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承认吧,3·15才是真正的狂欢节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65542257388442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承认吧,3·15才是真正的狂欢节

数字品牌榜·1小时前
强烈建议这样的晚会每月都举办一次

榜女郎真的由衷佩服现在的购物平台和店家,甭管什么日子,他们大手一挥、海报一挂,就能给你整出一个热热闹闹的购物狂欢节来。消费者被各种噱头吸引疯狂购物的时候,真正狂欢的是谁可说不准,毕竟每天都有不同的品牌黑料供广大吃瓜群众果腹。

今晚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了,每年的晚会上都会有大批的品牌被曝光,原因不一而足,但究其根本,都是因为品牌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复习一个热知识: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规定,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从1991年举办第一届315晚会开始,今年已经是第32届了,影响力也逐渐从国内扩展到了国外,所以登上315晚会的品牌,基本上等于全球性社死。

榜女郎整理了一些最近一年来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结合『数字品牌榜』的数据库,今天来跟大家聊聊那些在今晚大概率会被提及的问题。

一、智电时代的#致命驾驶#

上榜品牌:特斯拉、丰田、蔚来

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广让更多人能安心上路,但是智能不代表全能,完全放任其“自动”,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脱离人为掌控。

自动驾驶近几年的风很大,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不小,一直走在前列的特斯拉想必深有同感。去年4月19号,在上海车展上,一位特斯拉车主爬上特斯拉的车顶,发表了主题为“刹车失灵”的维权演讲,她身上还穿着印有“刹车失灵”四个大字以及特斯拉logo的T恤。这位车主很快便被“请”出了现场,特斯拉方面硬气的很,称“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虽然“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但还是“会与车主紧密沟通”。

显然,特斯拉并不打算承认自己的错误,试图把矛盾点转移到车主本人身上。先抛开特斯拉的产品质量问题不说,就这份回应足以令大众怒气值up up,因为特斯拉属于老“甩锅侠”了,推卸责任的说辞一套接一套。

此前有车主反映特斯拉刹车失灵,特斯拉称这是因为车主一直在踩加速板;还有车主投诉自己的车在自动驾驶辅助状态下无故转向,车辆撞停后安全气囊无一打开,特斯拉回应“车没撞对位置”。简直离谱至极,难道车主还能控制车祸发生时车撞向哪里吗?果真这样的话车祸也就不会发生了。

特斯拉之前的负面事件还都是小范围发酵,“车顶维权”事件算是导火索,一根藤扯出一串瓜,特斯拉的口碑自此便一落千丈,捞都捞不回来。

v2_e9ee4c61764e45a8ba946c94365b1bd5_img_000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近一年来,特斯拉的数字品牌价值(DB值)一直为负,可以看出品牌方力图把口碑拉高,DB值也一度接近转负为正,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品牌的形象是日积月累出来的,好与坏都记录在功德簿上,反映在数据上。

今年2月份,因为特斯拉始终未对刹车失灵的问题进行改进,惨遭上百位车主投诉,喜提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一纸调查令,希望特斯拉以后能长点心吧,这届消费者可不是好糊弄的。

不光是特斯拉,不少大搞自动驾驶概念的品牌都在这上面栽过跟头。

去年8月东京奥运会期间,丰田作为举办国知名企业,当仁不让地为奥运村提供了自动驾驶巴士,让新科技走进奥运。这本来是好事一桩,但有一辆行驶中的巴士不慎撞到了一位即将要参赛的残奥会运动员,导致他遗憾退赛;同样也是8月,国内某知名品牌创始人驾驶蔚来汽车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后,遭遇车祸不幸身亡,而这已经是蔚来短短半个月之内发生的第二起事故了。好在这两家车企都第一时间站出来道歉,也针对安全性与用户体验等问题努力做了提升。

诚如特斯拉所说,“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榜女郎以为,新技术的发展固然重要,但安全问题才是最应该摆在首位的,出事之后的积极回应也是重中之重,它起码反映了品牌改进问题的态度与决心,毕竟售后服务也是销售的一部分。别到最后产品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企业发展倒成了大问题。

二、#直播电商#时代:品牌与主播的较量

上榜品牌:巴黎欧莱雅、匡威、斐乐

“双十一”的直播间向来是商家必争之地,为了抢夺流量,品牌不惜以低价为噱头,让利让利再让利,主播一声吆喝,引无数钱包竞折腰。业内一般的规矩是:头部主播拿到品牌最大力度优惠吸引流量,再反用流量优势为品牌带货。

