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hejipi.com/72360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武藏野 / 毕设

时间:2022-04-21 05:54 | 阅读: 510

这样的毕设,你喜欢吗?

文章来源:TODAY DESIGN ID:TODAY_DESIGN 作者:TODAY DESIGN 编辑:卝生

毕设分享第二弹!日本规模最大的艺术学府武藏野美术大学的毕设你看了吗?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毕业生们不把传达停留在视觉的水平,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高度审美表达来拓展更多的设计可能性。TODAY DESIGN这就带你云逛展,希望在收割设计灵感的同时,摸索更多设计的形态。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武藏野美术大学很重视一般教育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发展。因此学生除了主修的科目外,还要完成人文课程。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学习基础的设计教育,进入到三年级之后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把自己的基础设计能力训练到更加专业的高度。

武藏野美术大学2022毕业展主视觉概念动画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毕设作品,综合了人性和艺术设计的创作会是怎样的呢?

井刈 風花

导师:寺山 祐策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小时候读过很多故事,其中咔咔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时候的我可能已经觉得那个传说故事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了。这个故事原本有自相残杀的情节,但最后还有难以言喻的大团圆结局。给人的感觉是,作为给孩子讲的传说故事,是不是做得太过了。正因为如此,现代的传说故事已经不再是我们所知道的故事了,残酷的表现完全消失了。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不对劲。我认为这种违和感来自于与原来故事的变化。以历史为背景不断变化的咔咔山。绘本一直被认为是对教育有很大影响的东西,其内容也受到很大影响。

我调查了咔咔山的变迁,整理了插图和文章。然后用原创的文章和插画来表现出我认为的咔咔山故事,完成了这次的作品。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我们的秘密基地——和孩子的行动玩耍

伊藤 遼佑

导师:齋藤 啓子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我在保育园做保育辅助工作时,和0~2岁的孩子们一起玩耍。虽然因为语言不通很辛苦,但产生出更多的感动。其中之一就是孩子们的成长。孩子的成长是惊人的。只是一个星期没见面,之前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就学会站立了。我意识到,这种吸收力强的孩子们所做的游戏,其实是在为大人准备的。摆放玩具是对空间的把握。把东西放进箱子里,虽然从眼前消失了,但并没有消失,是对存在的确认。把东西穿进洞里,是穿袜子和扣扣子的练习。每一个游戏都和我们大人理所当然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于是,我开始尝试制作做孩子们“真正想玩”的玩具。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寻找另类文字——君冢树石和他的时代

小原 範均

导师:白井 敬尚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君冢树石是一位活跃于战前到战后的种字雕刻师。大正3年,年仅14岁的他在博文馆成为石渡荣太郎的弟子,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被精兴社的白井赫太郎看中,委托他制作原创正文活字。这种字体的目的是为了将以前的两大潮流秀英型和筑地型改变为新的活字,最初的五号明朝是在昭和5年完成的。

精兴社明朝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制作了以前很少有人制作的原创正文明朝活字,之后还与时俱进地用不同的手法不断修改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至今仍在很多书籍中使用。

这次的作品我回顾了君冢字体制作的历史,活字是如何根据那个时代的手法变化的,探寻字体改刻的背景。另外,我用现代的字体制作方法重新再现君冢的文字群。作为当今时代的新的解释,我去尝试从视觉上还原其造型。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在旅途中吐气,一点点地将灵魂留在这里

久保田 真衣

导师:白井 敬尚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他们的语言在不断地流动,

在某个地方吻合的时候,诗歌就会诞生。

就像船可以乘风破浪一样,

就像两个节拍器的节拍一样。

所谓呼吸,就是自己的最外层和世界的最外层,稍微混合在一起。

那就是,彼此的内心深处都有绝不与他人相混的部分。

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在呼吸。

走路也好,坐电车也好,和谁见面也好。

我们每天断断续续吐出的气息都留在那个地方。

你现在所处的景色中存在着看不见的节奏,你身上也存在着只有你才有的节奏。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枠的时代

木村 宇貴

导师:白井 敬尚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日本漫画的历史开始于鸟兽戏画,在过去50年里,由于众多创作者的努力,漫画这一娱乐类型已经以各种方式演变和发展,使其更容易被阅读。由现代框格、对话框和插图组成的现代故事性漫画,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枠的时代》这部作品追溯了漫画框架布局的转型,以那个时代与读者同行的《ゴルゴ13》为中心展开。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演讲者的表演——演讲者在公共演讲中的表演

