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学霸炒股能躲过震荡吗?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10676.html?f=rs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学霸炒股能躲过震荡吗?

这40人介于35岁到45岁,本科毕业于北大、清华、中央财经大学,他们与我们交流了炒股成绩、心得、以及对未来的看法。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刘建中 、郑慧,编辑 :马克,原文标题:《学霸炒股能躲过震荡吗?我们调研了其中40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3月份以来,A股震荡。震动更为强烈的是港股和美股市场的中概股。港股恒生指数在3月14和15两日跌了超过10%,而16日又涨了9%。上一次出现如此巨震还是2008年。中概股震幅比港股更甚,股市再一次成了关注热点。

笔者采访了40位曾经的学霸,他们都关注股市,年龄在35到45岁之间。他们本科毕业于北大、清华、或者中央财经大学,理工科占比为90%。他们的本科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

这40人中有4人曾经有过专业投资经历,其他人的工作经历与投资无关。目前这40人的职业都与投资无关。因为他们都不是专业的投资者,都无法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股票研究上,所以他们的投资实践对普通人更有参考意义。

笔者希望看看这些人的炒股成绩是否优于普通股民,希望听听他们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更希望读者能从他们分享的心得中获得启发。2022年1月1日至3月16日,他们的收益统计如下:

85

2022年截至3月16日,恒生指数下跌14.6%,上证指数下跌12.9%,深圳成指下跌19.2%,创业板指数下跌20.7%。

从收益占比看,57.5%的人收益高于负10%,明显跑赢了大盘指数。27.5%的人收益介于-20%到-10%,可以认为和大盘指数一致。仅有15%明显跑输大盘的。综合以上数据,这些35~45岁的学霸在投资上是明显跑赢大盘的。

对于那些跑赢大盘的受访者,笔者重点听听他们的经验;对于跑输的,重点听听他们的教训。

一、他们如何看待风险

 1. 2022年何时意识到风险?

40名受访者,大多数人在俄乌冲突爆发日时意识到了风险,仅有2人说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风险。但40名受访者中,仅有3人清空了仓位,7人调低了仓位,其他人保持了仓位。还有1人表示在年初意识到了风险,风险来自于观察到的房地产销售情况;有2人表示2021年就意识到风险,一个认为风险来自机构扎堆的股票估值太高,一人认为是教培行业整顿。

交谈中发现,2月24日上证指数下跌1.7%,创业板指数下跌2.1%之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股市调整的风险,但接下来三天股市连续收阳,让人放松了警惕。

得到的教训是,世界是连在一起的,不要以为一个大事件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影响。当意识到风险,不要再考虑收益。要克制贪婪,降低仓位。甚至,只要看不清方向,宁可把闲钱买低风险而流动性好的货币基金。

 2. 如何看待股市投资与风险 

结合采访,整理要点如下:

  • 股票是普通人可以参与的。股票投资的风险远远小于期货,期货普通人不要参与。未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提升,而服务业可以抵押的资产少,难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所以发展股权市场是大势所趋。普通人应该参与股票投资,分享时代红利。当然,参与股票投资的资金最好是多年内不用的。

  • 风险可以认为是意料之外的下跌。股市短期无法预测,所以风险时刻伴随着股市投资。但风险是收益的重要来源,要学会与风险共存。股市经常出现极端价格。因为股票的价格不是由参与者的平均认知决定的。决定股价的是那些最乐观和最悲观的人。

  • 投资时要留心哪些风险?第一要注意高通胀风险,因为高通胀意味着货币收紧,“通胀无牛市”。第二要注意M1增速下降的风险。M1增速下降常常意味着经济活力不足,流动性紧张。第三要注意美股调整的风险,美股会影响港股,而港股走势会影响A股。第四要注意地缘冲突。第五要注意某些行业的政策风险。