去年“双十一”,消费者惊喜地发现,终于有一家企业——巴黎欧莱雅——打破常规,勇敢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家直播间的优惠力度比“带货一哥”李佳琦直播间的更大,再仔细一看,巴黎欧莱雅这不是虚假宣传吗?不光欺骗了消费者,还把李佳琦坑的不清。

原来,早在“双十一”活动预热期间,巴黎欧莱雅就放话称李佳琦直播间售卖某产品为全年优惠力度最大,但活动当天,巴黎欧莱雅却在自家直播间发放了更大数额的优惠券,也就是说,同款产品在巴黎欧莱雅直播间比李佳琦直播间更便宜。这……说好的优惠力度最大呢?

那些早在预售时付了定金的消费者当然不干了,本来冲着最大力度优惠才在李佳琦直播间下单的,结果品牌方反手给了个更大力度的优惠,这事发生在谁身上都觉得糟心。群情激昂的消费者像涌入直播间那样涌入投诉平台,留下了3万多条投诉记录。

巴黎欧莱雅最终选择用“满499-100”的优惠券补偿消费者,这个明显割韭菜的大动作再一次激怒了消费者。这还不算完,中消协点明巴黎欧莱雅存在虚假发货的情况,于是巴黎欧莱雅的单日数字价值走势一路急转直下,连带着李佳琦的口碑也降到冰点,这实在是一场不太高明的双输。

v2_e5f2e4e62197459ea53218ab0d347f82_img_000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和巴黎欧莱雅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匡威、斐乐,消费者预付了定金之后,发现比直接购买反而更贵。

刘小姐自以为用最低价购买了两双匡威鞋,心满意足付款睡觉,一觉醒来发现预售的价格居然比现买还贵10块钱。她去找客服讨要说法,客服信誓旦旦说预售一定是最便宜的,刘小姐摆事实讲道理后,客服又改口说“这是无法预测的,具体以实付为准”。刘小姐认为品牌应该给自己退差价,客服却以“已发货”为由拒绝退款。

斐乐也是同等操作,消费者在直播间辛辛苦苦抢到了优惠券,又是提前付定金又是卡点付尾款,心也操了,力也出了,一回头发现品牌又发放了更大力度的优惠券,后来者啥也不用干,就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产品。

买双鞋子都套路重重,难怪那么多消费者觉得连日来的时光都错付了,怒而集体投诉斐乐。根据『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这场风波对斐乐造成了10,834,905DB的合计声誉损失。如果商家宣传与实际不一致,那么商家参加预售的目的是什么,消费者付定金的意义又何在呢?

有人说品牌没有“契约精神”,宣传的时候一个样,实际活动的时候又一个样;有人则认为带货主播太过霸道,要天价坑位费,又要最大优惠,一套操作下来,品牌根本挣不到多少钱,难怪要另支一摊。

榜女郎觉得,品牌和带货主播的合作首先肯定是冲着“双赢”去的,产品卖出去,利润收进来,皆大欢喜。之所以演变成今天这种局面,或许是直播的性质变了味。

品牌的初心是借着直播的渠道扩大销量,而直播方最初也不过是个“中间商赚差价”的角色。只不过日积月累,挤进直播赛道的人越来越多,大声吆喝就能赚钱的时代结束,主播们只能靠打价格战获取新的流量。为了迎合主播的激烈竞争,品牌只得把价格低到尘埃里,利润自然也压缩到最低。巴黎欧莱雅此次“揭竿而起”,就是对直播电商时代的一次英勇反抗,只是巴黎欧莱雅似乎忘了一件事,比“起义”更需要在意的,是消费者的体验。若是品牌能借此好好安抚消费者,也不失为一招营销手段。

榜女郎关于这件事也做了详细分析,想看的可以戳链接《这一次,没看直播的人赚了》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和主播谁输谁赢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最划算的产品在哪里。

三、好好的#杀猪盘#,就别用婚恋交友当噱头了

上榜品牌:世纪佳缘、珍爱网等

“杀猪盘”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种以婚恋交友为手段、以骗取钱财为目的的诈骗手段其实并不高明,但偏偏就有人深陷其中,自以为找到了真爱,却不知自己是人家的盘中餐。

