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赚宠物的钱,没那么容易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bailve.com/article/11584017639931904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赚宠物的钱,没那么容易

2022/04/05 15:10
赛道玩家冷暖自知

文 | 老鱼儿

编辑|杨旭然

3月26日,长沙某市民因与确诊阳性病例密接,需要到酒店隔离,自己的两只猫咪无人照顾,无奈在网络发出求助。一家“宠物托儿所”得知这一情况,将猫咪接至店里托管,并在期间进行全方位消毒,确保“猫员”安全。

当今社会,宠物身上被人类寄托的情感在逐渐升温,而这些情感的寄托,最终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企业的经营和业绩。

3月10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宠物业务作为京东零售发展最快的新兴品类之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2021年全年实现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倍的高增长速度。

另外,2021年双十一期间,天猫宠物,天猫犬/猫主粮、猫零食、美容清洁用品等类目11月1日成交额均超亿元,并有45个品牌首小时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不光电商平台表现如火如荼,在宠物经济产业快速扩容的背后,各种资本也是目光炙热。最典型的,就是高瓴资本在宠物经济方面的强势介入。2016—2018年三年间,高瓴资本砸下至少十亿美金,投资了100多家宠物企业,尤其在宠物医院方面下了重注。

赚宠物的钱,没那么容易

张磊是宠物领域投资的代表人物

面对业绩的红火,资本的狂热。让我们不由得发问:宠物的钱真的这么好挣吗?

貌似很好挣

情感需求产生的消费力量是巨大的。

资本愿意投入,大佬们看中的还是这个赛道的庞大规模。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指导、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制作的《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宠物犬猫数量较同比增加1151万只。而作为对比,2021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同比增加仅为48万。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则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宠物市场规模接近三千亿元,2015—2020年6年间复合增速达到32.8%。根据《白皮书》预测,未来三年我国宠物行业复合增速在14.2%,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

1649142530617038131.png

水足够大了,鱼足够大吗?

目前宠物行业主要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宠股份、佩蒂股份、路斯股份、瑞普生物等,收入规模、市值都不算大。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2021年,以宠物食品及用品为主营业务的中宠股份营业收入为28.82亿元,同样主打宠物食品的佩蒂股份2020营收13.4亿元、路斯股份预计2021年营收在4.2亿元。以兽药为主营业务的普瑞生物虽然称宠物业务高速增长,但在其2021年20亿的营业收入中,宠物业务仅为2600万元。

根据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在庞大的宠物产业中,“头部效应”还未形成,竞争者都有机会。

随着丁克、单身、社恐、银发等等人群基数的膨胀,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链条逐渐疏松,宠物身上所独有的情感替代价值日益凸显。

情感需求产生的消费力量是巨大的。

据《2021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分别有85.1%/8.5%的宠物主将宠物当成家人/朋友,累计占比达到93.6%。从近两年统计数据来看,主粮月均消费超过500元的高消费宠物主占比从21.7%增长至25%。

“存栏”宠物数量的持续增长中,各类商业业态均开始介入,演变成了宠物经济链条上的“一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宠物食品产业,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虽然份额有所下降,但是宠物食品产业牢牢占据了宠物市场的51.5%;

“第二产业”是指宠物医疗产业。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宠物医疗已占据整体宠物市场的29.2%,是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第三产业”则是指在一二产业之外的,包含了宠物寄养、宠物保险、宠物婚丧等内容的宠物服务类产业。

目前,以三种产业为版图的宠物市场生态已初现雏形,让行业呈现出一派多元化的繁荣景象。

那究竟一二三产业中,是不是处处蓝海呢?

其实也不好挣

宠物经济,终究还是人的经济。

行业冷暖只有当局者才能自知。即便是别人眼中的蓝海,游起泳来,也难免会呛到。这在宠物经济的“一二三产业”中,表现各不相同。

第一产业:竞争愈发激烈

3月30日,中宠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8.82 亿元,同比增29.06%,但归母净利润1.16 亿元,同比降14.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4 亿元,同比降了9.35%。与2020年归母净利润的70.72%增速、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85.52%增速形成天壤之别。其市值也从最高120亿腰斩至目前的60亿左右。

佩蒂股份也同样尴尬,2020年刚刚收获了营收同比增32.88%、净利润增129.62%、归母净利润增157.71%的华丽成绩单。但根据2022年1月13日佩蒂股份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9000万元,同比下降47.75%—21.62%。

3月份刚刚在北交所挂牌的路斯股份,则是在上市之后很快破发。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今年的资本市场,真的是不爱“吃狗粮”!

