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百日静坐随笔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hsingko.github.io/post/100days_of_meditation/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百日静坐随笔

我已经进行了一百天冥想,并没有神奇的事情发生……

2021-01-12 · 1 分钟 · hsingko

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冥想,到今天已经正式一百天了,期间一次都没有中断过。每晚睡前我都会用手机定好一个十五分钟的闹钟,伴随着喇叭里播放的轻柔雨声,我闭上眼睛开始静坐。

我主要参考的书是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和作者一样,我的身体也一直不好,得了许多慢性病,去了好几趟医院也没能治好。后来在一些书上了解到,静坐对慢性病尤其是心理问题造成的疾病有比较好的效果,于是就开始学习静坐。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对这种疗养方法有了模模糊糊的印象。最初读到类似的概念是在托马斯·曼的《魔山》,书中主角汉斯因为患上肺结核不得不抛下工作,跑到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疗养院,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养病的表哥。疗养院里的病人大多和汉斯一样肺部出了毛病,在这里他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其中有一种治疗方式是“静卧”,作者对此给了一段相当惬意的描述:

他(主角汉斯)开始抽起马丽亚·曼契尼雪茄烟来。它的味儿像胶水,像煤炭,也像其他别的什么,完全失去原来的香味。即使如此,他还是继续吸着,同时眼睁睁地看约阿希姆(表哥)如何做他的静卧疗法:先穿上室内短褂,再穿上旧大衣,然后拿起夜灯和俄文初级读本,走到阳台上。他把灯燃亮后,就在卧椅上躺下,嘴里衔一支体温表,开始把披在椅子上两条大的驼毛毯子极其灵活而熟练地裹在自己身上。看到约阿希姆干得这么麻利,汉斯·卡斯托尔普不由真心实意地感到钦佩。约阿希姆把毯子一一盖上,先从左面一直拉到肩头,再在下面裹住两脚,然后从右面盖上去,最后就形成一个极其匀称而光洁的“小包裹”,只有脑袋、肩膀和胳膊露在外面。

我查了些资料,在以前医学还不发达的时候,静卧的确是治疗肺结核的主要方式。书中对静卧的描写相当吸引人,读着上面那段文字我甚至也开始羡慕起疗养院里的人,也想和他们一样裹着毯子、搬张椅子躺到阳台上去。不过为什么只是静静地坐着就能调养身体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又读到了南怀瑾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书里对“静坐”的描写更是神奇,不提书名中惊世骇俗的“长生不老”,书里描写了静坐功夫到达深处时,会遇到的各种奇妙体验也令人目不暇接,不禁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在读一本设定严谨的修真小说。要让我这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相信书里面的内容未免过于勉强,在我看来,思维不过是种幻觉,贫瘠的肉体没有灵魂的容身之处。而南怀瑾这本书中预设了灵魂的存在性,并且认为通过修行,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灵魂“长生不老”。对此我不敢苟同,不过静坐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应该有其价值所在,也就是在这本书中,南怀瑾用批判的语调提到了《因是子静坐法》这本书。

比起南怀瑾的书,蒋维乔的这本著作显然更能打动我,第一次读应该是在三四年前,那个时候对此只是抱着些许兴趣,并没有打算真正付诸实践。但去年开始我的身体情况开始恶化,一方面原因应该是年龄渐长,抵抗力不如从前,另一方面想必是拜我忧郁的心理状况所赐。开始工作以后,我每天上下班都浑浑噩噩的,内心强烈地排斥着这样的生活,但却又不知如何是好,空闲的时候为了逃避还不停地上网看视频,徒劳地浪费时间还损害着自己的视力。睡眠质量很差,总是辗转反侧痛恨自己虚度时光,痛苦地想要将自己撕成碎片。于是去年我的身体总算敲响警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蒋维乔的书是一本对静坐的具体操作手册,不像其他禅修的书,总是要花大量的篇幅讲佛理公案,作者是作为病人而不是僧道写下这本书的。用一句话概括要点就是:端坐,自在地呼吸,将注意力放到下腹。蒋维乔还在文后贴出了自己年轻时因为喀血后开始学习静坐,那时的年纪和现在的我相仿,他在每天分四个时间段进行静坐,总共花费四个多小时的时间。这番努力在三个月后就得到成效,他在书中记录下了当时的体验:

