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于全光网打造算力网络“运力底座”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cloud.idcquan.com/yzx/192598.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基于全光网打造算力网络“运力底座” _云资讯_中国IDC圈
基于全光网打造算力网络“运力底座”
在算力网络的不同阶段,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在泛在协同阶段,基于大流量的“强管道”模式,重点建设良好的区域级算力资源动态分配体系,实现算力需求高效、实时、动态的监测和度量。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作用愈加凸显。在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新经济形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一个以算力为核心生产力的时代即将到来。目前算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20年中国与美国算力能力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中国与美国算力能力比较

image.png

在2021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董事长杨杰明确提出中国移动将系统构建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形成“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将实现“算力泛在、算网共生、智能编排、一体服务”,逐步推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达成“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愿景。

在算力网络时代,基于全光网的传输网络将成为数字社会的“运力底座”。全光网络作为连接用户、数据、算力的主动脉,与算力的融合共生不断深入。为满足算力网络对于“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敏捷拆建”的诉求,传输网络作为底层基础网络,必须从新型设备应用及组网结构优化两方面进行创新。

新型设备应用

为有效提升大颗粒业务的交换效率、降低业务时延、满足光层灵活拆建,全光交换2.0是解决算力网络业务承载问题的最佳选择。传统ROADM与OXC(全光交叉连接)内部构造如图1所示。

image.png

图1   传统ROADM与OXC内部构造

传统ROADM

基于传统ROADM设备架构设计的特点,在搭建光交换ROADM系统时完全依靠单板堆叠,导致在业务上下路节点和再生节点均需要大量复杂的手工连纤,耗时长,容易产生错连风险,且调度维度越高系统越复杂,后续运维挑战大。当调度维度逐渐增大时,需要多个ROADM设备共同组网才能满足高维度业务调度需求,占用大量机房空间,同时还需预防高维交叉调度时的波长冲突问题,难以实现E2E动态全光交换。

OXC创新技术

相比传统ROADM技术,OXC通过架构创新,采用类似于电层支、线路分离的方式,将本地光层业务接入侧模块与线路侧模块分离,实现交叉能力从单模块能力演进到整体架构能力,极大简化了扩维难度,使得光交叉能力向更高维度演进,满足未来算力网络流量流向的不确定性。

OXC采用极简架构设计,通过集成式互联构建全光交换资源池,免除板间连纤,实现了单板即插即用,极大地降低了运维难度。基于全光交换技术的OXC光传输网络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业务直达少中转:OXC设备相对于传统的光层平面,可实现业务智能一跳直达,减少复杂电光转化,有效降低传输时延。类似于“高铁”大站直达,无阻塞,超低时延。

立体调度更高效:全光调度式“高速立交”,高效疏导业务流量,极大提升带宽调度有效性,提升数字化通信网能力。

免维操作更快捷:解决传统光网络方向扩容困难、交付周期长的问题,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运维自动化和信息智能化,打造数字化光层基础设施。

绿色集约更节能:一个OXC设备可以替代传统光层的8个机柜,节约宝贵机房资源;全光调度,节能减排,功耗节省50%以上;助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低碳环保数字基础设施,促进达成“碳中和”的远景目标。

OXC板卡使用的WSS进行合分波,均支持FlexGrid(灵活波道间隔可调)技术,也支持向单波400G/800G大速率演进。

在OXC组网方式上,当前CD模式的全光交换应用较为普遍,但CD模式无法解决同一块支路板卡上下话相同波长的问题,由此CDC解决方案应运而生。CDC模式可以使能光层波长调度资源“池化”,作为站点上下话超级备波板,支撑同站点不同方向任意波长上下。让波长接入调度池化,保证所有站点都有任意空闲波长接入能力。使用CDC支路板可保证相同波长业务正常上下话,无需判断同一块光支路单板是否已经有相同波长,实现“盲插”。

显然CDC板卡比CD板卡使用更加灵活,但是前期由于CDC技术仅掌握在少数供应商手中,产品价格较为昂贵。随着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最近ADWSS器件已实现商用化的研发、生产、制造,相信CDC板卡即将得到广泛应用,以AI和大数据帮助实现网络运维自动化、智能化,逐步实现网络自动驾驶提前预埋硬件能力。

组网结构优化

为缩短业务时延、节省传输投资,以云为中心、以时延圈为边界、以综合业务区为全光锚点的新型全光网络2.0正在兴起。

传统的传输网络主要承载的是CMNET业务南北向流量,但是随着企业上云、政务上云等,东西向流量业务已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打破行政区划,以DC为中心,“网随云动”已成为新的建网趋势,确定性体验已成为算网应用对网络的关键需求。在算力网络中网络时延每增加10μs,算力网络就会损失约15%。在此背景下,云南、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均提出了自己的时延圈来展示自身的网络能力,京津冀作为八大枢纽节点之一,也在协同推进算力网络快速发展。为追求网络的极致时延,以云为中心的放射性网络将成为最理想的网络状态。中国移动用户接入算力端到端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

image.png

图2 用户接入算力端到端网络架构

骨干层

在骨干层面,传统的网络基本是以环形组网方式进行组网,网络结构简单,但是存在业务绕转严重、时延大、波道资源紧、冷热不均等问题。因此传统的组网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用户对传输网络的诉求,在此背景下,以算为核心的“五化”建网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全光化——骨干节点采用OXC组网,满足算力网络光层灵活拆建的需求;立体化——对于流量热点区域,通过立体化组网,避免系统的冷热不均;MESH化——根据最新路网丰富光缆路由,减少路由绕转,降低业务时延;一体化——推动省本一体化组网,实现光层一跳直达,减少电层转接投资;智能化——图形化的界面、智能化的规划工具提升运维效率,部署ASON软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利用OXC、200G、ASON2.0等技术,打造一张“全光化、立体化、MESH化、一体化、智能化”的网络,实现品质“连算”。

汇聚层

在汇聚层面,随着中国移动“一张光缆网”策略的持续推进、家宽业务的迅猛发展,综区内的光缆、管道、机房已经相对完善。在算力网络时代,企业对于入算专线的品质、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将综合业务区机房作为全光锚点,可以实现全场景的业务接入,维持网络架构长期稳定。随着5G与家宽建设的持续推进,综合业务区内SPN与OLT的覆盖率已基本达到100%。后期主要是根据流量热点分布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综合业务机房OTN设备的精准覆盖,进而实现精准建网。

在“双碳”大背景下,各省(区、市)均在建设政企OTN专网承载党政军、金融高端专线,以替换现有SDH设备。为解决网络结构的问题,应探索在城域内进行一体化组网,实现时延最低、投资最少、管理成本最优。依托政企专网在综合业务区的布局,实现全光锚点的全业务接入,实现品质“连企”。

在算力网络的不同阶段,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在泛在协同阶段,基于大流量的“强管道”模式,重点建设良好的区域级算力资源动态分配体系,实现算力需求高效、实时、动态的监测和度量。在融合统一阶段,针对不同算力需求,通过“强平台”模式,重点建设一体化算力编排调度平台,进行区域性和全国性的优化调配,实现“以算联网,以网促算”,迈向算网一体。在一体内生阶段,通过打造智能网络的“强网络”模式,重点建设本地特色的算力网络运营模式,构建由算力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算力服务提供中介和算力消费者等多方参与的市场体系,支撑未来国家算力资源分配、全国算力市场的完善及相关业务的创新。

因此,在算力网络建设的第一阶段,应重点加快传输基础网络转型,从新型设备应用与网络结构调整两个方向进行创新,形成云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支撑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全面多样的算力化需求,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触手可及的澎湃算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