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特斯拉启示录:什么样的公司最赚钱?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happypeter.github.io/money.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特斯拉启示录:什么样的公司最赚钱?

2020年春节到了,一会儿就是大年三十了。所以来写一篇喜庆的文章,讨论一下未来几年什么样的公司最挣钱?祝大家都能正确投资发大财。Peter 只是个程序员,投资方面没有任何专业化知识,本文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先给结论后解释:控制产业标准的公司不挣钱,拥有强网络效应的公司也不可能持续挣钱,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能力才能挣大钱,垄断要用开放来对冲,才不至于失去民心,被大家立法干掉。所以持续挣钱的公司,Peter 认为要有三个特征:控制标准,网络效应,以及开放式独裁。我也是最近受特斯拉这家公司的启发才总结出来这三点,所以下面也会分析为何特斯拉是同时满足这三点的,而传统巨头很多是不满足的。

十多年前,我就听在 IBM 工作的表哥说过这样一句话:

标准化,模块化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句话没有错,但是最近十年是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十年,标准化没看出什么威力来,巨头基本都是靠网络化效应腾飞的。但是我觉得未来几年简单粗暴的网络化模式会走低,一个公司控制标准的能力会成为最重要的硬实力。

先定义一下什么是标准。我自己的定义是

可以代码化描述的细节

例如,薯条要炸几分钟,存放时间不超过多少久,就能保证最好吃,或者,厕所多久打扫一次,就可以保证始终是干净的,房屋如何装修,就可以做到美观低成本,并吸引年轻人。很多细节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是在技术和商业实战中千锤百炼出来的,而且千万个细节会成为一个复杂而有生命的系统。只有开放出去的技术才是标准,某个 App 内部的技术细节,不算标准,大家都能使用,才是标准。比较典型的标准是,类似 CDMA 这样的通信标准,TCP/IP 这样的计算机互联标准等等。另外,标准要形成复杂度。按照这一原则,淘宝,微信是不控制什么标准的,因为他们内部的细节不公开,外部的游戏规则太简单没有太多技术复杂度,算不上标准。

标准构成一个产业的底线水平,让低成本量产成为可能。当年的 PC 标准,让微型计算机可以量产,最终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有了一台电脑。特斯拉 CEO 马斯克说

特斯拉卖的不是汽车,而是生产车间( The machine makes the machine ),我们的工厂才是我们的产品。

而我自己的理解是,所谓的工厂并不是土地,房屋这些可见的东西,而是无数个可以代码化的细节,是一整套标准。2019年,中国政府为特斯拉在上海修建了超级工厂,引狼入室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中国整个的电动车产业水平。电动车补贴国家搞了很多年,换来的却是一个没有标准的市场。除了蔚来和小鹏能达到年交付万辆之外,其余的十几家电动车厂商都产量都很小。所以上游供应商就不得不为每个厂调整设计,订单量上不去,生产线就会很乱。而特斯拉来到中国,单一品类形成足够的订货量,供应链才能标准化,水平才能提升。类似的故事,多年前苹果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就尝到过甜头,苹果虽然赚走了很多钱,但是也锻造了中国的手机供应链。小米华为后来的迅速崛起,都离不开这条链。

代码吃世界的年代,企业脱离标准就无法生存。有了标准,自动化和规模化才有了基础。标准明确,才能用代码循环操作,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任何一个产品和服务的细节都值得去花大价钱,研发出最优标准,因为标准会迅速普及,形成全球化的效益。以前中国燃油车起飞的阶段,国内有数以千计的汽车厂,重复建设,标准混乱,但是很多因为所谓的地域优势,也都能生存一段时间。未来这种现象不会了,标准会迅速崛起,吃掉整个产业。这里要顺便提一下多样化,因为多样化是标准化的反义词。现在,很多车厂想要靠一些跟特斯拉的差异生存下去,我自己觉得是很难的。对于汽车,手机这样的高复杂度的电子产品,用户最想要的是便宜和高性能,差异性是不重要的。未来多样性的追求要在成熟的标准之上去做,而不是另起炉灶,为了一点点无关痛痒的差异,破坏标准统一。未来的车联网这样的复杂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标准不统一,那就很可能入不了网。

总之,未来公司要赚钱必须符合自己产业的全球标准,而最赚钱的公司要能创造并控制这套全球标准的。

如果做标准的人就能赚到钱,那么类似 Richard Stallman 这样的开源领袖们,或者 Tim Berners-Lee 这样的互联网之父们应该是最挣钱的,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并没有挣到钱。真正的挣钱利器是: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你我都理解:

网络的价值是网络上节点数量的平方。

一个电话网,只有两个用户,没有太大价值,用户多了自然就有了很大价值。网络具有病毒性,用户带用户。我们大部分人用微信,并不是因为腾讯的宣传,而是因为朋友拉我们用,同样,因为朋友用,我们就很难离开微信。今天有人开发出一个比微信更好用的即时通讯 App ,你会用吗?

