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科大讯飞年报解析:营收日进5000万,连续10年涨幅25%,连续13年分红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bitai.com/2022/04/3429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科大讯飞年报解析:营收日进5000万,连续10年涨幅25%,连续13年分红

head.jpg明敏 2022-04-25 14:58:05 来源:量子位

教育板块营收超60亿

杨净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疫情当下,绝大多数行业都难逃发展放缓的命运。

A股持续震荡,整体经济形势并不好。

这当中,AI行业受到的影响更甚,尤其面临着“一下一上”的困境。

一方面是下沉难,AI创造价值的本质还是面向产业端。但toB业务流程周期长、研发成本高,加之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游戏规则,AI企业想要开拓、实现盈利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是上市难。且不论现如今AI估值过高、持续亏损、政策收紧等因素,让企业上市IPO之路不太顺利。

即便上市之后,AI公司之后面对的质疑和压力不会变小。除非拿出明确的商业模式以及规模化、可持续的营收能力,才能获得一级市场认可。

但就是这样,有一家上市14年之久的AI公司,竟交出了份不太常规的年度AI答卷。

  • 2021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达到40%以上。
  • 根据地业务营收已超过总收入的50%。
  • 连续10营收增长率超过25%,据查还是A股上市公司中的唯一一家。

而且在最近,他们启动了上市以来的第十三次分红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在整个行业发展放缓的情况下,科大讯飞怎么越过越好的感觉?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604f4b00788148cfa08d50c696da243e~tplv-tt-shrink:640:0.image

连续10年营收增速超过25%

个中原因,还得从它的2021年年报以及新一季度财报谈起。

首先,即营收上的增长。2021年全年营收总额超过183亿,同比增长40.61%,相较于过去两年的增长提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

折算一下,营收日进5000万

0e9db196d1f544f3b5a758a9eb9acfb0~tplv-tt-shrink:640:0.image

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增势延续。

Q1实现营收35.06亿元,同比增长40.18%。扣非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37.73%。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讯飞已经连续十年营收营收增长超过25%。

据了解这是A股上市公司中的唯一一家做到这个连续增速的企业。

在净利润方面,2021年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4.1%,扣非净利润为9.8亿元,同比增长27.5%。

对于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这主要是围绕着公司长期发展做的布局性投入比较大,主要是研发投入、根据地业务市场服务以及讯飞超脑2030计划的研发储备。

a2ed5acec69f44c381176bd473a65c89~tplv-tt-shrink:640:0.image

具体到业务产品层面,教育板块已经成为科大讯飞的第一赛道。

科大讯飞业务覆盖领域较为广泛,主要有教育领域、智慧城市、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运营商、智慧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金融7个方面。

全年营收贡献前三的业务领域为:

  • 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
3927af8be6f743b79cd68a5408c37b71~tplv-tt-shrink:640:0.image

分产品中,营收贡献前三的细分业务也都来自以上3个板块,分别是教育产品和服务、开放平台和信息工程。

32b3cdf3fa0e4813b63a6fea9d26dcd8~tplv-tt-shrink:640:0.image

其中教育营收贡献连续两年在30%以上,2021年营收总额也超过了60亿。

“双减”之下,其中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务是分产品营收贡献的NO.1,占比达32.82%;增速上虽受客观环境影响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高增长率,为49.47%

紧随其后的是智慧城市,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也实现了高速增长。

除此之外, 我们还观察到了一项颇有深意的业务——“根据地业务”。

该业务营收占公司总收入超过50%,增速达到47%。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更是直言:

当讯飞实现千亿营收目标时,将会有500亿左右来自根据地业务。

6de7a528ab0a4bac917cf7e80381191a~tplv-tt-shrink:640:0.image

这个业务究竟是什么来头?

公开资料显示,这个概念是在2020年年底提出,是指可以穿越经济周期、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小的业务。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个类型:

一是G-B-C融合型根据地业务。这类业务是指同时面向政府、企业/单位和消费者。

比如英语听说教考管理平台,全年收入同比增长45%,能够为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二是市场覆盖型根据地业务,也就是在市场上已经实现了良好覆盖。

讯飞的学生个性化手册就是案例之一,它符合国家“双减”政策要求,目前已经在1个人口过亿省份、8个千万级人口地市取得不错成绩,续购率达到90%,全年营收同比增长63%。

三是刚需带动型根据地业务,这主要包括智慧医疗这类涉及民生的业务。

四是价值客户型根据地业务,这类业务包括智能汽车。从讯飞处了解到,他们一些合作较深的客户,合作到第三年时就可带来10个亿的营收。

五是区域势能不断增强型根据地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是指讯飞和一些地方城市开展战略合作,讯飞方面透露,2021年他们推进了和3个省、9个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六是C端根据地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涉及到公域和私域流量一体化的线上营销平台。

那么,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透露,2021年,根据地业务的增速是显著高于总体业务的增速。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逆市增长方法论

教育业务板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后,一时间国内教育公司纷纷面临裁员、转型困境,不少企业现在都还没能“缓过气来”。

但看科大讯飞AI教育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逆势上涨。

对此,科大讯飞在财报中给出了解释,原因可大致归结为两点:

第一、科大讯飞AI教育的理念始终坚持“因材施教”;

第二、科大讯飞AI自主学习C端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

0a08ae4e4a274f37a44f430abbb6e169~tplv-tt-shrink:640:0.image

“因材施教”上,科大讯飞已经和安徽蚌埠、青岛西海岸新区等地展开合作,让AI和校内教育相融合。具体来看,就是用AI来辅助老师、学生制定合理的教研计划,帮助师生双向减负。

AI学习机方面,在科技大厂以及传统教育品牌的“围攻”之下,科大讯飞AI学习机的销售业绩一直名列前茅。

2021年,科大讯飞AI学习机销量增长150%,京东天猫GMV及销量同比增长200%。用户推荐NPS值以近40%的成绩位居行业第一。

3fd544efeb084d4c9acb11afd15c1521~tplv-tt-shrink:640:0.image

综上不难看出,科大讯飞既洞察到了市场需求、还能用技术解决关键问题。

这是如何做到的?

