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于如何做流量运营,给你1张图和3句话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109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关于如何做流量运营,给你1张图和3句话

作者:黄有璨 发布时间: 2022-03-10 14:02

1616028761166823.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一篇,我们承接着之前已有的内容,进一步来聊聊要做好流量运营背后,你必须要建立起来的一些基本认知。

任何一家商业公司和组织,都天然存在“追逐获取流量”的本能和诉求,在商业世界里,“流量”也永远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而任何公司要想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流量,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搞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流量在哪里,如何获取到这些流量,以及怎么提升自己流量运营的有效性。

在这里,我有一张图,还有3句话要分享给你。

首先是一张图——

21.png

上面这张图,基本最简单的解释了“要想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取流量,都有哪些渠道或方式可选”的问题,如果你现在就面临着新做了一个产品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获取流量,你完全可以按照上图来做一个检视。

也进一步解释下上图,也举一些案例让你更容易理解一些。

首先,流量渠道一定会分为大众大流量型流量渠道,以及垂直类流量渠道之分,前者必然是用户体量巨大、用户构成更加多元的流量渠道,因而几乎一切产品和业务,都能在其中找到潜在目标用户。

而后者,用户构成则往往更加精准细分,只能面向一部分用户受众更契合的产品或业务供给流量。

除此以外,还有一类“资源整合型”的流量渠道,它们往往由一些广告营销服务商来发起,其存在的逻辑是:把诸多原本很分散的流量渠道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管理+对接广告主资源,从而形成聚合效应,对于广告主来说,只需要对接一家广告服务商,就能让自己的广告出现在N多小众场所下,最终也能够达成“更高效进行营销投放”的目的,典型例如各种网络广告联盟、分众传媒等,都是此中典型代表。

然后,像我们提到的,流量获取的方式,既有“免费运营型流量获取”,又有“付费投放式流量获取”两种。有的流量渠道可以同时支持两种流量获取方式,而有的流量渠道则只能支持付费投放,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需求和渠道特性,决定在各种不同渠道上,我们该具体如何来获取流量。

举例,在搜索引擎上进行“免费运营型流量获取”的方式,是针对具体的搜索关键词来进行搜索引擎关键词优化(SEO);而在搜索引擎进行“付费投放型流量获取”的方式,则是直接结合部分搜索关键词投放SEM广告。

在大型社交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免费运营型流量获取”的方式,就是自己运营新媒体账号或社群;而进行“付费投放型流量获取”的方式,则是直接投放各种效果广告。

在各种垂直社区、论坛、社群中进行“免费运营型流量获取”,往往需要你自己打入圈子内部,自己成为社群的某个价值提供者,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认可;而进行“付费投放型流量获取”的方式,也同样是直接联系对方,进行广告投放即可。

其他渠道,也都差不多以此类推。

接下来,还有3句话要分享给你。

第一句话:注意力、信任、场景是3个在进行流量运营时,始终都需要去长期关注和思考的关键词。

流量的本质,是用户的注意力。所以,要做好流量获取,你必须不断去反复琢磨和推敲如何才能快速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对于一个运营来说,这里面有无数的门道值得去琢磨和研究。

举例,你在群发消息时,头5个字加上一些很有识别度的字符,消息打开率会提升50%;你在做宣传海报时,海报上的字体、字号和用色可能会导致海报打开率有2-3倍以上的差距;在直播间里,你介绍一个产品的话术如何,可能直接会影响一个直播间的当日收入是5000还是500W。

所以,对于一个运营来说,很多时候,真的是类似话术、海报、文案这些东西就真真实实的意味着生产力,很多时候,一段话术的差别,背后直接影响着一家公司数十上百万的收入。

而如何通过无数这样的细节能够持续抓住用户的注意力,也是最考验一个运营从业者基本功、最需要天长日久投入时间精力去琢磨推敲和训练的部分。

当然,在所有“快速抓住用户注意力”的手段中,“文案”一定是最常见,也最有必要被掌握的技能。关于如何写好文案,我们将会在后续的XX章节中再来更具体向你分享,在这里我们暂且先点到为止。

接下来,另一个你在从事流量运营相关工作时必须关注的关键词,就是“信任”。

或者说,在做流量时,“如何快速获取用户注意力”和“如何建立+维护用户信任”之间,永远都需要平衡,你绝不能只顾及一头而忽略另一头,否则,你很容易变成那种整天用标题党或各种怂人听闻的信息、图片来刺激欺骗用户,虽然看起来博得了很多点击和流量,但最后用户对你却只有唾弃的状态。

所以,在做流量工作时,最好要养成一种思考习惯:你对外传递和展示的一切信息,都要把源点归结到“你的产品、服务到底有什么价值”,或者“你分享的内容到底对用户能带来什么帮助”上面。

只有我们先明确了价值,再看来如何围绕着“价值”本身来通过一些技巧手段“更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我们的很多工作才会更加“合一”,而不是充满着“撕裂感”。

最后一个你必须关注的关键词,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场景”。

某种意义上,在“万物互联”时代,流量的背后,是“场景”。

一个“场景”,是有特定的时间、特定地点和环境、特定人物和事件所共同构成的。例如:

  • 你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早晨,从睡梦中醒来,躺在床上不想起床,这是一个场景。

