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industrynews/aixUUN7H2Y03tZZa.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作者 | 肖漫

编辑 | 李帅飞

2018 年夏天,小米通过上市聆讯两周后,在北京回龙观一家粥店包厢内,小米的第 6 至 15 号员工实现了一次久违的重聚,他们端起一碗小米粥,面带笑容,在斑驳的灯火中合影留念。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转眼之间,那场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财务自由的小米上市,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这十名喝过 “小米粥” 的早期员工,也各有去路——有的已经离开小米。

事实上,除了被广泛报道的李伟星离职之外,13 号员工孙鹏在 2022 年也已经离开,担任某生态链企业的顾问。不仅如此,据知情人士透露,6 号员工范典的离开,也基本上尘埃落定。

当然,即将 12 岁的小米已经是一个大平台,承载力够强;这些创始员工中,还有不少继续留在小米,扮演者各自不同的角色。

但再让他们聚在一起 “喝粥”,就难得多了。 

打破 “上市三年不干活”魔咒

“只要上市了,就有一批人三年不干活”。

这是旧金山系的一句名言。毕竟,雷老板数次亲身经历企业上市,包括他操盘的金山办公、猎豹和投资的 YY、迅雷等,皆有类似情况,由此对此深有体会;他也曾多次在小范围内公开提过。后来,“上市之后三年不干活” 甚至成为一个段子在圈内里传播。

因此,当 2018 年小米已经确定赴港 IPO 的关口,为了避免出现 “三年不干活” 的情况,雷军特意做了准备。

知情人士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透露,就在小米上市的前一个月(2018 年 7 月),小米内部出台了一个奖励计划——即早期股东再留三年,会有一定比例的奖励。

虽然当时小米员工已有近两万人,但拥有期权奖励的仅有七千余人,其中,在创业初期就曾认购小米股票的早期员工更是占了大头。

显然,雷军深知上市之后部分老员工可能会无心工作,开始懈怠,甚至有可能考虑离职,因此他采取这样的奖励机制进行挽留。

某种程度上看,这其实是雷军极为高明的一个缓兵之策——其中一方面,是通过奖励机制留住创始成员,稳定军心;另一方面,延缓早期员工套现退休,为新兵上阵留出窗口期,同时避免在上市初期大量股票被套现。

不仅如此,小米上市前后,就开始进入了密集的组织调整。

除了开启新征程意外,也有这样一个目的:让创始员工换发第二春,也让新生力量能够有序接棒。毕竟,从公司层面看,业务壮大需要新血液融入管理层;从隐形层面来看,雷军亟需破除“上市三年不干活”魔咒,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修正再次筛选出能够在新业务更上一层的管理者。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于是,2018 年 7 月底,雷军先是对生态链业务“小试牛刀”,成立了贵金属业务部、探索产品部和投资部。其中,刘新宇担任新成立的贵金属业务部负责人,孙鹏转入公司平台战略投资部,屈恒全面负责生态链平台部。

仅过了两个月,小米再迎调整,由上至下进行系统性变革。

这次变革,既涉及到王川、刘德、洪峰等小米联合创始人级别的高管,也涵盖了屈恒、范典、李伟星等创业早期就加入的成员。

具体来看,小米成立了十个新的业务部。这十个新的业务部门是由小米生态链和 MIUI 拆分而出,每个新业务部门都配备了一位“新人管理干部”,各个业务部的总经理直接向雷军汇报。

其中,作为最早期的几名成员,屈恒担任生态链部总经理,范典被任命为 IoT 平台部总经理,李伟星则依旧和 MIUI 业务相关,担任互联网一部总经理。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几位 “喝粥” 员工也在接下来的几年多有角色调整——整体来看,一部分创始员工走上小米集团平台支撑的角色;另一部分则是与生态链密切相关。

当然,到了 2021 年下半年,由于 2018 年提出的三年奖励机制在 2021 年年中已经可以到期兑现,早期持股的员工们也迎来了一定的自由。

这种情况下,孙鹏、李伟星等人的离开,也就显得不足为奇。

金山系:支撑小米平台继续发展

小米早期创始团队中,有很多来自金山系和微软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入小米之前,他们的出身基本上都是软件和互联网相关,这也符合小米最开始作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定位。实际上,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些出身于金山和微软的小米创始团队员工,基本上都没有参与手机部和中国区等手机相关部门的业务。