熊本 幸子

导师:中野 豪雄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本作品以公共演讲的“说话者的演剧性”为主题。创作这个作品的背景是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我小学、初中、高中都热衷于话剧社的活动,非常擅长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是现在,作品演示的趣味性和易懂性也得到了公认。从历史上来看,巧妙的演讲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希特勒通过演讲调动了国民的感情,史蒂夫·乔布斯通过演讲使人们对新产品的发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吸引人的演讲有什么共同点吗?调查的结果是“说话者的戏剧性”。面对不特定的听众时,说话者就像演员一样改变表情,声音抑扬顿挫,努力不让听众的注意力中断。在作品中,我细分了演讲人的表演,通过系统的重新构建,尝试将戏剧可视化。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分类的分类——图表传达出的世界

伊林 和香

导师:中野 豪雄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分类是对事物的视线表现。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庞大的知识和事物进行分类,建立体系来认识世界。而且,追溯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很多地图的诞生并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而是为了与他人共享世界的全貌。从宗教、哲学到科学,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中,过去的人们是如何对世界进行分类、建立体系、用图表来表现的呢?我们对现有的“分类”进行了分类,并分析生成的图表。

而且,即使不是以学问思想为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隐藏着很多分类。例如,有益的一类,无益的一类等等。如果能从过去的图像中吸取教训,将我们现在的视线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我们的交流就能在视觉上得到更大的拓展。

人们的视线转向世界,数字传达的信息更加丰富。我希望尝试从文字中生成图,让大家了解图表的可能性。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SNS:被展示的日常

上田 さつき

导师:中野 豪雄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近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变成是“给人看”的了。我们也会对别人的“展示”感兴趣。在SNS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SNS呢?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如果整个世代都不接触社交网络的话,恐怕很难在日常生活中生存下去。尽管SNS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但我们却没有机会去思考SNS存在的问题,了解SNS的危险性。

于是,我以沉迷于社交网络的大学生为灵感,深入思考后,做出这套作品。作品分为两种印象,一种是展示给他人看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是不给他人看的日常生活。以镜子为条纹,将展示物和现实交替排列。比喻了生活中你的不同时刻,要意识到SNS容易让人把现实与网络混淆。制作该作品的目的是要让人们认识到,SNS上的“展示生活”不是现实的延伸,而是不同的空间。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unfixed

キム ジュア

导师:中野 豪雄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我对感觉总是很敏感。我能感觉到眼睛看不见的东西,从感觉到的瞬间开始,脑海里就会进行联想,感受到自己的知觉在不断扩大。在毕业作品中,作为关于知觉研究的第一个案例研究,我选择了平时非常感兴趣的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设计的韩国首尔大学美术馆。在这个空间中,我每隔2秒记录自己知觉变化最频繁的特定场所的路径。将那一瞬间自己的所关注的对象记录下来(甚至是看不见却存在的对象),将被感知的空间可视化,就是这次的制作。我希望能和观赏者分享和感受当内部和外部的界限变得模糊,找到新的空间感觉时自己的视线和经验。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也许是不倒翁——不倒翁的多样性和认知差异

上原 千絵莉

导师:北崎 允子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达摩是日本传统的吉祥物。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特定地区被称为“不倒翁”,但在某些人看来却无法将其视为“不倒翁”,这样的“不倒翁”在全国各地都存在。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认识差异,是因为不倒翁没有表达的规则,每个人对“不倒翁”的认知标准也各不相同。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倒翁才会超越时代和地域,在日本全国被人们所喜爱。你是通过什么来认识“不倒翁”的呢?矮墩墩的形状?红色?

在本次展览中,“不倒翁”将登场。请试着用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这些对自己来说是不是“不倒翁”。其中可能会有让人们感到不协调的“不倒翁”。但是,这种违和感不正是自己对达摩形象印象正在形成的证据吗?如果能通过作品展示,人们可以自己萌生对不倒翁的理解的话,那就太好了。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pieces

佐藤 友香

导师:北崎 允子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是残疾的,可能乍一看并不明显。 我认识的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生被诊断出患有残疾,但我在听说之前完全没有察觉。以这个为契机,我专注于以残疾的形式来自觉自己个性的小学生身上,以隐形残疾为主题来推进项目。我一边和孩子们接触,一边进行调查,发现有残疾的孩子们的自我肯定感很低,在日本的教育现场,残疾的孩子和没有残疾的孩子之间连互相了解的契机都没有。因此,我制作了一个不论有无残疾的孩子都能参与的交流平台。

