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去开家普拉提店还来得及吗?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71225885780147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备战考研的间隙,顾雯每周都会练2次普拉提,不仅能缓解久坐看书导致的肩膀和腰部不适,舒缓放松的上课氛围也戳中了轻微社恐的她,“如果说举铁像酒吧蹦迪,普拉提就像是小清吧的吉他情歌”。
这两年,越来越多消费者像顾雯一样走进了普拉提室,在2013年孙俪的明星效应之后,普拉提在中国慢慢生根、发芽、成长,在近10年后迎来了又一次可见的明显增长。而这背后,是消费者需求和创业者需求的双重驱动。
市场竞争:内卷与反内卷
打开朋友圈,Julianne发现越来越多人悄无声息地把微信名从某某瑜伽馆改成了某某瑜伽普拉提,旁边的瑜伽馆也在3个月前,在一楼靠近外窗的角落摆上了一台普拉提核心床。
越来越多健身房和瑜伽馆正在加入普拉提,这在行业里已经不是秘密。作为葆沃普拉提创始人,Julianne透露今年收到的加盟申请中60%都是健身房和瑜伽馆转型。
这部分是内卷的产物。健身早已不是身份的象征,并且在这5年内从蓝海变为了红海——至少从数量上看是这样。
随之而来的是器械、装修、服务等的同质化,增加新品类无疑是打破这一局面的解法,销售话术中也能多一样武器。进一步内卷,就成了别人有自己也要有,以应对客户“你这有普拉提吗?”的询问。普拉提比传统健身高出20%左右的私教课单价,对创业者来说也很诱人。
这一趋势也传导到了产业链上游。一恋是国内最大的普拉提器械制造商——据董事长胡醒狮介绍,也是全球规模最大,整个生意中出口和内销各占一半。
而近几年,梵音瑜伽和奇迹健身等品牌陆续都成为了他们的客户,且采购量不低于普拉提领域的买家。去年3亿产值的一恋,在今年新厂房落地后,计划在2023年做到10亿。
一恋出口澳洲的器械款式
教练们也向着普拉提迁徙,李欣普拉提创始人李欣透露,大概从2019年开始,他们已经不用在招生上太费心思,主动咨询很多,每月底的招聘会供需匹配度基本都在100%。葆沃普拉提旗下培训业务这两年健身房教练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行业内卷,消费者的需求则在反内卷。不同于主流的健身需求,普拉提习练者很多并不热衷讨论减肥、蜜桃臀、马甲线这些话题。上海起家的普拉提工作室品牌魔练,在门头上写着“塑形、孕产、康复”,这可以视为对这群消费者需求的更好概括。
魔练核心客户群体是25-45岁的城市女性,很少有超重人群。南京R普拉提创始人张龙则形容普拉提客户崇尚科学,“他们被反复教育和揉捏过,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普拉提强调离心收缩,“从原理上,没有比它更适合调整体态的运动”。
一言以蔽之,通过调整体态、发力模式等,普拉提能帮助练习者更好地生活,满足的是更年轻、更轻松、更舒服的健康需求。这其中包括产后康复、办公室亚健康、运动损伤防护等人群。Julianne记得,有段时间类似的事情很多,“很多人受伤了,不能继续原来的运动,练一阵普拉提,好像变好了,又回去做原来的运动”。
张龙所在的普拉提教练培训课程中,总有10%的占比为普通消费者,“他们想知道在生活中怎么给自己或家人训练,以调整到最佳状态”,葆沃普拉提的消费者中也不乏一家三口一起习练的。
聚焦深层肌肉训练的功能定位,让普拉提在习练体验上相对更“轻”,不追求暴汗、心率飙升的快感。如果强度大,第二天也会肌肉酸痛,但课上柔韧和力量融合,动作和呼吸配合,可以感受每个动作的流动,很多动作也有一定美感,都让顾雯觉得“做动作像是在完成艺术品”,习练过程舒适。
这也是为什么魔练普拉提场馆主色调选择了蓝色,而不是健身场馆常见的红、黑、黄,“剧烈运动需要环境调动积极性,提升心率,但普拉提强调的是控制和专注,刺激的环境反而容易产生干扰,喧宾夺主”,魔练研发中心总监潘睿表示。
更舒适的上课体验,练后的轻快和平衡感,张龙觉得让普拉提习练不那么反人性,消费者也更容易养成运动习惯,产生黏性,“就像孙俪说的,感觉给身体做了次SPA。”