财报中也给出了答案——系统性创新能力

这是一项与“根据地业务”结合的核心逻辑,包含的关键因素有三点:

  • 关键的核心技术效果要跨越技术鸿沟,达到应用门槛;
  • 深度融合创新链条上的各个关键技术,激发创新能力;
  • 针对重大的历史命题社会命题进行系统性解析,并将其转化为科学问题。
95560e6fe2d24a8ea39ed5bab19d8618~tplv-tt-shrink:640:0.image

首先在技术方面,如何跨越技术鸿沟?

科大讯飞的方法是从单点核心技术出发,逐步点亮科技树。

尽管有AI语音作为第一技术护城河,但是科大讯飞近年来一直在由点发散到面,逐步将技术拓展到更多维度。

比如在AI语音方面,科大讯飞以语音测评为起点,后续技术逐步延伸到语音识别;之后再从语音识别拓展到图文识别、图像识别,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同时还在逐步从感知智能发展到认知智能。

在过去一年中,讯飞研发团队便在世界权威多语言理解评测XTREME、多模态阅读理解评测VCR等方面刷新记录。

具体到发明专利上,2021年科大讯飞知识产权布局创历史新高,达到2683件,同比增长了74%。

专利布局1135件,发明占比为63%。在最高标准专利方面,实现了0的突破,共计4项。

而这些突破当然还需要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

2021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29.36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21.5%。

同时还逆势大幅招聘开发人员,使得研发人员数量达到8367名,较上年增长29.50%。

7b436a2843854bd5bb0082525d30d5a4~tplv-tt-shrink:640:0.image

但技术终归还要落地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这方面,科大讯飞过去十余年已经深入发展到了7大领域。

智慧教育方面,科大讯飞“因材施教”的解决方案在全国近20个市、区(县)落地,涉及应用包括智慧课堂、分层作业、自主学习等。

智慧医疗上,科大讯飞全科医生助理已覆盖全国28个省、284个区县,累计服务超5万名基层医生、1亿居民,辅助基层医生完成超过1.3亿份规范电子病历,提供3.4亿余次AI辅助诊断建议。

智慧城市上,科大讯飞“城市超脑”业务在合肥、芜湖、长春、天津等地接入。

另外,科大讯飞还有一手王牌——讯飞开放平台

2021年,讯飞开放平台汇聚开发者数量达到293万,对外开放449项AI能力及方案,重点聚焦农业、金融、能源等18个行业领域。

而这个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台,其实为科大讯飞贡献了16%的营收,2021年同比增长也达到了55.55%。

显然,讯飞开放平台已经突破了单向能力和单场景解决方案的输出,深入行业方案打磨,已经在AI+生产、AI+园区、AI+招聘、AI+培训等多个赛道形成产业解决方案,助力产业智能升级。

9f2b8965a9724b23888beb35a63abb25~tplv-tt-shrink:640:0.image

什么启示?

最后从科大讯飞这份财报里,得到了以下几个启示。

第一,刚需场景的选择,足以穿越经济与技术周期。

以往在大众认知里,AI虽然服务于各行各业,但是进展并不会没有那么快,尤其是传统行业更甚。

整个技术普及化、规模化过程,涉及到的不单是技术精度问题,还包括行业及场景选择、与产业上下游融合,以及商业成本问题。

A股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讯飞,以18个赛道落地表现就率先打了个样:

刚需场景的选择,足以穿越经济和技术周期。

科大讯飞的定义中, 这种刚需就是重大社会命题。

董事长刘庆峰曾不止一次表示,要让人工智能在更多行业中深入解决重大社会命题,让开发者在解决社会重大命题上有更多用武之地。

现阶段,就是从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到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

与之同行的,还有累计293万开发者的开放平台。

它助推AI开拓到更多行业当中去,如今已经累计开发应用数达137万,去年营收占比达到16.31%。

831f362342094f8c87993147459c4e33~tplv-tt-shrink:640:0.image

第二,AI驱动力不再单一

而具体落到现阶段发展, 科大讯飞能在外部各方面影响的情况下保持营收增长来看,AI驱动力已经从单一走向多元

唯算法论、唯数据论之类的单一驱动力,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如今的AI企业

在讯飞的案例中,AI驱动力就在于两个方面:系统性创新以及根据地业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耦合。

关键核心技术跨越鸿沟,达到应用场景应用的门槛;针对重大社会命题进行系统性解析,将其转化为科学问题来解决。

就在去年科大讯飞国际重要赛事中一共摘取10项AI冠军,相关成果应用在了教育、消费者、医疗、汽车、智慧城市等领域,这些领域又将带动公司持续不断的增长。

第三,技术基底才能让企业基业常青

最后,不管是刚需场景、开放平台,亦或是核心技术领域带动应用突破……其背后本质,还是要有技术基底

唯有加强硬科技创新,才能保障AI基业常青。

科大讯飞,就是一个例子。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