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笔融资超37亿,又一个万亿赛道火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50580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笔融资超37亿,又一个万亿赛道火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胥崟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沉寂十余年的换电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使其逐渐受到更多资本青睐。

新能源巨头37亿定增砸“换电”

换电赛道再添一名大玩家。

2022年3月3日,百亿市值的新能源巨头协鑫能科双碳百亿私募基金落地的同时,旗下37.65亿元的定增募资已敲定将用于新能源换电站项目,此轮定增吸引了四川交投、贵阳产控、中信证券,以及外资摩根大通等14家机构参与,可以说是换电赛道中的明星项目了。

协鑫能科总裁费智表示,定增募资的快速完成,体现了各方投资者对换电赛道发展的一致看好。

2021年以来,协鑫能科在换电领域动作不断。2021年10月,位于徐州长山的国内投运的首座商用车换电站启用,能够同时为30辆大型工程车提供补能服务,其建设和服务方正是协鑫能科。目前,这家新能源巨头已在换电领域收获颇丰,先后与吉利、一汽解放、东风汽车等头部车企达成合作。

协鑫能科总经济师徐庭阳曾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消费市场,换电行业的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

近年,随着电动车换电标准的陆续完善与出台、地方相关补贴政策落地,换电赛道上瞬间涌现以主机厂、电池厂及第三方换电服务商为重心的密集融资。

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早已布局,VC/PE等风来

2022年1月年初,万亿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发布换电服务品牌EVOGO,计划向整车企业提供全套换电服务。

几乎在同一时间,成立6年专注商用车换电的奥动新能源获得了蔚来资本、暴龙资本、上海仪电等机构加注,而这家公司在2021年9月,刚刚完成15亿元B轮融资,中石化、蚁米创投领投,KIP资本、春阳资产、粤商创投跟投。

2021年12月,吉利汽车3亿元注册合资公司,销售可更换电池的纯电车型,并计划在2025年建设5000座换电站;比亚迪全资入股浙江佑源新能源,后者经营范围包含换电设施销售。

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近期已有主机厂如吉利、蔚来、动力电池厂宁德时代、第三方供应商协鑫能科和奥动新能源、中石化,以及投资机构如招商局创投、蔚来资本、KIP资本等,参与到换电赛道及相关的投融资案件之中。

85

换电,为何让能能源公司、主机厂、机构同时重资押注?

“与充电桩模式相比,换电模式具备高效和降成本两大优势。”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日介绍到,“乘用车换电仅需1-5分钟左右……电动车初始购车成本中,动力电池占比40%左右,车电分离模式下,电动车购置价最高可下降一半。”

电动车快速补能目前有两种常用方案:一是高压大功率快充,二是通过更换电池,也就是所谓的换电。

据统计,若采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慢充桩充电时间大约为6-8个小时,快充桩的充电功率达到40kW以上,也需要1-2个小时才能将车辆完全充满电,而换电最快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而且,充电桩受制于电网功率限制,目前我国快充桩建设不均,大量车主享受不到快充带来的便利。

可见,换电是极具潜力的、取代快充的补能方案。

截至目前,国内从事换电运营、且形成规模的企业仅有三家:蔚来汽车、奥动新能源和杭州伯坦科技。

统计显示,蔚来汽车(截止2022年3月数据)累计建设844座;奥动新能源(截止2021月7月数据)累计建设338座换电站;杭州伯坦科技(官网数据)累计建设107座换电站。

行业普遍认为,综合考虑换电模式更高效,对电网、土地更友好等优势,以及标准化程度较低、体系较为封闭、投资成本较高等难点,预计未来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能市场仍将维持充电为主、换电为辅的格局。

踩中政策风口,万亿赛道的机会

万亿级别市场潜力,或许是换电吸引资本和能源巨头纷纷布局的核心动机。

有机构测算,至2025年换电站保有量约在1.25万至5.19万座,远期来看全国乘用车换电站需求55万座,对应换电站设备及电网侧设备合计1.8万亿元。

目前,吉利已经建成了100个换电站,预计在2025年时将建成至少5000个换电站;蔚来预计2022年旗下换电站数量将达到1300个;奥动新能源更是将5年计划设为10000座换电站投建。

但换电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据了解,单座站投入在百万元量级,后期维护成本也同样巨大

北汽新能源曾透露单站建设成本近1000万元,其中电池储备成本超300万元;协鑫能科也在公开信息中称,预计单座乘用车换电站的投资额约500万元;业内曾测算,蔚来二代换电站单站成本400万元,土地租用费在每年10-30万元,人工费也在30万元以上。

业内普遍认为,对资金如此高要求的项目,需要来自政策方面的经济支持。2021年重庆市宣布对符合标准的换电站提供50万元/站的现金补贴;国网电动全生明曾在两会上建议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纳入碳交易市场。

一些投资人对换电的市场预期,也恰恰基于政策的向好态势。

“都在等碳交易红利。”一位参与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投资人向投中网表示,近期看到换电企业的聚集性融资,正是源于企业对政策方面的长期看好,加之去年碳交易市场启动,换电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溢价,之前单凭运营能力、峰谷电价差额,很难在高成本的换电模式中活下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胥崟涛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