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实在想不到:这个卖酸菜的 年收入能破8亿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40480.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实在想不到:这个卖酸菜的 年收入能破8亿

75

不起眼的酸菜产业,盈利能力不容小觑。被3·15曝光后的插旗菜业,尽管其貌不扬,年营收竟达8.67亿元、

最近,这个不起眼的产业引起一场地震,从上游的鲜菜种植,到下游的老坛酸菜方便面、酸菜鱼、酸菜火锅、鱼粉等,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受到波及。这几天,一众相关品牌都在耗费精力用来澄清或者与其撇清干系。

实际上,酸菜不只是餐桌上的美食,它早已发展成为一项产业。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市场的酸菜需求量为9000万吨~1.5亿吨/年,正处于增量阶段。2020年,酸菜市场规模约83.3亿元。若是算上下游的附加产业,空间就更加广阔,但是酸菜鱼产业在2024年就将增至705亿元。

不过,不同于榨菜领域跑出一家涪陵榨菜,市值近280亿元。纵观整个酸菜领域,并没有非常知名的品牌。根据市场调研来看,目前国内酸菜腌制行业呈现出市场分散、品牌混乱、层次不一等问题,尚未出现龙头企业。

虽然一众相关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喊出“酸菜品牌化”的口号,可直至今天也没见到成效。这次的“土坑酸菜”事件必然会给行业带来阵痛,或许也会给其他企业的“酸菜品牌化”带来难度。不过随着酸菜生产日趋严格,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将会逐渐退出市场。与行业的发展而言,也许是件好事。

  酸菜被点名,上下游地震

3·15过后,“土坑酸菜”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在央视暗访的镜头中,一群大汉光脚踩在土坑里堆积的一堆菜叶子上,还随意吐痰,乱扔烟头……最终,这些酸菜被加工成知名品牌的产品,流通到消费者餐桌上。这样的画面,让不少观众看得直反胃。

75

借此事件,往日不起眼的酸菜一跃成为顶流,还掀起一场行业地震。受到“灭顶之灾”的不仅是老坛酸菜产业,还有整个全国的酸菜产业。

首当其冲的是上游的芥菜产业,因为芥菜是加工酸菜的主要原料。据《半月谈》报道,在涉事企业所在的湖南省岳阳市,20多万亩芥菜正进入收获季节,数万菜农眼睁睁看着这一年的收成,有可能迎来“难卖”的局面。

更靠近消费终端的酸菜下游产业,自然也被波及。据《证券日报》报道,在物美、麦德龙等多家商超中,涉及酸菜的相关产品都被进行下架处理。另外,除了线下商超,线上电商平台也难觅老坛酸菜的身影。在多点、淘宝、拼多多等平台搜索“老坛酸菜”,显示“没有找到商品”的字样。

本次被点名的“土坑酸菜”来源于湖南插旗菜业和锦瑞食品。根据官方资料,插旗菜业是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较大的蔬菜再加工企业,为多家知名企业代加工酸菜制品,号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它的合作企业除了康师傅和统一之外,还有肯德基、康师傅、统一、五谷渔粉等知名餐饮企业。

首先跳出来的澄清或撇清关系的也是上述这些品牌。

3月15日晚,统一最先回应。先是第一时间发布致歉声明,后来声明被撤下,又发布新声明。统一表示,湖南插旗自2012年12月起就不再是公司酸菜包原料的供应商。

康师傅也在15日当晚发布致歉声明,并在16日午间再度声明,插旗菜业向江门、武汉、西安、新疆共4家工厂提供酸菜,康师傅已终止其供应商资格,取消一切合作,并启动对相关产品的下架回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与检测。目前,康师傅在天猫、京东的官方旗舰店内已不见酸菜牛肉面的身影。

除了方便面品牌之外,酸菜鱼行业也成为本次“土坑酸菜”事件发酵后的另一个重灾区。为此,一众企业花式自证清白。3月16日,太二酸菜鱼、姚姚酸菜鱼、鱼你在一起、江渔儿、首秀、渝是乎等主营酸菜鱼品类的餐饮企业纷纷发布公告声明“撇清干系”,并公布自己的食材供应链以及质量检测报告。

连火锅的酸菜锅底也被殃及。3月16日铅笔道发现,某知名火锅品牌的“金汤酸菜锅”已经不在菜单中,问了服务员才知道其已被下架。

 不起眼的酸菜撑起近千亿市场

酸菜料理包、老坛酸菜方便面、酸菜鱼、酸菜锅……这些都是酸菜产业的一角。

按区域,酸菜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东北酸菜、四川酸菜、贵州酸菜、云南富源酸菜等,不同地区的酸菜工艺、口味也不尽相同。四川地区的酸菜产品是以芥菜为原料进行发酵,东北酸菜则多用秋白菜为原料浸泡而成,其中东北酸菜占我国酸菜市场规模的一半。从市场应用方面来看,以芥菜等青菜为原料制成的酸菜用途更加广泛。

