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的创业板首富,又斩获一个IPO,市值超百亿
source link: http://www.ibailve.com/article/10092474531420569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猎云网北京】2月23日报道(文/韩文静)
2022年2月23日,乐普生物登陆港股。上市首日,乐普生物开盘价为7.13港元,开盘涨0.7%至7.18港元。截至发稿前,总市值达115亿港元。

乐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聚焦肿瘤治疗领域的生物制药企业,由生物医药器械龙头乐普医疗拆分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乐普生物上市后,其创始人蒲忠杰将又收获一家IPO。当年,蒲忠杰放弃美国籍,带着专利技术回国创业,打造了乐普医疗这家内心血管植入器械龙头。
2020年至今,除了乐普生物外,乐普医疗启动了多项业务的分拆上市计划,旗下的乐普诊断和乐普心泰也都计划奔赴二级市场IPO。不过,计划登陆科创板的乐普诊断已经明确终止上市,乐普心泰也由于招股书失效,在上个月再度递表。
如今,随着乐普生物登陆港交所,乐普医疗的资本运作的面纱也缓缓掀开。
曾经的创业板首富,再次收获一个IPO
这并非乐普生物第一次试图赴港交所IPO。乐普生物曾在2021年4月首次递交上市申请,但因申请超过6个月未通过聆讯而失效。
招股书显示,乐普生物已拥有多个肿瘤产品管线,其中抗PD-1及抗PD-L1候选药物是公司管线的支柱。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乐普生物的产品管线中有8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其中有5种属于靶向疗法,3种属于免疫治疗药物。
提到乐普生物,就不得不提到其背后的乐普医疗和其创始人蒲忠杰。在蒲忠杰的商业故事里,乐普生物只是一角。
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蒲忠杰得到了一个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去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深造学习,在国外求学期间,他接触到了当时在国内还比较陌生的心脏支架领域。
蒲忠杰认为心脏支架领域中存在着巨大的机遇,1998年,WP公司在佛罗里达州注册成立,而这家公司唯一股东是蒲忠杰的妻子张月娥。一年后,蒲忠杰再度创业,成立了乐普医疗的前身。
2009年,乐普医疗作为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之一,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当日,蒲忠杰持有乐普医疗6043.67万股,按照该股收盘价63.4元计算,蒲忠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38.32亿元,一跃成为创业板首富。
当时,华谊兄弟的王中军以31亿的身价位列第二。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乐普医疗已成长为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龙头企业,截至发稿前,市值达390亿元。
而在另一边,张月娥也十分擅长资本运作,早已经在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进行布局,并掌舵了一家上市公司。
2008年,张月娥和华平投资联手,以低估值打包收购三家医疗器械公司,收购了精密过滤输液器制造商伏尔特、骨科领域的威曼和博恩,创办了中国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普华和顺集团,并于2013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后的普华和顺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2014年,普华和顺花8亿元收购新天福医疗公司全部股权,进军生物材料领域的业务。2018年,普华和顺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泰邦生物进行换股交易,成为泰邦生物单一大股东,通过泰邦生物,普华顺利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在乐普生物上市前,普华和顺以最终发售价每股7.13港元获分配1086.6万股乐普生物科技股份,支付的总金额约为7830万港元
随着乐普生物的成功IPO,蒲忠杰和张月娥夫妇两人的财富将再次上涨。
招股书显示IPO前,蒲忠杰博士通过宁波厚德义民及乐普医疗,直接或间接拥有乐普全部已发行股本的近43.0%。
“乐普系”的资本局
随着乐普医疗成长为参天大树,公司也开始不断通过业务扩张来开疆拓土。相比以往的大搞研发创新,上市后的乐普医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资本运作上。
事实上,外界对于乐普医疗的资本操纵并不新鲜。自从登陆资本市场后,乐普医疗一直动作频频。
2010年以后,乐普医疗业绩下滑,其不得已在主营业务之外,开展一系列的资本布局。过去十几年间,乐普医疗收购和投资了一系列的友商和上下游企业,但都围绕着心血管领域,这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效。
从业绩表现来看,乐普医疗总营收从2010年的7.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0.39亿元。
一路买买买的大举并购,一方面给乐普医疗带来了业绩增长,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公司陷入并购困境。
蒲忠杰近年来过分热衷于资本运作,然而乐普医疗收购的资产并非都是优良资产,有时候反而困在了扩张的漩涡里面,给公司带来了高负债和高商誉的风险。
诸如前几年乐普医疗对于雅联百得、君实生物的投资,就证明了这一点。
2014年,乐普医疗宣布以1.54亿元的价格,投资了从事体外诊断产品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的公司雅联百得,并持有“重组后的雅联百得”42.11%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这桩“联姻”一度被外界看好,乐普医疗在2015年年报中曾披露,“雅联百得筹划在2016年IPO上市。”
然而,事情的发展最终还是走向了失控的局面。2018年,由于涉嫌租赁纠纷,乐普医疗控股的孙公司乐普租赁将雅联百得告上法庭。
“孙公司”起诉“子公司”,这桩情况实为罕见,乐普医疗大举并购后也逐渐暴露了过分求快、缺乏精细运营等诸多问题。
2016年,乐普医疗以1.98亿元的价格和君实生物达成交易,交易完成后乐普医疗合计持有君实生物4%的股权,布局生物创新药。
后来,随着君实生物的亏损加剧,乐普医疗也逐渐失去耐心,开始大举抛售。
2019年,乐普医疗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协议转让方式,出售持有的君实生物1100万股股权,出售价格为23.80元/股。这次交易完成后,乐普生物仍持有君实生物1100万股股权。
在乐普医疗2021年第三季度报上,君实生物也被提及。财报第三季度,乐普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1.14亿元,同比减少1.64%;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减少76.54%。
对此乐普医疗表示,主要由于公司持有的君实生物股份的市价波动体现为损失2.2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收益4.9亿元,由此造成利润水平的大幅逆差。
尽管频频陷入投资和并购的困境,“乐普系”依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其多个公司的分拆动作仍在继续,并频频向资本市场发出冲击。
除了乐普生物,乐普医疗旗下的乐普诊断、乐普心泰也都计划奔赴二级市场IPO。
在分拆上市之外,乐普医疗的参股公司也在安排上市事宜。2020年乐普医疗参股公司圣诺生物申请科创板上市,去年6月,圣诺生物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但过渡扩张并非长久之计,将重点放在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加速商业化变现上,或许才是乐普医疗成功突围的最优解。
如今,随着乐普生物如愿登陆资本市场,乐普医疗的资本版图进一步扩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乐普生物的净亏损由2019年的5.16亿元增长19%至6.13亿元,两年净亏损超10亿元。乐普生物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因研发开支增加所致。
财务数据方面,公司目前尚未有产品销售产生任何收入。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8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555.3万元、796.4万元及460.1万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5.15亿元、6.13亿元及6.68亿元。
尽管通过收购入局了国内目前热门的生物药赛道,但在巨头林立的当下,乐普生物要实现盈利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于目前尚未有产品成功上市售卖,亏损也一直在加剧,上市后的乐普生物的能否获得市场认可,依然值得关注。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