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康师傅道歉后,这个方便面品牌火了,网店抢断货,粉丝猛涨40万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3-19/doc-imcwipih9420794.shtml?cre=tianyi&mod=pctech&loc=16&r=0&rfunc=35&tj=cxvertical_pc_tech&tr=1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康师傅道歉后,这个方便面品牌火了,网店抢断货,粉丝猛涨40万

  来源:中国企业家公众号

d9a0-b9dfe90cd03ba305db6db798f740cdc5.jpg 

  在“3•15”晚会上曝光的“土坑酸菜”波及包括康师傅等知名方便面品牌。

  与此同时,一个方便面品牌却买断了货,其网店还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物。有文章称之为继鸿星尔克、蜂花之后又一“野性消费”的国货品牌。

  “3•15”后卖断货

  旗舰店连喊“理性消费”

  近段时间,关于白象“1/3员工为残疾人、拒绝外资收购、低调助力公益”等消息在网络上盛传,频繁登上热搜。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白象重回大众视野。而“3•15”晚会曝光的酸菜事件更是给白象的热度添上一把火。

  3月15日当晚,对于网友的质疑,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里回复:“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随后,白象食品明确表示,和3•15晚会曝光的插旗菜业从未有过合作。

5c9a-7aa45599df60e0c29de71b5853b5a40d.jpg

  在一些知名方便面品牌因“土坑酸菜”被下架时,白象方便面结结实实迎来了一波“激情消费”——旗下产品短期内销量暴涨,淘宝旗舰店部分产品已经缺货,多数产品均为预售状态;京东自营店里也同样多数缺货。

  白象在电商平台发布公告表示,近期订单量暴增,给工厂带来了巨大压力,呼吁消费者“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

ec4b-bb8f0eae04b6d704c8bf47c9b0625c1c.jpg

  从3月15日起,白象在其网店直播中接连两天打出了“全面预售,理性消费”的标题。

来源:白象网店截图来源:白象网店截图

  据第三方直播数据统计平台灰豚数据披露——

近一周,白象官方抖音号新增粉丝近30万,直播销售额达770多万元,而在过去3个月,白象官方抖音号销售额也仅为1300万元。

  另据蝉妈妈数据,截至3月18日午间,白象官方旗舰店抖音账号粉丝量已近120万,有约40万用户为15天之内新增。

来源:蝉妈妈数据来源:蝉妈妈数据

  据悉,3月16日,在白象网店直播中,主播坦言,一些产品暂时缺货,“都是预售”,“现在发货周期都已经排到15天之内了”,“现在基本处于边生产边发货的状态”。

  三分之一的残疾员工?

  在3月15日以前,白象就已迎来一波消费者的追捧。

  今年3月,有博主介绍,白象方便面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是残疾人。对此白象并未正式公开回应,但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曾于2016年12月发表一篇题为《白象食品公司有一个幸福群体叫“自强员工”》的文章,文中提到:

  “(白象食品集团)湖南分公司成立之初,就吸纳了大量的残疾人就业。到目前为止,湖南分公司共有485名员工,安排残疾员工117人就业,残疾职工人均年收入30843.06元,残疾职工年均福利15249元。”

8b44-ff4fcec2c4a001fb5bf48d6e29086d24.png

  又一个鸿星尔克?

  白象“出圈”后,带货主播们在卖货时,会将白象、鸿星尔克、汇源果汁等品牌捆绑在一起,组成国货专场。

  2021年,河南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鸿星尔克、白象等企业出手捐赠,让其成为公众眼中的“国货之光”。当时,白象方便面除了捐赠了500万元,还直接将仓库的方便面全都捐了出去,并发起了“到白象办公室避雨”“到街头给受困市民发泡面、发水”等援助工作。

  也因此,白象此番走红被网友称为“又一个鸿星尔克”。

  目前在白象食品的网站上,“企业社会责任”一栏占据重要位置。其中列出了包括“扶贫与教育”“临时性危难救助”“环境保护”以及“热心公益”等条目。

来源:白象网站截图来源:白象网站截图

  不过,白象此次受到的关注度,远远没有达到去年7月数百万人涌入鸿星尔克直播间、销售额过亿的壮观景象。

  3月18日,白象抖音官方旗舰店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一直保持在2000人左右,排在当天带货榜第50位上下。另一个名为白象食品官方店的抖音直播间的人气稍高,在线人数在6000人左右,排在当天带货榜的第8名。

