后就关门。”
这也是让电影行业从业者,尤其是院线终端工作者越来越悲观的事情:疫情打破了观众去影院观影的习惯,“长久不进电影院看电影,观众会发现对自己的生活娱乐并没有产生影响。那么即使是高口碑的新电影出来,现在也不一定能卖座。”张先生无奈表示。
小圆也表示,虽然自己这两年看了30部院线电影,对比很多普通观众是非常可观的观影数量。但在疫情之前,自己和其他影迷朋友,每年在影院、电影节、各大影展、小剧场等地线下观影的数量至少有上百部,而现在这些观影行为,大部分不得不转移到了线上。
这也迫使很多电影发行方不得不做出取舍,国外电影市场有好莱坞、迪士尼等大片放弃了院线发行,选择在流媒体上线。
国内的电影制作或发行方也做过一些尝试,比如2020年光线的成人动画电影《妙先生》,在影院上映一周后,就迅速宣布上线网络。“这种小成本影片的票房周期都很短,坚持一周左右就是极限了,早点转网还可以收割一批网络观众。”电影温特表示。
而如今的国产爱情片,也大部分是只能靠档期拉动票房的低成本、短周期项目。这种影片一般在情人节、520等档期卖够几千万元的票房就可以回本,然后快速转网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光线今年五一档的《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可能也会这么操作。”电影温特预测道。
此外,为了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不少院线尝试做起了剧本杀、舞台剧、脱口秀等生意。张先生此前也在影院做过IP+的尝试,因为运营得当确实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也确实吸引了一些年轻人来玩,这些副业也确实帮助影院在年终多了几十万元的营业额。
“但影院的主营业务还是内容,剧本杀等娱乐方式能带来的只是短暂热度,如果没有优质影片,观众依然会流失。”张先生表示,“现在很多影院已经是入不敷出,甚至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了,据我所知,有的影院一年盈利只有一百多万元,但仅房租就要两三百万元。”
李宇飞对电影院的长远发展也抱有悲观的态度,电影院存在的意义一是休闲娱乐,二是社交属性,三是一些重磅电影在家看,时效性和效果都不如电影院。但这并不意味电影院对普通观众来说,是无法取代的。
“我之前也去玩过几次密室逃生等游戏,感觉确实比电影院更有互动性和参与性。此外,剧本杀、桌游、线下演出等其他娱乐方式,也确实蚕食了电影院的生存空间,所以电影院现在这个业态也挺悲观的,尽管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不会消亡,但电影院未来会不会成为下一个KTV,也不一定。”
参考资料:
《五一档“消失”,电影业望穿秋水》,来源:半熟财经;
《五一来了,五一档没来》,来源:豹变;
《仅有三部新片,今年五一难以称为“档期”》,来源:捕娱记;
《中国电影不能再希望有“救世主”了》,来源: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题图及部分内文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Millay、小圆、庭庭、小王、张先生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燃财经工作室,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