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脏话的禁忌、反叛与争夺:从诗人余秀华“反杠精指南”说起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7NwdNSveTt5Dkf-zRq14TQ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脏话的禁忌、反叛与争夺:从诗人余秀华“反杠精指南”说起

Original 界面文化编辑部 界面文化 2020-08-26 01:55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记者 | 赵蕴娴

编辑 | 黄月

这年头上网发言,总要担点被人抬杠的风险,既没有道理可讲,又不敢开口大骂,怕落下个“不文明”“没形象”的把柄。不过最近,诗人余秀华的微博成了一本“脏话反杠指南”。8月14日,余秀华在微博上写了一段向歌手李健表达爱慕的文字,不出所料,很快就有好为人师的网友批评此举是对别人的“打扰”,“喜欢可以放在心里”。与大部分公众人物的隐忍沉默不同,余秀华迅速以脏话回击,在受到“公众人物怎么不讲文明”的指责和“封博”警告后,更是愈骂愈勇。

640?wx_fmt=png

余秀华的微博截图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脏话。一百年前,鲁迅就曾写道:“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但不论是一百年前还是现在,脏话因其粗鄙下流,一直被视为透明的禁忌:我们不能把脏话拿到明面上讲,不能公开严肃地讨论脏话,虽然脏话无处不在。

人为什么会说脏话?脏话为什么总是牵扯到性?“国骂”为什么要骂娘?不同社会身份的群体使用脏话的频率真的天差地别吗?脏话的形成和延续绝非“约定俗成”那么简单,口出脏话,也不一定是所谓的“教养”“素质”问题。鲁迅在《论“他妈的!”》中提出,问候祖宗十八代,是庶民对“祖宗余荫”和“口上仁义礼智,心里男盗女娼”的反抗,这与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露丝·韦津利(Ruth Wajnryb)在《脏话文化史》中对脏话与社会禁忌关系的研究遥相呼应,两人对不同情境下脏话用途和具体含义的细分也有相似之处。

借用以上二者的研究,本文尝试将脏话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这并不是要为脏话“正名”,而是为了正视脏话以及脏话所折射的现实。鲁迅既认为“他妈的”是一种反抗,同时又警惕其卑劣,韦津利虽然对非诅咒性的脏话持较为轻松的态度,但她也犀利地批判了脏话系统对身体——尤其是女性身体——的下流化。

是清涤还是恶言?

人为什么说脏话



即便是在学术领域,如果有人宣称自己要对脏话进行深入严肃的研究,这人听起来可能就不那么正经,借用文学批评家黄子平对鲁迅脏话研究的形容,这叫“学匪派”的思维方式。许多人认为,骂脏话是一种下流的直觉,它虽然难听,却翻不出什么新意。比如那个在英文中以F开头的动词,环球同此一骂,可见脏话不但粗鄙,还很呆板。就连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也认为,脏话咒骂是“最约定俗成、照章应卯的行为”,对社会研究而言,这种“套用公式”的行为没有任何价值。露丝·韦津利为脏话著书立说,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她看来,骂脏话能够精准地达成意义,绝非套用公式,说出一个约定俗成的脏话词汇那么简单。同一个脏话词汇可以表达多种意思,造成不一样的效果。要分析人们骂脏话的动机和后果,需要把口语行为放置到特定的环境下去考察。
640?wx_fmt=jpeg
《脏话文化史》
露丝·韦津利 著 颜韵 译
文汇出版社 2008-2我们可以用鲁迅所说的国骂来想象以下三个场景:第一,某人不小心撞在了电线杆上,低声咒念一遍国骂,很显然,这句脏话不是针对任何人言说的,韦津利称之为清涤型咒骂,意在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第二,两个朋友到了约定的地点,招呼一句“哟,你来啦”,并在其中悠悠插入一句国骂,按鲁迅的观察,这是以脏话进行社交,效果几同于“亲爱的”;第三,如果两个人发生争执,当街怒喝一声国骂,并质问对方想做什么,这无疑就是恶言型咒骂了。尽管脏话不雅甚至恶俗,但若认为所有的脏话行为都是冒犯性的攻击和诅咒,与实际状况不符。对有些人而言,“适当的”脏话不但没有损害人际关系,还是对相熟程度的一种确认,它可以软化气氛,消解礼貌所制造的距离感。在清涤型咒骂中,真正产生作用的是言说行为,脏话就像叹词一样没有语义。人们选择使用脏话,是因为其情感强度可能比一般词语更高,可以更有效地排遣压力、愤怒和焦虑。韦津利引用的一则漫画很好地解释了脏话情感强度的来源。画中,一位老太太俯身询问小男孩为什么哭泣,男孩回答道:“因为我年纪不够大,还不能咒骂。”哭泣是人类情绪涌动,暂时溢出自我边界的表现。当社会把某些词视为禁忌时,这些词也就拥有了禁忌的象征力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情感强度,用于展现或者制造边界的破裂和摩擦。画中的小男孩认为,同样是说话,但只有说脏话才能代替哭,正是这个缘故。恶言咒骂也是利用脏话的象征力量来挑战听者。虽然余秀华在微博上的脏话是针对特定的人而言,但它和纯恶意的咒骂仍有差别。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认为,有些恶言咒骂其实更倾向于清涤咒骂,只是有“倒霉的听众”恰好承受了怒火而已。被余秀华脏话辱骂的网友当然不是无辜的倒霉蛋,但她的回击的确起到了清涤作用,宣泄了自己因受无端说教产生的怒火。更有趣的是,对于许多旁观听众而言,余秀华的脏话有力地钳制了“键盘侠”,有一种“以恶制恶”的快感。但细想之下也令人沮丧:网络世界越来越不重视说理,“杠精”已经掌握了一套温良恭俭的语言四处指点江山,除了看余秀华破口大骂,我们竟毫无办法。
640?wx_fmt=jpeg
当社会把某些词视为禁忌时,这些词也就拥有了禁忌的象征力量。来源:视觉中国

