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帅农鸟哥接棒张同学:还有多少个李子柒可以被复制?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66841487267404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帅农鸟哥接棒张同学:还有多少个李子柒可以被复制?

熊出墨请注意·3分钟前
抖快B进村

又一个“张同学”,火了。

近日,B站名为“帅农鸟哥”的UP主格外惹眼。视频在全站第一位置霸榜数天,播放量、投币点赞量、粉丝量等等蹭蹭上涨。

数据离谱到什么程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实在来不及更新”。发布10万粉庆祝视频,粉丝数已经过了20万。说30万粉是年度目标时,粉丝数突破40万。

v2_5e5e384bd2c547a594ad121813cec191_img_000

得到B站年轻网友如此宠幸,鸟哥什么来头?人如其名,其视频内容聚焦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这就非常值得说道说道,前段时间刚火了张同学,如今又来了位鸟哥,三农内容爆款频出,似乎已经无法用巧合来解释。

“农村生活的流量密码,属实被玩明白了”,正如鸟哥视频下方的网友评论。从最具代表性的的李子柒,到现在各路新兴的三农创作者,三农的流量号召力有增无减,在短视频平台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那么,三农内容的热度为何能一直延续?仅仅因为用户爱看吗?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短视频、直播电商等产业后方延伸,结论就会明了,这和用户喜不喜欢看关系并不大,藏在其后的是一场更为隐秘的“战争”。

01 短视频里看到诗和远方

“原本以为我的视频风格,在B站是没人喜欢的,后来在2月份的时候有人搬运我的视频,发现上了热门。既然大家喜欢,我就自己来了。”

鸟哥没想到,三农视频在年轻网友群体中竟如此受欢迎。

v2_776c5a8e62444f8390441576bfd21c67_img_000

飞瓜数据显示,3月19日,鸟哥B站粉丝规模在数千人左右。3月20日起,数据便“开挂”一般增长,单日新增粉丝达21.3万,当天的点赞量达到53.2万。

实际上,在鸟哥之前,农村生活类投稿在B站生活区早已拥有一大批受众。比如拥有645.2万粉丝的华农兄弟,目前共发布了475条视频,累计点赞量为5784.6万,平均下来每条视频的点赞量在12万以上。

其他平台亦是如此,比如鸟哥在抖音平台发布的24条视频,总点赞量接近1400万,单支点赞量最高达到295万。此前抖音发布的报告也能证明三农内容的吸睛,截至2020年6月,抖音上乡村旅游视频播放量超过了680亿,点赞量超19亿。

v2_3277711409684cd9a0a5df3f99b23772_img_000

“在视频里看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让自己在996生活中能够得到片刻的放松”,深圳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网友“夏溪sunny”表示,就像歌词里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田园生活里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是多数三农短视频的核心主题,也是对网友的最大吸引力。

这也意味着,上述三农内容与传统认知中的“三农”有别。

群星互动集团创始人黄茂青告诉熊出墨:“三农内容其实一直都有,现在张同学、鸟农等人能火起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内容质量。之前的农村短视频,多数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整活、耍宝,哗众取宠。而李子柒、张同学、鸟农的拍摄手法、剪辑和视频整体的质感,都体现出了很强的专业性。”

比如张同学一条7分钟的视频,包含的分镜细化到了200多个。鸟哥视频的落点最后经常会到他的两只狗身上,还有他撩头发的标志性动作。这些情节显然都是创作者的用心编排,让视频既轻松搞笑,又有矛盾冲突、反转,俨然是爆款短视频的套路模板。

由此,无数网友才会被三农短视频中呈现的诗和远方所吸引。

02 平台喜欢的内容才是好内容

算法时代,你在平台上看到的,都是平台想让你看到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了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较上增长6080万,占网民整体的90.5%;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03亿,较上年增长8652万,占网民整体的68.2%。

v2_b81b206c39e84bdd81f808b272f677a2_img_000

“内容本身做到了高质量,平台的流量一推,张同学、鸟哥很难不火起来”,黄茂青这一观点说出了三农短视频亿级播放、千万点赞的真相,用户一键三连的前提是平台把对应的内容推到了用户眼前。

言外之意,平台喜欢的内容才是好内容,用户喜不喜欢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平台需要的内容也是不一样。

2020年5月份之前,平台最看重的是优质内容创作能力,也就是UGC。创作者拿出优秀作品,可以获得流量加持。2020年10月份以后,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业务了,这个时候优质内容配合直播,就会有流量倾斜。

再往后,直播电商全面加速,直播技术和机制越来越成熟,玩法再次改写。有业内人士表示,“有很多的私域(粉丝)的账号,平台也不见得给到你那么高的流量的支持。而零粉丝的账号,只要懂得怎么投流,怎么做转化,一样会得到流量,一样能赚钱、”

循此,平台对三农内容、创作者的流量加持,与农副产品在电商领域的兴起密不可分。

比如,淘宝2019年开启的“村播计划”,2021年9月其成绩单显示平台累计已有11万农民主播,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0亿元;再如,拼多多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平台订单610亿件,公司财务副总裁刘珺透露,其中涉农订单增幅尤为明显。

锚定直播电商的短视频平台,自然不会错过这一趋势。

快手之前发布的三农相关数据就提到,2021年,快手三农兴趣用户超过2.4亿,新增三农原创短视频突破2亿条,三农创作者生产的短视频日均播放量超过10亿。流量传递到电商业务上,2021年前10个月,快手农产品订单超4.2亿件,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8%。

