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光雷达放哪合适?集度的“大气层”操作,何小鹏、李想各执己见-品玩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gwest.com/w/26233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激光雷达放哪合适?集度的“大气层”操作,何小鹏、李想各执己见-品玩

激光雷达放哪合适?集度的“大气层”操作,何小鹏、李想各执己见

4月22日

       2022年,智能车市场终于迎来了前装激光雷达量产元年,进入大规模上车新阶段:小鹏 G9、智己L7一众旗舰级新车纷纷上马了激光雷达。在具体配置上,自动驾驶基因浓厚的集度选择在机舱盖前侧搭载两颗激光雷达,长城旗下的沙龙智行更是决定一口气配置4颗,刷新全球量产车的搭载记录。甚至连在自动驾驶领域并不突出的理想,也宣布将在尚未发布的的理想L9中首次搭载单颗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不再只是“离大众越来越近”,而是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article-body

       那么问题来了,在高端智能车不装个激光雷达都不好意思出门的年代,激光雷达到底需要几颗?放哪儿合适?

       面对这个整个智能车行业必须深度、综合考量的问题,一向以“大嘴”著称的理想汽车CEO李想,针对集度个性化的车头双激光雷达配置,在微博完成了面向激光雷达的首次“开喷”:“在车顶上放一个,和在机盖或保险杠放两个,性能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头顶的单颗性能会更好”、“目前这个位置,最新的行人碰撞法规这一关过不了”,与集度CEO夏一平展开讨论。

article-body

       然而,与李想以往面对传统汽车市场、以汽车行业资深大佬身份“单方面开喷”的情景不同,刚刚才在L9研发中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新人”李想,在这次“犀利吐槽”中已不再占据优势,而是名副其实地“遇上行家了”:

       百度深耕自动驾驶已达9年,在全球领先的公共及商业咨询公司 Guidehouse 发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中,百度连续两年稳居国际自动驾驶“领导者”阵营,且是领导者行列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自动驾驶领袖。说句玩笑话,百度在研究、实操车顶激光雷达的时候,李想还在做媒体。

article-body

       而作为百度“亲儿子”,集度不仅是行业内唯一一个全栈应用百度Apollo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汽车品牌,更继承了百度9年来的自动驾驶实践,吸收了百度2500万公里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的核心数据。别忘了,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多个大城市路跑的百度Robotaxi车队,一直装载着各式各样的高端激光雷达。事实上,国内绝大多数科技爱好者,对于激光雷达、特别是车顶激光雷达的第一印象,就是来自百度。因此,聊起车顶激光,集度可就“立马不困了”,毕竟,李想推崇的车顶激光雷达设计,就属于自动驾驶中的“传统”设计。

       正如集度CEO夏一平所言:车顶单颗激光雷达只能带来120°的视角FOV,而集度的车头双雷达的视角FOV则可达到180°。集度的激光雷达方案不仅可大幅提升感知视角,在车辆正前方60度FOV的区域内还可实现加倍重叠,有效提升识别准确率更高,在应对“鬼探头”、CUT IN (插队)等极端场景中,还可有效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也就是说,集度的激光雷达方案,不仅不是李想所说的“过不了行人碰撞法规”,反而是可以将对行人的伤害扼杀在摇篮的先进设计。

article-body

       针对集度的双激光雷达设计,打造出全球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小鹏P5的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在社交媒体中直言:“双激光雷达更安全”,这也是“激光雷达行家”何小鹏与“激光雷达新人”李想的意见相左之处。

article-body

       就设计层面而言,集度所采用的激光雷达伸缩式设计,不仅采用了传统跑车经典的“跳灯”,其实更是豪华品牌的标准设计思路:在燃油车时代,劳斯莱斯、奔驰等豪华车品牌,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在立式车标可以缩进车头内部的设计,彰显兼顾豪华与安全的理念。所以说,集度的伸缩式激光雷达设计,不仅不是无源之水,反而是成熟的传统豪华车设计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一次进化,是将汽车历史传承与科技进步融合创新的范本式设计。

article-body

       事实上,李想本人也认为L9雷达位置需要适应。因为和出租车过于相像,即使有前保时捷设计师加入理想担任汽车外饰设计总监,理想L9的评论区还是出现了“集体翻车”场面,被网友吐槽不够美观。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直言自己考虑过两颗激光雷达放在车顶,但终究因视角效果太差而放弃。然而,在“一颗以上”激光雷达上车已成为行业必然发展趋势的今天,李想推崇的车顶激光雷达方案又将何去何从?

article-body

       我想,向来喜欢使用“接地气”语言、偏爱以“老百姓”视角考虑问题的李想,正好可以用一句传统俗语形容自己的这次“下场对线”:“一拳打在棉花上”。当面对一个实力、内力远超自身的对手,即使一拳打在对方身上,自己也无处着力。功夫加持的对手,身形俨如棉花,不仅让自己的拳头无处着力,更能够以柔克刚,让自己用再大的力也是枉然,根本伤不了对方分毫。

       最后,面对“激光雷达新人”李想的挑衅,集度大可以大度地调侃一句后一笑了之:没人比我更懂激光雷达。

       智能车、自动驾驶,真的只有做过才懂。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