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信你的身体,它不会骗你-1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ocai.de/post/2022/04/%E7%9B%B8%E4%BF%A1%E4%BD%A0%E7%9A%84%E8%BA%AB%E4%BD%93%E5%AE%83%E4%B8%8D%E4%BC%9A%E9%AA%97%E4%BD%A0-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周比较让人伤感的新闻之一,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在公司附近健身时,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他的死因目前还没有公布,但恐怕与较高的工作强度分不开关系。

这一事件与之前B站审核员“暮色木心”,多多买菜派驻新疆的员工比较相似,都是由于较高的工作强度压垮了身体,导致了猝死的出现。

你的身体不会骗人,它累了就是累了。

你的身体到底是什么状态#

考虑到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与我的工作环境相仿,我描述以下的情况,大家来看看自己是否存在:

  1. 体重过重(BMI>24)
  2. 每周的中等运动和强度运动时间少于60分钟
  3. 存在颈部、腰部不适
  4. 摄入油、盐的水平较高,超过建议摄入值
  5. 睡眠不足8小时

当然大家如果想更详细的了解一下,可以访问这个亚健康自测量表来测试一下: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9466225369

你的身体素质比你想象中还差,你没身体资本去“拼”。

人体的身体素质在青春期逐步提升,在20~40岁缓慢下滑,在40岁后快速下滑,这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

如果你小的时候身体底子本来就不好(还记得被占用的体育课吗),年轻的时候也不注意,那猝死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既然工作很辛苦,锻炼有用吗?#

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其实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了。据我了解,在上述新闻中的某互联网大厂附近就有很多配套的健身房,且主动去健身的人相当多。

但你的身体的机能恢复(锻炼),其实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也就是:

  1. 破坏:通过超越之前强度的抗阻力训练(或有氧训练),来强迫自己的身体开始调整到新的状态,破坏了己有的稳态。
  2. 营养:摄入优质的营养(蛋白质、维生素、糖分)来帮助肌肉组织增长肥大,帮助新陈代谢加速。
  3. 恢复:通过足量的恢复来将营养吸收到自己的身体中,身体就会慢慢调整到一个更好的稳态。

这三个部分是循环递进的,不能少掉任何一环。大家如果有看过一些专业健体健美运动员的讲解或视频,你会发现他们也或多或少会提到【恢复】的过程,譬如这个UP主“短腿小萝卜”的视频

如果真要有个优先级的话,足量的恢复和睡眠可能是这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

但是很可惜,在这些案例中,大部分人下班的时间都极其晚,已经占用了一部分宝贵的睡眠时间。加上隔三差五还熬夜通宵,简直就是在自己脆弱的身体上狠狠踹了几脚。

这种情况下,就别加班锻炼了,直接回家休息躺着吧。

关于猝死的扩展阅读,见:

https://mp.weixin.qq.com/s/bn4gNdjyiaZ2oHaXMcN6VQ

https://sspai.com/post/65228

学习《工伤保险条例》,但希望用不上#

如果、万一,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建议大家认真的学习《工伤保险条例》,里面关于工伤认定的部分,我摘录出来: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给予他一个公允的工伤认定吧。

关于 “闲棋冷子”#

关于写作的地方我找过不少,前后在简书、知乎、公众号、自己的Blog https://wocai.de少数派 上一直在发一些东西。

简书、知乎因为平台风格不喜欢,已经彻底停掉;公众号因为比较封闭,也没动力保持高频的更新(就算发了,互联网也搜不到)。Blog是我自己搭建的,老实说折腾Blog本身比写Blog花的精力还大,现在也逐渐不知道要写点什么了。

少数派是20年开始写的一个渠道,有一个足够好的气氛和读者来产出一些长文,目前已经写了10篇文章,上了首页6篇,文章被阅读了33万次。近期发表的文章是花了很大功夫整理的一篇有关于狂犬病的文章,反响还不错,我大概还会坚持写下去吧。

我感兴趣的方向比较多,包括且不限于:营养学、法学、零售、互联网产品、历史……

坦诚的和大家说,上述这些我虽然有些知识基础,但仍然需要大量的摄入和学习。我的学习观念中,会不抗拒的收集学习所有接触到的信息,虽然这些内容有很大概率“用不上”,虽然“效率低”,但我不在乎。

标题中的“闲棋冷子”算是一个围棋术语,既不是“妙手”,也不是“奇手”,更不是“恶手”。在真实的对弈中,其实很少棋手会做出这样的行动。

生活不是对弈,有闲暇的时候多下“闲棋冷子”,万一未来就连在一片了呢?

解释了我的观念,我大概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输出 newsletter 的内容:

  1. 在各种信息摄入和工作中,我把各种方向的内容收集起来,比如用flomo写卡片
  2. 能扩展的尝试扩展写一点,但不会深入
  3. 攒一段时间,量差不多了发一篇 newsletter,因此更新的频率不太固定,希望起码能做到每月更新。

这里是【闲棋冷子】,欢迎大家订阅、关注、回复(回复非常重要!)

你可以在 即刻少数派我的blog 找到我 @kok。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