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甄嬛传》华妃落得最后的下场,你认为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是什么?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018004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当然是华妃买官卖官的事情。

明明皇帝最恨内外勾结,华妃却依然私相授受。

在后宫一众女人中,说到最喜欢皇帝的,华妃必定排得上名号。

剧中,华妃有句台词:“我就是见不得皇上着急。”

可见华妃对皇上极为上心。

v2-cf3154da52939c335c116be2ad700a83_720w.jpg?source=1940ef5c

女为悦己者容,华妃的好颜色也都是为了皇帝而妆,她的笑也多半牵扯着皇帝的宠爱。

但如此喜欢皇帝的华妃却做了冒犯皇权的事情。

不单单是用皇帝的女儿温宜陷害甄嬛,还是在皇帝面前上演眉庄的“假孕争宠”事件。

这都彰显了华妃不是良善之辈。

如果说这些事情只能算后宫争斗,那和宫外私相授受就是挑衅皇权最严重的一步。

皇后在后期也在前朝奔走牵线,那是为了三阿哥的太子之位。

但华妃的勾结,起源则是宫中月例不够。

华妃又不想再依赖哥哥的接济,松芝才把这条门路告诉了华妃。

可以说这是一场暗箱操作的钱权交易。

皇帝最恨内外勾结,华妃如此爱皇上,为什么却依然私相授受呢?

01

这些收来的银子去了哪里?

华妃的首饰多,衣裳也多,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细数下来无一不是华贵丽服。

用华妃的一句话说就是,“谁不喜欢自己的女人坐在身边光彩夺目啊。”



相比起甄嬛不喜欢以色侍人的性格,华妃则是一个颜色浓烈,两眼眉梢间皆是风情的人。

她看重自己的容色,在服侍粉黛上的供给,都是一掷千金,出手阔绰。

皇后就曾说过华妃的衣裳不便宜。

华贵的生活需要银钱堆砌,除此之外,华妃也很在意吃食。

一句“怎么没有本宫最喜欢的蟹粉酥”,就曾出圈,道尽了华胖胖心中的幽怨。

在日常生活上华妃从不会亏待自己。

以上是华妃对自己,但这些银子的去处还包含了别人。

银钱短缺时,华妃曾说:“要宫里的人听话信服,威信是一回事,皇上的恩宠是一回事,最重要的就是要银子赏下去,人家才肯实实在在地为你办事。”









在宫里生活,不能没有自己的眼线和人手。

甄嬛有佩儿为她探听欣常在和祺贵人的关系,而斐纹更是滴血验亲事件的关键人物。

佩儿和斐纹看不太出来银钱交易,但是陷害眉庄事件里,太医刘畚和宫女茯苓就是华妃用银钱换来的驱使。

这就是华妃的处事原则,你拿银子办事,你若是死了,你的银子照样给你的家人,不会拖赖。

这何尝不是做给活人看的?

华妃协理六宫,要想手下的人老老实实的,除了铁腕之治,还要用钱来收买人心,让人老实办事。

这些钱若是仅凭月例,只怕不过数天就会花销一空。

02

换了名目就可行?

华妃虽然缺钱,但是内外勾结不是小事。

说大了可就是有谋逆之心,有株连九族的灾祸。

但是华妃想着就转换了名目,改说:“皇后不许后宫妄议朝政,他们要见哥哥,本宫传句话是能的,至于用不用那还得听哥哥的。”

归根结底是她想要这笔钱来维持自己的开销。

分明做的是买官勾结的事情,换了一个名目却显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成了一个给银子引路的虚伪主义。

提拔的是一丘之貉,那些流向大将军府和翊坤宫的钱财哪文不是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

在这宫中换个说法就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少。

其中最为搞笑的一件事就是四阿哥坑害三阿哥。

彼时皇后被皇帝厌弃,三阿哥又害死了瑛贵人,皇帝看重皇室体面保全了三阿哥。

后来三阿哥主持祭祀之事时,四阿哥说自己去了宗人府见了八王爷。

八王九王当年多方为难皇帝人尽皆知,但是四阿哥一句兄友弟恭好似把所有的恶都隐藏了起来。

只剩下一片平和的表象。

就像皇帝应该原谅皇后,能有夫妻和谐,鹣鲽情深的画面的画面一样。

就像华妃只是在帮哥哥引路那些毛遂自荐的“有志之才”罢了。

03

华妃为什么敢这么做?

甄嬛入宫前,芳若姑姑曾经这么评价华妃:“满蒙八旗放在一起都不及华妃娘娘凤仪万千。”

身处后宫,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就是皇帝的宠爱。

皇帝宠爱华妃吗?

答案是肯定的。

在众多纯元周边里,华妃是那个更热烈,更快意的人。

从后期叶澜依驾着马的姿态可以看到华妃年轻时的模样。

在华妃勾住皇帝的衣带一幕时,皇帝脸上是禁不住的笑意。

华妃作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她本身就是特权的行使人。

可特权的行使会让人失去分寸感。

在这点上甄嬛也吃过亏。

可见权利或特权会模糊人的心智。

皇权没有绝对的威严就会让人试探,冒犯。

华妃没有危机感,因而她跨过了那条线。

04

权钱交易的社会

说到嫔妃的特权。

当初甄嬛做到了贵妃,但是却没有让父亲升官,而选择了一个能让甄父安心养老的位置。

甄嬛没有成为一个为父亲拉帮结伙的人。

事实上无论有没有华妃这个前车之鉴,甄嬛也不会做出内外勾结,私相授受,左右朝堂用人的事情。

对其他嫔妃来说也是这样。

归根结底,就是甄嬛及其他嫔妃和华妃的成长环境不一样。

甄远道和年羹尧不是同一类人,他们之间的权利构成也不一样。

甄远道会在皇帝下旨写诗谴责钱名世时正义直言。

即便落得流放宁古塔,他也并不后悔。

相较之下,年羹尧就是一个靠军功而让皇帝说出“恩人”两字的人。

他的身边充满了奉承人,将他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他们想要跟年羹尧站在统一战线,就要花钱孝敬。

这种不言而喻的交易,在宫中可能是小宫女小太监攒下月例孝敬大宫女大太监求个好出路。

也可能是平头百姓花钱找门路攀亲戚。

大意就是有能力的收钱,没能力的送钱。

这种风气下就有了站队,有了勾结,更是养出了一大批的走狗。

但这就是权钱交易的社会状态。

可高层和底层又不一样。

华妃能说出:“最重要的就是要银子赏下去,人家才肯实实在在地为你办事“,就说明她深谙此道。

这是在华妃意识里的社会。

所以她做起事来理所当然。

这也就不奇怪,明明皇帝厌恶内外勾结,华妃还要私相授受了。

因为这就是社会现状,大家都这么做,止不住,禁不了。

更多宫斗、宅斗、权谋剧解读分享,关注@白姐宫斗,给你不一样的深度视角。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