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乌江榨菜大跃进,一把手的“59岁现象”来临?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69982825453670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乌江榨菜大跃进,一把手的“59岁现象”来临?

财经无忌·2022-04-15 12:17
榨菜一哥不容易

“健康化”是个框,啥都能往里装。

在央视曝光酸菜之后,国民品牌乌江榨菜,宣称要让榨菜走“健康化”之路。

“推出升级版乌江轻盐榨菜,不仅是涪陵榨菜集团高质量做大榨菜产业的战略选择,更是乌江榨菜顺应时代发展的历史选择。”59岁的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周斌全,在今年3月的“中国健康榨菜新标杆,乌江轻盐榨菜上市”发布会上,宣布乌江榨菜进行品牌升级,推出减盐超30%的乌江轻盐榨菜。

事实上在去年,周斌全治下的涪陵榨菜(002057.SZ)已经豪掷2.4亿宣传费,并叠加9500多万的市场推广费,同时大手笔搞“基建”,花了1.5个亿用于三大产线的扩张——这在涪陵榨菜公司史上是少见的景象。

2000年加入涪陵榨菜,担任公司董事长至今已有22年的周斌全,正面临“60岁退休”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关键时刻,对于国企领导来说,“59岁现象”尤为被关注,而眼下,他似乎正在迫切地“大干快干”,给继任者造一个“百亿集团”。

减盐也不一定健康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愈演愈烈,相较于食物的口味优劣,消费者更加看重食物的健康与否。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造成超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很大概率或许要归结于“吃糖”过多。

《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就表示,含糖饮料的过度摄入使糖尿病人群年轻化,发病率逐渐上升。

这也给饮料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无糖”饮料快速崛起,市场预计到2027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达276.6亿元。

v2_12f45fbd0d5b4db9a83b5321eaa9b1ae_img_000

与“减糖”相同步,由于历来做饭有“宽盐”的传统,“减盐”也成为中国健康发展的一大主旋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显示,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来看,2012年,中国成年人人均每日盐的摄入量估计在12g左右,是建议摄入量的两倍左右。

针对这一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要降低20%。

表面来看,乌江榨菜推出轻盐产品顺应了时代的减盐趋势,但如果我们细究就会发现,乌江榨菜天然的“榨菜”属性,很难做到足够的健康。

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显示,固体食品如果每100克含钠600毫克,则属于高钠食品。淘宝官方旗舰店数据显示,70克重袋装的乌江轻盐榨菜含钠量已经降至700mg/35g。简单测算可知,“轻盐化”后,乌江榨菜的含钠量依然远超卫健委的建议摄入量。

v2_16dfabf592084331b7e5e219679f473c_img_000

至于为何乌江榨菜不一步到位,彻底让自家的产品符合健康标准,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榨菜产品与“轻盐化”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接受凤凰网采访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表示:“榨菜赛道本身不具有大健康标签,未来增长已触及天花板。而涪陵榨菜推出的减盐版新品对健康而言意义不大,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口感。”

为了掩盖减盐带来的口感失衡,乌江榨菜不得不通过添加辣椒、花椒、八角等香辛料调味来达到增香的效果。

乌江榨菜的价格困局

站在2022年初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回望乌江榨菜,其推出“轻盐产品”,与其说是主动求变,倒不如说是无奈转型。

财报显示,2021年,乌江榨菜营收为25.19亿元,同比增长10.82%,净利润却仅为7.42亿元,同比降低4.5%。这主要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乌江榨菜很难继续保证成本、渠道、营销的平衡。

v2_1344e0feec81406b9206b92ab1c8f9a0_img_000

首先,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过去一年,乌江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的成本出现上涨迹象。重庆市涪陵区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青菜头平均收购价仅为900元/吨,到了2021年Q1,这个数字就增至1480元/吨,增长64.44%。

对此,在2021年财报中,乌江榨菜表示,采购青菜头和榨菜半成品的价格分别上涨约80%和42%,使得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涨约13%。

与此同时,由于已经在榨菜行业耕耘数十年,乌江榨菜在渠道覆盖上,也基本做到了饱和,也就是说达到赛道的天花板。财报显示,2021年,乌江榨菜的经销商数量突破3000家,在县级市场的覆盖率达到了80%。

虽然近两年,乌江榨菜也在拓宽线上渠道,但是结合天猫超市的数据来看,乌江榨菜的月销量最高仅为7万+,与国民零食辣条等产品动辄10万+ 的月销量有明显差距。

v2_4f2367f4350a4485a7910991f2a8c9b1_img_000

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上涨不断施压,另一方面,经销商渠道即将饱和。乌江榨菜能做的,只能是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

中信建投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乌江榨菜或直接、或间接累计涨价12次。曾经几毛钱一袋的乌江榨菜,如今已逼近4元左右。

甚至在2021年11月,乌江榨菜还推出了售价高达888元的乌江涪陵榨菜五年沉香礼盒装(900g)。不过每日经济新闻发文称,乌江榨菜的高端化并没有俘获消费者,“在多个平台上,这款888元的沉香榨菜销量都只有个位数,个别店铺甚至为0”。

结合2021年财报来看,乌江榨菜的营收在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净利却在不断下跌。显然,涨价并没有起到预期般的效果。

营销节奏生变是巧合?

