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方明确瞄准「智能车」发展汽车工业!李想建言标配自动刹车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bitai.com/2022/03/3368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官方明确瞄准「智能车」发展汽车工业!李想建言标配自动刹车

head.jpg贾浩楠 2022-03-28 09:37:21 来源:量子位

“中国八成燃油车品牌要完”

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有犀利观点:

「未来3-5年中国80%油车品牌关停并转」。

有许诺立Flag:

「2026年实现全无人驾驶,明年“全自动充电”上车」。

还有官方判断行业重要风向:

「功能汽车正向智能汽车转换…」

这些都是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新鲜出炉的言论。

e43e625b84b541a7a88423ce5ebf3bc7~tplv-tt-shrink:640:0.image

为什么重要?

它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级别不能再高的三方智库,政策方、产业界、学界的重量级角色无所不包。

行业动向、新产品、技术路线…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前沿,都能在这看到。

91de5357d0834f13ad0a69d812c11135~tplv-tt-shrink:640:0.image

今年的热点,无论是锂电池涨价、供应链紧张,还是燃油纯电之争,又或者是增程式到底算不算新能源…

你关心的智能电动车话题,我们已经帮你整理总结完毕~

汽车工业3.0,主角已经变成智能化了?

先敲黑板,这部分是与我们普通用户直接相关的车企发言。

赶快拿本记好,以后好监督他们立的Flag能不能兑现。

关于智能化,小鹏汽车当然是要重点关注的。

ef3db5d9dbdc430084d3670eb2619f19~tplv-tt-shrink:640:0.image

何小鹏说,无人驾驶到来,会巨大地改变汽车,比如汽车是不是还需要5星安装碰撞。因为当所有的车都会无人驾驶的时候,交通灯会变化,汽车会变化,这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机会。

小鹏汽车可能在2026年向无人驾驶过渡。在这之前,是何小鹏认为的初期智能化向高等级智能化的过渡阶段。

这一阶段小鹏汽车规划的第一步,是明年在多款车型上搭载XPILOT4.0,508TOPS ECU算力,800万像素前视双目摄像头和高度集成域控制器。

24d98a6da40b461a89927dac3ab8659e~tplv-tt-shrink:640:0.image

XPILOT4.0甚至能做到夜里自动规划自动驾驶去停车场充电,充好了再开回来。

同样主打智能,并提出汽车机器人概念的集度汽车,也阐述了对自动驾驶的理解。

集度CEO夏一平认为,能源驱动的燃油或电动时代其实已经过去了,汽车工业3.0,应该是智能化的主舞台。

0e1e8c16730d48a1bf0d22a9f9edaa42~tplv-tt-shrink:640:0.image

“自由移动、自然交流、自我成长”是汽车产品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其背后需要一整套复杂的软件和算法,以及满足相应算力需求的硬件共同支撑。

而软件安全是这个时代最应该被重视的。

集度依托百度Apollo数千万公里、安全零事故的路测数据积累,已经在去年年底实现了自动驾驶的高速域、城市域融通。

集度的首款车,将在不久后的北京车展上发布,2023年上市交付。

集度、小鹏,以智能化立身,自然把目光聚焦在AI上面,不过更多的车企,还是关注当下电动车的需求和痛点。

比如增程式,到底是不是新能源汽车?能不能享受优惠政策?

背靠华为的赛力斯在这届百人会论坛上说,据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EVR(增程型)和EV(纯电型)都归类为电动汽车。

所以赛力斯呼吁,只要是电动车,就应该享受不缴纳消费税的优惠政策。

而理想汽车CEO李想,则从用户和政策需求两个方面阐述增程式汽车的合理和必要。

bdb76dafff264eae8a2d3468f59e28dc~tplv-tt-shrink:640:0.image

首先是用户层面,纯电汽车续航有限、补能网络稀疏、充电速度又慢,解决不了中长途出行需求。

尤其是在节假日出行高峰,对于家庭出行来说,纯电车型体验很差。

所以“0里程焦虑+家庭用车”就成了理想造车的两个最大指导原则。

另外,理想贴合政策倡导的“纯电驱动”路线,尽量把汽车纯电续航里程增长,使其能覆盖绝大部分城市用车需求。

9e8d9cb0cb5e4cb88de387fa9235ac7c~tplv-tt-shrink:640:0.image

而购买理想的大部分是家庭用车需求,大部分私人充电桩,这就使得理想车主能在大部分场景下使用纯电形式出行。

所以李想说,油耗不能代表是否低碳环保,从理想用户实际情况来看,纯电出行超过70%,车端排放比传统燃油车中大型SUV下降65%。

另外关于智能化和汽车安全,李想也提出了建议“将AEB作为车辆标配”,并得到了官方表态赞成。

关于增程式,不管你同不同意是新能源,比亚迪王传福同意。

e11e602d7949497b90b47cebcd75f49c~tplv-tt-shrink:640:0.image

在他的发言中,他说无论是增程式还是插电混动,本质都是希望用户多用电少用油。

而比亚迪坚持的,是“纯电+混动”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比亚迪认为当前阶段纯电动车重点解决了“增购需要”。而插电混动则有效解决了更多家庭首购和换购需求。