于是下最大决心,屏除一切药物,隔绝妻孥,独自一人,别居静室,谢绝世事,继续行持静坐功夫,规定每天子、午、卯、酉四次,每次一小时至两小时。如是将近三个月,每入坐后,小腹渐渐发热,热力一次一次地增加,在小腹中动荡有似沸汤;至五月二十九日之夕,小腹中突然震动,这股热力冲开脊骨末端的尾闾,沿夹脊交感神经而上(中国医经称为督脉)达于后脑,这样连夕震动六次,慢慢停止。计算从三月初五日继续静坐,到这时候为止,不过八十五天,以后每次入坐,热力依此熟路上达于顶,不再震动。我经过这一次震动,身体好像另换了一个,非但种种毛病一朝痊愈,而且步履轻健,一举足能走数十里,也不觉疲乏。

静坐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觉得非常难以置信,但蒋维乔作为民国时期教育部的高官总不至于像现在的国学大师招摇撞骗吧?我将信将疑,继续读到附录中其他几人学习静坐的经历,有卢怀道、朱中起,还有蒋维乔的侄子蒋君毅三人的经历,他们得到蒋维乔的指导后,纷纷也在几个月内得到了修证。读到最后,我觉得或许真有那么神奇也未可知,有些体会或许是自我催眠,但身体上的好转是实实在在的,至少尝试一下总不至于有坏处吧?

最近几年在西方非常流行 mindfulness, 中文译为正念。这个词是一些研究冥想的西方科学家,为了摆脱人们对 meditation 亦即“冥想”的成见,去宗教化而形成的一个词。其本质还是冥想,如今脱胎换骨成为科学化的“正念”,又重新在国内兴起。正念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已经有许多临床实践中证实对人体有益。我也读了几本相关的书,比如《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十分钟冥想》、《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等等,西方人谈到正念的时候,用的是一种理性的观点,的确,正念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宗教仪式,就像有氧运动对身体有益一样,正念也能改善我们的健康。前几年国内非常推崇的《哈佛大学幸福课》也专门谈到了冥想,课程的教授认为,冥想能通过改善我们的认知方式,能让我们更加幸福。

书读得越多,越是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普遍关联的。正念、冥想,或称静坐,其实是在心理层面培养出一种对事物客观观察的态度。什么是客观观察?在普通人的眼里,认知到的事物并不是它们本来的样子,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我们会给它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然后感到愤怒、悲伤、痛苦或是喜爱,并且执着于我们生造出来的标签。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心智“污染”了客观实在,正念就是要让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放下我们对标签的执着。联系到我自己的日常体验,我一直很讨厌出门,因为总是害怕自己衣着不当,害怕别人用审视的目光看待自己;并且会羡慕别人的生活,想要活得和其他人一样……但学习了正念之后——哪怕我还无法解脱——但至少意识到了自己正掉进一个自我编造的地狱中。正念就是要培养出这样一种觉知,它将会想一束光一样,慢慢化解我们内心沉积的淤泥。这其实就是认知疗法的原理,认知疗法作为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非常有效的疗法,其核心就是要矫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因为患者总是用一种非常绝对的、消极的眼光看待世界。

不知不觉话题扯远了,其实我应该聊一聊自己这么多天来的静坐体验的。遗憾的是,静坐到现在已经连续一百天,并没有体会到蒋维乔那种脱胎换骨般的体验,不过我想这大概是时间太短的缘故。书里要求的是早上醒来30 分钟,晚上20 分钟,而我这么多天不过是每天15 分钟的样子,因为时间一久就容易睡着。不过的确也体会到了一些好处,比如再也不失眠了,睡觉的时候再也没有那么多负面想法了,而且在平时生活中,我也的确多了一点点的觉知,虽然还是会产生自卑、抑郁的想法,但是马上就会意识到这点,然后痛苦的程度也没有那么严重了。

如今静坐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本来我想在这篇文章里谈一谈呼吸的技巧以及觉知的方法,但是害怕误人子弟,所以还是随便写写读书时候的心得了。等再一个一百天过去,我再写一篇更深入的体验报告吧。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