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腾讯谢建家:双智建设需要逻辑统一、物理隔离、权限可控的底座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sootoo.com/content/818776.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速途网3月28日消息(报道:李楠)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首届双智论坛上,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谢建家发表“腾讯数字道路助力双智协同发展”主题演讲。

谢建家表示,需要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开放平台和生态的建设等方面着手,在公众需求的基础上挖掘应用场景,推动场景驱动、以人为中心的双智协同发展。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撑场景应用创新

在《双智试点通知》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是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贯穿城市的道路,不仅是车辆通行的重要承载,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骨架。“数字道路”,成为双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2021年11月,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智慧交通发布数字道路产品。据了解,腾讯数字道路包含路面地基、智慧设施和应用场景等部分。其中,路面地基指的是交通云,交通图。智慧设施包括了融合感知、实时孪生、泛V2X车路协同和交通开放平台。在路面地基和智慧设施上,打造丰富的应用场景。

“腾讯数字道路产品技术架构由模块化组成,既可以实现一体化建设,也可以把模块拆开,与各个行业紧密结合起来。”谢建家表示,“其中,关键要素是要有场景应用来牵引和驱动。”

据谢建家介绍,相比去年正式发布时,针对双智协同发展,腾讯数字道路产品也做出了相应的升级,“在交通云、交通图、实时孪生、泛V2X开放平台等基础上,实现了与城市CIM平台、政务云和更多城市物联设施的打通。”

同时,要实现上述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统一的标准体系不可或缺。

在此前腾讯主办的“双智建设线上研讨会”上,众多专家也强调了标准的引领作用。腾讯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表示,“双智建设涉及交通、通信、汽车、城市等不同产业的众多主体,要实现大范围基础设施、网络设施、云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通过数智赋能让民众有获得感,就需要持续推动开放统一标准体系的构建。”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多源动静态大数据的汇聚,并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是双智建设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重中之重。

双智建设需要做好核心数据的保护,“鉴于有些数据的敏感性和隐私性,所以不能直接对其进行简单的汇总共享。”谢建家表示,针对那些基础层、可开放、可共享的数据,腾讯提出的互联互通主要体现在逻辑统一、物理隔离和1权限可控,把可公开的部分剥离出来,形成中间架构,“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数据的安全,安心享受参与数据共享的价值。”

开放融合、以人为本,助力双智健康可持续发展

双智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后,便可以形成支撑丰富场景应用建设的底座。但正如在实际道路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场景和需求一样,在数字道路上打造的应用也不能只针对单一场景,而是要适配各行各业的需求。

“这些应用的差异性很大,定制化的属性又比较强,所以腾讯的理念是建设一个低门槛、富应用的开放平台。”谢建家在演讲中指出,“关键在于打造应用场景创新的沃土,让更多开发者和从业者共同参与到场景应用的开发和使用中。”

当前,腾讯已经在公众号、小程序、LBS开放平台和云开发平台等领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谢建家表示,不用开发云代码,通过拖、拉、拽的形式,就能在上面构建应用,从而发挥中小企业和开发者的效能,支撑双智场景建设的迭代升级。

双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腾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交生态、车生态、图生态和云生态,能够与生态伙伴一道通过技术升级、平台开放、人才培养和产业研究等多个方面,不断扩展双智建设中的应用生态、能力生态、商业生态和产学研生态,从而实现更广范围的连接。

同时,如何实现新与旧的融合,也是双智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谢建家表示,“在连接生态的过程中,要注重和既有生态的融合互通,实现新开发应用和已有应用的直接打通,从而最大化扩大其规模。”

事实上,无论是汽车、交通还是城市,都由人创造,最终的目的也是要服务于人。谢建家在演讲中强调,场景的发现,应用的开发,都要精准匹配公众和行业的需求,建设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有幸福感的双智城市。

钟翔平也在此前的研讨会中指出,场景的发现、应用的开发,并非存在于架构师和产品经理的想象中,而是建立在公众的需求之上。“双智”建设要想公众之所想,建公众之所需,不断增强普通老百姓的获得感。

无论是了解公众的需求,还是将应用和服务有效敏捷的触达公众,这背后都少不了C端触达能力的支撑。钟翔平此前便指出,“触达是服务的终点,也是服务的源头。”

腾讯深耕消费互联网二十多年,已经形成了社交、内容和服务生态背后的C端触达能力。

谢建家表示,在C端应用上,腾讯推动的泛V2X,能够把双智平台和手机联通起来,把腾讯在C端积累的很多用户生态与双智生态形成连接,助力各类应用场景便捷地触达C端,从而推动双智健康可持续发展。

腾讯数字道路产品落地多城

腾讯在深度助力双智试点城市以及多个智能网联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建设中,均沿着以上思路进行。

在面向城市交通中的智慧交管场景中,腾讯借助实时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打造了微观-中观-宏观三维一体的交通孪生体系,可涵盖路段、路网以及城市级的道路系统。

