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冬奥会明日闭幕! 冰雪运动还有哪些创业机会?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kanchai.com/article/20220219/466547.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冬奥会明日闭幕! 冰雪运动还有哪些创业机会?

1645273712664.jpg

明晚,冬奥会将举办闭幕式。

据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统计调查报告》,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 2021 年 10 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 3.46 亿人,冰雪运动的参与率高达 24.6%,其中 80 后、90 后是冰雪旅游的主力军。

伴随冰雪产业崛起,VC/PE 也蜂拥而至。SNOW 51、雪乐山、GOSKI、奥雪文化、滑呗、极限之路等冰雪类项目在两个月内完成一笔笔融资,身后簇拥着红杉中国、高瓴、IDG 资本、鼎晖投资等一线 VC 机构。

那么,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冬奥之后,冰雪运动产业将迎来怎样的趋势?存在哪些创业机会?国内冰雪产业发展又面临哪些不足?

2 月 18 日下午,由新浪财经出品、新浪财经 App 及新浪科技联合主办的创投沙龙《财之道》2022 年第二期,邀请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朱承翼、GOSKI CEO 赖刚、AD Legacy China CEO 黄斯沉、THE WHIP 联合创始人李明洋,围绕 "3 亿人上雪道,冬奥冰雪热能持续多久?" 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645273712117.jpg冬奥会之后将有何变化?

"2022 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中国冰雪产业的元年将随之到来。"

对话中,THE WHIP 联合创始人李明洋抛出了以上观点。在他看来,2022 年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国人年轻活力魅力的一个舞台。中国国力的发展,到了现阶段已经需要向外输出自己的软实力、品牌以及文化的时候,中国的新青年并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化的青年,接下来冰雪产业新出来的中国品牌,将像华为、大疆等在电子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一样受到全球产业关注。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朱承翼在对话中表示,冰雪运动能带动多个产业发展。" 首先是场地,最近国际体育总局公布的数字,冰场到现在发展有 650 多座,雪场将近 800 座左右。过去是没法比的,几十年以前才几座、十几座,2015 年之后才逐渐发展。" 而未来中国的雪场要增加到 1000 多座,冰场也要相应增加,还持续不断地发展。

对此次冬奥会,朱承翼以几个 " 想不到 " 做了总结,并指出:冰雪产业在冬奥会之后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没想到这次冬奥会的收视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 中国有 5 亿多观众的收视率,全球社交媒体有 20 亿人关注,这是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收视率高,大家就喜欢参与,这个市场就大。"

第二,冰雪产业发展各个方面起步存在着市场不够大的问题," 这次冬奥会举行,很多观众和朋友跟我交流,他们很多人原来不了解冰雪运动这么可爱、这么吸引人,非常喜欢。"

第三,是冰墩墩的效应。" 连我们自己都没想到,冬奥会开幕后几天冰墩墩就脱销。为什么脱销?市场大了。为什么市场大了?大家对冬奥会、对冰雪项目了解了,喜欢,市场就大了。"

第四,想不到优秀运动员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金牌一块又一块,鼓舞了大家,也促进了冰雪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冬奥期间,崇礼滑雪场因为奥运会的原因关闭了,此外,疫情导致长三角、东三角等新兴滑雪地的人口滑雪难度也提升,但 GOSKI CEO 赖刚看到,即使是在这种困难重重的环境下,包括 Burton 等在内的一些头部企业,都获得了 50% 以上的销售额增长。

赖刚表示," 这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大家参与这个运动的热情压都压不住。所以,我们对明年非常乐观,明年不管是疫情的管控稍微放开一些,还是崇礼滑雪场的恢复运营,都会使得滑雪运动变得更受欢迎。"

THE WHIP 联合创始人李明洋预测,未来中国市场将新增 4000 万滑雪爱好者。在国际上,目前成熟的滑雪市场中,美国滑雪人数占全国人口常年在 9%,日本在 7% — 8% 左右,法国则在 13% 左右,个别国家甚至能达到 30% 以上的参与率。但在国内,目前的渗透率依然很低,2020 年滑雪人数仅在 1300 万人左右。

如果中国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 3% — 5%,未来中国市场也将贡献差不多 3000 到 4000 万的新增滑雪人口,这将会是一个非常让人兴奋的数字,其中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培训上,都将催生大量的市场机会。而且,在李明洋看来,两届冬奥会之后,中国整体的冰雪产业也将随之发展起来,以后在越来越多的滑雪项目中,还将出现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偶像级运动员带动大众关注的现象。

" 随着 Z 世代以及新青年对于国货和国潮品牌的认同感提升,冬奥会之后,下一季雪季将会迎来中国滑雪运动大爆发。" 李明洋表示。

1645273712602.jpg什么才是投资好方向?