骗子们往往会隐身在手机屏幕后,或假扮成妙龄女郎,或化身为人类高质量男性,只待有人对他们感兴趣,便花言巧语诱骗之,只为得到你银行卡中的存款。

北京某名校31岁女硕士,在不到4天时间里,以投资电子货币的名义被世纪佳缘上认识的“男友”骗走了75万元;武汉的梅女士,在百合网被男方以投资5G项目、汇款需要缴税、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诈取87万元;31岁的温州姑娘,在珍爱网上,被斯文有礼的“精英男士”杨少彬两天内骗走40万元……

最近的一则消息是,一位91岁的老人在婚恋网上遭遇“杀猪盘”,被一52岁女子骗取近8万。

由此可见,杀猪盘的“猎杀”对象不仅没有性别限制,还基本覆盖适婚以上全年龄段。

“杀猪人”们的聚集地,往往集中在各大交友平台,尤其以互联网婚恋平台为主,几大热门网站如世纪佳缘、珍爱网最甚。在榜女郎的另一篇拙作《中国最大的婚恋平台,都被困在了“杀猪盘”里》中,对此也略有解读。

对付此类现象,除了要求消费者们擦亮眼睛、全民下载《反诈app》外,这些平台也该肩负起责任,完善审核机制,加强监管力度,毕竟在你的平台上出了事,最后受损的还是你。

四、让#电子烟#对未成年人说不

国内香烟品牌的包装上都印着“未成年人禁止吸烟”一行大字,但电子烟的包装上并没有此类限制。尽管国家已专门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却仍旧阻止不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也阻挡不了某些商家的赚钱心切。

早前有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一些店铺明确表示“未成年人不得使用电子烟”,但在消费者购买过程中,客服并不会询问其年龄,甚至在记者提出“我17岁,有没有适合我的产品”时,客服还会热情介绍产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2021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15—24岁的年轻人为主,45.4%的使用群体通过互联网获得电子烟。

而在线下,某些商场立起了电子烟自动贩卖机,不论成年与否,只要扫码下单,就能购买产品。而贩卖机上明晃晃一行大字“未成年人禁止吸烟”形同虚设。

顾客诚然是上帝,但商家有时也要勇敢说“不”,不然法律会替你做出抉择。去年9月,渭南市某县商家卖电子烟给15岁女孩,导致其屡吸不止,出现失眠、抑郁、轻生等症状,后县烟草专卖局对涉及的两家商户进行查处及罚款;10月,河南省一电子烟实体店也因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被处罚。

根据『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大众对电子烟的态度主要还是负面与中立为主。这未尝不是好现象,社会上每少一条对电子烟的正面评价,可能就会减少一点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v2_0c2d0d6c592540869d90d019298b974c_img_000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今年2月,四部门联合发布新方案以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现象,电子烟行业再次遭到强监管。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国家立法早有体现,但要早日获得成效,还需法律监管与行业自律并行,不论哪一方掉了链子,都会令行业产生漏洞,从洞里流出来的,全是危害未成年人的电子烟。

五、日益差劲的#快递服务#

上榜品牌:中通、圆通、申通

自从网购流行起来,快递业也成了香饽饽,三通一达、顺丰、极兔等快递公司,业务员遍及天涯海角。试问哪个剁手儿手机里没存着几个快递员的电话?试问谁还没翘首以盼过快递小哥的到来?

不管各快递公司之间如何内卷,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快递物流行业是一个完全的卖方市场。虽然它们相互之间可替代性极高,但你的快递究竟由哪家公司派送,很多时候都不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消费者与快递员之间看似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矛盾真正产生了,消费者才深刻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命脉”早就被快递员拿捏住了。

河南的石女士每次网购都会备注要求快递送货上门,但快递员每次要么把快递放进快递柜里,要么就放到菜鸟驿站。忍无可忍的石女士投诉了中通的快递员之后,反被快递员拉黑了,她的5个快递都停在了快递点,快递员还说以后凡是石女士的快递,他一律都不配送了。

