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下“乡”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089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阿里下“乡”
作者:郭瑞婵 发布时间: 2022-03-11 18:2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芥末堆 郭瑞婵 3月11日
近日,阿里发布2022财年Q3财报,增速减缓、局部业务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数据表现,引来了更多的讨论。财报显示,2022财年Q3,阿里营收2425.8亿元,同比增长10%,而上一财年同期增速为37%;非公净利润为446.24亿元,同比下跌25%。
芥末堆注意到,占阿里营收近半、归属于中国零售商业板块的客户管理业务,主要由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的交易佣金与广告投放组成,Q3收入1000.9亿元,同比下跌1%。从其他指标来看,淘宝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为个位数,其中服饰以及消费电子的GMV同比增长低于整体平均水平。
阿里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即由传统优势品类驱动的增长已趋于乏力。阿里巴巴CEO张勇在电话会上提到,服装和消费电子品类的电商渗透率已达到30%-40%的较高水平,但快销品和食品,特别是生鲜品类,绝对市场容量非常大,且电商渗透率相对较低,“我们希望在这些品类中有更大的突破。”
而这也意味着,生鲜品类正在被阿里列为更重要的关注点。更值得注意的则是,阿里近年来在农业领域的大手笔投入,从初期的农村淘宝,再到自建供应链,其在农业产业链条中越走越深。
随着Q3财报的出炉,如何发挥出这些投入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似乎也多了紧迫的意味。目前,阿里在农业领域已完成了哪些布局?对未来增长又有多大的可能性?
瞄准6亿农民,下沉仍遇难题
阿里进入农业领域,与整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直接相关。这其中既有阿里同样做基础设施的基本思路,也有农业领域的巨大市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普查人口总数为14.1亿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3.89%,这意味着仍有36.11%人口居住在农村,总数有近5亿人。
2014年末,这一数字为近6亿人。尽管阿里在当时已经成为国内电商巨头,但农村市场仍未被正式打开。那一年完成第二次上市的阿里,决定要开拓农村市场,将农村电商与全球化、大数据并列为集团未来三大发展方向。
同年,阿里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力推“农村淘宝”(即“村淘”),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经营村淘店的店家被称为“村小二”,在“互联网+农业”热潮下,这个职业逐渐在全国各地乡村诞生。网购在当时的农村地区仍是新鲜事物,新建在村庄内部的村淘店则担负启蒙的任务,为当地村民进行网络代购并收发快递,阿里试图借此打通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
经历了1.0~3.0的迭代,村淘也被寄予更多厚望,成为阿里网货进村、农产品进城的平台。除了通过村淘网购,村民还可以上架农产品,拓展销路。村淘的更迭,或许可以代表互联网巨头们尝试进入农业领域的初始路径——通过搭建电商平台,让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也能购买农产品,从产地点对点直达消费者手中,减少流通链条与中间成本。
2015年,马云在延安就曾提出“亩产一千金”的梦想,“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把亩产做到一千美元,土地将成为农民真正的财富来源。”
但村淘模式实际上面临不少挑战。据人民网报道,不少村淘店尚未能在网货进村、农产品进城上获利,需靠额外经营小卖部实现盈利。一方面,因农村地区消费力偏低,网货进村不易。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保鲜能力差,生产的水果、蔬菜难以远距离运输,且在平台上线农产品也具有一定门槛,农产品进城难以实现。
薄弱的基础设施环境,以及生鲜农产品易耗损、难以实现标准化的特点,让生鲜电商渗透率至今仍保持在较低水平,更多的生鲜农产品沿着传统的路径流通,经过采购商、批发市场等层层节点,层层加价后到达零售终端。
据艾瑞咨询测算,2020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超5万亿元,生鲜线上零售占比为14.6%,超市、菜市场等线下零售渠道依然是主要的生鲜零售渠道。
阿里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同样需要面对这些难题。
全环节介入
到了2019年,如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在农业领域的布局已不限于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拼多多种咖啡、京东养猪等成为当时的热议话题。他们将目光放远至农产品供应链条,介入中上游的生产与流通环节,“重模式”成为发展趋势。
阿里也并未错过。旗下阿里云于2018年面向农业牧渔四大领域,发布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施肥、产品溯源等功能的农业大脑,将人工智能技术带到农业生产中。
2019年10月,阿里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拟对农业产业进行全链路数字化升级。阿里数农事业部计划搭建产、供、销三方面中台,在全国落地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5个自营产地仓,以及20余个销地仓。
数农事业部的成立是阿里当时对旗下13个涉农业务的整合,包括淘宝、天猫、农村淘宝、盒马、菜鸟、阿里云等业务,到2021年则增加至整合20余个涉农业务。
同年12月19日,阿里进行的新一轮集团架构调整也在强调涉农业务的整合与打通。时任B2B事业群总裁戴珊在负责ICBU、1688、村淘、零售通、速卖通业务基础上,将代表集团分管盒马事业群,全面负责打通盒马、村淘、智慧农业等业务,盒马总裁侯毅向戴珊汇报。
内部打通涉农业务,意味着原来由不同业务负责的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正在连通。例如,在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建设里,将用到阿里云的农业大脑技术,辅助农业生产,农民可通过网商银行申请贷款获取流动资金。
来自下游淘宝天猫、盒马、大润发等线上线下零售渠道的销售数据,则用来指导基地的农业生产,如种植品类、数量与质量,对达到标准的农产品实行包产包销。
由菜鸟建设的自营产地仓与销地仓,是支撑阿里农产品上行的物流体系。产地仓承担农产品的分拣分级、包装、冷库储存以及中转运输的功能,完成农产品从产品到标准商品的过程;变为商品的农产品再经由销地仓运往下游的零售终端,到达消费者手中。
由此,阿里为自己的生鲜电商业务自建了一条数字化供应链,通过在上游输出种植标准,在中游建设产地仓,降低农产品运输损耗,把控生鲜商品的质量,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闭环。2021年,承担阿里开拓社区电商重任的“淘菜菜”也与数农事业部打造的生鲜供应链打通。