随着冰雪运动的爆发,这个赛道也暗藏机会。一方面,滑雪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市场变化;另一方面,中国滑雪品牌将开始浮出水面,冰雪运动的国潮正在形成。

很多人认为滑雪是贵族运动,门槛高费用高,但朱承翼表示,目前滑雪运动在国内好像比较昂贵,主要是因为市场的量还不大,随着从事滑雪人数增多,市场变大,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他表示,滑雪产业在前几年发展起来,雪板等滑雪装备大多数都是国外的,自然价格比较高。" 这几年我们国家大力发展国内装备,随着滑雪的人增多,国内装备的生产、发展,价格要下来,而且是大众能够接受的。"

此外,国内在滑雪设备上,除了雪板之外,已经开始有变化了。朱承翼提到,比如造雪机,原来主要都是用意大利、奥地利的造雪机,现在国产造雪机投入使用的已经有几个企业了,投入量逐渐增加,质量也不错。其它的包括缆车、轧雪车等,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在研制生产。冬奥之后,包括造雪机、雪车、大型机械等设备,会陆续有企业加入,而且会很快发展。

" 现在 800 多个雪场,真正拥有很多造雪车的雪场不多,市场缺口比较大,现在是有市场,但造雪车供应比较少。随着供应量增大,肯定市场就大,而且价格也会降下来。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朱承翼表示,很快有些企业的造雪车研制并且准备生产,批量生产后,价格也会下来。

朱承翼认为,冰雪运动这些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从 2015 年申冬奥成功之后,国家号召 3 亿人参与冰雪,应该说是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 中国的雪场还在发展中,而且市场还不是很大。冬奥会之后市场肯定是越来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参加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 这项运动将来绝对是大众运动,冬奥会之后越来越形成共识,好多人都找我说要滑雪 "。他表示,从国际冰雪运动发展来讲,本来就是大众运动," 主要是我们经济水平到了,消费水平到了,参与的人多了,就会很快发展。后冬奥时期的发展,的确是前途无量的。"

对于冰雪产业中的创业机会,AD Legacy China CEO 黄斯沉表示,创业本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像雪场等涉及到重资产投入的,不太适合创业者去做,因为投资额很大,周期也长。从投资者的角度,更好的方向是基于 C 端用户的消费,包括滑雪、滑冰的消费到产品,到培训等服务性质的东西,短时间之内是可以成规模的,并且高标准可以在消费者中做品牌和口碑的。

目前,线下有很多消费品品牌盲目扩张店面数量,并没有盈利模型计算," 创业者如果发展线下消费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消费者的体验跟健身房很像,甚至有很多课时的消费,它是注重运营体验的行业,而并不是注重开店的速度。" 黄斯沉建议,不要把门店数量看得太重,而是看长期经营指标,消费者复购的比例、坪效、开卡率等。

黄斯沉还谈到,冰雪运动是季节性产业,中国的雪季很短,在中国要创业的创业者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做一个世界的品牌。" 如果只盯着中国消费者去做,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忽略到很多国际品牌的优势。"

他认为,中国的滑雪消费者甚至是滑冰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水平都不差,甚至有很多人从小就接触国际品牌,以低价策略生存的方式,在国内尤其是在冰雪行业还是有难度的,可能会是一个价格陷阱。" 并不在于你提供多便宜的东西,而是参与滑雪、滑冰,大家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包括服务,服务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之一。"

热潮能持续多久?

当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冰雪产业暗藏机遇,也存在较大的不足。

黄斯沉认为,目前整个产出还不足以承载民众的热情。比如,春节期间有的雪场像下饺子一样,人挤人,上高级道以后情况才好一点。

" 如果数一数国内的雪场,对比一下整个人数,我们会发现真正假设是 3 亿人上冰雪,现有的设施肯定是跟不上或者是不能有效的释放消费热情的。" 他认为,这中间有大量的机会。

关于这场热潮能持续多久,黄斯沉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一,要看冬奥过后,夏季很多冰雪相关的消费是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延续;另外,真正从滑雪人群的角度来说,消费习惯有什么变化。这两个信号的变化可能会决定未来十年有多少人会继续从事冰雪运动。

朱承翼还谈到,冰雪运动的培训现在发展也挺好,特别是青少年的培训,但培训人数还不够,冰雪教练员的发展也还不够,培训的事业要发展,要大大地促进青少年和更多人群去参与这项运动,所以今后培训产业的发展还是很快的。

竞赛方面,他认为,现在大众冰雪的竞赛虽然每年有大众冰雪季,但满足不了冰雪运动开展的需要,特别是高水平的品牌竞赛不足,这也是需要挖掘、发展的。

朱承翼还谈到设备的问题,表示目前冰雪设备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特别是国内的设备。" 今后大发展,我们直接参与的人多了,无论是场地、设备、培训以及竞赛的活动还有设备,应该说还是需要大大发展的。"

在对话的最后,朱承翼总结,今后冰雪产业、雪场的发展只能越来越好,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接近平民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来源:新浪科技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