有趣的是,就目前的最新情况来看,金山系的几位早期员工都还没有离职,在不断的角色转换之后,他们基本上脱离业务一线,在小米集团的大框架下开始扮演平台支撑角色。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 15 号员工刁美玲。

在加入小米之前,刁美玲是在金山软件做产品经理,在一次受黎万强之邀参观小米时被留了下来,成为第 15 号员工。

一开始,刁美玲是和 “MIUI 三剑客” 对接,直到小米手机 1 代发布前,刁美玲才和秦智帆转入小米网,在黎万强的带领下主攻电商业务——这一待,就是三年。后来,在小米开始投资孵化生态链时,刁美玲又转而担任小米生态链产品运营总监。在 2018 年 7 月的调整后,刁美玲开始负责大客户部,向屈恒汇报。

再往后,关于刁美玲的动态就鲜有公开,最新动态显示,目前刁美玲在小米的职位是小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和刁美玲一样,王海洲在加入小米之前也曾在金山任职,从事技术工作,是黎万强的下属。在小米的 12 年里,王海洲也一直发挥其技术之长。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2011 年,在雷军决定搭建自由电子商务平台“小米网”的时候,一直负责技术的王海洲被黎万强一起拉去,学习从 0 到 1 搭建一个电商平台。当时,小米自建电商的逻辑,是想削减线下层层转销的渠道费用,尽管小米网最初搭建出来的页面十分简单,但也算完成了最初的商业闭环——硬件 + 软件 + 互联网平台。

再往后,在小米开始布局线下时,王海洲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系统,开发出信息管理工具,目前担任小米集团信息技术部副总裁。

不同于王海洲一直深耕技术,李明在小米的工作履历遍布多个业务板块,堪称 “多面手”。

在小米的前 5 年时间里,李明先做小米早期的产品经理、媒体传播,后做米聊商务推广。2010 年开创小米社区时,最初的 100 个用户,是李明从第三方论坛一个个“人肉”拉来的。“小米社区”这一仗,一大就是四年。

到了 2014 年,小米成立小米电视运营团队,李明也在此时被调往担任运营总监。当时,雷军还专门发微博官宣了这件事情。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之后李明也不失所望,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在当年的天猫双十一期间,助攻小米电视夺大家电类平板电视单品销量第一。

此后,李明还被调任为大家电部副总经理,分管冰洗业务,也曾担任小米 CFO 办公室运营总监及投资部投资经理。

关于李明,最新信息显示,李明在 2021 年 5 月的调整中被任命为用户平台部总经理,向软件与体验部总经理金凡汇报。

和前三者一致,秦智帆也属于金山系员工,曾担任金山的用户界面设计师,后来被黎万强拉进小米,成为小米第 11 号员工。不过,一开始,不同于其他大牛级人物快速上手进行开发,秦智帆在小米的感觉是压力倍增。他曾表示:

创业就这么几个人,其他人都是很牛逼的程序员、策划,而我不是。我想尽快提高自己,但我的能力(增长)又需要时间。

但随后,在小米的 12 年里,秦智帆的能力也大有提升,先后在小米网、小米市场部任职,不仅如此,在雷军宣布造车时,秦智帆是早期创始员工中唯一入局者——2021 年 9 月,在小米汽车正式成立当天,小米汽车也公布了 17 位造车团队的骨干成员,秦智帆位列其中。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雷峰网注:后排右一为秦智帆

另外,金山系的一位早期员工管颖智,她加入小米之时就负责行政相关工作,后来也一直没有切入到具体业务中去。但是由于她在最早期用了自己的钱去购买小米股份,在小米上市之后也赚了不少钱。对此,晨兴资本刘芹评价称:

我真心崇拜管颖智,她是真正有信仰的投资人,她是我的偶像!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值得一提的是,屈恒也属于金山系,他在后续发展中与微软系的几位创始员工也深入参与到小米生态链中去,至今担任小米集团公司生态链部总经理。

