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0 后,正在放弃传统招聘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081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04d1a5d6b2abaf922857223fa454e9ef.jpg

图片来源:unsplash

又一个招聘旺季即将到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00后也将踏入职场共同争夺席位。而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们,其就业选择可能会更趋向于灵活与多元化。在这样的趋势下,招聘网站的“生存”是否会遭受打击?未来灵活就业这一方式,是否会成为社会主流?

作者:假装是运营

有互联网相伴的近20年,仿佛是开了2倍速的样子。

90后、95后顶着“垮掉的一代”的标签,登场走入社会,而现在灯光转向,聚焦到数以千万的00后毕业生。就在今年,这批年轻人将迎来他们的职业首秀。

哪怕00后总会让人大呼看不懂,我们也忍不住兴致勃勃地关心他们。每一份Z世代的兴趣和消费分析,总能引起不俗的点击量。

我们好奇他们带着什么样的精神看待这个世界,也好奇他们的张扬个性落入职场后产生的一系列碰撞,我们更好奇他们的未来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而作为求职工具的招聘网站是否还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

说到求职,就不得不说到一年中的第一个招聘旺季。

金三银四,对于HR来说,是疯狂放出HC、工作量激增的阶段,对于求职者来说,是一年中最容易找到心仪职位的时间。

为了把握这一黄金时期,求职者会在各个招聘网站上寻觅,通过拉勾、BOSS、脉脉、猎聘等工具,输入岗位关键词、选择职业条件、浏览合适的需求。在收藏职位和打招呼间,在键盘敲打声中,和用人方完成诉求的交换。

265f193c056ded539ab87699c9a50289.jpg

招聘网站界面

而2022年的金三银四,会显得特别一点,这是第一批00后踏入职场的一年。比起前辈的常规做法,他们的选择更加多元,甚至叛逆。

不少年轻人并不依赖招聘网站,也并不渴望谋得一份安稳的工作,他们遵从内心渴望,从兴趣出发,奋不顾身地奔向灵活就业。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年和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均超过16%。而在全国共2亿人的灵活就业人员中,大学毕业生群体也是其中的主力。

他们可能在淘宝上经营着自己的小众店铺,用热爱和智慧让兴趣闪闪发光,并贡献了“每天创造一个新职业”的壮举。21.jpg22.jpg

他们可能在网文上抒发情怀,成为日更万字的网络作家。从《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中看到,近年来新签约作者中,00后占比居高不下,达到50%以上。23.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他们也可能成为深谙粉丝经济的网红主播,成为160多万从业者中的一员,为一年翻三倍的从业者数量添砖加瓦。

为何年轻人会选择灵活就业?

把灵活的意思翻转一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词语:固定、死板,传统,似乎与具有独立个性的00后天然互斥。但年轻人选择灵活就业却并不是全然为了它的灵活,甚至也有不少毕业生把稳定作为找工作的第一要务。

24.jpg

2021大学生求职趋势洞察

既然灵活不是YYDS,年轻人选择灵活就业是因为什么呢?

1. 选择灵活就业的3个原因

1)社交原因排在首位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相关信息,最容易看到的是对职场社交的吐槽。25.jpg

26.png

能力差但霸道总裁般的上司、态度不佳又爱甩锅的同事、喜欢要五彩斑斓黑的合作方,每一项都足够令人头大。

团队中的短板使工作难度陡然上升,历尽波折才能完成一项平常工作的过程很容易让人丧失成就感,久而久之,工作上的进取心也逐渐被消磨,对工作对团队的负面情绪逐步增大,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除了不想面对低质量的职场关系,还有对于团队活动的社恐心理。

组织内的文化活动,定期团建,光是看到名字就会让社恐患者紧张到脚趾蜷缩。

2)自由时间的吸引

除了可以摆脱无意义的职场社交,对于自由时间的掌控也是被反复提及的吸引点。

通勤时间对于当代年轻人是一个不得不提的痛点。不仅要面临上下班高峰的折磨,还要面对现实:

买得起的房子往往离工作地很远——在北京,人们单程平均通勤时耗47分钟,平均通勤距离11.1公里;而上海单程平均通勤时耗42分钟,平均通勤距离9.1公里,这与人们的期望耗时差距达到50%,而如果考虑来回双程,一线城市的打工人花在通勤上的时间至少需要90分钟。