“国骂”为何骂娘?

脏话背后两种模式的禁忌



“一饭三遗矢”,赵王使者虽然没有直接用“屎”来骂廉颇,但读来也颇有侮辱性意味了——不光暗讽其年老无能,还特地挑选了排泄活动作为例证。排泄在许多文化里都是惹人厌恶的话题,我们在史书上读不到以“屎”骂人,所见的不过“竖子”“死公”“老狗”尔尔,大抵如鲁迅语,“士大夫讳而不录。”讳而不录,是为了净化的缘故。但士大夫们或许不曾想见,禁忌的力量把他们眼中的肮脏之物捧成了伊甸园里的苹果,越是禁忌,就越有吸引力。唯一不同的是,排泄物本没有苹果那样的魔力,它能促成挑战社会权威的离经叛道,完全是“士大夫讳而不录”的结果。一出口又是大忌,想把嘴牢牢堵上,却发现它比以往更蓬勃。如此往复循环,排泄物就成了天生的脏话。脏话里多用性与性器官,也是如此。文化观念上的禁忌可以解释上述现象,但父母祖宗既不污秽,又没有人“谈之而色变”,何以成为国骂中的关键呢?禁忌的力量,不单来自权威不允许做什么,还来自权威本身。没有什么比“上帝”“耶稣”更洁净的了,但在英文中,这些神圣的词却频频作为渎神的咒骂之语出现。韦津利注意到,许多宗教都曾尝试禁止使用神明之名,犹太教将上帝之名写作没有元音的YHVH,没有任何人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发音,圣经十诫里也说:“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上帝是宗教权威最核心的象征,为了绕开这个过于强大的禁忌,人们发明了许多意指上帝的委婉语(例如golly、gosh),这些词语却纷纷沦为情绪性的脏话,直至“上帝”“耶稣”也成为人们撞在电线杆上时最寻常的一句咒骂。
640?wx_fmt=png
在许多文化里,脏话大多与排泄物有关。来源:视觉中国国骂的历史究竟如何,由于“士大夫讳而不录”,今人已不可得知,但总还有些许线索。《广弘明集》里有一段对话,“邢子才……以为妇人不可保,谓元景曰,‘卿何必姓王?’元景变色。子才曰,‘我亦何必姓邢,能保五世耶?’”论妇人不可保其贞洁、败坏血统正宗,谓人“何必姓王”,用下流话来说,就是骂人“孙子”,自称“爷爷”“祖宗”,高呼国骂。鲁迅以为,晋代以降,门第垄断社会,“祖宗”是高门子弟的唯一护符,“‘祖宗’倘一被毁,便什么都摆倒了”,以血统来攻击高门贵胄,战略上“可谓奇谲”。即使是门阀衰落后,家世宗族在中国社会文化里仍然是权威的重要来源,用国骂攻击门楣的人,一朝得势,也要寻一个名臣雅士做先祖,修家谱,扮演新的“门第”。因而到了现在,国骂也依旧流行得很。虽然如鲁迅所言,国骂博大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不专以“妈”为限,但为什么“妈”“姥姥”和“奶奶”更为常见?人们会骂“狗娘养的”,却没听过“狗爹养的”。一种解释大约如邢子才所讲的“妇人不可保”,认为女性可以在受孕一事上欺骗男性,对于父系社会来讲,女人不贞会导致家庭财产、权力的流失,要用血统正宗来攻击人,自然是从女性下手更容易。辱人母亲,就是当了别人的祖宗,把自己供在了别人家的香台上。男人畏惧女人的性能力,所以要通过咒骂加以诋毁压制,听起来倒像是父权吃了亏,愤起反抗。韦津利讲了一个笑话:“公狗为什么舔自己的卵蛋?因为它舔得到。”既然权力在男性手上,他们想把什么当成脏话就能把什么当成脏话,并且他们真的这么做了。

