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爬山的乐趣是什么?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73833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爬山的乐趣是什么? - 知乎

43 个回答

旅行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在徒步布恩山的第三天,我已经体力不支跟不上大队伍的行程。身心的疲惫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思:人为什么喜欢徒步?为什么要花钱找罪受?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我在路上遇见的每个人:你为什么要来徒步?

有人说:为了挑战自我

有人说:为了感受大自然

有人说:来都来了

后来,我遇到了一位美国老太太,她六十多岁了独自来徒步18天的ABC大环线,年轻的时候,在南极工作过,还曾经在上海呆过六年,我问她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徒步呢?

她说:你发现没有,徒步登山这些运动都是发达国家的人玩的更多。我一想,好像还真是,毕竟三天两晚的登山两三千没了,七天六晚的徒步更是大几千的花费,去到一些高阶路线,不请背夫或是向导自己根本去不了。欧美人户外运动参与的更多很大一部分原因肯定是因为经济条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需求。”她接着说:生活太过安逸,社会阶层稳定,人生似乎没有太大的挑战了,所以需要寻找一些身体上的suffer to feel alive,去感受内在的生命力,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到活着的力量。”

通过身体的痛苦感受到活着?当时精力旺盛,还为生计所困的我,似乎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说法,我若有所思的回到住所,开始思考徒步对于我的意义,第二天还想继续去找那个美国老太太聊天时,却发现她已经出发了。

后来,我逐渐理解她说的意思。人生,就是不断找罪受呀。因为对某些人来说,相比起身理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无聊更让人难以忍受,我们总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目标去让自己攻克,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游戏一样。

v2-7307ad8678f9a03d48b1704574d1d656_720w.jpg?source=1940ef5c

林贾尼火山口

晚上五个人睡一个帐篷,我一宿没睡着,一定要带睡袋,会有背夫背

在尼泊尔爬布恩山

也是爬到怀疑人生

厄瓜多尔的一个国家公园

我真的!!!每一次爬山爬到一半都好后悔呀哭

但我后来发现五小时以内强度的其实还可以啦

乐趣多少也有。

去马丘比丘的时候没有坐观光车上去,也没有做小火车,那两段路的徒步,大概都是两小时一段,我觉得体验感很不错~

专业的户外运动综合平台

登山途中偶遇的美丽风景。

半坡上鲜有人望见的小花。

不登顶峰就看不到的壮观景象。

“会当凌绝顶”的滂湃气势。

挥洒汗水和肌肉酸痛的身体刺激。

克服重重困难达成目的的满足感。

真正融入大自然之后的宽阔心境。

作为动物在运动中本能的愉悦。


点击户外游记进入8264户外平台网站,发现更多更全更专业的户外信息。

一个杂七杂八啥都喜欢的人

今年24岁,资深爬山用户20年,独立爬山也已经10年有余。说一下我个人在爬山中一些主要的乐趣吧:

第一,探索地图的乐趣。这个可能还真是字面意义上的探索“地图”。我从小喜欢拿着一本等高线的地图集上山,手动对应地形和地图上的曲线,这样来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我通过这种比较原始的导航方式探索了许多片山区。每每吸引我的就是地图上,更远处,某一个“看起来”很壮观的山峰、”看起来“很深邃的峡谷,或者”看起来“风景会很好的村庄。然后我会在下一次旅行中努力靠近,在眺望远方时一点一点辨认眼前的风景,和地图进行对照。探索一片新的区域、亲眼看到一片新的风景,这种乐趣是无与伦比的。到今天,我有了手机导航软件,也依然喜欢在难度不大的时候只下载等高线地图,而不使用卫星地图,等高线地图带来更多的想象和期待,让我仿佛变回十年前那个好奇的小孩。

第二,感受自己生命本能的乐趣。进山之后我总能感觉到自己充满了一种野蛮的能量,来自人类原始的生存本能。我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树丛中、小溪两岸,腾挪旋转跳跃,借助岩石和树枝的力量,保持平衡、稳定重心。有时候在下山时飞奔,通过控制落脚点和综合利用四肢来降低冲击,感觉到自己落地无声,像一只矫健的猛虎。向上的爬升总是痛苦的,但是爬升路上的各种险路难关带来的乐趣往往能冲淡这种痛苦。推论:台阶是这种乐趣的终结者,也是爬升的痛苦的同义词。

第三,欣赏物候变化的乐趣。正所谓”四时之景不同“,在不同的日子去同一座山,永远会有惊喜,永远不会乏味。从一月冒着严寒踏雪而行,到二月里感受早春的晴空和暖阳。从三月里桃杏满山,到四月里绿意葱茏。五月里时而春寒料峭、雪满花枝,时而天高云淡、芳草茵茵。六月里的低山,杏子、桑葚惹人大快朵颐,七月里的高山,百花草甸绽放在雨雾之中。八月是最美的季节,雷雨后清爽的风中,极目远眺,万山苍翠,彩虹和霞光只是寻常。九月黄草如矛,高过了人的膝头和开败的残花。十月可在油画般的暖色森林中遥望远山戴雪,十一月霜叶鲜红欲滴,被清晨的露珠装点。十二月繁华褪尽,狂风吹走了落叶,也展露出山的筋骨和路的纹路。相信我,以上这段文字远远不能概括山间万物的多样,那些爬虫游鱼、飞禽走兽,像游戏中的NPC一样,让人期待着相逢、慰藉着寂寞。那些风雪雨雾、日夜寒暑,也都给旅人不一样的考验和惊喜。有些山,我爬了十多次,都从未感到过一次的雷同。第一点乐趣或许是引诱我走入山间的,第二点乐趣让我乐此不疲,第三点乐趣则让我上瘾沉迷。