这就是“第一产业”遇到的普遍问题,虽然目前宠物食品仍然占据了宠物产业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入局者层出不穷,想要卖出去更多的产品,就必须付出更高的费用。

1649142530583004362.png

2021年,中宠的销售开支突破2亿元大关,占比超过8%,而这个数字的增速在最近5年里有4年都大于营收的增速。

佩蒂股份也在2020年报中坦言,虽然字面上销售费用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执行新收入准则,销售费用下科目调整所致,若按照原统计口径,公司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依然有大幅增加。”

即便中宠股份和佩蒂卖力销售,行业集中度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根据《2020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的CR5为23%、CR10为33%,对比日本的CR5为61%和CR10为77%,中国宠物食品市场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也就是说,第一产业的激烈竞争或许将长期存在。

第二产业:两极分化严重

与猫粮狗粮相同的是,宠物医疗行业集中度同样较低。但这个“第二产业”的竞争格局相对清晰。

据鲸准《宠物医疗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就已有1万到1万5千家宠物医院。其中大规模连锁医院数量占比不足15%,整体宠物医疗市场仍比较分散。

随着资本对这个产业的不断渗透,行业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其中高瓴资本操盘的新瑞鹏坐拥宠物医院1400多家,陆续合并了芭比堂、安安宠医、宠颐生等连锁机构。

2020年,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的新瑞鹏完成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含了腾讯、勃林格殷格翰、碧桂园这样的大佬。融资后,新瑞鹏的估值由100亿升至300亿。

1649142530548074878.jpeg

医疗设备是宠物医院重要的竞争壁垒

目前,整合后的新瑞鹏集团坐享资本扶持,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成都、杭州、重庆等90多个城市,俨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宠物医疗平台。

除新瑞鹏外,瑞派宠物于2019年末完成C轮融资,投资结构中包含了全球营收超过400亿美元、拥有6.5万专业兽医的世界级宠物医疗巨头——玛氏宠物护理。

根据瑞派官网显示,获得玛氏集团融资后,瑞派市值达70亿元。目前瑞派所辖门店超300家,员工近4000名。其中博士9人,硕士125人,兽医专业人员1600余人,年接诊量超200万例。

门店数量较多的连锁宠物医院还包括有全心全意、宠爱国际等。

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宠物医疗机构脱颖而出后,构成了第二产业中的“第一极”。除此以外,宠物医疗大多数仍然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型单体医院,缺乏资本扶持,服务的用户半径也有限。

同时,因为众多资本的蜂拥而入对头部企业进行整合收购,抬高了消费者宠物医疗的成本,提升了行业利润,反而吸引了更多微型掘金者进入——这意味着“第二产业”小、散、乱的问题仍将持续存在。

更何况,宠物医院这门生意的护城河到底在哪,还是要打上一个大问号的。

“第三产业”:真正机会

更大的机会也许来自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竞争虽然方兴未艾,但其赛道已经基本明朗。

可是在第三产业,除了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宠物托管之外,许多充满创造性的经营业态不断涌现,让宠物经济未来的可能性变得更加丰满。

以宠物殡葬为例,据《宠物行业企业数据报告(2020)》显示,在2020年我国新增超过1200家宠物殡葬相关企业,同比增长447%,已经超过历史相关企业增量的总和。

1649142530517065394.jpeg

宠物殡葬作为一个市场正在快速扩容

此外,宠物配种、宠物美容、宠物保险甚至撸猫馆等特色经济业态不断涌现,赛道数量相当可观。

在这些赛道中,入局选手相对实力较小,但由于整体赛道规模较小,也无法吸引大型资本进入,反而使得这样一个个细分市场成为创业者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容身之地。

如果说第一和第二产业是宠物经济中的“刚需”,那么第三产业就是宠物经济的“消费升级”。它更注重探究宠物主人的心理诉求,能够满足第一第二产业未曾达到的情感消费领域。

尤其是目前,宠物经济越来越成为单身经济、银发经济的附属经济模块,每只猫猫狗狗所承载的,都是一个个都市灵魂所无处安放的孤寂和落寞。

宠物经济,终究还是人的经济。

总结

其实,纵观宠物经济的一二三产业,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行业规模大但经营分散,导致竞争激烈。

这样的市场竞争下,整体看更适合小规模创业,对于大规模投资来讲难以短期见效,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投资者难以获得足够回报。

当然了除非你有像高瓴资本这样“广撒网,多敛鱼,择优从之”的壕气。在高瓴资本投资的100多家宠物企业中,一家叫Vet First Choice主营业务为兽医提供在线药店和家庭送货服务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 45 亿美元,让高瓴资本大赚一笔。或许也因此更加坚定了其在宠物经济中继续掘金的决心。

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可以大胆的预判,国内宠物市场短时间内出现垄断型大企业的几率很低。即便是看似巨头的新瑞鹏,最后也难以避免会被“小散们”带回到竞争激烈的环境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