夺回“脏话”:

出人意料的脏话能够抵消其自身恶意吗?



骂脏话近乎于特权,又是一种自我堕落。社会对男性和年长者骂脏话的容忍度更高,但无论男女,口出脏话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下等”。人们把底层社会身份同“下等”联系在一起,故而觉得工人农民说脏话是常理,受过教育的人说脏话就是自甘堕落。季羡林在《清华园日记》里口出秽语,人们非但没有感到冒犯,反而夸他率性可爱,大概因为这本日记出版时,季羡林已经是个颇具声望的老人。如果在他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给人看到这么多国骂,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讲他“有辱斯文”,配不上清华北大。
640?wx_fmt=jpeg
季羡林在《清华园日记》里的“国骂”余秀华的脏话之所以有力,除了她对脏话语言的巧妙运用,还部分得益于她的女诗人身份。“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诗歌最初的走红,便是与中国诗歌传统中女性典雅、矜持形象的决裂。她出身农村,身有残疾,本就颠覆了人们的“才女”想象,在成为诗人后,又把某些人眼中“下等人的粗鄙”带到了诗歌的神圣殿堂。英国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认为,与强调个人角色的社会相比,地位角色型社会更倾向于要求每个人依照地位角色要求来行动,维护纪律和秩序。在这样的社会里,不管人们私下如何,面向公众时,脏话作为异端总要受到严格的把控,女诗人就应该表现出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涵养,以及作为女性的端庄。但余秀华诗歌中赤裸的情欲、社交媒体上肆意的脏话持续违反着社会对这两个角色的既定期待,她通过触犯禁忌而身获禁忌力量的加持。女性在社交媒体公开使用侮辱女性的脏话,以一种尴尬的方式打破了男性咒骂的特权。一些女性主义者主张,这种“夺回”可以通过误用、扭曲原意的方式抵消“丑恶事物的女性化”。Vittu在芬兰语中是个意指女性外阴的古老词汇,一些年长的人听到它仍然觉得是句咒骂,但在年轻人之间,vittu已经衍生用于称呼“烦躁”“不友好”或者表示惊叹的意思。“酷儿”(queer)一词原本有恐同的含义,但现在已被许多同性恋者用以自称,人们很少由这个词联想到恐同。在中文里,两性生殖器用作名词性脏话时,似乎也有类于vittu的趋势,国骂的频繁使用也降低了它所能造成的震惊程度。不过,夺回式的误用是否真的能抵消这些脏话的恶意,值得怀疑。鲁迅在写《论“他妈的!”》时,终于还是从国骂上“削去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又改对称为第三人称”,恐怕不只是“到底未曾拉过车”“有点贵族气”的缘故。任何人听来,原汁原味的国骂都十分恶毒。发明国骂的人是天才,却是个“卑劣的天才”(鲁迅语)。今日的世界还有无数的“等”,有阶级的“等”,有性别的“等”。倘使如鲁迅所言,有声和无声的国骂环绕四周,“还须在太平的时候”,那么不太平的时候,又是什么光景呢?

参考资料:《脏话文化史》 露丝·韦津利 文汇出版社 2008-2《论“他妈的!”》 鲁迅《鲁迅的文化研究》 黄子平https://mp.weixin.qq.com/s/1ARQ_osRWWPngXbYrx6zjg《大胆示爱的余秀华,才是互联网的真朋克》https://mp.weixin.qq.com/s/Gs6dd0UyD_Kn_d-JHsau2A《余秀华的脏话艺术》https://mp.weixin.qq.com/s/fXEsPlycq1b8-NbA3OcRMA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赵蕴娴,编辑:黄月、潘文捷,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