网络有排他性,非常容易形成垄断。先举一个肉身世界的例子,通常我们认为大英帝国的崛起,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后来听了罗振宇的一期节目,才发现想法太天真了。制造产品的效率越高,产品就会越便宜,哪有多少钱赚。大英帝国的崛起是一个构建网络并控制网络的过程。首先,英国凭借海军构建了航线网络,世界上的关键航路就那么多,好望角马六甲几个关键瓶颈控制住,就可以控制全球贸易网络了。但是伦敦之所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全球贸易结算当时是要走电报网络的,而作为一个中心节点,伦敦控制了电报网络,全球商家过来结算都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才是一个赚大钱方式。网络的排他性,其实也是健康的,垄断是必然结果。假设有两个外卖网络,就像美团和饿了么,订单不共享,骑手不共享,那么用户发起一单订餐,那么就不一定能约到离自己最近的骑手。最终,用户只会选择骑手比较多的那个外卖网络,另外一家会被逐步淘汰,这对社会效率的提升也是一种推动。

各位注意,剧情的反转来了:每个特定的网络效应都是有硬顶的。以滴滴为例子,网约车平台到底有没有网络效应呢?答案是 YES and NO 。首先,起步阶段,司机是稀缺资源,这时网约车平台的排他性是比较明显的,不然滴滴也不会很快的把优步和快的都干掉,一家独大。但是长期来看,网约车司机肯定不介意多装一个应用,例如美团打车,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样,如果美团打车逐渐获得了跟滴滴数量相当的司机数量,那作为用户,我也不会介意去使用美团打车了。于是滴滴和美团就要进行价格竞争,垄断就没有了。所以说,即使是很强的网络效应,也往往只是在产业腾飞阶段,当市场趋于稳定后,网络效应会消失。另外一个可能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即将推出视频号的微信。微信的网络效应无疑是最强的,但是如果抖音的月活达到跟微信接近,那么抖音完全可以开发即时通信功能来取代微信。所以垄断企业想要维持持续的网络效应,就要不断创新,微信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会推出视频号,迎战抖音。

最赚钱的公司要有能力保证持久的网络效应,而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制定和控制标准。说实话,腾讯通过加视频号这种跟核心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创新去阻击抖音,看起来并不是很高明。微信的一大短板是它并不真正的是标准的制定者。微信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公众号,小程序等等,但是根据我刚才的定义,这些都复杂度不够,不构成一套标准。相反,类似特斯拉要构建的自动驾驶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了,每一辆电动车只是网络的一个节点,就可以涉及到数百万个技术细节,而要形成自动驾驶的车联网,就要涉及到更多通信和协作的标准,所以技术上复杂度的天花板很高。甚至在未来,特斯拉还会基于自动驾驶网络开发共享汽车网络,也就是开发没有司机的滴滴和优步。思路再放宽一点,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一个移动的空间,宾馆的各项服务,例如早餐,大床,会议,都可以运行到汽车上。这是一个几乎无限大的市场,有着无限的创新空间,同时每一项创新都有可能牵涉到底层的标准。不一定每一项创新都由一个特斯拉来做,但是牵扯到底层,起码要经过特斯拉的认可。所以说,通过淘宝微信这种简单游戏规则来控制网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公司要控制网络,必须通过成为标准控制者。

总之,标准要和网络效应结合,才能形成持久的垄断利润。

开放式独裁

未来最赚钱的企业,一定要在开放的基础上达成独裁。

时代的主题是开放共赢,靠封闭独占去吃独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看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这些巨头,不管是 Facebook ,谷歌,还是苹果,都是靠独占思想去盈利的。iPhone 为我们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是一个典型的标准的制定者。它颠覆了诺基亚,用一个能打电话的手持电脑取代了手机。但是苹果的问题是封闭,想通过专利控制住一切。所以注定不会是行业标准的控制者。最终,安卓成为了产业标准,尽管乔布斯说安卓是一个“偷来的产品”。Facebook 和谷歌这些互联网巨头是通过独占用户的数据去牟利的,通过欧洲的 GDPR 法案可以看出,这种思路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用户不答应。反过来,特斯拉作为一个“有轮子的 iPhone ”,则采用了开放的态度。在特斯拉官网上,马斯克说:

基于开源软件精神,我们的技术的专利都取消了,特斯拉不会因为专利去控告任何人。

马斯克认为,开放专利可以让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一起发展,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快速打破传统燃油车巨头,迎来新时代。

开放的系统更需要独裁,公司作为独裁者,一样可以赚到钱。”善意独裁者“是开源软件行业的一个行话。以 Linux 项目为例,Linus 就是这个项目的善意独裁者,Linux 的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做出自己的修改,也就是说,可以有很多个版本的 Linux 。但是,Linus 自己维护的这个版本始终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版本。同时,如果你要像 Linus 的版本去做修改,就需要经过 Linus 的独裁批准了。Linus 说过一句话

I am Linus Torvalds, and I am your God.

善意独裁者,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善意的意思是,独裁者劳动成果也是免费奉献给任何人使用的,同时,标准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己那个版本的独裁者,用户会用脚投票。独裁也是非常必要的,好的产品开发,需要统一的思路。未来的时代是标准的时代,标准是需要迅速迭代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路。

维持独裁地位,靠的是技术实力。未来的公司要保持独裁地位,不能向以前的公司那样靠耍专利流氓,或者独占用户数据。为何中国手机硬件按钮没有圆形的呢,就是因为圆形是苹果的专利,可见专利就是流氓。真正的技术壁垒,靠的是技术实力。特斯拉的技术,开放出去,谁都可以用,但是只要特斯拉不断招聘顶级工程师,保证自己最理解自己的技术,最有能力升级自己的技术,那么就能成为行业标准的控制者。

总之,开放是未来的唯一可能,越是开放标准,参与者就越多,行业就越大,越全球化,而伴随而来的就是大家都共同希望能够有一个独裁的声音,可以高效的去迭代这套标准。

最后总结一下,最赚钱的公司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 要有控制标准的能力。
  • 要基于标准构建网络。
  • 要构建的是完全开放的技术体系。
  • 独裁地位靠的不是耍流氓,而是通过迭代标准的能力,靠的是硬实力。

天黑了,就写到这里,大家除夕快乐!

欢迎所有朋友加我微信:happypeter1983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