这快递员的气性也忒大了些。石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榜女郎整理了近年来快递行业的差评事件,大多数人的吐槽都集中在“态度恶劣”“不派送”“快递损坏”等方面,可见消费者对此怨念极深。

v2_62e85e2da19045b190e70effe2e74b4d_img_000

图片说明:快递行业售后服务的社交网络用户词云图。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拿曾经的快递行业龙头之一申通快递来说,如今它在行业内的心智占有率已经妥妥垫底了,全网好感度甚至为负。

v2_097dbd0dc3464214b3213f242611323e_img_000

榜女郎有理由怀疑申通、圆通、中通三家企业拜过把子,不仅同为“通”字辈,还发誓要共进退,发展势头好时齐头并进,一方DB值下跌,另一方也要立马跟上才行。

v2_d6dd52d37ea2427c92b42c67b6d82910_img_000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中通的DB值一直起伏不定,近期最引人注意的便是“活体宠物盲盒”事件。2021年9月20日,上海街头惊现大量活体宠物盲盒,志愿者称“宠物都是从全国各地运往上海的中通网点的,因为上海查得很严,中通不敢派送,但又无法处理便遗弃在路边”,中通紧急辟谣,却挽救不了下滑的口碑。不过从品牌价值涨跌图中能看出来企业有在努力扭转局势,且有一路向好的势头。而圆通和申通在“心有灵犀”这一方面表现得相当争气。

v2_20d151aab5e4433086127847bfc09686_img_000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v2_94af197ca85f417e98db2db30bf916c6_img_000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从去年8月中下旬开始,这两兄弟的DB值便一直为负。也没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无非就是快递又丢件啦、快递员态度恶劣啦、不送货上门啦等这些“寻常事”,但DB值就是持续低迷,大有摆烂的架势。

值得一提的是,全网与申通快递相关的内容条数比圆通少了足足6万多条,但申通愣是以-19,426,643的DB总值喜提行业榜倒数第一,比倒数第二名圆通快递低了400多万。

在榜女郎往年的几次315大盘点中,快递业向来都是榜上有名者,今年再次蝉联榜单一点也不奇怪。员工素质低,售后服务差,企业不作为,视生命如草芥,自然会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负面印象。要是哪一天三通们口碑逆转,那时候才更值得好好分析。

六、#教培机构跑路#,无辜家长遭殃

上榜品牌:趣口才、上海启文教育、51Talk、兰迪少儿英语

表面上看,“双减”政策遏制了校外培训的疯狂蔓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代家长的内卷现象,但根据榜女郎观察发现,“双减”后受伤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去年8月27日,少儿口才在线教育品牌“趣口才”创始人发布了一封道歉信,称趣口才因经营不善已破产。在宣布破产前一个月,趣口才还以课程即将涨价为由,催促家长们续费课程。才续费没几天,趣口才以破产为由拒绝退费。明明前一天晚上还在上课,第二天一早却破产了,不少家长觉得蹊跷,去学校一看,好家伙,已经人去楼空,连电脑都搬得一台不剩。

家长们不得不怀疑,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跑路计划。截止到9月底,在网络平台上投诉趣口才的家长人数已有1863人,涉及金额超1400万人民币。

差不多同一时间宣布破产的另一家知名培训机构上海启文教育更过分,不光坑家长,还坑老师,拖欠了两个多月工资未发。有启文教育员工称,直到宣布破产的前一天,还有蒙在鼓里的家长在续费。

这个保密工作做的够严实,涉及金额也高到离谱,大部分家长交的学费从三四万到十几万不等,有家长最高预付了48万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机构为敛财,则出事便跑路。跑路者有之,耍赖者也有之。有家长在“双减”政策发布后,要求青少儿英语学习平台51Talk退费,却被平台以“超出退费期限”为由不予退费,兰迪少儿英语则称外教课程不受“双减”影响,继续线上授课,后来虽然全面停课,却不做任何解释,且理直气壮告知家长无钱可退。

受“双减”政策影响的培训机构不在少数,连新东方和好未来都险些支撑不住,更别提那些不知名的小机构了,但这不是培训机构跑路或拒绝退费的理由。家长出于信任在机构买课,机构却不能回以等价的诚信,这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除政策法规约束外,有些机构经营者或许该重新审视审视自己的良心。

七、大牌频耍大牌,小心变驰名#双标#

上榜品牌:加拿大鹅、路易威登

被称为“羽绒服界的爱马仕”的加拿大鹅,因为在国内国外俨然两幅面孔而口碑翻车。事情的起因是,去年10月27日,上海的贾女士在商场买了一件加拿大鹅羽绒服,拿回家后发现这件衣服的品控有大问题,商标绣错、走线粗糙、面料还有刺鼻的异味。第二天贾女士去门店要求退货,店员却说“加拿大鹅中国区不能退货”。

这件事被捅到上海消协之后迅速发酵,网友们扒出了加拿大鹅的中外两套政策:中国大陆14天内只换不退,其他地区却可以30天无理由退货。如此双标,加拿大鹅的风评迅速变差。