第四,独处沉思的乐趣。走在山间,时间会变得漫长。不同于自驾旅行的移步换景,徒步的速度让风景变化的速度,极大地降低。另一方面,山里没有信号,山路也不便于低头,我们很容易长期与现代社会创造的一切娱乐失联。即使是结伴旅行,也避免不了很长时间的沉默,因为说话说多了很容易口干舌燥、气喘吁吁。总而言之,在爬山时,人往往可以获得最长的独处时间。或者说,爬山是天然的、被动的、强制的:冥想和正念。在爬山时,我们一面关注周遭的环境,一面放任头脑中的思绪若有若无地流转,但时间的漫长和连续,让这种若有若无的思考也变得丰富而深邃。我常常在爬山时想明白一些事情、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这种乐趣大概是一种与山无关的额外馈赠。

第五:人与人羁绊的乐趣。虽然我说结伴爬山常常也归于沉默,但沉默背后则有着一种很深的羁绊。同处于广袤无人的群山,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帮助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人,也信任身边的人。无论是和爱人一起,还是和兄弟们一起,抑或是加入山鹰社之后,带领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我们在山间的时候,永远无条件地互相保护、扶持,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人类友谊最原始的形式。在山间遇到陌生人也是一种令人惊喜的体验。无论是同游的游客,还是本地的山民,打上声招呼、互相在狭窄的山路上让个路、打探一下前路情形,都非常的自然。诚然,陌生人也意味着一种极小概率的风险,比如可能是流窜山间的歹徒,或是附近黑煤窑的看守,或是盗猎分子,甚至是临时起意的普通人。所以在每次听到人声时总还是会警觉,然后观察声音来源的方向,确认对方的来意。但毕竟概率已经足够低,在我们不会因为车祸而恐惧上街的同时,也不会因为这种概率而恐惧进山。跑题附一些建议,比如结伴出行、提前了解一片山区的安全状况、不贸然前往不熟悉的山区、请本地向导。所有这些都可以尽量降低风险,让我们尽可能放松地享受山间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爬山的主要乐趣,但每个人的乐趣也是不同的。勇敢走入山间自己体会,才是获得答案最好的方法。

或许也有人注意到了,我没有提到自然环境带来的危险,只提到了人带来的危险。这应该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种判断,虽然自然环境带来的危险是远远大于人带来的危险的,但自然环境的危险是可以预判并且降低到零的。循序而行、做好系统的预案、准备好备份物资和适合的装备、和有经验的团队同行,都可以完全避开自然环境的危险。但人的危险难以预料,难以做任何百分之百的保证。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在山间享受乐趣、安全归来!

跨行跨岗小财务、裸辞求职专家、情感助手、文案骚年、户外驴友
我和明天有个约定。

简单的来说,我是一位比较业余的爬山爱好者,说我自己业余的原因大抵是因为,我虽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好爬山,可现如今活到20多岁,我却并没有实实在在的爬过几座有名的大山。一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手里面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资金,如今的三山五岳,可大不比从前了,随随便便爬一座名山,就要花费500到1000元,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尚未踏入社会,未能挣钱的穷学生来说,爬一座山的花销难免有些奢侈;二是受时间条件的限制,别人都会说,与工薪阶层相比,学生是最闲的啦,怎么还哭诉着说自己没有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呢?对此我想说的是,学生假期确实很多,可是压榨学生假期的事务也是很多的呢。之前我就订了去北岳恒山和焦作云台山的车票,可是却因为学校突然下通知要举办大型文艺活动而不得不取消。结合这两点原因,我这几年下来,并没有爬什么非常名贵的山,大多还是以小山为主。我个人认为,天下的山大多都是大同小异的,能真正赋予爬山意义的不是山是否名贵,也不是山的大小,而是爬山者的心境。

爬山真的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不只是简单的晒晒太阳,出出汗而已,可以使我们在爬山的过程中因风景的变化而增添视觉上的美感和享受,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充实,精神富足。来来往往的爬山者很多,人们为了不同的追求而爬山,或锻炼,或释压,或赏玩,都无所谓,重点是你去做了,他去做了,我们去做了。 在爬山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还可以交到一些朋友,简单的聊聊爬山的感受,聊聊彼此的人生,我觉得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起码可以使更加细致的领悟爬山的趣味。

爬山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有一些指导意义的。

一座山,上山的路与下山的路不尽相同,爬山过程中所领略的风景自然也就大不一样了。在山谷里面的时候,我们抬头仰望山顶,或计量,或盘算,这就好比我们在年轻时观望未来的道路,有些迷茫,总要心里有点计划,有点目标,活在人生的前几十年里,我们对人生的后几十年有所期许,有所张望,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承受生命的重量;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我们又会不自觉的俯视我们曾经的出发点-山脚,或惊叹,活欣赏,这就好比我们在年老的时候回顾过去的道路,有些释怀,总会有所感悟,有所总结,衡量自己是否活的问心无愧,是否每一步路都脚踏实地。

一座山,不管是上山也好,下山也罢,路总归不会是一条直线,总会有弯有直。这对与我们的人生也是有启发意义的,这告诉我们两点,一是做人做事都要能屈能伸,要像这山上的路一样伸缩有道,该弯的地方就要弯,该直的地方就要直,如果不能做把握好这样的一个度,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在做人做事中栽一些跟头,吃一些亏;二是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灵活应对,不可以得一法而全用之,要学会变通,生活中很多人都爱钻牛角尖,不懂得变通,所以往往事与愿违,事半功倍,这样做是很劳神费力的,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山路十八弯,来来回回的都是很灵活的道路,虽然这些道路并非一日而成的,也是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造,但是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道路确实是很灵活的,所以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找寻最为有效的应对方法。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