以箱子为主题,可以展开立体、平面等各种各样游戏形式的可能性。正因为是可以改变规则、留有很多空白的游戏,所以要先进行“对话”,确定游戏该怎么玩。我制作这个游戏的初衷是通过自主制定游戏规则,让参与其中的孩子们更有自信。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了解和学习婚姻

鈴木 未来

导师:北崎 允子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你总有一天会结婚的。”

这个项目的起因是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几十年前结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电视剧和广告中描绘了华丽的婚礼,想必很多人都对结婚抱有憧憬吧。但是,在结婚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结婚还是不结婚。

因此,我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让18~20岁的男女了解并学习什么是结婚。通过调查“已婚的人”、“离婚的人”、“想结婚但还未婚的人”和“决定不结婚的人”各自的经验之谈和想法,获得了独特的婚姻观和人生教训。于是,我将采访中得到的珍贵故事和以结婚为主题的电视剧主人公们集结成书,写成了作品。如果本书能成为大家好好思考婚姻的契机,那就太好了。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我心目中的森林

木内 晶文

导师:北崎 允子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我喜欢待在森林里,我想把当时愉快的感觉变得可视化,这是毕业设计制作的出发点。我记述了实际走进森林中所感知到的现象和印象。即使是同一片森林,如果时间带不同,光线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站的位置不同,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感知到的信息不同的话,接受的愉快感觉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对我来说,森林带给我的愉快感觉是安心感和开放感并存的,它们是由对当场感知到的多个现象的印象构成的。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我从描述的知觉信息中拾起感受快感的视觉现象,探寻它们作为造型时会具有怎样的特征。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to see

坂本 凜

导师:北崎 允子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我毕业设计的主题是“什么是看见?”。

在为毕业制作做什么而烦恼的暑假,我参加了和视觉障碍者一起举办的美术鉴赏工作坊。那个时候,我体验到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即使是直视前方,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

从视野中能感知到什么?人通过眼睛能看到什么?我通过近视、散光状态下视野的再现来考虑“什么是看见?”。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创造出一个机会,让人们对身边习以为常的视野产生怀疑并重新审视,同时也可以了解在不稳定的视野中会看到什么样的东西。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自己玩的文字

後藤 芙友

导师:石塚 英樹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我在进入大学后的4年里,一边画插画和漫画,一边进行文字相关的设计制作。因为喜欢文字和文字游戏,所以思考字型和字义,进行了这次创作。

但一般来说,文字只不过是信息传达的一种,含有错别字和可读性低的文字会成为信息传达的障碍,为了正确传达信息,需要进行修正。正因为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必需品,所以很少有人会特意去尝试用文字传达正确的信息以外的其他东西。

我想创造一个场所,让大家能够从多角度自由地解读、重新面对这些平常大家都在使用、书写的日语文字和语言,所以制作了3个体验型展示“自游文字”和空间。

这里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我希望通过游玩的体验,让来参观展览的人们能对文字有一些思考的时间。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チョウ タンニ

导师:石塚 英樹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层,给环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例如,海洋垃圾问题、海洋污染问题等。我经历了中日两国的疫情时期,重新思考了人类和环境的问题。

在至今为止的生活中,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人在吃料理的时候,鱼和蔬菜还是食材,被污染的部分在视觉上没有变化。如果人亲眼看到生物受到的污染,会是什么感觉呢?

塑料被当作垃圾扔进海里,变成无法分解的微塑料。我去镰仓海岸捡了很多微塑料,做了像料理一样的模型。而且,为了给人的视觉带来更大的冲击,我以这个模型为主题,画了更接近照片的画。希望大家看了这个作品,能够重新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违和感——寄寓生命的物品

松本 あやめ

导师:石塚 英樹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日常生活中的违和感,是给我们80年甚至更久的人生带来刺激的调味品。香料可以加深味道,产生令人愉快的刺激。有也好,没有也好,如果有的话,心情会稍微高兴一些。我想送给你像调味料一样的东西,所以制作了这个作品。

我这次展现的是“寄寓生命的物品”。我们平时无意中使用的“物”和我们“人”的区别是什么呢?“物”有生命吗?有感情吗?人工智能是“物”吗?那么,“物”与“人”的区别是什么?我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赋予物品生命。

寄居着生命、像人一样拥有感情、像人一样活动的物品所带来的违和感,如果能成为你人生的调味料,那就太好了。

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毕设原地踏步?看看武藏野的毕业生都做了啥!

资料来源 | www.musabi.ac.jp/

编译 | Yolia

排版 | Yolia

校对 | Roni & Amandagram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