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捏脸师”“闻臭师”,新职业真香?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06546.html?f=rss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2-03-10 08:05

“捏脸师”“闻臭师”,新职业真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ID:gmrb1949),作者:常莹,编辑:常莹、朱晓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成都90后女“闻臭师”闻臭识味,可辨稀释上万倍臭气)

你听过“捏脸师”“闻臭师”“监督师”吗?

“捏脸师”是什么?这个捏脸可不是美容院里给人脸做按摩。一些捏脸师的月收入最高可达4.5万元。捏脸师,即虚拟头像创作者,也被称为“捏头师”,是在社交类应用平台孕育出的一种新型职业。捏脸师的原创作品,一般在虚拟商城中上架,从而实现变现。

85

图源:《央视财经》

“闻臭师”,这个职业看起来似乎“有点味道”,来自流行小吃螺蛳粉。螺蛳粉已成为年销售超过500亿元的巨大产业,闻臭师就是产业链中一个高薪岗位。闻臭师需要凭着十几年的腌制经验,闻一闻酸笋是否达标,而经验丰富的闻臭师,年薪可达至50万元。

与新职业相关的新闻,总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可能以前闻所未闻的新职业渐渐进入公众视野。可以发现,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的新行业、新产业、新模式蕴含着丰富的用人需求,一批又一批新职业、新岗位应时而生。

若是几年前,在网上讨论新职业新业态,舆论观感可能与今日不尽相同。在过去,某些新职业或会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在今天,我们讨论不断延伸出的新职业,即便是第一次耳闻,关于新职业的探讨也早已被更多人所接纳。

彼时,我们视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出现为新业态的产物;而今,这些穿梭在城市街头巷尾、千家万户的新业态从业者见证着人们消费生活的变迁。职业的更迭速度日新月异,每一个新职业的诞生,也照见了社会飞速发展的活力。

85

图源:《央视财经》

人们观念上的变化,与社会环境、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化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新职业的出现,意味着社会对更加细分、多元的职业和岗位持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社会也为新职业提供发展的土壤。

无论是“捏脸师”还是“闻臭师”,还是监督人学习打卡的“监督师”。毫无疑问,这些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认知习惯变化的新职业,都是“技术红利”的产物。互联网信息技术一方面降低了一些行业的从业门槛,另一方面也为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提供了便利。

这是一个尊重劳动价值的时代。无论是闻臭酸笋,还是为人监督打卡,新职业、新岗位中给了更多就业者实现人生价值的更大空间,因多元的职位需求有了发挥专长的更大舞台。

新业态的择业选择,不仅是一份生计。对于从业者而言,打破束缚的就业理念和价值追求,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在新职业,恰是对新业态信心的倾注。

无论新职业如何发展,仍然值得不停追问的是,在新职业常态化的现况下如何完善新业态下的用工保障。去年7月,人社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聚焦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提出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关于新业态下的权益保障措施不断提出落地,这也让更多新业态从业者有了更多的认同感,避免权益透明。

互联网时代,有人在风口奔涌向前,有人踊跃投身蓝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拥抱新业态,新职业将会伴随社会转型、技术发展而密集产生。雨后春笋般的新职业吸引着大批年轻人去追寻梦想,探索价值。

而无论何种职业,每个从业者的个人选择背后都有一段与时代联系紧密的奋斗历程。在与日俱新的职业图谱中,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仍有无数可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ID:gmrb1949),作者:常莹,编辑:常莹、朱晓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