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下的生鲜电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203/423964.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疫情下的生鲜电商

近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3月14日,上海市卫健委通报,2022年3月1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28例。

为配合防疫和减少出行,不少市民把自家的“菜篮子”,从线下的商超、菜市场挪到了线上,选择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下单。无论是叮咚买菜、盒马鲜生还是美团买菜,其订单量都在大幅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分拣、配送人员不足,也让平台面临不小的压力。

不少市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盒马线上订单配送时间有所延长,在陆家嘴、长宁路等核心区域基本要提前一天预约,当天的配送很难约到。同时,叮咚买菜以及其他外卖平台的订单也均出现延迟。

对此,盒马总裁侯毅透露,盒马的商品供给是充足的,但是门店的很多店员、配送员也在封控中,同时需求量激增,运力确实非常吃紧。目前,他们已经大幅增加蔬菜的订货量,并增加门店补货频次,保障上海市民对生鲜食品的消费需求。不过由于线上订单激增,可能会出现配送延迟的现象。

上海市商务委表示,根据本市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他们已建立重点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保供企业名单,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省际和市内物流运输绿色通道,优先保障相关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确保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到家”订单翻番

3月14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松江区永丰街道的辰塔路蔬果仓,在2万4千平米的冷链仓库中,井然有序地分成了数百条加工产线,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将从全国各地运来的蔬菜、水果分拣打包。

仓库外,几十辆冷链货车川流不息,将一车车蔬菜水果,运往上海市内密集分布的电商前置仓。据了解,这里每天要接收200余辆运货车次的收发,吞吐蔬果100万件。

据叮咚买菜城市分选中心运营总监张苑海介绍,像这样的城市分选中心在上海有7个,分为蔬果仓、百货仓、冷冻仓、水产仓等,总面积超13万平。目前所有产线已经全面开动,全员上岗,24小时运转,保障上海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相比疫情前,叮咚买菜大仓的供货产能大幅提升超50%。其中,重点民生保障商品比如蔬菜、肉蛋奶等供应量增长超过100%,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同一日,记者还走访了几家上海主要的“菜篮子”商超,总体来说价格波动并不大。在山姆会员店、家乐福、大润发等线下门店内,购物的人流量较疫情前有所减少,但需要送货到家的订单量均有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京东到家、小时购的合作对象主要是线下各大商超,其提供的数据也表示“到家”成为刚需。3月7日到3月13日期间,平台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超34%。同时,民生类商品消费额环比前一周大幅增长,其中蔬菜类销售额环比增长超10倍,冷冻冷藏商品销售额环比增长超7倍,熟食销售额环比增长超6.3倍,肉类销售额环比增长超5倍。

上海市商务委表示,目前,主要电商平台在上海市各前置仓刚需品类的平均备货量,达到了日常的1.5到2倍,大部分区域货源供应较为充足。针对这两天一些社区因为防疫封闭,生活物资需求较大,一些市民反映电商平台送货慢等问题,市商务委将持续加强市场运行动态监测,指导电商平台与本市批发市场对接,加大主副食品货源组织供应。

增加人手扩规模

目前,上海蔬菜集团的日均蔬菜供应量在6000吨以上,保持平稳。其中,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江桥市场交易量呈现上升趋势,最高日均交易量达5760吨,环比增幅16.3%。

无论是线下门店还是线上平台,一线的配送、分拣人员都承担了最大的压力。订单激增,必然也会导致站点的人力紧张,也有部分平台受到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天猫相关负责人获悉,天猫超市已经启动了对于上海的特殊保障,仓库、配送站和车辆均根据上海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消杀,人员定期做好核酸检测。在物资供应方面,天猫超市上海仓库粮油米面供应充足,同时上海周边的嘉兴仓、杭州仓也进入待命状态。

不过该负责人也坦言,受疫情相关管制以及人员核酸检测等影响,配送效率降低。同时,为了保障配送安全,天猫超市在上海部分区域也临时启动无接触配送,疫情后将恢复送货上门。

目前,美团买菜相关站点也在加大采购商品以保证库存,并增加了配送车辆与配送频次,一批外卖骑手也参与到了配送工作中。

一直负责上海市宝山区大华站配送服务的美团骑手王笑笑,因他所在的小区被封,为保证小区居民的食品与物资供应,他带着4名骑手报名参与志愿者行动,在小区内为隔离居民开始提供配送服务。

“最近从上午九点半到晚上九点半,每天将近要送60单。”王笑笑直言,最近疫情原因,很多居民无法出门,再加上天气比较热,市民的订单量也随之增加。在采访之前,王笑笑依然在为志愿服务忙碌着。

对于整个生鲜产业链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一般而言,蔬菜、水产、肉禽等商品在售卖前,都有严格的农残检测、来场车辆消杀、核酸报告验证等一系列疫情防控程序,确保市民买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更多生鲜电商平台的做法,骑手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并可以提供无接触配送的服务。据了解,上海65家盒马门店与近500家盒马邻里店也都在正常运营中,在城市郊区及盒马门店暂未覆盖的地区,为消费者提供前一天下单,次日自提的服务。部分盒马邻里店,也已开始提供配送上门服务,方便老年人等有需要的顾客购买生活物资。

张苑海告诉记者,近两天已通过招聘,新增了300多员工,全力保障生产线的产能。就在截稿前,盒马鲜生也在上海紧急发布了急招分拣员、理货员的公告,以应对运力不足的需求。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即时配送仍然是竞争的核心,也是平台的门槛所在。众所周知,粮油、绿叶蔬菜等低价高频的品类,并不能带来盈利,却常常能带来流量并借此培养用户习惯。在疫情期间,生鲜电商一方面可以借此练兵,另一方面也能建立自己的口碑。毕竟,只有满足了用户需求,平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