  • 你坐着旅行中的大巴车上,耳机里听着音乐,突然看到了远处的雪山,或是途径了一处你心仪已久的美景,这是一个场景。

  • 春天的雨后,你从地铁站口走出来,听到身边有人惊呼,一抬头就看见了天边美丽的彩虹这,这也是一个场景。

  • 工作日午间,你坐在办公室座椅上,想着午间起码要等5趟才能下楼的电梯,也不知道中午该吃些什么,于是有点无所事事的坐着不想动,这仍然是一个场景。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由无数场景构成的。

但,在万物互联时代,不同场景之间,都可以被连通,往往也是场景之间的连通,才带来了各种商业可能,也带来了更多“流量”的想象。

例如,当你深夜在一个招聘网站上投递了很多运营岗位的简历都没有回音,内心充满焦虑时,给你推送一门“教你如何真正做好运营,具备更强胜任力”的课程,成功概率相比在你忙着吃饭时给你推个课程广告,一定会大很多。

你在上班路上正在阅读今早必须了解的重要新闻资讯时,某APP给你推送“最新女款潮流夏装,热烈上市”,你大概会觉得很烦;但如果你是周末的早上,在家中床上躺着,百无聊赖之间想要找点事情愉悦自己,看到最新潮流女款夏装的推送,想要点进去逛逛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所以,在互联网早期的粗放运营阶段,我们聊流量,也许只关注“渠道”。而到了如今的精细运营阶段,我们要真的深刻理解流量,做好流量的运营和转化,我们必须进入到“场景”内来看待和理解流量。

你得知道,“场景”之间可以连通,但同时“场景”之间也会有因果。

因为用户在A场景下受到了一些合理的指引,ta才会更合理的去往B场景。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一个流量推广和转化的链路背后,就是在试着把N多用户场景之间合理串联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对场景和用户心理的理解越深,越能敏锐的捕捉到更多独特的场景并给予用户合理的引导和体验,就会更有机会能够掌控好“流量”。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有一位自己很喜欢的民谣歌手,也很喜欢ta的某首歌,单曲循环可以听很久的那种。

有一天,你出差去到一座城市,当天晚上夜深时分,你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有点疲惫正准备休息,你经常用的某个音乐APP突然给你弹出一条推送消息:你知道吗,8年前,你喜欢的XX就是在你现在所在的这座城市写下了你喜欢的那首歌曲。

这样的时刻,你会不会有更强的意愿想要把这条自己收到的惊喜不已的消息分享给一些亲近的朋友?

所以切记,深刻理解了“场景”,你才能更自如更主动的驾驭好“流量”。

接下来,是第二句话:商业语境下,所有流量背后,都是成本和ROI。

流量背后,既关乎深刻的用户洞察和用户关怀,也关乎于简单直接的商业逻辑。

站在商业逻辑的层面看,所有流量工作背后,都要追求“投入回报比”,都要考量我们的成本和收益。而ROI,恰好就是这样一个指标,在流量工作中,它代表着你每投入1块钱成本,最终能够得到的收益多少。

例如,你在一个自媒体大V那里花费5W投了个广告去卖一个动漫周边手办,手办定价500元/个,最后卖出了600单,你获得了30W收入,则你这次广告投放的ROI为6,意味着你每花1块钱,就能为自己赚回6块钱。

所以,当你脑海中时刻装填着成本和ROI的概念,你就能更客观去评估你的工作成果和价值所在,也必然能更好向上进行沟通。

并且,你投入的成本,不仅仅是钱,也包含了时间、人员、其他机会成本等。

例如,你想在一个行业KOL大号上投个广告,对方报价2W/次,但同时提出,也可以跟我们一起资源互换一下,我们支持配合他们一个活动的宣传推广,你会怎么选?

看起来这是个很简单的选择——能不花钱,肯定选不花钱的啊!

但事实上,你可能需要更客观评估一下,你们付出的时间、人力资源等成本,是否会更高。

例如,如果对方的活动需要拉你们一起开2-3次会议来进行讨论,后续活动上线推广后还要占据你们的时间来进行答疑、引导等等,这都可能会导致你最后实际付出的成本,会远高于那2W块钱。

一个对于ROI足够敏感的运营,多半会想方设法在“流量面前”,把自己的所有工作、资源投入和潜在回报收益都赋予一个“参照定价”,并据此以ROI的逻辑来看待一切机会和产出。

关于流量,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第三句话则是:在开展流量获取相关工作时,在一个渠道内,流量规模、流量质量、流量价格三者之间,很难兼得,往往需要有所平衡和取舍。

例如,一个2000人的垂直小社群,对你来说流量非常精准,价格可能也很便宜,但肯定上不了规模,无法支持你持续增长;

而类似百度SEM、抖音信息流广告这样的推广方式,规模足够大,一旦你能跑通整个流量获客链条,且ROI可控,它将可以持续支持你业务的规模化增长。但相对的,这一类渠道下,流量价格可能会偏高,有时候的流量质量也没那么精准。

所以,几乎不存在一个渠道,流量价格既便宜,质量又高,流量规模还很大。

在流量运营工作中,更多时候,你需要根据自己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决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合作渠道和流量。

一个可以参考的指导原则是:

在一个业务发展早期阶段,往往更建议选择垂直、精准、规模小的渠道来进行合作;而当一个业务的规模体量逐渐增大,对于业务增长速度要求更高的时候,也许会更适合选择一些流量规模更大、更大众主流的一些渠道来进行合作。

关于流量渠道的选择和一些流量运营的基础认知,这一节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再往后,我们将会更加具体和落地的来聊聊流量获取和运营的一些实操。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黄有璨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黄有璨
芥末堆商务合作:010-5726 9867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