而灵活就业可以错峰出门,甚至不出门,摆脱通勤时间带来的焦虑感。

此外,灵活就业者的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

这种自由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以选择一天工作多久,几点到几点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个阶段内比较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在客户需求和自我满足中找到一个美妙平衡。

3)对自由环境的追求

最后,舒适的办公环境和状态也代表了一部分职场人的追求。

人喜欢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工作呢?独立的、不受打扰的、沐浴着阳光的、伴着咖啡香气的,每个人的喜好或许不一,但这些条件的合集一定不指向办公室。不算宽大的工位,见不到阳光的角落,连植物都活得没有生气,还处在随时被监控的恐惧中。

选择灵活就业,可以摆脱这些令人不适的工作环境,呆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工作,对于心理上和效率上都是极度舒适的体验。

对于爱美的女生,更棒的是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衣着和妆容。把职场美学抛在脑后,穿着最舒适的家居服在家里边撸猫边晒着太阳,打出来的字都带着一股与世无争的意味。

2. 催生灵活就业的四个背景

除了年轻人基于自身喜好的诉求,催生灵活就业的四个因素也不该被忽视。

1) 00后的血液里流淌着WiFi

00后是随着互联网2.0成长起来的,他们学习用手机平板,运动靠电子手表,社交用微信QQ,似乎不再需要传统的基础建设。

可以试着问问00后这样几个问题:

  • 你有过订阅报刊的经历吗?有完整阅读过一份报纸吗?

  • 你有写信或者寄明信片的经历吗?

  • 你还会给亲人打电话吗?可以背诵出亲人的手机号吗?

很难有00后全部命中,这恰恰说明传统的基础建设在他们的生活中“隐形”了,取而代之的基础建设是网络。只要有WiFi,年轻人就可以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而工作,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罢了。

2)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适合灵活就业的岗位

中国互联网20年,诞生了无数超级平台,也改变了大家的协作和交流方式。

如图所示,是大学生最想从事的10个新型职业,其中的一半以上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工作。从客户寻找、客户对接、到客户服务,全部线上化,不再受其他条件的阻隔。

27.jpg

2021大学生求职趋势洞察

3)互联网让小众爆款成为可能

互联网除了提供了服务通道,更不可忽视的是它带来的引流作用。网络天然的连接属性,扩大了找到商机的机会,让再小众的生意都能有市场。

以超级平台淘宝为例,在2020-2021年的一年间,平均每天都能诞生一个新职业。而平均年龄26岁的淘宝店主,正在把自己的小兴趣做成大生意。

平台连接了小众的需求和供给,完成了供需双方的完美匹配。

在电商、宠物、家居生活等9个不同的场景内,109个新兴职业正在兴起,猫粮品鉴师、娃娘、解梦师等不为人知的职业,随着网络的曝光得到了更多的了解和喜爱,职业背后的年轻人们,更少地担忧工作收入,更有底气来选择灵活就业。

28.jpg

阿里新百工图

4)互联网工具的革新

很难想象30年前,我们连打字这份工作,都会专门设置一个岗位来完成。

那时候掌握一门和电脑对话的技术还是极稀缺的,而在30年后,几乎人人都会使用电脑和手机进行沟通,同时互联网的效率工具的革新也在一路高歌。

在这个时代,地域和时间不再成为协作的难题。

我们有了超级强大的会议系统。

当前市面上的产品,最多可以容纳2000人在线,支持1080P的高清,与此同时,时延可低至令人发指的的0.08s,几乎能做到无缝衔接和同步。

29.jpg

腾讯会议的官方介绍

我们有了在线文档——同时5000人阅读不崩溃,数百人协作编辑没问题。

我们也有了不限制容量的云盘。在多人协同间,也可以保持高质量的文件传输。

这是一份好的选择吗?

社会、经济、环境、工具多点发力,为灵活就业提供了条件,而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为灵活就业提供了动力。

但抛开想象,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探讨灵活就业是一份好的选择吗?它的收入如何,可持续性又如何呢?