微软系:深入生态链,有去有留

生态链是小米在手机业务之外的另一核心业务板块,从上市后的多次调整也不难看出,生态链是小米必须守下的城池;而守城之人,其实也是昔日开疆拓土的功臣。

不过这里要首先提到 “MIUI 三剑客”,分别是孙鹏、李伟星和刘新宇。

三个人都曾在微软工作,加入小米之后,他们成为最早开发 MIUI 的三个人——其中孙鹏负责 AOSP 和系统上层对接,李伟星负责桌面,刘新宇负责联系人等应用。 

不过,到了 2013 年,小米在蓬勃发展之后,就从最初的十几个人迅速扩张至 4000 名员工的规模。也正是在这一年,物联网风口正在崛起,当时雷军做了一个影响小米未来的重要决断——即用投资的方式孵化智能硬件公司。

这个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是刘德(原本在设计部门),这时候,MIUI 系统技术负责人孙鹏也被雷军调任去做这件事。2014 年 4 月 1 日,雷军在微博平台表示,“小米第一批创业成员,MIUI 技术老大” 孙鹏加入小米科技创业生态链投资团队。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当时,小米生态链的声量还不是很大,生态链早期公司的创始人多数来自雷军、刘德、孙鹏等人的 “朋友圈”;其中,华米创始人黄汪就是孙鹏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友资源中挖到的。

孙鹏在小米生态链建设初期主要负责“探路”,拜访生态链企业;刘德主要负责筛选以及合作洽谈,基本是由下往上的执行过程。

后来,另一位 MIUI 团队成员刘新宇也加入了生态链部门,他们一边做投资人,一边做产品经理,集双重身份于一身。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至此,“MIUI 三剑客” 已有两人被调任发展生态链,另一名核心成员李伟星则始终负责 MIUI 系统,先是在 “9.13 大调整” 中被任命为 MIUI 核心体验的部门总经理,而后过了半年,被调任互联网四部总经理,负责电视版 MIUI。

可以说,李伟星在小米期间一直负责 MIUI 业务,直到 2020 年对 MIUI 互联网业务部门大整合之后,李伟星才调任至技术委员会,担任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知情人士透露,李伟星在技术委员会的任命更像是一个虚职。

值得一提的是,孙鹏在转入生态链之后,辗转于多个职位,但都在生态链的范畴,他也担任绿米等小米生态链企业的董事,后来他选择在 2022 年离开了小米——目前孙鹏的最新动态是,加入到了黄汪旗下的亿通科技,担任总经理。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除了 “MIUI 三剑客” 之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早期微软系另一成员的范典目前处于停薪留职的状态。

此前,范典多是在 IoT 业务上任职,在 2017 年 12 月的调整上,范典接替高自光担任 IoT 部总经理,负责小米 IoT 业务发展和团队管理工作。

而后,在 2019 年 3 月的调整中,范典担任了全新设立的 AIoT 战略委员会主席,包括屈恒、李伟星、刘新宇等 15 人为 AIoT 战略委员会委员。

一个重要的背景信息是,雷军在 2019 年年初宣布启动“手机+ AIoT”双引擎战略,计划投入 100 亿元 ALL in AIoT。不难看出,AIoT 在小米业务上的战略性意义。

有知情人士向雷峰网透露,目前小米 AIoT 团队被一分为二——一部分为屈恒领导的生态链部分,重点发展照明、窗帘和门锁;另一部分则是由张雷领导的可穿戴部门,业务重点为耳机、手表等。

老兵渐退,小米注入新血液

从密集的组织调整和认识变动来看,小米成立 12 年以来,那批一起喝过小米粥的创始员工也在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业务的变化而进行改变。

12 年前,一群人在因为一个相同的决定走上创业之路,从软件,到手机,再到平台管理、生态链,当手机、AIoT 成为小米主营业务,无形中也对最早期加入小米的初创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在某个时间周期里,他们成就了小米,小米也塑造了他们。

而当时间来到上市之后,对于实现财富自由的早期成员来说,去与留成为摆在面前的选择题。但无论选择如何,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人员流动不过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常态。

不过,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到如今的四万多人,小米的人事规模和组织结构已然发生巨变;这时候,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部更新来避免容易出现的管理断层,是小米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面对“老兵将退,新军未起”难关,小米内部也开始顺势而变。雷峰网了解到,小米正在实行新晋干部计划,并且今年年前又给一批人发了股票奖励——可见,面向下一个十二年,小米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有活力和可持续性的人才和组织体系。

毕竟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但无论如何,那批曾经一同喝小米粥的人,恐怕也再难重聚一起 “喝粥” 了。

当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创始员工,今何在?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