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新玩意 094|少数派的编辑们最近买了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150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内容声明:《新玩意》栏目如含有商务内容,将会在对应条目标注「广告」;来源为「厂商赠送」的产品并无内容干涉。


@张奕源 Nick:Casio A168WEGG-1B 手表

  • 入手渠道:天猫自购
  • 参考价格:358 元

我一直有戴表看时间的习惯,此前戴的大多是智能手表,除了看时间也能计计步。但我过年期间从 iPhone 跳槽到了 Android,手表也进入了空档期,于是决定找一个老款且不贵的手表,就当成送自己的新年礼物。恰好我很喜欢的 YouTube 频道 老东西 推荐了 Casio 的 A168,我就搞了一块试试看。

1

Casio 的首款 A168 推出于 1991 年,是更早款型 F91W-1 的改款。由于这个设计经典耐看,Casio 围绕它推出了许多修改款型,对设计、功能等做了不同的细微调整。

我购买的 A168 型号是 A168WEGG-1B,该型号的特点是表显的底色是黑色,数字以白色显示,相当于传统电子表的反色。我选择这个型号的原因也是它的表显颜色和黑色表身更搭配,一体感更强。

这款手表是个复古手表,操作逻辑也是经典的电子表套路。手表默认显示时间,按下灯光键后萤幕会发光,方便暗光下查看时间。通过设定键能切换秒表计时、闹钟设定和时间设定模式,手表还能整点报时。

1

不仅如此,A168 还拥有防水功能,表盘上也写着 Water Resist 字样。这让 A168 可以全天候无感佩戴,平时洗个手冲个水之类也完全不怕,实用度又高了一重。

戴回传统手表之后,我感觉自己获得了某种解放,不用每天操心给手表充电,控制手表的方式也都是物理按键,每一次操作都很明确和扎实。在手表智能化的年代,这款从上世纪穿越而来的手表却让我更真实地感知到了时间的存在。

@张奕源 Nick:绿联 HiTune Max 3 蓝牙耳机

  • 入手渠道:厂商赠送
  • 参考价格:499 元

耳机大户的我又来体验耳机了,这次是绿联 HiTune Max 3。

绿联是我最常用的数码配件品牌,各种数据线、转接头之类的玩意儿买过一堆,而降噪耳机又是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数码产品。所以当我得知绿联推出了头戴式耳机时,我的脑中只有一个想法:嚯,这我可得试试。

1

HiTune Max 3 的做工很扎实,这点让我稍稍有点意外。我对千元级头戴耳机的做工这件事其实一直没有太高的期许,因为头戴耳机上的曲线很多,又大多是塑料或皮革的拼合件,想要在工艺上做出扎实感并不容易。但 HiTune Max 3 在各种接缝、过渡等细节上毫不糊弄,刚一开箱就赢得了我的几分好感。

HiTune Max 3 的亮点之一是具备主动降噪功能。和我常用的 SONY WH-1000XM4 相比,Max 3 的绝对降噪能力稍微差了一点点,主要差在于对中高频噪音的处理上。受制于主动降噪的原理,降噪耳机面对中高频噪音时非常依赖算法的支持,SONY 与绿联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就实际感受来说,Max 3 应付日常通勤之类完全不成问题,特别是对于没用过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想选一个入门款感受一下的朋友们来说,Max 3 的降噪能力已经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

我很喜欢 HiTune Max 3 的一个小设计是其设置了主动降噪功能以及音量加减的独立按键,这一点更符合我的使用习惯,比 SONY 的手势触控爽快多了。顺便吐槽一句:很多耳机都将「双击侧面」设为播放 / 暂停功能,每次双击都敲得脑壳疼,希望耳机厂家们能尽快转换思路,多用实体按键或者其它手势解决这个问题。

1

音质方面,HiTune Max 3 的表现中规中矩,低频相对而言更为饱满。我将 Max 3 定位为日常办公耳机,听的主要是搭配工作用的背景乐,对音质没什么要求。如果想在音质方面获得更高体验,还是得考虑主打 Hi-Fi 的产品。

HiTune Max 3 的另一个亮点是续航,绿联自己的宣传是普通使用环境下连续播放 60 小时,开启降噪后降为 40 小时。就我的实际感知来说,Max 3 的续航也着实是长得可以,以至于我从入手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没听到过它的低电量提示音,每次给它充电都是因为别的耳机没电了,于是顺带着一起充一充。

1

总体来说,HiTune Max 3 很符合绿联产品的一贯特质——基础功能齐全,产品皮实耐用,而且还多了一项「长得也可以」。如果你还没用过头戴式耳机,完全可以搞一个试试看。