我们不希望灵活就业成为找不到工作的另一种描述,更不希望选择灵活就业的年轻人慢慢被现实消磨,变得没有能力从社会中换取相应报酬,变成宅家啃老的一员。

1. 灵活就业的实际收入如何?

关于收入,我们设想了以下疑问。

  • 放弃稳定的月薪,自雇谋生是否真的可以承担起日常开销呢?

  • 灵活就业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吗?

  • 如果未来要购入房车等贵重物品,灵活就业的收入可以负担吗?

带着这几个疑问,我们选择了两个职业,去探寻职业收入背后的奥秘。

1)职业:多肉寄养师

多肉寄养师是近日《2021年淘宝冷门新职业观察》中提到的一种新型职业。

为多肉爱好者提供寄养服务,每天可以通过照片或者视频向雇主展示植物情况。

从事这个职业已有3年的小多表示,开展这项服务是源于偶然。偶然喜欢上多肉植物,为了更好地照顾它们,搜集了很多资料来学习,同时也在网上结识了不少的多肉植物爱好者。

但也发现多肉植物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养好,很多人的居住地并不适合养植多肉。而小多所在的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较长,非常适应多肉植物生长,于是寄养服务应运而生。

现在去除养护多肉所需的成本,小多每个月通过寄养多肉获得的收入大约在一万元左右,生意逐步走向正轨甚至供不应求,招聘了两个助手才能忙得过来。谈起未来希望扩展的服务,小多信心满满。

2)职业:游戏陪练师

在2021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调饮师等18个新职业,至此中国已有4批共56个新职业落地。而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发布的《中国电子竞技陪练师标准》,意味着游戏陪练师这一职业“破壁出圈”,得到官方职业技能认定。

从陪玩工作室的招聘大饼来看,这一工作转正后的底薪至少可以达到4000元,并可以往中高级陪练师发展,甚至设置了吸睛的职业发展路径。31.jpg

小花从事全职陪玩有半年时间了。初期不太会经营自己,仅通过一个平台引流,熬过了3个月的新手期,收入从最初的3000元,稳定到5000以上。随着业务熟练,小多在多个渠道都挂了广告,现在每天打8小时左右的游戏,不算打赏的话,每个月收入也可以稳定在6000元。

开设陪玩工作室的小超则更进一步,给出了行业收费标准“技术高又会玩的,客单价才会高,一般30-60元/小时,技术陪120元/小时。

打赏的话:也就和客户的维护了,老板认可你,几千几万的打赏都是有的,而且做得越久,积累的客户越多,这块地方的收益可想而知。”32.jpg

可以看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自身的职业水平如何,还是会直接影响收入差异的。

在诸如游戏陪玩这类的,供需较为稳定的职业,新手出头较难,收入水平一般且不够稳定。随着经验和技术的提升,收入可以慢慢稳定,但除非自身素质过硬,否则很难获得超额收益。

而在新兴的职业中,如果能抢占先机,可以凭借先发优势获得市场份额,以及谋取超额收益。

虽然灵活就业不需要面临职场环境,但职场道理仍旧适用——过硬的职业素质仍然是收入的第一生产力。

2. 灵活就业可持续吗?

收入的多或者少,在短期内或许没有那么重要。但站在长期视角,试着用3、5年的维度去思考这份职业的持续性,是有价值的。不仅仅是关于收入稳定带来的心理安全,更是个人自信的来源。

第一,灵活就业不代表仅选择一份职业——你可以通过增加收费项目延长职业持续性。

有这样一个姑娘,她身兼文案、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和塔罗牌咨询师。每一份都是她的职业,而在向每一份职业进攻的路上,她的收入进程都快得吓人。

学习塔罗牌,课程还没上完就开始收费咨询了,一个月实现变现。学习插画,画了3个月就开始接商单了。

当然这也有赖于她对自身优势的了解,充分匹配了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才可以在变现上多点开花。

从这位灵活就业的前辈身上,我们能领会到她为何口出狂言“打工是一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也能get到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长期视角下,你的收入可以来自很多个篮子。

第二,灵活就业可能只是1/36的一次选择,不用把它看得重如泰山。

灵活就业可能是年轻人职业中的第一个选择,但一定不是最后一个。从BOSS直聘发布的数据来看,从“70后”到“00后”,平均跳槽间隔从84个月降至11个月,也就意味着一个年轻人,职业生涯中最多可能要换到36份工作。

