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咬牙把手机做下去或许是传统笔记本企业的唯一出路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otebook.cnmo.com/news/72492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咬牙把手机做下去或许是传统笔记本企业的唯一出路

  2016年2月21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当华为发布旗下第一款笔记本MateBook的一刻起,很多人都看不明白手机厂商做笔记本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更看不清用户需求的改变以及5G上行带来的机遇,直到4年后......  

2016 MWC华为发布首款笔记本MateBook

  2020年,据知名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当年国内纯笔记本市场的市占率,华为以10.7%个点,顺利跻升TOP3的位置,与当年第二名的戴尔只差不到1个百分点。更加值得深思的是,2019年,第3名的华硕的市占率是14.6%左右,而到了2020年却降到了9.6%左右。

  直到这时,整个行业,包括当初不看好华为做笔记本的公司、媒体才突然醒悟:手机品牌做笔记本,还真是厉害!如果更多的手机品牌进入这个存量市场,那么传统笔记本品牌该何去何从?

手机品牌做笔记本是降维打击?

  相对完整的数据显示,华为开始起量是在第一款笔记本发布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9年,当年华为以5.4%的占有率(以下泛指国内纯笔记本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第5名,华为之上的是苹果6.8%、惠普8.7%、戴尔13.6%、华硕14.6%、联想34.7%,而这一数字到了2020年有了较大的变化。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华为作为笔记本的新势力,市场占有率已经上升到了10.7%,由第五上升到了第三。而排名第二的华硕则以9.6%的占有率降到了第四的位置。戴尔虽说占有率同比降到了10.9%,但因为华硕降幅过大,反而上升到了第二的位置。2021年,受供应链影响,华为又重新回到了第五的位置,全年占有率8.0%,与第四的惠普仅差了7个百分点,假如没有制裁,华为很有可能超过戴尔进入到前二的位置。

笔记本市场占有率

  除了华为,同样是笔记本新势力的荣耀表现也比较亮眼,2020年以5.4%的占有率排名第七,如果把2020年笔记本新势力的市场份额加在一起会发现快接近20%了,基本达到了当年戴尔加华硕两者的总和!(延展阅读:“数”读笔记本市场这5年

  是什么让刚入局没多久的手机品牌在笔记本市场成长如此之快呢?笔者认为是思维、用户、研发这三者的结合,让手机品牌在笔记本市场里如沐春风般的增涨。

  手机厂商为什么做笔记本?那是因为思维的解放!在以iOSAndroid引领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的初期,因为系统——特别是Android系统的成熟度尚在完善期,是很吃硬件的,所以从2008年到2013年,他们做手机的思维更多是硬件思维,通过硬件补系统的短板。到了2014年,系统已经相当成熟,硬件的性能略显过剩,手机厂商也开始自己优化系统以满足用户各个场景的需求,做手机的方式也由硬件思维开始向软件思维转变。2018年,随着5G的日渐成熟,全场景各设备间的互通互联成为趋势,做手机的方式由软件思维转向了生态思维

手机企业思维模式进化

  也就是说在过往的10几年中,手机厂商在做手机的过程中思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随着思维的变化,手机的功能、特点也越发成熟,用户体验越发完善,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与依赖性越来越强。

  回归到手机厂商为什么做笔记本这件事情上来。手机厂商做笔记本,跟生态思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当然有!

  在软件思维阶段,手机厂商依据用户需求推出了非常多的实用功能,比如搬家、Share等,但这仅限于手机与手机之间,远远满足不了万物互联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了华为的1+8+N,也看到了Realme的1+5+T,里面的1就是手机!这似乎已经成为手机厂商的一个共识,即——手机是超级终端,其它设备的协同只是满足某些特定需求而已,其它设备就是1+8+N里的8,这个8里就包括笔记本。

华为的1+8+N

  同样是手机品牌的荣耀也在做笔记本,他们的想法应该能代表大多数做笔记本的手机厂商。荣耀对“笔记本在全场景战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的问题是这样解答的:“当前,万物互联是大势所趋,荣耀认为笔记本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他终端之间,不会是竞争关系,而将是越来越重要的协同关系。目前,荣耀将笔记本定位为继手机之后,又一款具备枢纽级互联能力的品类。“

  “之所以有这样的理念,是因为荣耀洞察到,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单一的产品功能体验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未来消费者的应用场景将是复杂且多样化的,这就对多设备之间的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更强大的全场景智慧生态融合体验,也将是行业角逐的主战场。”

  “因此,在荣耀全场景战略中,我们基于底层优化和软硬件结合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强化多设备间的连接能力。目前荣耀笔记本已经可以实现与手机、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终端的互联,真正实现信息的无缝流转,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智慧全场景解决方案。”

荣耀MagicBook V笔记本

  可以看见,荣耀在做笔记本时,完全遵守了生态思维。其实除了思维的转变,研发也是手机厂商进入笔记本的一大利器!手机的研发难度相较笔记本大很多,比如5G 射频天线的布置与调校、在有限空间内装下更强的芯片又不影响待机时长等等。反观传统笔记本厂商,依托于intel和ODM的全套解决方案,在研发上基本不用投入过多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往10年间,手机的技术革命已经翻了几代了,而笔记本却基本没有变化的原因。说白了,手机厂商做笔记本的研发是过剩的,对传统笔记本厂商来说,这无异于是降维打击

笔记本厂商为何不反向做手机?