除了加拿大鹅,央视财经调查并报道,很多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国际品牌诸如路易威登(LV),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有两套做法。路易威登规定在中国大陆7天内可以退货,但在美国、加拿大30天内可退货,还特别标注:“全球任何一家门店都接受退换,但不包括巴西、中国、哥伦比亚等地区。”

讽刺的是,这样一家对中国双标的国际品牌,其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中国市场贡献的。中国向来是一个包容外来文化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丢失了自己的底线。任何一个国际品牌想要在中国长期生存下去,首先学会的就是要尊重中国消费者,若连最基本的原则都不遵守,就不要怪留不住消费者。

八、大数据时代没有#隐私#

上榜品牌:美团、淘宝、拼多多、滴滴

去年10月10号,有位博主爆料称“美团app连续24小时定位我,每5分钟一次”。外卖软件定位用户无可厚非,但连续24小时不断定位,着实令人细思极恐。

v2_16a905e607624c9bb85064dd12b86d39_img_000

数据来源:『数字品牌榜』监测研究。

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讨论,也对美团的DB值造成了影响,但很快就归于平静。

是事情得到了解决吗,还是美团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都没有。人们很快就忘了这个话题,或者说,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乃至于麻木。

数据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自从知道有些软件会调取用户信息之后,榜女郎就把所有软件的权限给修改了,比如禁止读取图库和联系人、禁止使用麦克风、禁止开启定位等等,但还是会时不时中招。比如在淘宝搜索粉底液,再打开拼多多就会发现首页赫然出现了几款在淘宝浏览过的粉底液,尽管榜女郎从未在拼多多购买过化妆品。

很多软件甚至小程序都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乃至侵犯隐私的现象,此前就有舆论认为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顾客信息,惹人烦却极少有改正者,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便默认其合理性。去年7月4日,滴滴出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从应用商店下架勒令整改;10月8日,有博主发现微信App在用户未主动激活的情况下数次读取相册,每次读取时间40秒至1分钟,微信方面解释该功能是为方便用户,并承诺在新版本中取消该功能,不过此举还是被质疑有侵犯隐私的嫌疑。

或许我们该好好想想了,平时我们填写的那些信息,同意的那些条款,有哪些是必需的,又有哪些是根本不必要的?从小学时榜女郎便在课堂上学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不能因为其提供了“利”,便自动忽略了“弊”,因为我们失去的,是原就属于我们的合法权益。

九、永恒的#食品安全#问题

上榜品牌:胖哥俩、杨国福、三只松鼠、吉野家、星巴克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餐饮安全问题从来都是315晚会上缺少不了的环节,也是消费者关注最为广泛的方面。

相信不用榜女郎开口,大家也能细数出近来有争议的餐饮品牌。比如“死蟹冒充活蟹”的胖哥俩肉蟹煲,“仓库遍地老鼠屎、蔬菜不洗就售卖”的杨国福麻辣烫,“在坚果里吃出绳子和头发”的三只松鼠,还有“使用发臭肉末”的吉野家,“使用过期食材”的星巴克,以及各种吃出异物的网红食品、喝出虫子的网红奶茶,多如天上繁星,不胜枚举。

餐饮品牌屡屡陷入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的胃承受了“千锤百炼”之苦,损害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这背后折射出餐饮企业安全意识单薄以及在管理中存在漏洞。榜女郎还是那句话,除了法规政策的约束外,行业自律也很重要。做企业的人,靠的是诚信走天下,失了诚信,也就失了人心。

本期的盘点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榜女郎提出的问题、举出的案例多集中在售后服务上,特斯拉“车顶维权”、欧莱雅虚假宣传、快递服务拉胯、教培机构拒绝退款等等等等事件,都是因为售后服务不到位,导致消费者不满。可见企业和品牌的服务意识,亟待提升。

315晚会是涉事品牌的大型社死现场,也是消费者避雷拔草的狂欢晚宴,但问题品牌永远层出不穷,榜女郎今日所举,还只是消费维权中的冰山一角。净化消费领域,维护消费者权益,不能仅靠一年一度的一台晚会,全民参与、全民维权,才能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举起手中的维权大旗,每天都是315。

你认为还应该有哪些品牌在“315晚会”上亮相?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咱们一起唠一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品牌榜”(ID:DBRank),作者:桃桃橘铁,36氪经授权发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