二、他们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

 1. 如何应对此次风险 

在3月4日大跌开始之前,40名受访者中,有10人显著降低了仓位或空仓;有4名受访者加大了黄金石油等资源股票的持仓用以对冲风险;有2名用商品期货对冲风险;1名受访者用部分仓位做空了中概股。

目前,政策刺激导致市场强烈反弹,但反弹持续性需要观察。3月16日反弹之后,多人表示未来如果反弹持续,到本周末之前会考虑降低部分仓位。留出资金,灵活应对。

 2. 应对风险的方法与建议 

  • 长期持股有利于规避风险。短期持股,风险增加。比如,即使在2014年1月1日就知道格力电器(000651.SZ)在未来的6年里是大牛股。复权后,股价会从3.4元上涨到61元,上涨了接近20倍,年化收益62%。但在72个月中,如果随机选择持股1个月,亏损的概率却高达36%。

  • 分散持股有利于规避风险。即使是大牛股,如果持有过于集中,可能收益不高。比如,中环股份(002129.SZ)2014年1月1日股价8元,最高涨到2021年8月的56元,不到8年涨了7倍,年化收益29%。但如果从2014年1月1日持到2019年12月1日,年化收益仅为6.5%。

  • 普通人投资的劣势与应对?大多散户会采用选种子的方法。精心挑选优质种子,然后埋入土里,等着生根发芽,长成树木。这种方法的劣势很明显。首先,散户选种子的能力有限,难以在数以千计的种子中挑出好种子。其次,散户不会判断季节和气候,缺乏必要的分析工具。如果遇到极旱或者极寒天气,可能颗粒无收。

如何应对呢?选种子可以坚守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抄名家的作业。但是,抄名家作业时,一定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某受访人说,“上海机场是核心资产,受疫情影响股价下跌,但价值仍在,这个作业可以抄。但股神林园买入金龙鱼,那么高的市盈率,却看不到相应的高速增长,就不跟了。”多位受访者表示,曾买入知名基金经理重仓的股票让其损失惨重。

关于介入时机,虽然很多人说当市场情绪非常沮丧,甚至无人讨论股票的时候介入,但多个受访者表示,这个方法并不好用。他们建议,散户不要预测,只等看好的股票到达合适的价格就介入。而且,不要一次介入,把资金至少分两份。因为价格下跌的程度往往出人意料。

3. 关于投资纪律

大部分受访者知道纪律很重要,但因为不是专业投资者,在仓位控制上比较随意。但成绩最好的10个人里面,却有人强调了纪律。其中一人说,他的仓位永远是70%。股票跌了,就买入;股票涨了,就卖出,但股票和钱的比例永远保持70%。

还有一名受访中说,只要大盘累计下跌10%,他就会半仓以下操作。个股跌10%,他至少砍掉该股一半仓位。

 4. 关于风险和收益的警句 

  • 富贵不值得险中求,绝对不要借钱炒股。

  • 不要做空。

  • 股市是反人性的,正确的决定往往是痛苦的。

  • 不要让炒股影响生活。

  • 散户永远不要择时,不要做空,时间或空间必须满足其一再操作。

  • 深挖洞、广积粮,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和耐心。

  • 每当我感觉自己真牛,股市很快就会打脸。

  • 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三、他们怎么看待未来

关于短期未来,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托市政策密集,股市离底部不远。但情绪修复还需时间。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 一是俄乌冲突会不会恶化?

  • 二是美国加息预期是否被美股完全消化?

  • 三是美国通胀何解?

  • 四是中国房地产销售数据何日转正?

  • 五是M1同比增速能否进一步上升?

  • 六是海外上市政策是否还有变数?

  • 七是反垄断要反到什么程度?

  • 八是疫情是否快过去?

  • 九是有些股票似乎价格仍然偏高。

关于A股的长期趋势,几乎所有受访者都相信中国未来会更美好。大家公认,中国人民是最勤劳的,致富的愿望也是最强烈的。中国还有很多战略纵深可以挖掘,可以投资的领域很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刘建中 、郑慧,编辑 :马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