此外,上述业内人士还补充道:“农村市场确实大有可为,不过三农创作者走红不仅能归因到业务层面,更是平台出于对内容整体方向的把控。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振兴一直都会是主旋律,特别2020年既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又发生了疫情,互联网公司往农业方面靠近是大形势决定的。”

03 助推背后是一场增量暗战

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资源是有限的,平台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在所难免。

围绕三农创作者、三农内容,视频平台之间已经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抖音上线“新农人计划”,计划投入总计12亿流量资源,扶持平台三农内容创作;快手这边则上线了“三农快成长计划”、“秋实计划”、“耕耘计划”等等;B站美食区专门设有“田园美食”频道,还推出了“田园美食征集令”等专题活动。

v2_ee065aeb9cb94885a9dcde8b355d38bd_img_000

而且,流量支持之外,在其他环节平台也会对专门给三农开“绿灯”。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抖音、快手开店,如果是做三农这一块,平台首先会给到一些流量。然后直播带货的佣金方面,一般商品平台会扣GMV的5个点左右,农副产品的话就是只收1个点,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

平台如此投入,从回报的角度看,三农创作者、三农内容能给平台带来什么?

答案在前文其实已经有所提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利于平台直播电商业务。进一步梳理,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增量。

增量不止包括电商GMV,还有内容生态、流量、市占率等等多重维度。

比如此前张同学一夜爆火之后,业界很自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抖音、快手之间的内容之争。传统印象中,快手起家于下沉市场,三农理应是优势阵地,可为何张同学这样的三农顶流会出现在抖音?

这就牵扯出了抖音的内容生态、用户生态之变。短视频用户在全网用户的渗透率达到90.5%,网络直播为68.2%,这一方面说明用户覆盖面广,另一方面也说明增长空间有限。具体到抖音,随着平台扩张,平台已然不是那个一二线城市年轻潮人聚集的短视频社区。而扶持更多的三农创作者,让短视频、直播化身新农具,则更利于抖音向下沉市场要增量。

当然,三农对应的增量并不局限于下沉市场的用户。

比如直播电商中农副产品的销售,业内一般称作“农产品上行”,即从田间地头到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餐桌。这就说明,三农流量有利于平台在一二线城市开拓市场。例如,快手统计的平台三农兴趣用户中就有29%来自一二线城市。

扩大用户规模,提高电商GMV,完善内容生态……无论平台出于何种目的对三农创作者、三农内容给予特殊扶持,本质上都是在围绕增量展开暗战。

04 三农内容虽好,挑战不容忽视

三农内容的红利吸引着创作者、MCN以及平台入局,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到热闹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与挑战。

v2_f29f0cf84c9f4eb3987b160d58411315_img_000

对于创作者来说,挑战主要源自内容和资源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稳定的内容输出,包括李子柒、华农兄弟、张同学、鸟哥等在内的创作者群体,与用户直接对话的桥梁就是内容。前文提到的网友“夏溪sunny”,在视频中看到理想中的“诗和远方”,便是创作者的内容价值所在。

如果后续内容价值衰减,平台自然也会把推广重点放在其他新人身上。然后用户流失,顶流必然沦为“过气网红”。

另一方面,对已有的流量进行变现操作,要求创作者具备配套资源的支持。比如素人或者个人创作者,多数可能都不具备创作之外的能力和资源,此时就需要引入专业的机构、团队来完成选品、签约、运营策划等方面的事宜。

而这也意味着利益关系走向复杂,李子柒与杭州微念之间的纠纷就是前车之鉴。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张同学在全网爆火之后公开表示,暂时不考虑带货,并拒绝了某些公司高达2000万人民币的签约费。不过,张同学已在通过视频植入方式把流量变现,资料显示其商单报价达30万元,OPPO、银联等品牌已经与之合作。

之于MCN机构,三农赛道竞争激烈且生意并不好做。

以北京新发地菜市场的直播电商业务为例,据黄茂青透露,“大概去年年中,一开始是新发地在主动联系了我们,而到最后签约竞标时已经有70多家机构找到了新发地。”

竞争之激烈,可以窥得。

而之所以说生意难做,则来到了生鲜电商的行业痛点。农副产品关乎民生,本身利润空间小,毛利一般在十多个点。且农副产品多为非标品,又对物流运输有着很高的要求。

MCN机构既要把内容流量做到很大,又要把后续的电商业务经营好,挑战性不言而喻。

另一MCN机构负责人也向熊出墨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公司每年都会重点打造一批新账号,今年主要在健身、养生、搞笑三个领域。跟前两年比,短视频平台已经很难出现流量几何级的爆发增长。从变现的角度讲,用短视频给电商导流,除了养生市场好做一些,另外两个领域的商品利润都是非常透明、非常低的。”

最后,站在平台的视角,三农领域需要的是长期主义,绝非一时的投机。

在明争暗斗的内卷中,出于对创作者的争夺、用户增量等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平台各种流量倾斜、佣金绿色通道都已经给到位。但是,当竞争回归常态、发展趋向平稳,平台有多大决心把针对三农内容的扶持政策延续下去,目前还要打一个问号。

所以,在李子柒之后,平台、MCN、用户都需要更多个“李子柒”,但是三农创作者、三农内容还能火多久,答案依旧在风中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熊出墨请注意”(ID:xiongxiongbiji),作者:彬彬,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