同时,通过地图、小程序和车机等多渠道,能将实时交通态势和预测结果推送给驾驶者,道路参与者和管理者,助力交管部门高效调度管理,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体验。

在参与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项目时,腾讯交通云的TEMC(边缘云)平台能够提供一站式边缘计算能力,支撑V2X等智慧交通应用的稳定运行。同时,通过部署腾讯专网地图,实现了西青区出租车、公交车、危重车辆等一张图管理和可视化展现。

在助力全国首个碳中和示范区“重庆两江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过程中,腾讯重点参与了大屏端、C端和后端的建设,加速推动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落地。

其中,大屏端能全方位展示“车路云”建设成果;面向C端,构建集智能约车和泛V2X等服务为一体的MaaS平台;面向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等大后端,打造综合运营与出行需求的分析云平台。

在湖南长沙,由长沙交警部门的牵头,腾讯联合湘江智能和希迪智驾等生态伙伴,打造了全国首条面向通勤场景的智能网联定制公交线路,充分融合了大数据、C端触达等技术,实现了线路站点精准选取、公交信号主动优先、服务触达等精心服务。

在“数实融合”的不断深化,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腾讯智慧交通会一如既往做好双智建设的数字化助手,与生态合作伙伴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双智城市,为普通人带来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以下为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谢建家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双智论坛。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腾讯在双智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上周,腾讯智慧交通、腾讯研究院和央视网联合主办了“双智线上研讨会”。会上,众多院士、专家形成了“双智建设应以场景应用为驱动,要建设以人为本的、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双智城市”等共识。

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骨架,“数字道路”是双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腾讯的数字道路产品技术架构由模块化组成,既可以实现一体化建设,也可以把模块拆开,与各个行业结合,实现单独模块化交互。其中,关键要素是要有场景应用来牵引和驱动。

相比去年,腾讯在路面地基、交通云、交通图、实时孪生、泛V2X开放平台等基础上,实现了与城市CIM平台、政务云和更多的城市物联设施的打通。

双智的协同发展需要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交警、网联、交通、网约车、汽车等数据汇总起来非常有价值,但是这个过程讲起来容易,实施起来难。因为要做好核心数据的保护,鉴于有些数据的敏感性和隐私性,所以不能直接对其进行简单的汇总共享。

但同时,有些数据又是非常基础,可开放,可共享的。所以,腾讯提出了互联互通的逻辑,这个逻辑主要体现在逻辑统一、物理隔离、权限可控,即把基础设施中可公开的部分剥离出来,形成中间架构,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数据的安全,安心享受参与数据共享的价值——如果做不到上面这一点,推动双智协同发展的阻力会非常大。

在建设逻辑统一、物理隔离、权限可控的互联互通的工作上,目前腾讯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比如,在地图开放方面,腾讯既能够支持腾讯自有的生态,也能够支持京东物流、美团外卖和网约车等产业生态。针对一些企业业务的敏感性,腾讯采用了底层打通数据的方式,这样就能很好的保护上层敏感数据。

在实际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车和各种各样的场景需求。在数字道路上,需要的也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单一场景的,而是要适配各行各业的应用。但是,这些应用的差异性很大,定制化的属性又比较强,所以腾讯的理念是建设一个低门槛、富应用的开放平台,让更多开发者和从业者共同参与到场景应用的开发和使用中。

比如腾讯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位置服务开放平台和云平台等,在这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开发者甚至不用开发云代码,通过拖、拉、拽的形式,就能在上面构建应用。

在C端应用上,腾讯推动的泛V2X,能够把双智平台和手机联通起来,把腾讯在C端积累的很多用户生态与双智生态形成连接,助力各类应用场景便捷地触达C端,从而推动双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功能正在普及过程中,双智除了要在这方面继续探索更大的应用空间,还需要探索在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中的落地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在挖掘和发现产品需求时,要非常注重以人为中心,并结合每个城市不同的痛点,尤其要发挥中小企业和各行业开发者的作用。

最后,跟大家报告一下腾讯在智能网联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实践案例。其中,天津西青是以应用为导向的驱动建设的先导区,我们协同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助力实现了底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重庆两江,我们从MaaS和C端应用入手,同时在数字孪生驾驶舱领域实现了多家云控平台的接入与融合,助力当地打造西部首个碳中和的示范区。

我们还联合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在深圳打造了网联汽车测试的标杆,包括自动驾驶仿真工具以及安全和城市环境平台等;在长沙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了网联精准公交的场景建设;在重庆打造了车生活出行平台,将基础设施与C端实现了更高效的联通……

小结一下,我们认为,双智要以场景驱动来深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来发现需求;

要建设一个逻辑统一、物理隔离、权限可控的互联互通的底座;

低门槛的开放平台对应用的创新很重要,要成为创新应用的沃土;

在连接生态的过程中,要注重和既有生态的融合互通,要能够做到直接实现新开发应用和已有的应用的打通,从而最大化扩大其规模;

要以人为中心发现这些场景和需求,让中小企业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这些平台上来;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