@北鸮:文石 BOOX Poke3

  • 入手价格:1170 元
  • 入手渠道:淘宝旗舰店

我曾经拥有一个 Kindle。那时是本科,本着「阅读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太多」的想法,我购入了日版 Kindle Paperwhite 3。但实际操作下来,我发现自己根本没花那么多时间看书。在吃灰几个月后,KPW3 被爱读小说的室友收走。成功回款的同时,我也非常庆幸它能在爱看书的人手上发光发热。

时间转到今年。在读过站内不少关于读书的文章后,我又一次蠢蠢欲动,打算趁着这个想法把读小说的习惯捡回来。

1

之所以这次没有选择 Kindle,是因为考虑到自己的需求,封闭系统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我打算在这块阅读器上读小说和漫画这类不太用过脑子的内容,注重娱乐阅读。这也算是吸取了自己之前试图用 Kindle 干点什么正事,但最后什么也没看的窘况。所以,能装的阅读来源越多越好,适配的格式也是越多越好,最好还能原生允许我安装第三方应用,这样下来,仍然活跃的厂商中,文石几乎成了唯一选项。

1

配置方面,电子书阅读器也没什么太好纠结的,我主要关注了屏幕的色温与背光调节,以及最重要的,尺寸。Poke3 整体尺寸和旧版的 Paperwhite 类似,握在手里比较友好,塞在包内也十分轻便。这块屏幕同样支持冷暖背光分别调节,可以跟随环境光状况进行矫正:这显然没有 Kindle 那样上手可用,但在保证开放系统的前提下,文石的这套方案是在我看来最好的。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我在某个闲暇时刻,找一些白纸在自然光下矫正冷暖背光的强度,以期获得一个更加完善的视觉体验。

这块阅读器到手的时间不长,我的阅读量也还没有上去,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仔细聊聊我的感受。

@Lincoln: 带 Touch ID 的 Magic Keyboard

  • 入手价格:1050 元
  • 入手渠道:咸鱼
1不喜欢浅灰色的我,最后只能考虑咸鱼版

忍受不了 Windows 11 Bug 和卡顿的我把工作机器从台式机变成了 M1 Pro MacBook,但日常使用中出现了两个小情况,一来是我的 Keychron K4 没办法在重启后第一次解锁的时候输入密码,必须要在笔记本内置键盘上输入;另外一点就是笔记本放得有点远,使用 TouchID 的时候胳膊要伸很远才够得到。这两个问题其实普通款的用 Magic Keyboard 就能解决,不过我为了图省事(指 Touch ID)还是决定从咸鱼上买了个蓝色 iMac 的拆机键盘。

结果那段时间我派又发了把定制的 K3,再加上自己之前有的,莫名其妙突然就有了 5 把键盘。单独聊键盘我又不是很专业,所以趁着这次新玩意的机会一起聊聊这些键盘好了。这五款键盘分别是 :

  • Keychron K4 V2(佳达隆茶轴)
  • Keychron K3 少数派定制款(佳达隆矮茶轴)
  • 带 Touch ID 的 Magic Keyboard (剪刀薄膜键盘)
  • MacBook Pro M1 Pro(剪刀薄膜键盘)
  • Surface Go 键盘盖(薄膜键盘)
1
1

Keychron 的两把都是机械键盘,也用的是佳达隆的轴体,区别在于 K4 是标准茶轴 K3 则是矮茶。首先聊聊我已经用了一年多的 K4,K4 是一把紧凑型的带小数字键盘的 100 键键盘,当时挑选 K4 就是冲着几乎全功能的键盘去的;虽然我买的茶轴是段落轴,但整体的段落感并不强,不仔细注意的话感觉就像是直上直下的线性轴一样,但越到底部按下的手感越不同,打字时能带来的与众不同「反馈感」;佳达隆茶轴按下所需要的力度也不算大,打字时就真的不累手。不过,K4 在打字时的声音不算特别小,这可能和顺滑程度有关;此外 K4 在按键边角处轻轻按压时会有明显的形变,这会影响到使用时的手感,使用时总会让人感觉松松垮垮的生怕误触或是没有按到。但总的来说 K4 表现我还是满意的。

1

K3 虽然我才用了 2 周左右,但它解决了我上面提及的 K4 茶轴的问题,所有的按键甚至包括长空格稳定性都非常好,按到了就是按到了,再加上矮茶和茶轴类似的低段落感和「反馈感」,因此这款键盘被不少同事评价:「越用越上瘾」。在我的实际使用中,K3 按下需要的力度会比 K4 要求的大一点,但按到底的距离会比 K4 短不少,发出的声音也小不少。总的来说,如果想要在薄膜键盘和标准按键行程的机械键盘中间找一个折衷的手感,那么矮轴一定能给你一个新奇的打字体验。