  手机厂商开始做笔记本了,传统笔记本厂商会不会反击做手机呢?其实做手机这事儿,传统笔记本厂商早就做过。细数一下就能发现,戴尔、惠普、宏基、华硕、神州都做过手机,结局是,除了华硕还坚持在游戏手机的细分领域外,其余几家都放弃了手机计划。笔记本厂商做手机,怎么都失败了呢?还是跟思维有关系(延展阅读:DNA里的原罪?笔记本厂商做手机为何会失败?)。

  前面讲到,手机厂商做手机也好笔记本也好,都是基于生态思维去考量的,而传统的笔记本厂商做手机,思维还是硬件PC思维,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戴尔。戴尔从2009年开始进入到智能手机市场,推出了首款基于Android的Mini 3iW手机,随后新机不断,然而一直到2012年12月,其手机销量也远远未达到预期,果断的停止了在全球的手机业务。

  销量不达预期怕赔钱就不做手机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按当年戴尔消费业务主管杰夫·克拉克的原话来看就是:不仅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和人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戴尔做了3年的手机,还没有找到通过Android盈利的方法。这就让人难以捉摸了,要知道,苹果App Store在2012年6-12月期间,平均每个月的营收可达20亿元。即便是Android在国外有自己的软件商店,但戴尔手机也在国内卖,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象国内手机厂商一样建立自己的软件商店以此扩充收入来源,之所以没做,还是受限于思维——把手机当电脑做的硬件PC思维

  当然,这种思维并不仅仅限于笔记本厂商,顶层供应链也存在这种思维,包括微软和intel。微软的Windows Phone就是按照把电脑上的行为习惯搬到手机端的思维去做的,结果失败了。intel基于X86架构性能强劲的面向移动化的Atom处理器,因为功耗和发热量问题,也退出了手机平板的市场,转向车载娱乐的处理与协同,特斯拉用的就是这款升级版的处理器。可以看到,顶层供应链移动化转型的失败,也间接导致了传统笔记本厂商移动化转型的失败

硬件思维的堆砌

  不过在电脑厂商移动化转型中,有一个极特殊的例子那就是苹果。苹果是做电脑起家的,2007年1月10日,乔布斯发布了苹果的第一部手机iPhone,并放言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虽说苹果也是电脑公司,但他们的思维却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开始向生态思维进化了,证据就是2007年1月10日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引用Allen Kay的那句:“对软件极度较真的人,应该生产自己的硬件”。所以你看到了A15、M1 Max。所以当乔布斯说出了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的是他还顺手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那就是苹果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笔记本和手机两个市场的全球占有率均排在了TOP5 以内的公司!(延展阅读:乔布斯不仅重新定义了手机 还顺手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iPhone初代发布会

  那么Allen Kay是谁呢?他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创始人之一、是笔记本电脑最早的构想者、是Windows GUI 最初的尝试者,他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言论:“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Allen Kay

  其实细究下来,早期iOS的一些理念也是从Mac OS上搬下来的,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也是从Windows上搬下来的,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归根结底还是思维模式的不同,正是因为这点不同,才导致笔记本厂商,除了联想外再做手机的成功概率仍微乎其微。

手机厂商入局对传统笔记本厂商来说可怕在哪儿?

  对于手机厂商入局笔记本市场,传统的笔记本厂商到底怕不怕这还不清楚,因为我们联系了几家笔记本厂商希望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结果都石沉大海。不过这也不影响我们的分析。

  首先是品牌。根据凯度BrandZ 2021全球最具价值100强公司名单中,电脑品牌上榜的只有戴尔一家,其余品牌均不在线。相反的是,手机品牌倒是有三家,分别是华为、三星小米。什么原因呢?新浪科技数码频道主编郭晓光说:“对95后来说,那些曾经在wintel时代称霸的名字(品牌)早就不酷了!”。

凯度BrandZ 2021全球最具价值排行

  手机品牌在思维模式上不断进化,产品和体验也越发强劲实用,这又反向的提升了用户对手机品牌的忠诚度与粘性,辅以颇具“参与感”的营销手段,让品牌在用户中形成了圈层与文化。

  其次是基于品牌之下的产品属性——可以没电脑,但不能没有手机。在我们的街访中就遇到了不用笔记本的用户。这样的产品属性让手机品牌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并依托生态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基于同一生态下的产品选择,这点在苹果、华为、小米用户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街访用户不用笔记本电脑