侯毅曾以盒马为例解读这一模式,他表示,数字农业将来会诞生一批农产品品牌,并在盒马销售,盒马承担为农产品背书的工作,二者侧重点及目标不同,最终导向的依然是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结合,来真正提升零售效率。
而自建供应链的模式之所以“重”,与巨大的投入相关。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字乡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曾举例指出,每个产地仓,仅分选设备的基础投入就为3000万元起步。
但何时能收回成本,实现盈利,难以预测。“阿里做农业没有短期KPI,这个业务就像‘煲老鸭汤’一样,我们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李少华表示。
2019年,在宣布新一轮集团架构调整时,阿里也对经济体未来发展战略作出调整,升级为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其中,原来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村电商战略升级为内需战略。
同年,阿里成立数字乡村实验室,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及关注扩大到县域范围,以及地方数字化治理与决策服务。
数字乡村实验室有三项主要职能,一是基于县域产业角度,打通和沉淀全县域的数据;二是探索整个乡村振兴需要应用到的数字技术;三是结合特定县开展“一县一业”,探索其数据应用模型和数据应用案例。
由数字乡村实验室梳理出来的大数据,不仅在阿里内部使用,还用来反哺地方政府的产业决策、乡村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构建数字乡村。
2020年12月,阿里发布数字乡村操作系统,服务县域顶层设计、数字经济新业态、乡村数字治理、新基建建设等需求。该解决方案将调用阿里生态的各种服务资源,提供销售、金融、物流、云服务等多项技术和基础设施基础,如数字农业基地建设、共享产地仓等。
这也意味着阿里探索形成的服务资源将转化成整套解决方案输出。李少华在发布会上表示,该解决方案已经与全国66个县(市、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县域数字化服务商、数智化运营商,以数据、智慧打造乡村振兴的数字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建供应链与输出解决方案以外,阿里在农业领域的触角或进一步延伸。去年1月,盒马成立农业科技公司,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农业、生物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水产养殖等。
6月,阿里达摩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发展基金会达成合作,借助阿里在大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共建覆盖作物育种全链条、智能化的“智慧育种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
马云的动向同样值得注意。2021年9月,马云被网友拍到在浙江嘉兴平湖参观农业大棚,以及阿里在当地的数字农业基地。10月,马云到山东德州、济南两地参观调研智慧农业项目。10月下旬,马云又动身前往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参观农业项目与农业科研机构。
据《南华早报》,知情人透露,马云相信,将他考察的技术与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帮助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
*参考资料
[1]《阿里不再「互联网」》,36氪未来消费
[2]《记者观察:那些逃离农村淘宝的“村小二”》,人民网
[3]《农村淘宝李少华:下沉市场无战事》,36氪
[4]《阿里数字农业产地仓投入使用,盒马自建供应链能否玩出新花样?》,澎湃新闻
[5]《专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少华:城乡鸿沟必须也必将以数字方式填平》,新民周刊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Recommend
-
111
马云:阿里必须是一家创造未来的公司,必须成为国家和世界创新的发动机 卢晓明·2017-10-11 05:23中国的学术界和业界之间互相看不起的矛盾是全球最严重的,...
-
133
新浪科技讯10月11日上午消息,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承载“NASA计划”的实体组织——“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首批公布的学术咨询委员会十人中有三位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今年3
-
105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间消息,《福布斯》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称,人们都说“百度是中国的谷歌”,但事实上,阿里巴巴才是“中国的谷歌”,至少在搜索、创新、网络视频、大数据、价值观、社交媒体和轻资产运营方面如此。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如果你对
-
160
新浪科技讯10月11日上午消息,2017杭州·云栖大会今天开幕,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宣布成立达摩院,将在全球各地建立实验室,并引入更多高校教授参与其中,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进行基础科学研发。张建锋认为,互联网时代第一步浪潮是把计
-
115
2017-10-11 06:55【早报】阿里市值一度超过亚马逊;百度市值突破900亿美元各位,昨晚到今早又发生了不少新鲜事,速速随我浏览一下吧~阿里巴巴市值一度超过亚马逊@华尔街见闻【
-
99
看氪 | 被阿里耽误的“歌手”马云,这些年都唱过哪些歌36氪视频新闻·2017-10-12 07:48那些年马云开过的“演唱会”。
-
81
2017-10-12 06:49腾讯和阿里正在如何塑造一个中国互联网的众神时代虎嗅注:这是一篇文字扎实、数据翔实的长文,文章以“中国互联网的众神时代”为主题,探讨腾讯和阿里的争锋正在如何搅动并塑造一个中国互联网“准巨头”频出的...
-
123
阿里要给达摩院投入1000亿,我有四个疑问文 | 波波夫那些了不起的企业家,从来不会只盯着一款产品、一项服务和损益表里的赤字,他们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别样的天赋。一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所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
-
114
405 很抱歉,由于您访问的URL有可能对网站造成安全威胁,您的访问被阻断。 您的请求ID是: 2760824916523923456656365e3f22 ...
-
87
阿里的这座达摩院,能代表商业公司研究院的未来吗?阿里的这座达摩院,能代表商业公司研究院的未来吗?2017-10-11 20:43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