当然了,乌江榨菜净利下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其在2021年同步祭出了曾让自己声名鹊起的巨额营销策略。

官方资料显示,2006年,乌江榨菜曾斥资1400万元拿下央视黄金时间的广告位,并邀请张铁林为之代言,喊出“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的广告语。

事实证明,乌江榨菜的广告策略确实有效。欧睿数据显示,2008年,乌江榨菜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1.28%,比第二名的9.56%,高出了两倍以上。

财报显示,2021年,乌江榨菜的品牌宣传费达到了2.4亿元,对比去年的210万元同比增长113倍,并喊出“全球热销150亿包”的口号。但是这一次,运气的天平没有再向乌江榨菜倾斜。

v2_18aaa171d47a417e809b119d41585610_img_000

2021年,乌江榨菜的营业成本上升了26.45%,致使毛利率下跌5.01%,并且榨菜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下跌了2%和1%。

虽然直观来看,乌江榨菜在2021年祭出巨额营销策略的逻辑大概率是为了抢占市场,但是横向对比不难发现,与2006年靠巨额营销打开认知度不同的是,时至2021年,乌江榨菜在整个行业已经风头无量。

考虑到过去十五年,乌江榨菜的销售成本一直控制在千万规模。因此,2021年乌江榨菜的巨额营销策略显得十分吊诡。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2021年乌江榨菜为何会祭出巨额营销策略,但是与该策略相同步的是,2021年2月5日,乌江榨菜召开了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进行了领导人换届。其中周斌全虽然连任董事长,但是其年龄(出生于1963年)已经达到了58岁,距离60岁的退休年龄还剩两年。而按照国企的惯例,2023年,周斌全将迎来退休。

考虑到过去十几年,周斌全一直执掌乌江榨菜,很少祭出巨额营销策略,在即将退休前,突然转变经营风格,大肆投入营销广告不免令人惊讶。

百亿榨菜集团何在?

在2022年3月份的乌江轻盐榨菜上市发布会上,周斌全表示:“力争3-5年时间,把公司打造成为产值突破百亿、利润突破20亿的产业集团。”

然而现实是,严重倚重榨菜品类的乌江榨菜如果不及时开创第二条曲线,想要实现产值“破百亿”,可能比“蜀道”还要难。

根据欧睿的数据来看,2019年末,乌江榨菜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6.41%,比第二名的11.5%,高出两倍有余。

这么高的市占率虽然亮眼,但很可能也是品牌发展的终点。因为从市场面来看,在商品多元化、食品健康化的今天,榨菜行业已经接近天花板。勾正大数据显示,2013年-2019年,中国包装榨菜市场规模从37.79亿增长至了66.8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9.98%,预计2020年-2024年,这一数字将降至8.23%。

v2_d9233861273543c7903218c37d657a28_img_000

关于榨菜市场的的红利将尽,我们从相关企业的数量也可见一斑。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榨菜企业注册量为339家,同比增长58.4%,但是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就降低到了135家,同比下跌60.2%。

在行业天花板渐显的背景下,乌江榨菜还在不断地进行扩产。2021年财报显示,乌江榨菜目前重大的非股权投资包括三个生产基地的建设。其中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33亿元,截止2021年末的建设进度为1.29%,设计产能20万吨。

但结合前文不难发现,目前乌江榨菜已经供过于求。财报也展示了这一点,2021年,涪陵生产基地的理论产能为15.33万吨,实际产能仅为11.08万吨。实际产能比理论产能低了27.72%。

v2_92fa0622f7e0451fac9b8ef97269c13c_img_000

当然了,乌江榨菜可以寄希望于抢占竞争对手的蛋糕,但这显然比在增量市场发展难度更大。因此,乌江榨菜的产能投资,还需谨慎看待。

2021年,涪陵榨菜公司共销售13.48万吨榨菜,而几年之后,公司将新增20几万吨的榨菜产线。不知道未来涪陵榨菜的销售人员们,要用什么办法,为这些从产线上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榨菜找到消费者。

在第二条曲线上,乌江榨菜虽然也在探索,但是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财报显示,2021年,乌江榨菜的榨菜、萝卜和泡菜营收占比分别为88.39%、6.31%和2.74%,其中萝卜品类的销售量同比下跌了36%,与榨菜业务差距明显。

这也让资本市场更加理性地看待乌江榨菜。2022年初,乌江榨菜的主体涪陵榨菜的股价一度冲至50.69元/股的高点,但是截止2022年4月14日收盘,其股价仅报收34.51 元/股,较高点下跌三成多。

v2_5fcf9bf25a8b4c17b5440242c5a5278d_img_000

此前,由于抢占先机,乌江榨菜在榨菜领域风光无量,但是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榨菜市场本身就愈发难以增长,这也给乌江榨菜带来了新的挑战。

作为榨菜市场少有的上市企业,乌江榨菜虽然已经领先竞争对手一大截,但是作为孤独的领航人,乌江榨菜也没有转型的先例值得参考,未来或许依然要“摸着石头过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ID:caijwj),作者:申言,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