33.jpg

Boss直聘《2021人才资本趋势报告》

对于很多年轻人,仅仅只是耗费时间尝试了一下灵活就业这个选项,体验了自由职业的爱和恨。而且,灵活就业的结果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来经营,考虑产品、营销、价格、渠道等方方面面,考验了商业思维,而自由带来的散漫感则挑战了自我管理。哪怕最后无法成功孵化出赚钱的超级个体,在个人能力上的成长也应该计入收益。

另外,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用户,说不定在人生的下个转角,会兜兜转转成为贵人。

00后还会需要招聘网站吗?

前文探讨了灵活就业的产生原因以及现实收入。

那么00后的灵活就业倾向,会撼动招聘网站,以及给招聘网站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1. 招聘网站打不倒

从数据上看,灵活就业16%的比例还不足以影响招聘网站的存活。何况求职是贯穿职业生涯的常态动作,哪怕现在是自雇就业,未来仍然有机会以求职者这的身份使用网络招聘渠道。

并且我们还另有疑问,当企业提供更好的福利、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和环境,年轻人还会去灵活就业吗?

近期中国社科院的专家蔡昉发表言论:未来中国劳动力人口或将以每年千万级幅度下降,在这样剧烈的下降幅度中,企业为了抢夺年轻人必然会采取更灵活的制度和经营措施。

以携程为例,已经宣布将推出 3+2 工作模式,即每周到岗上班 3 天,在家工作 2 天。

34.jpg

虽然灵活就业的趋势,暂时无法撼动招聘网站的活跃数量,但在社会大环境下,职业发展的趋势变化,可能会影响招聘网站的定位和服务。

2. 短期而言,招聘平台可以基于新兴职业提供招聘服务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09万,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淘宝近期针对新职业进行了调研,超过4成的受访应届毕业生有意愿参与互联网相关行业,并愿意试水数字经济全新业态。

而智联招聘的显示数据更加激进,每10个00后中就有7个愿意或者正在从事新兴职业。35.jpg

智联招聘《2021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

所以,面对不断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以及不断高涨的对于新兴职业的意愿,招聘平台或可推出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机制。

3. 长期而言,招聘平台或可以切入灵活就业者的服务场景

随着社会进步,未来的工作一定是高度分化和分工的,很明显的一个趋势:许多教育平台都在做新型课程,希望把原来的“斜杠青年”变为“超级个体商业”,号召每个人都独立进行商业活动。

在这种趋势下,或许灵活就业会成为未来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虽然不会作为求职者去寻找工作,但在某些场景中,仍然有寻找和匹配的需要。

  • 作为服务提供者,寻找甲方发出的短期的需求。

  • 作为雇佣者,寻找临时的助手来一起完成内容。

同时作为自雇人员,税收、社保等事项,都需要自己上心和负责。

再者,灵活就业不代表停止学习,对于技能深造、国家资格认证等场景,也会产生对应需求。

以电子竞技陪练师为例,不仅要求电竞技能,更要求服务技能、横跨游戏、媒体甚至法律的知识,可谓是要求细致到了指甲。36.jpg

电子竞技陪练师服务管理规范

层出不穷的职业代表着多元化的消费和价值观,也是国家日渐强盛的征兆。

而灵活就业在年轻人中的日渐壮大,既符合00后的天然理想,也有赖于时代趋势的加持。

在成长环境、互联网融合、渠道引流、协作工具四者的共同作用下,我们得以摒弃职场社交,放弃通勤,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和环境。

选择灵活就业,仍然可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但选择新型赛道的职业,以及精进职业技能更有可能获取超额的回报。同时,你也可以尝试多面发展收入延长职业生涯,但也不必太执着于一条路走到黑,或许你就是下一个百万年薪的打工皇帝。

虽然00后的职业选择,现在无法撼动招聘网站,但职业发展的种种趋势,在短期和长期中,都会以不同形式影响到招聘网站的服务和发展。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你有可变现的一技之长,你会选择灵活就业吗?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huxiu_com),转载已获授权。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010-5726 9867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