模式改良:年轻与传统
习练过程舒适,老少皆宜,普拉提似乎早就该更流行。背后原因除了消费者和创业者需求变化拐点未到,普拉提本身其实也在不断演变。
普拉提创立百年左右,名字就源自创始人,他创立的这项运动很长时间内都依靠弟子一代代相传,大规模培训的历史并不长,这就使得其一教练养成速度有限,其二整体体系偏于保守,“传统很好,很多教练也很喜欢,但太传统了消费者不喜欢,比较难大众化”,李欣表示。
19世纪60年代的创始人与普拉提器械
再来到中国市场,与市场的磨合就更多了。细节的如教练讲解口令的简洁化和本地化,系统的如课程体系的重新搭建。
普拉提在国内一直以私教为主,Julianne就表示,消费500元以上习练普拉提的消费者,想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身体,教练明确解决问题,而不是出个汗。但随着日益大众化,虽然依然坚持团课小班制,以及推荐先上私教学习动作再上团课,他们也开始试着在团课中加入音乐,加入主题,让课程更好玩。
李欣普拉提则在课程中增加了强度。因为“照搬国外课程,中国人不太适应,一节课练下来往往没什么感觉,也不能减脂,而国内更多人的运动需求还是减脂”。
魔练是国内目前少有主打核心床团课的普拉提品牌,课程研发过程中,不乏教练离职。
因为大范围降低难度、花哨动作去掉、容易受伤的动作去掉,“不是所有普拉提教练都能接受”,潘睿分析道,“我们面对的是30岁左右,运动能力有退化的客户,要训练时有感觉、有乐趣、有获得感”,所以不能影响第二天生活,课程要分幕,跟戏剧一样体验流畅。
这都是中国普拉提市场的新尝试。目前国内连锁超过10家的单一普拉提品牌屈指可数,商业模式还在不断摸索和演变中。占地更大、成本更高的核心床团课,这两年才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葆沃普拉提的导师晋升细则也在去年开始系统性梳理。
由于产品功能、价格定位、训练目的等都跟健身、瑜伽存在差异,运营模式上也有区别。
葆沃普拉提的武夷路店,2013年开始运营
潘睿在跟负责会籍的员工开会时,就会强调客户大多是高端客户,不要逼单。加盟渠道也已经关闭,因为“沟通太费劲了”。
葆沃普拉提不做预售,“大多数上海老牌普拉提品牌都是这样,依赖口碑传播,体验优先,拉而不是推”,Julianne表示不乏跟她习练了10年以上的会员。甚至去年在尚嘉中心开了新店,会员还担忧问道“你们会不会变得商业化?”。
未来发展:吉他手是关键
出人意料的是,普拉提在国外也属小众,甚至流行度还在下降。在ACSM(美国运动医学会)一年一度的全球健身趋势调查报告中,2010年还高居第9的普拉提,如今却早已跌出前20。
在如今的世界版图中,亚洲是一颗新星,其中又以中国和韩国的发展最为突出。但从业者也担心行业出现泡沫,教练培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难题。表示目前供不应求的一恋普拉提,在被问到明年预计能卖多少套器械后,给到的答案很简单,“培训出来多少教练就可以卖多少”。
700块钱一节的私教,与之匹配的自然是更专业的服务,意味着更高的专业门槛。要解决客户的身体问题,需要深厚的解剖学知识,甚至还有心理学,这样工具箱才够用。
“你不知道客户腰痛是抱小孩的姿势不对,还是今天跟老公吵架了”,Julianne举例。在葆沃的培训中,她表示一个普拉提教练需要1年半到2年才能独立执教。
李欣也认为,普拉提教练培训属于进阶培训,需要更长的时间。他们的接触中,也已经出现转行教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的学员,“带不出效果,自己也不爱练”。
对于消费者的热情,他也抱有一些谨慎。“文化修养和认知能力比较高,才能理解透普拉提,坚持练习并不容易”。
说到底,专注也可能是枯燥,舒缓也可能是无效,最终还得看吉他手的功力,和你爱不爱小清吧这一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动连锁指南”(ID:lx-scg),作者:贺小媚,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