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年累计回报为负的主动权益基金有什么特点?
source link: https://xueqiu.com/2356382715/21231196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近五年累计回报为负的主动权益基金有什么特点?
极好的反面教材?
前两天在做主动权益基金近五年、近十年年化收益率分布统计时发现,十年累计收益率为负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为0,但五年累计收益率为负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主动股票基金有1只,偏股混合基金有8只,灵活配置型基金12只。
当时统计截至日为2022年2月18日(上周五)。
经过周一、周二两天下跌,尤其周二跌幅较大,我重新再做统计的时候,发现截至2月22日五年累计回报为负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偏股混合基金增加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增加2只。
2017年2月23日到2022年2月22日期间五年累计回报为负的主动权益基金一共24只,详见下表。
表中可见,五年累计回报在-0.10%至-28.28%之间。这就意味着,如果不幸在2017年2月23日投资了这24只基金,五年过去了不仅没赚钱,还亏损了0.10至28.28%!
当然这24只基金在当时全部1640只主动权益基金中占比仅为1.46%,选到这些基金的概率是很低的。
有网友质疑在此期间大量业绩不好的基金清盘了,实际比例应该比这个高很多。我虽然没有这五年中主动基金精确的清盘数据,但2020年底之前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的主动偏股基金幸存率高达97.10%至98.90%,也就意味着相应的清盘比率仅为1.10%-2.90%。
这一数据来自晨星发布的《中国基金主动/被动晴雨表》,详细数据见下表。
取上述清盘比率中的最大值2.90%,与五年亏损比率1.46%简单相加,累计总和也不过4.36%,这个比率也算是很低的了。
100只基金中随机选中4-5只亏损基金相当于20-25选1,没那么倒霉的运气。
那么,这些过了五年还在亏损的主动权益基金有什么特点呢?
于是,我又对这些基金五年来的一些数据做了完整统计,结果详见下表。
总体印象如下:
1、亏损基金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没有一只来自头部公募基金公司。
虽然不能马上跟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挂钩,但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其处于尾部的基金通常也不会太差。
选主动基金的第一个要素应该是选基金公司,其次才是选择基金经理。
2、24只亏损基金中,仅有5只规模大于1亿,其余19只都是迷你型基金,占比接近80%。更有6只百万级别规模的基金,大概率是难以继续维持下去了。
亏损基金规模太小,既是果也是因。
规模小于1亿,投资者都担心有清盘风险,一般都不会买,除非有逆风翻盘实力,否则就可能长期处于清盘边缘。
而如果基金长期业绩不佳,投资者用脚投票,纷纷选择卖出,从而导致规模越来越小。比如上表中某偏股基金发行成立时的规模超过13亿,但近几年业绩都不理想,到现在只有几千万的规模了。
3、24只基金中,除了一只股票型基金持仓股票仓位五年中变化不大外,其余23只基金持仓股票最小仓位与最大仓位差距都比较大,14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更是有6只持仓股票最小仓位为0、最大仓位接近或超过90%,余下8只持仓股票最小仓位与最大仓位也是差别巨大。
这种巨大的股票仓位变化说明这些亏损基金都很喜欢择时。看好行情的时候可以把仓位加满,对行情悲观的时候可以直接空仓。
这种大开大合的择时看起来特别过瘾,但往往胜率不够,应该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4、由于股票仓位变化较大,各基金不同时间段的持仓集中度变化也很大;看好行情时前十大持仓股票集中度普遍不低,24只基金中有19只超过50%。
持仓集中度越高,进攻性越强,但波动也会越大。如果方向做反,亏损起来也毫不含糊。
5、24只基金中,有16只2021年末的持仓行业集中度都比较高,其中4只几乎是持仓单一行业,显示了极强的进攻意识。
持仓行业集中度越高,弹性也越大,涨越来可能很快,但跌起来也可能惊心动魄。
我个人更喜欢行业均衡配置的基金,攻防有道,才能行稳致远。
6、24只基金中,除了2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外,其余22只基金换手率很高,18只基金年度最高换手率超过500%,9只超过1000%,2只超过2000%。
也就是说,超过90%的基金具有显著的高频交易特征。
高频交易是把双刃的剑,做好了可以增厚收益,做不好就是一种损耗,成为亏损之源。
7、近五年中,有11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的次数超过4次,20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超过2次,仅4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的次数为1次。
管理团队不稳定应该也是亏损的重要原因。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雪球创作者中心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股票和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 懒人养基 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懒人养基基金专栏】往期精华回顾
【懒人养基雪球专栏文章目录】
《优选二级债基,可以构建长期收益率超越沪深300的债基组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对您有用,请顺手点个赞和在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