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相信:下一个互联网,仍然是互联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news.ittime.com.cn/news/news_55326.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我相信:下一个互联网,仍然是互联网

裴培  2022年04月06日 08:36

2006年,我在纽约的一家对冲基金混实习,主要工作是给交易员端咖啡。后来因为端咖啡的姿势不对,经常把盘子弄脏,连这个工作也丢掉了,改为整理世界金矿年鉴——也就是把几十本大书的内容输入到Excel里面去。这个工作很无聊,技术含量很低,但我从中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国家,这些国家居然都是有人口、有产业的。

每个星期一的午餐时间,基金会举办内部培训活动,主要是基金经理出来跟大家闲聊,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天,出来闲聊的是新兴市场基金的负责人。那是个美国人,不过并不像一般的美国人那样孤陋寡闻,去过很多国家,其中既包括中国,也包括印度、巴西、南非。在讲了很多国际旅行和调研经历之后,他停顿了一下,很严肃地说:

“中国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发展让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问我,下一个中国会在哪里。如果你去过中国内陆,理解中国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话,就应该承认——下一个中国仍然是中国。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中国’,其实只是中国的一小部分而已。如果整个中国都能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多、很多个‘中国’,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会远远超过你们的预期。”

从那时起,直到2021年,这位基金经理的话一直在应验,中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越来越高的比例、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21年以后,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过,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预言能持续十五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在整个20世纪,看空美国的人一般而言都是失败的;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看空中国的人一般而言也失败了。当然,现在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只能静观其变。过去的事情只能作为参考,关键是接下来要做什么。

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看到了无数看空互联网的言论——不止是看空几个互联网巨头,而是看空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我在自媒体看到这些言论。我在传统媒体看到这些言论。我在分析师的报告上看到这些言论。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看到这些言论。一开始,我每个月可以看到两三次这种言论,后来每天都能看到,现在是每天看到不止一次。这些言论很真诚,言之凿凿,旁征博引,经常获得10万+的观看量和数千次的转发量。在改编为视频、直播等形式之后,这些言论尤其具备说服力,我认识的很多人都被说服了。在中概股下跌了80%、恒生科技指数跌去三分之二的情况下,这些言论不由得你不信。

可惜,一切看空互联网行业的言论都是错误的。笃信这种言论的人,必将错过下一个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增长,必将错过一系列优质的投资对象,就像他们过去二十年错过了腾讯、苹果、谷歌一样。

互联网与芯片、光刻机、无人机、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等所谓“硬科技”完全不同。在人类历史上,能够与互联网相提并论的创新非常罕见,我能想到的只有:火,车轮,印刷术,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我们可以把20世纪中期诞生的电脑(计算机)也算进来,但它已经整体融入了互联网,成为后者的一部分。

早在二十多年前,不止一个学者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还有人说:“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他们错了。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也发展到了很大的规模,但与互联网的市场规模相比不啻于沧海一粟。为什么?因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不仅仅是一组标准,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它全面、深入地改造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以至于我们甚至不再记得它诞生之前的生活状态。

互联网是21世纪的巨灵,今后几千年的任何历史课本都不可能绕过。互联网时代将像地理大发现时代、工业革命时代一样,被视为全人类的高光时刻。严格地说,互联网比电力、内燃机和蒸汽机还要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试想一下:在电力投入商业应用后的几十年内,我们不但拥有了各种电力设备,还拥有了电影、留声机这些奇幻的娱乐方式;电灯照明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物钟;电话则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把这些发明创造加在一起,才相当于现在的互联网。

我还要强调一点:虽然人们经常讨论“产业互联网”(To B),但未来十年最有前景的仍然是消费互联网(To C)。历史一再证明,护城河最深、发展潜力最大的公司,是那些直接接触消费者、在亿万人中建立起用户黏性的公司。认为产业互联网会取代消费互联网的核心地位的人,就像认为“硬科技”会取代互联网的核心地位的人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微软的消费级业务已经贡献了三分之一的收入和四分之一的营业利润。这家“产业互联网巨头”还在通过收购来扩大游戏业务,进入每一个家庭的客厅和卧室。

苹果一直是一家彻底的消费硬件(及软件)公司,现在又通过个人空间、数字媒体、流媒体等付费服务,进一步提升收入和利润率,从而建立全世界最牢不可破的商业模式。

亚马逊被认为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扩张最成功的公司,但过去几年,它在线下零售(含O2O)、生鲜电商、游戏、直播和影视内容方面的投入,要高于在云计算业务上的投入。

谷歌在云计算方面的进步也很大,但是过去一年,它最引以为傲地是通过新的零售广告模式(Google Shopping)以及Google Map的新功能,让广告收入获得了持续增长;它旗下的YouTube在商业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不要误会,我没有任何贬低“产业互联网”的意思,正如我没有任何贬低“硬科技”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与消费互联网还能做到的事情比起来,一切其他产业都黯然失色。你是否跟某些分析人士一样,认为消费互联网已经见顶,没有新的领地可供开发了?那你就错了,因为用户圈地的结束不意味着应用发展的结束,后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在虚的方面,整个互联网的娱乐内容生态才刚刚建立起来。全球的游戏玩家还只有30亿人,仅相当于互联网用户的60%;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流媒体观赏长视频的人数就更少了。拜VR/AR技术和Web3.0所赐,元宇宙可能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逐渐成真。我们今天在互联网上享受的娱乐之丰富,已经超过了我们祖辈最疯狂的梦想;但我们的孙辈将要享受到的东西,又将远超今日最疯狂的梦想。

在实的方面,互联网对传统消费的渗透最多只进行了一半。从中国到美国,电商平台无不致力于日用食杂,并以此为基础介入上游,最终目的是改造农业这个庞大而古老的行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将享受当日达或次日达服务;他们的线下消费体验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在有条件的地方,消费与互联网的完全融合,将在21世纪内基本实现。

每当我看到这些进步,每当我看到全世界的互联网技术人员、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在做什么,我看到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正在过去的全球疫情,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和个人拥抱互联网、拥抱数字化生存的速度。其实,在今年年初,我是有些悲观的;可是在阅读了亚马逊、谷歌、苹果和微软的财报之后,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乐观。

“要刮东风了,华生。这种风在英国还从来没有刮过。这股风会很冷,很厉害,华生。这阵风刮来,我们好多人可能就会凋谢。但这依然是上帝的风。风暴过去后,更加纯洁、更加美好、更加强大的国土将屹立在阳光之下。”——夏洛克·福尔摩斯

我相信,无论这阵风暴要持续多久,在它过去之后,下一个互联网仍然是互联网。【责任编辑/常琳】

来源:互联网怪盗团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