  而在此以前,白象方便面有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很多人的视野中。

  国内初代方便面“霸主”

  作为河南的头部方便面品牌,白象曾红极一时。成立于1997年的白象,是国内初代方便面霸主,2003年,白象率先推出骨汤品类方便面,成为当时方便面市场的口味“风向标”。

  在2004年,白象年产量达50亿包、销售额达23亿元,市场占有率上升至全国第三,当时国内的方便面四大巨头分别为统一、康师傅、白象和华丰。

  据北京商报报道,2007年,白象实现综合销售收入40亿元,2013年收入达到50亿元。

  此后,白象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2014年,白象IPO折戟,并将此前搬至北京的总部,再度撤回河南大本营。

  国内方便面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2020年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康师傅、统一、今麦郎销售额占据前三,其中康师傅在国内的销售份额达到了惊人的46%,而白象的份额仅为7%。

  导致白象逐渐被消费者遗忘的原因有很多,拒绝外资收购是其中的导火索,紧接着的5年改制和行业内耗,都慢慢让白象的声音越来越小。

  并非没有求变。

  白象也曾对标拉面说推出过“鲜面传”品牌,但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此前,白象还曾进军面食行业,开设了150多家福喜面食工坊连锁门店,但这些门店最终都没能走出河南。

  2012年,白象开始发展饮料市场,十年间也推出多款饮料产品,但消费者却似乎很难看到白象饮料的身影。如今在白象天猫和京东旗舰店,均没有看到饮料产品的身影。在淘宝搜索“白象饮料”,才发现有小部分商家在售卖相关产品,但销量都比较低。

来源:淘宝来源:淘宝

  此次乘风,能飞多远?

  消费者这种“野蛮消费”的购物方式,在白象之前,鸿星尔克、蜂花等国产品牌也曾“体验”过。只是热情过后,“国货之光”是否会再次被消费者所遗忘?

  据时代财经报道,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白象要把短期的热度变现为长期的市场销量,可能性并不大:“白象在品牌、产品、渠道、团队、客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老化,仅靠爱国情怀,包括对于残疾人的帮扶,只能赚取短期的口碑。”

  另一位熟悉白象方便面的业内人士也指出,白象其实已经失去了与康师傅、统一们交手的资格。这次康师傅、统一因为问题酸菜受到打击,对白象来说是个好时机,但它很难接盘市场。“渠道北强南弱,而且只限于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几个省份,相比之下,康师傅、统一、今麦郎在线下渠道的统治力还很强,白象可能只能在线上尝试开拓。”该业内人士称。

  “方便面们”日子都不好过

  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方便面产量出现断崖式下降,仅一年的时间就下降了超400万吨,同比减少36.6%;此后方便面产量仍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来源:智研咨询、红星资本局来源:智研咨询、红星资本局

  需求端来看也是如此,据智研咨询数据,自2018年以来方便面需求量开始下滑,2019年方便面需求量为537.41万吨,较2018年减少了126.28万吨,同比减少19.0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方便面需求量有所回升。

  消费者为什么不爱吃方便面了?

  从外部看,随着外卖行业兴起、消费者追求健康、高品质等偏好变化都为传统方便面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最近两年,预制菜也开始抢占方便面市场空间。

  从速食行业看,如今消费者在方便速食领域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自热火锅、螺蛳粉、酸辣粉等新方便食品也成为了不少年轻消费群体的新选择。方便速食赛道异常拥挤,进一步缩短了方便面的生存空间。

  据统一集团中国(00220.HK)财报显示,2021年统一集团中国的食品业务营收95.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但方便面业务营收相比2020年的90.550亿元,减少了4780万元。

  康师傅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康师傅控股(00322.HK)营收同比增长7.47%,毛利率同比下跌2.38%,净利润同比大跌14.50%;康师傅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同样受到方便面业务的“拖累”,2021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收入为127.22亿,同比下降14.67%。

  方便面作为曾经“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似乎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也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

  21世纪综合报道 | 中国新闻网(记者:宋宇晟)、时代财经(作者:王言)、红星资本局(记者:俞瑶 刘谧)、北京商报、公开资料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