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想结婚?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028157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1]推算,未婚人口约有2.1亿,其中男性1.27亿,女性0.83亿。

v2-e23a142df32dd1e1edcce1e00342c5df_720w.jpg?source=1940ef5c

2013年以后,我国结婚率更是一路向下俯冲,“六连降”的结果就是:2019年的千分比创下了近十年新低,6.6‰[2]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的年轻人咋就不爱结婚了?

v2-332ce6a3c301283d528a0e5d6554e488_720w.jpg?source=1940ef5c

成本太高:“自己都养不活,谈何结婚?'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婚姻一直都是经济问题。

不只是与钱有关,而是人们总会以经济学眼光判断它“值不值”。

茫茫人海中挑选另一半,找与等都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高成本付出,要让人想结婚,这些成本要在婚后能收回来甚至获益更大。

而现实却是:寻常人家的1+1不一定能≥2。

数据显示[3]: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单身青年中,40%是月光族,四五线城市里更是多达76%。

试想,两个月光族组成的家庭,大概率入不敷出。况且——

  • 单身时,可以租房,结婚就得背上房贷;
  • 单身时,时间是自己的,婚后就身不由己;
  • 单身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婚后为孩子报N个补习班拼命攒钱。

女性,还要考量生娃养娃对事业的阻碍、顾虑家务劳作对身心的影响。

此外,“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又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难以脱身的风险。选择结婚,愈发艰难。

标准改变:”比起钱和颜,我更爱有趣的灵魂“

婚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双方需要满足对方的需求。

以前婚姻模式:“男主外、女主内”,讲究“男财女貌”,男人负责赚钱,找个女人想想怎么花钱,然后生几个孩子防老;女人负责漂亮、贤惠,找个男人赚够家庭花销,然后生几个孩子防老。

但随着经济发展、平等意识增强,传统婚姻观念变了。

社会地位、经济基础、颜值外表……都不再是择偶的必要条件。

现代人结婚,更看重精神层面,要的是比单身时更幸福的亲密关系,享受甜蜜的爱情、长久的陪伴、温暖的心理寄托。

就是,“丰腴的钱包”和“好看的皮囊”都很难打动我,而“有趣的灵魂”才是结婚的动力,愿意跟TA一起探索平淡生活蕴藏的快乐。

至于养儿防老,不好意思,我有在交养老保险,也看好有专人护理的养老院了。

单身上瘾:”一个人的生活也挺好“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个灵魂同一频率的共振,而不是迫于经济、社会压力的妥协。

良人一直不出现的话,单身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这需要底气,而社会发展给了越来越多人这份底气。

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3]:白领中“未婚且单身”的比例最高,为40.18%。

这些单身者接受了更优质的教育、有基本的经济保障,他们讲究生活品质,愿意享受个人独立自由,比起为家庭作贡献,更在乎自我价值的体现。

当一个人将自我价值实现作为生活动机时,注意力会主要集中在工作和自己身上,个人感情生活自然会被忽略。

有需求就有供给,在这个背景下,“单身经济”崛起,“一人份”产品花样百出:

  • 一个人吃火锅对面会放只熊;
  • 一个人去游乐园可以走快速通道;
  • 一个人去旅游就住青旅单人床位……

甚至连生孩子都快能一个人完成了,何必为了结婚而结婚?

v2-ca28aadb2f7809e43b34f16a6fd0ba4e_720w.jpg?source=1940ef5c

晚婚助推器:”我毕业就25了,不得先奋斗几年?“

许多人抗拒婚姻还因为:确实不到时候。

80后这一代开始,大学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明显增多,导致初婚、初育年龄都在推迟。

普通大学生,本科毕业22岁,硕士毕业25岁,博士毕业28岁。本科毕业后工作几年再考研考博的话,年龄只会更大。

按照传统观念,求学自然比成家重要,学都还没上完怎么能结婚呢?没有经过几年奋斗,首付哪里来?“老婆本”哪里来?

同时,80后90后从小就是家庭中心,被照顾得较多,结婚后生活将发生极大转变,从备受呵护的孩子变成别人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真正的独立才刚刚开始。

是早早肩负起家庭的重担,还是多当几年不食人间烟火的咸鱼?他们心中自有决断。

而对于原生家庭并不和谐的人,就算家里有矿,对婚姻生活一地鸡毛的恐惧也会让TA累觉不爱,权衡之后选择在围城外观望。

所以,有人认为,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单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另类标志。

他们不是不把结婚当回事,而是太把它当回事,所以不愿意将就。

作为个体选择,单身无可厚非,旁人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认可与包容,但在社会主流环境中,单身却是一种不被提倡的生活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11],60.4%的单身人士仍在期待美好爱情,即便现在是坚定的单身党,未来也有可能改变执念。

“没~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

自我成长,无论何时都不能停止,收获幸福同样如此。

v2-4e43921df97b139bdc4c89b36cd4a7bd_720w.jpg?source=1940ef5c

(本文所有动图来源:soogif)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J].年鉴,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3]智联招聘.《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J].报告,2019

[4]梁俐. 女性独身,一种无奈的选择. 婚恋家庭,2003,7:43-44

[5]柯毅萍.女性独身的原因和走势.思想战线,2004, 30(2):30-34.

[6]曾俊林.结婚还是独身这是个问题. 四川省情,2006,6:41

[7]刘之钰.独身女性心理浅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28: 141-142

[8]田耘.当代中国单身女性现象的伦理审视[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08

[9]赵妍妍.女性独身现象伦理分析[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5

[10]王磊.中国未婚青年人口的特征与变动趋势分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32(10):48-56

[11]张锐.单身经济:年轻化与个性化交融.证券时报,2019, l1月/5日/第A03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