对于燃油车的替代和过渡阶段,插电混汽车是更加温和、稳定的路线。

王传福的发言还没结束,稍后我们再看他关于电池的观点。

车企方面的声音,不止这些新势力。

最犀利观点,来自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自主三强之一的长安,去年产销成绩亮眼,而且是为数不多自主品牌成绩远超合资的国有大厂。

91e5f46ebb084e9787af8e5a26f5ae73~tplv-tt-shrink:640:0.image

但朱华荣的发言,颇有居安思危的味道。他说,中国新能源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会关停并转。

朱华荣列出了一组真实数据:2021年中国燃油车市场现存85个品牌,其中34个品牌月销量千台以下,9个品牌消亡。

传统车企的“逃生”,必须加速了。这也是汽车巨头长安去年一系列动作的深层动机。

类似的,沃尔沃、宝马等等老牌车厂都在百人会论坛上表了态。沃尔沃说2030年完成全部电动化转型,并且生产经营最大程度使用可持续材料。

宝马则承诺2030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40%。

国内动力电池TOP2,意见相左了

宁德时代在百人会论坛上立的Flag是这样的:

2023年量产续航1000公里的无热扩散动力电池。

不过动力电池第二大厂商比亚迪给行业龙头浇了一瓢凉水。

be553d52fda94002962659a016c5e09b~tplv-tt-shrink:640:0.image

王传福说,如今一辆电车续航轻松做到五六百,已经和加满一箱油无异,所以今后电池技术的重点不再是续航提升,而是安全可靠

另外,中国不可能从燃油车时代被石油卡脖子,变成电动车时代被金属钴、金属镍卡脖子。磷酸铁锂不含稀有金属,更加匹配社会资源承受度。

所以,比亚迪坚持的磷酸铁锂才是动力电池“正统”。

王传福的观点其实没有错,比亚迪几乎靠一己之力“复活”磷酸铁锂电池,去年开始重新被业界重视。

a28c2876a49c4055a5b6ded7aa0441bb~tplv-tt-shrink:640:0.image

宁德时代自己,也在加紧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至于新技术方面,宁德时代还透露了即将推出的第三代CTP技术,内部称其为“麒麟电池”。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

怎么,马斯克的看家法宝还未推出就已经被超越?

行业重要风向标:智能车取代功能车

最后,来盘一下来自官方和学界、产业界的重要发言。

他们的观点,通常代表着智能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首先是官方首次提出智能汽车功能汽车的概念区分。

303c33ef37e547b4ba1c873906bdd9e4~tplv-tt-shrink:640:0.image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明确指出“功能汽车正向智能汽车转换”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上半场,智能网联汽车比作下半场,中国汽车行业上半场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

而决胜下半场的关键智能网联,住建部也表态将深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

另外,国家发改委对于电动车补能的问题,也明确未来要积极探索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电池灵活配置等新模式。

另外,关于整个电动车行业发展,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2022年是燃油车的顶峰,往后会持续下降。新能源汽车2021—2030总体趋势为快速增长,但不排除存在周期性波动。

b02d4518e4cd4ca785147833cb643e31~tplv-tt-shrink:640:0.image

因此,尽管电动汽车市场已有企业开始冒头,但还远未到大局已定的进度。大家该入场就入场,还有很大机会和空间。

今年大热话题还有新能源供应链,其中芯片和电池上游材料都是百人会论坛的重点关注。

欧阳明高给出了自己的预测:锂资源供需平衡2-3年后可能恢复正常。

芯片方面,供货紧缺已成常态,不少车企都表示已经成立相关团队保供应。

4f2f4bf9cebf4459bb907a18e2d744b6~tplv-tt-shrink:640:0.image

不过另一方面,是中国“车芯自主替代”的浪潮汹涌。

去年以来,多家自主芯片企业推出车规MCU、自动驾驶芯片。在这次的百人会论坛上,又有新的动向官宣。

黑芝麻的7nm制程A2000自动驾驶芯片今年发布,据说性能超过英伟达Orin。

寒武纪今年年中也将发布两款自动驾驶芯片。SD5223,面向L2+市场,最大算力超过16 TOPS,覆盖5-10万元的入门级车型。SD5226针对L4市场、支持车端训练产品,采用7nm制程,AI算力超过400 TOPS。

作为国产车载AI芯片进展最快的玩家,地平线则更进一步,提出了支持整车厂自研芯片新模式

9346ce72517246feb878a2a8ab6c6196~tplv-tt-shrink:640:0.image

结合征程5芯片的开源实时操作系统TogetherOS,满足高等级自动驾驶实时性要求和功能安全要求,支持丰富的上层应用软件,同时提供灵活开放的开发工具,可面向自动驾驶、智能交互、智能网联、智能车控等车载应用场景打造解决方案。

简单地说,就是地平线的芯片不绑定软件,十分开放,还会帮助车企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

这与之前车企采用的“舶来品”AI芯片强绑定方案形成明显对比。

车、自动驾驶、电池、芯片、政策….以上就是这次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重点内容。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