这个过去用来过冬的食物现在已经不囿于地域,通过各类渠道走进了千家万户。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超过4.8万家酸菜相关企业,其中江苏最多,接近8000家。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5年以内的酸菜相关企业占比57.84%,其中成立于1年以内的占比9.14%。

企业数量猛增来自于酸菜市场的前景。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酸菜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1至2015年酸菜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27%,2015年市场规模达59亿元,2020年,酸菜市场规模约83.3亿元。另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的酸菜需求量为9000万吨~1.5亿吨/年,正处于增量阶段。

酸菜也确实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以本次被曝光的插旗菜业为例,插旗菜业官网显示,该公司产品国内销售遍布20多个省份80余个城市,国外销售遍及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0多个国家。2020年,插旗菜业总营收已达8.67亿元,其中海外市场营收为1817.9万美金。

其董事长严钦武在接受采访中曾经跟记者算过一笔账:一蔸两公斤重的芥菜,以现有价格算,直接卖鲜菜收益1.2元;经腌制初加工,可卖到2.4元,收益增加一倍。如果制成方便面风味包,收益可达13.2元,收益增加10倍。

有媒体将其吸金能力与榨菜类比,以涪陵榨菜的财务数据作为参考,2015-2021年,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在40%以上,在2019年曾最高达到近60%。就如严钦武所介绍的那样,单纯卖鲜菜或者初加工的酸菜算不上赚钱,它的市场价格是“死的”。若是加以食品工艺和小包装变成“调味品”,这样才有更多的利润。

更重要的是,围绕着酸菜腌制市场,其下游还衍生出了很多酸菜制品的附加产业,也就是此次受到波及的酸菜方便面、酸菜鱼、酸菜火锅等企业。

在餐饮行业,对酸菜需求量大的首推酸菜鱼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预计2018-2024年酸菜鱼市场规模将以 33.7%的更高增速增长,2024年将增至705亿元。

在资本市场上,酸菜鱼也备受青睐。铅笔道查询数据发现,过去几年在酸菜关联领域中,获得融资的基本上都是酸菜鱼品牌,有的单轮融资已经超过亿元。

 酸菜的市场不会消失

酸菜虽好,问题也不少。

最重要的就是这次的“土坑酸菜”指出的安全卫生问题。除了插旗菜业,“3·15”晚会还曝光了其他几家生产酸菜的企业。

据了解,岳阳市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厂也收农户土坑里的菜。在车间里,大批的酸芥菜被直接卸在地上。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刘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现在我们做的这个酸菜,里面的防腐剂是超标的,主要是那个护色剂、焦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我们现在做的产品我知道啊,我做进去就是超标的,不超标不行啊。” 据了解,在夏天,防腐剂一般会超过2~10倍。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有人爆料插旗菜业等企业生产环境存在严重问题。2018年,华容县就发布了“酱腌菜”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严把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三道关……严查土坑发酵制作酸菜,对卫生或生产条件差、不按标准规范和规定流程组织生产等不按规定范围、限量和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监督整改,召回问题食品。

现在看来,整改可能没能到位。

对于整个酱腌菜赛道而言,进入门槛并不高,生产加工企业众多,竞争较激烈,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产品定位偏低。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市场调研来看,目前国内酸菜腌制行业存在市场分散、品牌混乱、层次不一等问题,尚未出现龙头企业。不同于榨菜领域跑出一家涪陵榨菜,市值近280亿元。纵观整个酸菜领域,并没有非常知名的品牌。

如今,各个企业以及所在地区都在推动“酸菜品牌化”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若是在这个细分行业做出一个或几个知名品牌,将有无限可能性。

虽然“土坑酸菜”事件会给行业带来阵痛,随着酸菜生产日趋严格,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将会逐渐退出市场,但酸菜的需求与市场不会消失。就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尽管酸菜行业此次的爆雷短期内会带来较大打击,但未来在政策端、产业端、消费端的共同努力下,预计市场会步入健康良性的有序发展节点。”

参考资料:

《酸菜产品遭商超下架酸菜调味品行业或迎变局》证券日报

《看吐了!工人光脚踩,烟头扔菜上,央视曝光“黑心”酸菜,电商平台火速下架,统一道歉,肯德基辟谣》每日经济新闻

《酸菜风波背后:市场规模近百亿,有企业获亿级融资》猎云网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