1
1

MacBook 系列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蝴蝶键盘,先抛开褒贬不一的手感不谈,蝴蝶键盘容易坏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所以 Apple 从 MacBook Pro 16 inch 开始就又从蝴蝶键盘换回了剪刀式薄膜键盘,而外置的妙控键盘则一直是剪刀式薄膜键盘没有变过。

1
1
左:MacBook Pro 键盘,右:带有触控 ID 的妙控键盘

作为一款薄膜键盘,它按下时没有任何阻力、回弹也非常迅速,整个键盘会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跟手。而剪刀式薄膜键盘的第二优点就是按键稳定性可以做得非常好,指尖用力去推键帽键帽也几乎纹丝不动;更稳定的键帽意味着打字时能更准确地「反馈」出你按下了某个键。最后,再加上非常舒服的按键手感和很小的按键声,这两把键盘总能够带来最纯粹的打字体验。虽然都是妙控键盘,但 MacBook 内置的键盘的手感和独立的妙控键盘相比还是略有不同的。相比之下,Mac 内置的键程会相对更短一点,按下的手感上内置键盘也表现得更干脆些。

1

最后,再来聊聊 Surface 键盘盖,Surface 键盘盖是和 Surface 一起从公司那边拿来试试 Windows 11 的触摸体验的,不过这个键盘盖的打字手感真的好,写起文章来应该是我最喜欢的键盘了,即使不是「通用」的外接键盘我也想在这里聊聊这款键盘。它同样也是剪刀式薄膜键盘,不过它敲击起来反馈感会比妙控键盘好上不少,而且反馈也更干脆,不会像妙控键盘一样有点「肉」,有种在用光电轴的感觉,不过键程短了不少。另外我还注意到 Surface 键盘盖的最薄地方其实是和外置式妙控键盘最薄的地方是一样厚的,所以理论上这两块键盘是目前为止我用到的最舒服也是最薄的薄膜键盘了。如果下次我还会买 Surface 系列的话,我一定还是会选择支持键盘盖系列。

@Lincoln: QNAP 双 2.5 吋转单 3.5 吋 SATA 硬盘转接盒

  • 入手价格:500 元
  • 入手渠道:京东

最近我 NAS 里的一块硬盘出现了多个坏块,而一直以来那块硬盘在我 QNAP 中用作没有保护的存储池。之所以用单盘做系统盘有两个原因:

  • 安装应用的存储池(和所在的硬盘)会持续读写数据,高负载下性能会有一定的损耗,所以将系统和软件单独放在一个存储池有助于保证性能
  • 专门存放数据的存储池出现数据错误时,检查文件系统时所有应用程序都无法使用,重建和清洗 RAID 时也会被影响。

这次系统盘出现坏块,自然需要替换掉整块硬盘,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停机维护。此外,这次还发现 QNAP 的快照并不会记录卷里的包含的应用和对应的设置,所以软件都要重装且重新设置。当时想得很美好,结果现在给自己埋坑里了。好在 QNAP 官方提供了一个 QDA-A2AR,通过这个配件可以将两个 2.5 吋转转换为 3.5 吋 SATA 硬盘。

1

到货的速度很快,而我很清楚 2.5 吋 HDD 就没靠谱的,所以我就拿了手边装机还剩下的 2 块 2T 的 SSD 装了进去,但螺丝是真的难拧,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完整装上。另外,这个转接盒也并不能取代 NAS 内原本的 3.5 吋硬盘盒,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把这转接盒装到 3.5 吋硬盘盒里才行。

1

当然,这个转接盒还自带一个硬件 RAID,默认使用的是 RAID 1 模式,根据我的使用情况要求来说这样系统盘即使挂掉了一块还可以从另外一块恢复数据。不过 4 个硬盘型号的朋友,指望通过这个转接盒使用 Qtier 的朋友可能就要失望了,根据官方的说法:

1

装好开机 NAS,可以在 QNAP 的存储与快照总管里看到这个转接盒和里面安装的硬盘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信息。不过,我安装的并不是 QNAP 官方测试过的 SSD,所以有不少功能无法使用,包括了 Trim 和 SMART 自检。

1

依然由于转接盒的关系,除了 Qtier 功能以外,QNAP 系统内置的 SSD 分析工具也无法使用,不过好在高速缓存加速功能还是可以正常使用,所以有加速需求的朋友依然可以考虑购买这一转接盒。

最后这个转接盒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转接盒管理需要在外部存储设备管理中进行,包括转接盒固件升级以及转接盒 RAID 重新同步,别走错地方了。

1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