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AT角逐低代码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71887.html?s=10&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BAT角逐低代码

摘要:市场需求的扩大、资本的加入让低代码行业得以复燃,行业内玩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各个玩家对自家低代码平台差异化的升级也在不断盘活行业的生命力。

关于低代码是什么?简单来说,低代码开发平台是一种软件开发工具,是可以通过无需编码或只用少量代码实现快速生成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

随着企业对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升级需求不断激增,许多低代码工具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国内有各类SaaS、云服务等厂商持续加码低代码平台的开发,将低代码行业重新翻炒了一遍。

现在部分国内大厂都有自己的低代码平台,阿里的宜搭、腾讯的微搭、百度的爱速搭等,这些巨头的低代码平台在前牵头,像简道云、氚云等一些其他中小企业的低代码产品则紧随其后。另外,还有字节跳动等部分企业也有加速驶入低代码行业的动作。

可以确定的是,低代码赛道上的玩家在陆续增多,国内低代码行业正在迎接新一场浪潮。

549ef326-5f9b-8578-ea1a-1cf891a4edb8.png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外源驱动力

追溯至早些年,国内低代码行业就已经出现相关产品。例如2006年创立的起步以及2008年创立的iVX等平台,只不过对于市场对于低代码的需求并不旺盛,所以国内很多早期推出的低代码平台发展比较平淡。

但最近两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低代码已然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词,行业发展也在不断升温,而能够产生这样转变的原因跟低代码本质特性脱不开干系。

首先,解决了传统软件开发的痛点。传统软件开发代码冗余复杂,且时间过长,有很多开发思路已经不适用现在企业的软件开发需求。而低代码在传统开发方式上不断升级优化,采用模块化封装的方式,企业可以更高效、便捷地进行软件开发,达到缩短软件开发周期的效果。

另外,传统开发方式比较依赖专业开发技术人员,然而近年来软件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业人员增速却有所减缓,软件开发人才数量逐渐跟不上市场需求。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而从业人员数量有705万,增速仅为3.1%。

而低代码开发平台操作方便简单,对于人员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免部分人员成本,这也是低代码逐渐被多数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原因。

其次,顺应了数字化潮流。在数字化时代下,企业应用软件开发需求激增,而低代码具备开发技术门槛低、效率高的优势,是中小企业用于软件开发的重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传统软件开发工具的不断进化催生了低代码开发平台,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则推动了低代码市场需求的持续暴增。可以预料的是,国内应用开发需求的增长将加速助推低代码市场不断扩大。正如亿欧智库发布的《2021中国低代码市场报告》测算数据显示,低代码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2%,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7.7亿元。

毫无疑问,低代码行业正在快速成长。而这其中的背后推力除却国内整体大环境下对低代码行业的需求因素之外,行业内众多资本的注入也是推动低代码走上快车道另一作用力。

内在催化剂

正因为看到低代码行业恢复了活力,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确信低代码会是企业服务市场的新风口,以至于近年来,众多资本纷纷手握重金押注低代码领域,赛道也因此越发火热。

据天眼查数据的不完全统计,2020-2021年上半年,低代码行业相关领域至少完成15起投融资,其中A轮企业最多,占30%。在这其中有轻流、奥哲、黑帕云等许多初创企业都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究其根本,其实真正能让资本对低代码行业抱有乐观态度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国内各个行业巨头对低代码的格外重视,例如阿里、腾讯、百度等。

以阿里为例。战略层面,阿里在钉钉上构建了国内首个低代码应用广场“钉钉搭”,集结自研的宜搭,以及引入氚云、简道云等多个低代码工具,试图打通钉钉和低代码平台之间的流量管道。事实证明,阿里此番的确是明智之举。钉钉在疫情之后,流量持续攀升,带动了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进一步让低代码走红资本市场。

不过从技术层面上看,阿里或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低代码应用以云计算为技术底层,而阿里将低代码平台接入钉钉,除了表面上的实现互通,更为重要的是能作为自家云服务的流量入口。

而同样,作为云服务商的腾讯、百度也有此意。2021年,腾讯云与西门子合作打通Mendix低代码平台与腾讯千帆“企业应用连接器”的IDaaS和iPaaS能力,提供一站式应用开发体验与SaaS云服务。2021年,百度智能云推出的“爱速搭”低代码开发平台,也提供公有云、私有云等部署方式。

可想而知,头部云服务商已经把低代码平台作为企业上云的重要通道。也正是这些头部厂商对于低代码的普遍认可,给予资本市场加注低代码领域的底气。就当前情况来看,低代码已然成为资本和巨头们的心头宠,这也意味着行业竞争环境将愈加激烈。

综合垂直正面比拼

目前,低代码行业主要分化有综合型和垂直型两类厂商,两者虽然产品定位迥异,但由于综合类所覆盖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与垂直类低代码平台难免出现重合,双方不可避免发生正面竞争。

具体来说,大部分综合类低代码平台重点营造一站式服务环境,囊括多个行业的应用搭建方案,普适性较强。例如百度爱速搭支持企业快速搭建表单、MIS、CRM、OA等项目应用。腾讯微搭也已涉足到工业、零售、教育、政务等各行业。

而垂直类低代码则是专注于深耕垂直领域,构筑自身品牌护城河。例如简道云首创CRM场景套件,用户可以在获取专业 CRM 的功能的同时,也能自定义搭建业务表单。氚云重点开发众多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加快企业全链路数字化转型进程。

就当前形势而言,低代码市场不断正在走向成熟,企业对低代码品牌的依赖也在加深,一些知名度高、产品力较强的低代码厂商锋芒逐渐显现。

互联网周刊数据披露,在2022年低代码厂商排行中,位列前五名的低代码厂商从前至后依次为简道云、宜搭、奥哲网络、ClickPaaS以及用友。由此可见,不少垂直类平台已经渐渐跑出了深耕细分领域的优势,另外,有很多的综合类平台都有巨头厂商在背后坐镇,其品牌效应的优势也不可忽略。

从总体来看,虽然国内低代码行业相比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市场还比较分散,但随着综合类和垂直类低代码厂商巨头们对自身竞争力的不断强化,行业马太效应或将越发显著。目前综合、垂直两类厂商的低代码产品都各有千秋,要分伯仲还为时尚早。

差异化成制胜利刃

可以预见的是,低代码行业发展在逐渐成熟,市场也会走向集中,这也就意味着众多低代码玩家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同时,最需要做的是突出平台的实力,让自己走上行业前排。

据Gartner预测,到2024年,65%的应用程序将使用低代码模式构建。企业对低代码的接受程度将会提高,怎么凸显出自身的差异化,让企业在大量的同类产品中选择自家的低代码平台,这才是各玩家凸显实力的关键点。

况且,由于低代码的应用场景受其底层技术影响,无法满足更多的定制化需求,另外也不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系统,这也就导致有些低代码平台的应用搭建容易出现同质化问题。因此,在玩家扎堆的低代码行业当中,各个低代码平台的差异化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低代码的差异化战略可以从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等方方面面着手,结合各行业的流行趋势进行升级。国内现在已有部分低代码平台开始摸索差异化战略,比如在技术上,融入AI、数据分析技术等;在商业模式上,明确针对不同客群推出收费版和免费版等。

总的来说,市场需求的扩大、资本的加入让低代码行业得以复燃,行业内玩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各个玩家对自家低代码平台差异化的升级也在不断盘活行业的生命力。在大体上,低代码行业的未来前景依旧非常乐观。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