  关于这点,凤凰网科技频道总编于浩认为:“在以往,笔记本承担了很多“娱乐消费”功能,这部分功能正在被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取代,如今的笔记本电脑已基本成为学习、工作的生产力工具,手机和笔记本的互联就成为格外重要的一项功能,互联解决了联网、文件传输等等需求,在这方面手机企业肯定更有优势”。

  再次就是手机品牌与上下游供应链正在协同进步。上下游供应链在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被手机厂商的需求倒逼着进步,这种相辅相成的合作模式,让手机品牌可以做更多的优化或升级。比如说现在手机厂商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芯片,华为的海思、小米的澎湃、OPPO的马里亚纳,这也刚好符合Allen Kay所讲的那句“对软件极度较真的人,应该生产自己的硬件”。

  与产业链协同不仅是满足用户需求,更是手机品牌研发实力的体现。荣耀认为自己做PC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领先的跨品类创新能力;二是强悍的底层互联能力;三是独特的融合生态优势。没有强大的研发基础,这三点都不可能实现。这样看来,以手机品牌的研发能力做笔记本,是研发过剩,也是降维打击。

  所以手机厂商做的笔记本靠不靠谱?当然靠谱!不仅是在产品品质上,在用户体验上更加靠谱!何况目前,无论是高通还是MTK都开始研发基于ARM架构的桌面级处理器,谷歌和鸿蒙也在向桌面级OS进步,假以时日,当这些上游技术都成熟之时,笔记本TOC市场真有可能成为手机品牌的天下了。

华为笔记本2021年获得的奖项

  把以上三点对应到传统笔记本品牌你就会发现,在核心竞争力上,传统笔记本品牌缺失的太多了,品牌已经不酷了,现在用户认知都是如此,再过10年呢?产品属性容易被新产品替代,比如PAD,其实现在手机在轻办公层面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想想自己在家,打开电脑的次数就一目了然了。研发?PChome总编潘玮哲说“笔记本ODM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2020年约88%的笔记本是由ODM或OEM厂商生产,其中ODM率高达74%。传统笔记本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在研发,而在渠道”。

传统笔记本品牌的出路在哪?

  当然,传统笔记本品牌也不用太过焦虑,手机品牌做笔记本,目前来看仍处于准入期,所以传统笔记本品牌至少还有3年时间对可能受到的冲击做决策与应对。

传统笔记本厂商未来出路值得思考

  首先就是最大化的利用优势——渠道与服务。这确实是传统笔记本厂商的一个优势,不过不是指TO C端的商铺店面,因为手机品牌的线下门店一定比传统笔记本厂商的多。这里指的是TOB的优势,这个优势源自于在行业内耕耘的时长和可信度累积。最大化利用这个优势间接的还能提升C端对品牌的认知与好感度。成熟的服务也是个较大的优势,目前手机品牌的笔记本,TOC端服务没问题,但在TOB端还处于学习成长期,传统笔记本品牌将服务这个优势再升级,也会让品牌价值与收益获得提升。

  其次就是要回归手机市场。重回手机市场,并不是说要高举高打,因为现在的手机市场环境对一个不酷的品牌来说怎么“举”都没用。重回手机市场,是要选择一条细分赛道,这里可以参考联想和华硕,两个品牌在电竞手机中都有忠实的拥趸,产品利润相较传统手机来说也更丰厚一些。

华硕与联想在手机细分市场动作频频

  当然重回手机市场的核心是深入用户需求和提前对供应链进行布局。传统笔记本厂商的硬件思维让他们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弱很多,除了静音和散热,基于软件层面的用户需求很难满足。做手机,可以深入用户需求,并了解如何去满足这些需求,间接的可以对现有笔记本电脑进行改进,并促进笔记本这个存量市场在产品侧进入更新换代期。当然这绝对需要管理层能坚持,要做好5年不赚钱的打算。

  上文讲到,苹果高通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基于ARM架构的桌面处理器,苹果是封闭的,但高通是开源的,传统笔记本厂商应该借助做手机与移动供应链上游实现紧密合作,积极拥抱ARM架构的笔记本,当风向突变时不至于跟不上。以发展来看,未来轻薄便携笔记本采用ARM架构处理器是个趋势。

  如果传统笔记本品牌没有决心重回手机市场,又在基于移动网络互联互通的产品上没有实现多元化,那只能选择做更高端的事情,比如专注于算力或解决方案服务商,IBM就是很好的例子。

  总之,手机品牌入局笔记本市场,一定会对传统笔记本品牌带来较大的冲击,而传统笔记本品牌,咬牙也要重回手机市场,“否则5年后,国内市场除苹果,所有国外品牌的笔记本可能都会消失”。知名科技自媒体《壹观察》创始人宿艺总结到。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