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科研牺牲身心后崩溃了,华人首席科学家Science发文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1377840984217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说到“科研”,如今,坊间不断有这样的新闻传出:
有人早八晚十007成常态。
有课题组“卷”到飞起,博士5年发上8篇SCI才能毕业。
然而,疯狂工作,压榨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真的值得吗?
来自贝尔实验室的一位华人科学家Mingde Zheng,最近就在Science上发文,对此现象说了一个大大的“不”字。
并公开自身“崩溃”的经历,以此敬告科研路上的同行者们:
曾经我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疯狂工作——直到我的身体崩溃了。
作为科学家,我们的工作很重要。但只有我们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可能去完成工作。
△Mingde Zheng
不锻炼、少社交、一心只为科研后,我被送进急症室
Mingde Zheng如今是贝尔实验室增强人类感知方向的首席科学家,下面我们就称他为郑老师。
事情还得从郑老师的研究僧时代说起。
当郑老师还是一名本科僧时,他觉得学业和生活很轻松就balance了:
学习上认真上课就行,吃饭食堂都把食谱给你安排好了,而宿舍内的集体生活也让满足社交需求这件事变得十分简单。
但当他升级成为一名研究僧,这一切就变了。
事情很简单,郑老师立志要好好搞科研,尽己所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
为此,他在科研工作上近乎投入自己所有的时间:
没时间买菜做饭,以至于早饭只喝咖啡,午餐和晚餐则靠快餐解决。
同样,他没时间锻炼,因为居住在校外也几乎没什么社交……
一开始,郑老师完全不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问题,追求成功的心情使他全身上下充满动力。
也不是说他完全不会累。但通常情况下,他并不会选择休息一会儿,而是喝上一瓶红牛之类的功能饮料接着肝。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郑老师读博的时候。他自己是这样描述当时的状态的:
我的体重很不健康。
我很容易累,功能饮料也不再起作用,我的身体还会因它们而恶心、发冷、颤抖。
我经常感冒、得流感,并开始时不时腹痛,但我都尽力忽略了这些状况。
于是终于有一天,郑老师的腹痛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他被直接送进了急诊室。
医生直接被郑老师粗犷的生活方式惊呆了,他警告郑老师: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胃肠道疾病的情况将不会改善。
良好的饮食习惯、锻炼身体并尽量减轻压力,是防止胃疼复发和恶化的唯一方法。
郑老师很纠结,此前,他不敢在工作中放松油门,就是担心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医生的警告还是让他服软了。
他开始放弃熬夜爆肝,用更多的时间来放松、睡觉、自己做饭。为了改变自己过去的习惯,他甚至开始在办公室和家里贴便利贴,以提醒自己关注身体健康。
而让郑老师本人都感到惊讶的是,这样的生活维持了4年之后,不仅他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他还发现,在工作中他更有效率了——
不再受胃痛和疲劳的困扰,他能够更长时间地集中精力,且不需要依赖于功能饮料了。
妻子生孩子,我却还在写工作报告
工作强度过大影响了郑老师的身体健康,也在不断侵蚀他工作与生活的边界。
他在更早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我的妻子在分娩时,我虽然就在附近,但却是在完成一份工作报告。
在这之前,郑老师表示自己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
一方面,他觉得“被需要的感觉令人上瘾”,并且他的社交关系几乎都集中在实验室中,他担心拒绝帮忙会使自己失去其他人的好感。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更加无奈——你该怎么拒绝自己的导师呢?
培训新人、修实验仪器、给导师做课件……郑老师只能先放下自己的实验,立即着手完成导师的“额外任务”。
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郑老师必须事后加班赶工。
于是生活又给他敲响了一次警钟——
妻子分娩时,他还在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在几个小时后,刚出生的女儿紧紧抓住了他的手指时,他恍然大悟:
如果工作侵扰了生命中的宝贵时刻,那显然我花了太多时间工作。
从那以后,郑老师表示自己学会了拒绝。
你很难对共事的人说“不”,但这有时是避免过度工作,并过上更自由、更快乐生活的最佳做法。
△图源:Science
总而言之,还是按句话:工作很重要,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是完成工作的前提。
你觉得呢?
参考链接:
[1]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prioritized-my-research-expense-my-health-until-i-crashed
[2]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felt-overloaded-work-until-i-learned-how-say-no-colleagues
[3]https://www.bell-labs.com/about/researcher-profiles/mingdezheng/#gref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编译整理:鱼羊,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
68
分享发现 - @faustina2018 - 今年 5 月底开始减肥,决定减肥的契机是身边好几个姐妹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瘦下来了,想想自己肉嘟嘟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尝过做个瘦子是什么滋味,可以说是十分心酸了。于是 5 月底,在朋友圈
-
91
-
32
-
6
HTC 推出全新 VR 眼镜 Vive Flow,主打随时随地「放松身心」
-
4
蓝莲花水晶能量馆助力改善环境身心能量,以水晶能量赋能美好人生 - IT业界_CIO时代网 - CIO时代—新技术、新商业、新管理蓝莲花水晶能量馆助力改善环境身心能量,以水晶能量赋能美好人生 2021-11-16 16:53:30 来源: ...
-
55
养护身心需要面面俱到,你离有效养生就差这一步 - IT业界_CIO时代网 - CIO时代—新技术、新商业、新管理养护身心需要面面俱到,你离有效养生就差这一步 2021-11-26 22:01:47 来源: 摘要:不少上班族长期存...
-
17
杏树林张遇升 :未来时代更需要身心平衡的 2.0 创始人 2021-11-26
-
3
我是在作死吗?身心劳累,在没有什么保障的前提下准备主动退休在家专职炒股了。 我是在作死吗?身心劳累,在没有什么保障的前提下准备...
-
6
Science子刊:华人团队通过多重表观基因编辑,拯救神经发育障碍Rett综合征
-
8
每种游戏或活动都包含两个部分,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的或表面的游戏就是和外在的对手进行对抗,并超越外在的障碍,达到一个外在的目标。 内在的技能习得规律我们这里暂时称为内心游戏。这种游戏发生在球员的内心,内心游戏所面对的对手是...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